朝天椒高密度工厂化育苗技术规程

上传人:木92****502 文档编号:140530045 上传时间:2020-07-3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80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朝天椒高密度工厂化育苗技术规程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朝天椒高密度工厂化育苗技术规程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朝天椒高密度工厂化育苗技术规程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朝天椒高密度工厂化育苗技术规程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朝天椒高密度工厂化育苗技术规程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朝天椒高密度工厂化育苗技术规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朝天椒高密度工厂化育苗技术规程(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ICS65.020.01B 05DB41河南省地方标准DB41/T XXXXXXXX朝天椒高密度工厂化穴盘育苗技术规程(本稿完成日期:2020年6月29日)XXXX - XX - XX发布XXXX - XX - XX实施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DB41/T XXXXXXXX前言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河南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河南省庆发种业有限公司、郑州大学、河南省标准化研究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凡、米国全、马凯、蔡毓新、史宣杰、田昭然、宋铮、杨帆、段亚魁、赵秀山、程俊跃、谢正清、牛莉莉、唐艳领、陈绘利、曹刚强

2、。6朝天椒高密度工厂化穴盘育苗技术规程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朝天椒高密度工厂化穴盘育苗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要求、育苗设施及设备、育苗穴盘、育苗基质、品种选择、种子质量、生产技术要求、病虫害防治及商品苗质量控制等。本标准适用于朝天椒高密度工厂化穴盘育苗。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8321.9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九)GB/T 16715.3 瓜菜作物种子 第3部分:茄果类NY/T 2118 蔬菜育苗基质NY/T 2312 茄果类蔬菜穴盘育苗技

3、术规程NY/T 5010 无公害农产品 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高密度工厂化穴盘育苗是综合运用智能温室的排风降温系统、加温系统和加湿系统人为控制温室内的温度、湿度环境条件,以满足作物幼苗健壮生长的需要,用人工配制的无土基质和化学控制技术,采用200 穴穴盘或288 穴穴盘,单位面积育苗量达到1200 株或1728 株,在穴盘内培育作物壮苗的综合技术。3.2育苗设施用于种苗生产,具有一定的温光调节、肥水补给和避雨、防虫等功能的保护性建筑结构,包括日光温室、塑料大棚、连栋温室等。3.3育苗基质用于固定、支撑作物幼苗,具有良好的保水、保肥、通气性能及根系固着

4、力,理化性质稳定并能够满足蔬菜幼苗生长需要的轻质材料,组分包括草炭、蛭石、珍珠岩、木屑、作物秸秆、畜禽粪便等,能够替代土壤为蔬菜幼苗提供适宜养分和pH值。3.4发芽率指种子在适宜的发芽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内,能够正常发芽的种子数占供检种子数的百分率。3.5壮苗壮苗是指茎短粗、节间密、叶肥厚、色浓绿、根系发达、无病虫害、无损伤、抗逆性好、发育良好的幼苗。4 一般性要求 4.1 产地环境产地要选择避风向阳,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地下水位低,光照通风条件良好,有电力条件,交通方便的地块。土壤环境、灌溉水质、空气质量应符合NY/T 5010的要求。4.2 育苗设施工厂化育苗的设施一般为坚固、抗灾能力强的大

5、型单栋温室或连栋温室,具有避雨、防虫和肥水补给等功能,可以通过加温系统、降温系统、加湿系统和补光设备等,为秧苗生长创造最佳的环境条件。4.3 苗床宜选用热镀锌防腐、防锈处理的金属床架、钢丝网床面、铝合金窗框的移动式苗床。4.4 浇水、施肥与喷药系统应包括水压表、调节阀、电动机、储肥(药)箱及微管等,且要具备不会堵塞滴头、喷头、渗管的水过滤器及能方便追肥的施肥装置。4.5 育苗穴盘选择200 穴或288 穴,黑色,尺寸540 mm280 mm,与精量播种机等机械配合的标准化穴盘。4.6 育苗基质育苗基质应选用质轻、保水透气性好,含有较多的营养物质(有机物质和矿质元素)的材料配制,以便于尽量简化营

6、养液配方和降低营养液供应量,达到降低育苗成本的效果,质量应符合NY/T 2118的要求。育苗基质选用应遵循以下几点:a) 基本不含病菌和虫卵,不含有害物质,以防其随秧苗定植污染环境与食物链;b) 基质功能应与土壤相似,具有超越土壤理化性质和有利于根系缠绕等特性;c) 基质应以有机和无机材料科学配制,更好地调节基质的通气、水分和营养状况;d) 选择当地资源丰富、价格低廉的轻质材料,最大限度地降低基质成本。4.7 品种选择应选用适合当地环境条件和市场消费习惯,在生育期、产量、品质、抗病性及经济性状方面表现优良的品种。4.8 种子质量应选用符合GB/T 16715.3的要求的纯度高、净度高、杂质少、

7、发芽率高、发芽势强、充实饱满、均匀整齐、无检疫病虫害的种子。5 生产技术要求5.1 设施检查育苗前应首先对设施进行一次检查,主要检查水、电是否畅通及保温、降温性能是否良好等。5.2 设施消毒5.2.1 硫磺熏蒸法在育苗前,设施可提前用硫磺熏蒸。具体方法是每667 m2棚室用硫磺2 kg3 kg、敌敌畏250 g或敌百虫500 g,加锯末后点燃,在温室密封条件下熏蒸一昼夜。5.2.2 高温闷棚法在夏季高温晴好天气,密闭棚室,持续高温两周以上,可将棚室内病原菌、害虫及虫卵有效杀灭。5.3 基质配制播种用的基质宜选用草炭、珍珠岩及蛭石,草炭:珍珠岩:蛭石体积配比为60%:30%:10%,另加入1%的

8、酵素菌(109孢子/g)和5%貂粪。初始基质溶液的pH值为5.56.8,EC值应小于0.75 ms/cm(1:2稀释法)。5.4 基质消毒5.4.1 福尔马林消毒播种前20天,用40%福尔马林200 mL300 mL加水25 kg30 kg稀释后与1000 kg基质充分混匀,并盖上塑料薄膜,堆闷7天,然后揭去覆盖物,晾晒2周左右,待基质中福尔马林气味散尽后,即可使用。5.4.2 高温消毒夏季高温季节,把配制好的基质放在密闭的棚室中摊开(厚度在10 cm左右较适宜),接受阳光的暴晒与棚室的蒸烤,使室内基质温度达到60 ,连续710天,可消灭基质中的猝倒病、立枯病、黄萎病等大部分病菌。5.4.3

9、化学药剂消毒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消毒。5.5 基质装盘5.5.1 基质预湿将配制好的基质的含水量调节至55%60%,用手紧握基质,有水印而不形成水滴,轻成团,落地即可散开,不结块。堆置2 h3 h使基质充分吸水。5.5.2 基质装盘将预湿好的基质装入穴盘中,装盘过程中应保证每个空穴都装满基质,且装盘后各个格室清晰可见。基质要疏松,不能压实,亦不能中空。5.5.3 基质压穴人工基质填装时,用穴盘规格对应的打孔器,在填装有基质的穴盘每个孔穴中央压穴打孔,深度0.8 cm1.0 cm。机械化播种,穴盘注意摆整齐,避免错压穴、漏压穴等。5.6 播种5.6.1 种子处理包

10、衣种子可以直接进行播种,未包衣的种子应按照NY/T 2312进行物理消毒或化学消毒。5.6.2 播种通过机械方式将种子点播至每个孔穴内,播种深度应控制在0.5 cm0.8 cm。5.6.3 覆盖将基质或珍珠岩覆盖到播种后的每个穴盘上,用刮板刮去穴格以上多余的基质、珍珠岩或蛭石,使穴盘空格清晰可见。采用机械化播种的只需将覆盖好的穴盘整齐摆放育苗床。5.6.4 喷淋结合喷淋设备,将覆盖后的穴盘喷透,至穴盘底部排水孔有水渗出。5.7 苗期管理5.7.1 温度管理夏秋育苗宜采用遮阳网、风机水帘等设备进行降温,冬春育苗宜采用多层覆盖,热水加热系统等设备进行保温。具体参照NY/T 2312的规定执行。5.

11、7.2 水肥管理播种后应浇透水,使基质最大持水量达到200%以上,以利于出苗。秧苗出齐后不需要过多的水分,空气相对湿度应控制在45%65%。子叶展开到2 叶1 心,基质水分含量为最大持水量的65%70%。3叶1心后,水分含量以60%65%为宜。秧苗出齐后,每天结合喷水进行12 次叶面喷肥,两种营养液(N:P2O5:K2O=20:20:20和N:P2O5:K2O=17:4:17)交替施用。高温季节需要多喷水时,可以喷1 次清水,以利于降温、增湿,防止病毒病发生。5.7.3 壮苗管理高温季节秧苗生长较快,易徒长,应视秧苗大小喷施10 mg/L20 mg/L多效唑以控制秧苗徒长。短日照和低光照条件下

12、,秧苗嫩弱且易发生徒长,应通过补光系统适当增加光照强度。6 病虫害防治朝天椒苗期病虫害主要包括猝倒病、立枯病、根腐病、疫病、蚜虫和白粉虱。在防治过程中应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6.1 农业防治通过选用优良抗病品种,保持育苗设施环境卫生,对育苗所用的基质、种子、工具等进行消毒,创造利于作物生长发育、不利于病虫害发生和危害的条件,从而避免病虫害发生或减轻其危害。6.2 生物防治可通过生物菌肥,抗生素和植物抗菌剂等的利用进行秧苗病害的生物防治,通过害虫天敌(微生物、益虫及其他节肢动物、脊椎动物)的利用进行秧苗虫害的生物防治。6.3 物理防治可采用高温闷棚,覆盖遮阳网,通风口设置防虫网,地面

13、铺地膜,悬挂粘虫板等措施进行病虫害的物理防治。6.4 化学防治用药技术应遵循以下几点:a) 明确病虫害种类,对症下药;b) 掌握病虫害发生规律,做到早发现早治疗;c) 按照规定浓度和用量稀释和喷洒农药,一般710天用药1次,连续24次。采用化学药剂防治病虫害时,应符合GB/T 8321.9的规定,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见表1。表1 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病虫害名称防治方法安全间隔期猝倒病、立枯病基质消毒、控制浇水和通风排湿;夜温不得小于10,环境湿度不得大于70%,防治重点在2叶1心以前,也可使用霜霉威或甲霜灵等药剂进行防治。7 d10 d根腐病喷施噁霉灵、福美双等药剂进行防治。7 d10 d疫病喷施

14、烯酰吗啉、霜脲氰等药剂。7 d10 d蚜虫和白粉虱喷施吡虫啉或阿维菌素等药剂。10 d7 商品苗质量控制7.1 商品苗要求苗齐苗壮,茎秆短粗,节间密,叶片肥厚,叶色浓绿,根系发达,根毛浓密,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苗龄35 d,株高14 cm16 cm,茎粗0.20 cm0.25 cm,叶片数67片。7.2 形态直尺测量秧苗株高,卡尺测量秧苗茎粗,目测评定秧苗叶片数、整齐度,根系发育状况。7.3 病虫害目测秧苗病虫害发生情况。7.4 机械损伤目测秧苗机械损伤情况。8 包装和运输朝天椒秧苗育成后,应及时进行包装和运输。8.1 包装可采用瓦楞纸箱、塑料箱等包装,包装容器应有一定强度。包装过程中应注意不要对秧苗造成机械损伤。8.2 运输宜通过汽车运输,以减少中间装卸环节。冬季运输过程中,可以通过秧苗锻炼、喷施植物低温保护剂、覆盖保温等方法预防秧苗受冻。夏季运输过程中,可以通过避免高温装箱、喷施秧苗保鲜剂、增加秧苗包装箱内的湿度等方法预防秧苗灼伤。货箱内空气相对湿度应保持在70%左右。9 生产档案管理应建立朝天椒秧苗生产过程管理档案,并妥善保存。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