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二则《 书戴嵩画牛》教案(3)

上传人:双*** 文档编号:140529091 上传时间:2020-07-30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8.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二则《 书戴嵩画牛》教案(3)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二则《 书戴嵩画牛》教案(3)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二则《 书戴嵩画牛》教案(3)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二则《 书戴嵩画牛》教案(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二则《 书戴嵩画牛》教案(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书戴嵩画牛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书戴嵩画牛是北宋文学家苏轼所作的一篇散文,文章叙述了一位杜处士,喜爱书画,他最珍爱的一幅是戴嵩画的牛,经常随身带着。一天,他摊开了书画晒太阳,一个牧童看见了戴嵩画的牛,拍手大笑这幅画上的牛尾巴画错了,听牧童说完,杜处士也觉得他说得很有道理。这篇文章通过这样的一件事情,讽刺了凭空想像的外行人。简单的故事,却给人以深深的启示:艺术创作离不开对生活的细心观察,艺术家应该向富有实践经验的劳动人民虚心学习。教学目标:1、读准“曝”“囊”“搐”等易混难读的字,把握朗读的停顿,读通课文。2、学生能凭借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读懂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记诵积累,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3

2、、从这篇文章中明白要认真、仔细地观察事物,不能凭空想像,也不能迷信权威,要从客观事实出发的道理。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了解一般的古文学习方法,通过注释、已有文言基础,读懂文意。2.能用自己的话讲这个故事。教学难点:抓住关键句子,理解课文蕴含的道理。理解艺术与生活真实的关系。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简介作者。1.理解题目意思。2.简介作者苏轼。3.引出课文二、自读自悟解文本。(1)学生根据课本上的注音和注释,自读课文。要求:能读准字音,用“/”画出长句的停顿。把课文通读三到四遍,要读得正确、流利。同桌互相听读,讨论、修正读得不准的字音和不恰当的停顿,把有疑问的地方圈出来

3、。(2)在学生自读后,教师示范朗读并给出停顿参考意见。要注意及时纠正学生在读音与断句方面的错误,也能在理解文意方面给学生更好的引导。三、想象细节讲故事。(1)文中出现了哪几个人物?请画出你认为最能表现人物形象的词句,并尝试表演朗读。(2)杜处士对牛图“尤所爱”,请你想象一下他的表现,试着描述一下。他可能这样夸赞这幅画:_.他可能这样爱惜这幅画:_.他还可能(3)牧童“拊掌大笑”是什么样子的?试着表演读一下他的神态和他说的话。(4)面对牧童的质疑,杜处士也笑了。你觉得他是怎样笑的?试着揣摩一下他的心理,写一写他的表现和话语。(5)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要求:故事内容符合原文意思,不要遗漏情节,可加入自己的想象。每个人都用讲故事的语气和声调,流利完整地讲一遍给同桌听。四、再读文本思启示。(1)作者在讲完故事后,引用了一句古语,还发表了自己的观点。谁能说说苏轼这两句话是什么意思?试补充填空:耕当问奴,织当问婢。画牛当问()。()当问()。(2)引申思考:会“问”就够了吗?从这个故事和苏轼的评价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五、拓展延伸谈体会。(1)自读苏轼文集卷七十里的另一篇文章书黄筌画雀,说说和本课有什么异同。(2)想一想,你在生活中还遇到过什么类似的事情?(可出示林清玄大佛的鼻孔一文)六、板书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