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19 三黑和土地 人教部编版

上传人:双*** 文档编号:140528798 上传时间:2020-07-3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19 三黑和土地 人教部编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19 三黑和土地 人教部编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19 三黑和土地 人教部编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19 三黑和土地 人教部编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19 三黑和土地 人教部编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9*三黑和土地【知识与技能】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品味诗歌质朴的语言特色。2能说出三黑是怎样看待土地的。【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关键语句的品悟,培养学生把握文章主要观点的学习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农民对土地的热爱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说三黑是怎样看待土地的。难点抓住关键语句,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体会农民对土地失而复得的喜悦心情。教师:课件。学生:搜集诗人的资料及本诗的创作背景。1课时一、诗歌导入,激发情感 1播放艾青我爱这土地音频,请学生聆听。2学生交流听后感想。3导入新课,板书课题。二、检查预习,读出情感1朗读课文两遍,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出情感

2、。2同桌互读,互相评价。3全班展示读,交流从朗读中仿佛看到了什么画面。三、理清思路,把握诗歌主要内容1分节读诗歌,想一想,诗歌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2学生交流。3教师小结。四、细品感悟,把握诗歌主要观点1静心默读,圈点勾画自己喜欢的语句。2交流自己喜欢的语句。3诗歌是怎样描写农民对土地的喜欢的?4学生交流。5品味第一、二、三小节。6在你的心中,三黑是个怎样的人?(1)从三黑翻地、耙地来评价。(精心侍弄土地。)(2)“从来没睡过这么好的床”有哪些含义?(既是指土地,又是指三黑现在的好生活。)7从三黑的回忆和想象中看三黑的生活。(1)小时候三黑逮蝈蝈为什么会挨骂?了解拾柴火。同学们,你们的爸妈会因为

3、你们不捡柴而责骂你们吗?地主是谁?现在还有地主吗?(2)现在,三黑是怎样设计自己的生活的?(跟人合伙,把地浇得肥肥的,让庄稼长得更好,收得更多。买头小毛驴,送公粮。驮着老伴,上东庄,看闺女。)8仿句子,说一说。如果还有地主,三黑就不能_。如果还有地主,三黑就不能_。如果还有地主,三黑就不能_。如果还有地主,三黑就不能_。9齐读诗歌最后一节,感受三黑现在生活的幸福。10议一议,三黑从前和现在生活的不同。五、总结体会,畅谈感受可引导学生从以下方面谈感受:1三黑生活的改变。2三黑生活改变的原因。3对于当前土地的看法。4结合课前搜集的资料说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解放区进行的土地改革带给农民的惊喜。六

4、、课外拓展阅读相关土地改革的书籍,如解放战争时期山东的土地改革。 三黑和土地 农民爱侍弄喜欢憧憬 教学本课时,先从艾青的诗歌导入,激发学生的感情,也让学生有所领悟,诗歌都传递着强烈的感情,诗歌中的事物另有所指。紧接着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引导学生理清思路,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再深读品析,从三黑翻地、耙地、回忆、想象中把握课文主要观点,翻身的农民有了自己的土地,欢天喜地,格外珍惜。因为土地成了自己的,所以才有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仿说句子,感受土地的重要性。在畅谈感受一环节中,可以适当给予学生畅谈的提示,特别是让学生结合当下,说说自己对土地的想法,引导学生走出课堂,关心社会热点问题,能明确清晰表达自己的观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