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质管理质量认证}质量环境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审核.审核

上传人:冯** 文档编号:140526231 上传时间:2020-07-30 格式:PPTX 页数:55 大小:129.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品质管理质量认证}质量环境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审核.审核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品质管理质量认证}质量环境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审核.审核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品质管理质量认证}质量环境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审核.审核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品质管理质量认证}质量环境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审核.审核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品质管理质量认证}质量环境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审核.审核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品质管理质量认证}质量环境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审核.审核》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品质管理质量认证}质量环境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审核.审核(5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主讲:王 泽,质量环境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审核,质量和(或)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指南 GB/T19011-2003 ISO19011-2002,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审核原则 5.审核方案的管理 6.审核活动 7.审核员的能力与评价,审核 为获得审核证据并对其进行客观的评价,以确定满足审核准则的程度所进行的系统的、独立的并形成文件的过程。,审核证据 与审核准则有关的并且能够证实的记录、事实陈述或其他信息。注:审核证据可以是定性的或定量的。,审核发现 将收集到的审核证据对照审核准则进行评价的结果。注:审核发现能表明是否符合审核准则,也能指出改进机会。,审核结论 审核组考虑了审

2、核目标和所有审核发现后得出的审核结果,审核委托方 要求审核的组织或人员注:委托方可以是受审核方,也可以是依据法律或合同有权提出审核要求的任何组织。,受审核方 被审核的组织,审核员 有能力实施审核的人员。,审核组 实施审核的一名或多名审核员,需要时,由技术专家提供支持。注1:指定审核组中的一名审核员为审核组长。,审核方案 针对特定时间段所策划,并具有特定目的的一组(一次或多次)审核。注:审核方案包括策划、组织和实施审核的所有必要的活动。,审核计划 对一次审核活动和安排的描述。,审核范围 审核的内容和界限。注:审核范围通常包括对实际位置、组织单元、活动和过程以及所覆盖的时期的描述。,审核类型,第一

3、方 内部审核,由组织自己或以组织的名义进行,用于管理评审和其他内部目的,可作为组织自我合格声明的基础。 第二方 由组织的相关方(如顾客或行业协会)或由其他人员以相关方的名义进行。 第三方 由外部独立的审核组织(如认证机构)进行。,五项审核原则,与审核员有关 道德行为:职业的基础 公正表达:真实、准确地报告的义务 职业素养:在审核中勤奋并具有判断力 与审核有关 独立性:审核的公正性和审核结论的客观性的基础 基于证据的方法:在一个系统的审核过程中,得出可靠的和可重现的审核结论的合理方法。,审核程序,审核的启动 -指定审核组长、选择审核组 -确定审核目的、范围和准则 文件评审的实施 -评审相关管理体

4、系文件,包括记录,并确定其针对审核准则的适宜性和充分性 现场审核活动的准备 -编制审核计划 -审核组工作分配 -准备工作文件 现场审核活动的实施 -举行首次会议 -审核中的沟通 -信息的收集和验证 -形成审核发现 -准备审核结论 -举行末次会议 审核报告的编制、批准和分发 -审核报告的编制 -审核报告的批准和分发 审核完成 审核后续活动的实施,审核组长和审核组,审核组长的条件 应为组织认可的内审员 具备一定的组织、管理、协调和处理审核中各种问题的能力 具有相应的专业能力和广泛的相关技术知识 具有对管理体系的整体有效性作出判断的能力,审核组长的职责,与领导商定审核依据和确认审核范围 获取实现审核

5、目的所需的背景资料 负责体系的文件审核 负责制定审核计划,分配审核任务 主持现场审核,并对审核过程进行有效性的控制 及时领导沟通; 提交审核报告,审核组的规模 审核组的整体能力,审核范围的确定应考虑的因素,组织的管理权限 组织的产品范围 组织的活动领域 组织的现场区域 注意:组织是否排除体系必要的组成部分(风险、环境因素、管理与质量服务等方面),文件评审的目的,确定文件所述体系与审核准则的符合性 获得对受审核方的适当了解,以策划现场审核,包括编制审核计划。,评审的文件类型,相关的管理体系文件 手册、方针与目标、程序文件、 组织机构与职责 相关的管理体系记录 重大环境因素清单、危险源清单、文件清

6、单、适用的法律法规清单、符合法律法规要求的证明、以往的审核报告等,文件评审实施的方式,在审核之前进行 结合审核进行 文件审查的时机:贯穿于审核的全过程,包括文件初审和在现场审核时对文件的审查,文件评审的结论,对所获得的文件针对审核准则做出有关充分性与适宜性的结论 发现体系文件的不适宜、不充分。如: 存在与审核准则的不符合; 文件规定与组织的实际情况或行业惯例明显不一致 体系文件对管理体系的描述不充分, 如照抄标准,文件评审应当考虑,受审核组织的规模、性质和复杂程度 审核的目的与范围 文件审查应“抓大放小”,现场审核的准备,编制审核计划 向审核组分配工作 准备工作文件,审核计划包含的内容,审核目

7、的 审核准则和任何引用文件 审核范围 审核日期和地点 审核日程,包括与管理层的会议以及审核组会议 审核组成员,审核计划的控制,周密的审核策划 合理地安排人日 设计有利于取得审核证据的审核路线,审核组分配工作应考虑的因素,审核员独立性和能力的要求 资源的充分利用 随着审核的进展可调整所分配的任务,准备工作文件,检查表和审核抽样计划 信息记录表格(例如:支持性证据,审核发现和会议的记录),现场审核检查表的内容,到哪查?/受审核部门、场所; 找谁查?/审核对象; 查什么?/审核要素要求,文件规定的要求,有关法规要求; 怎么查?/审核方式和步骤(包括抽样计划); 检查表的编制应结合受审核方的实际情况(

8、过程、流程),不应仅按标准条款顺序进行检查,现场审核活动,首次会议 审核中的沟通 信息的收集和验证 形成审核发现 准备审核结论 末次会议,首次会议的目的,确认审核计划 简要介绍审核活动如何实施 确认沟通渠道 向受审核部门提供询问的机会,首次会议的内容,审核组长宣布开会,介绍审核组成员,包括概述其职责 确认审核目的、范围、准则 与受审核部门确认审核日程以及相关的其他安排,例如:末次会议的日期和时间,审核组和管理层之间的中间会议以及新近作出的变动 审核所用的方法和程序,包括告知受审核部门审核证据只是基于可获得的信息样本,因此,在审核中存在不确定因素,审核中的沟通,审核组应当定期讨论以交换信息 适当

9、时,审核组长应当定期向领导层通报审核进展及相关情况 当获得的审核证据表明不能达到审核目的时,审核组长应当向领导层报告理由以确定适当的措施。(改变审核计划、目的、范围或终止审核),信息源,文件、记录 观察 面谈 背景资料,收集信息的要求,只收集与审核准则有关的信息 不凭兴趣和专业爱好收集信息 不凭道听途说收集信息 不介入组织内部矛盾和纠纷的信息 不以情绪收集信息 注意相关文件,不要就记录查记录 选择有利于收集信息的审核线路 利用不同渠道收集信息 注意收集潜在的信息,面谈,面谈人员应当来自审核范围内实施活动或任务的适当的层次和职能 可行时,面谈应当在被面谈人正常工作时间和正常工作地点进行 在面谈前

10、和面谈过程中应当努力使被面谈人放松 应当解释面谈和做记录的原因面谈可通过请对方描述其工作开始 应当避免提出有倾向性答案(如引导性提问)的问题 应当与对方总结和评审面谈的结果 应当感谢对方的参与和合作,查记录,查记录格式和形式是否规范 记录是否有可追溯性,时间、地点、人物 记录的内容是否合理 验证记录效果 追查相关记录,现场观察,注意力集中在收集审核证据上 运用审核准则,确认与现场相关的人员操作、设施、活动、环境因素、危险源以及标识等,审核活动的控制,合理选择样本 -样本和总体 -样本量的决定 -不良的抽样方式 注意辨别主要因素和关键活动、过程 注意发现体系中的主要问题 注意收集体系运行有效性的

11、证据 重视控制结果 注意相关影响 营造良好的审核气氛,典型情况的应对技巧,“没问题”型 应对技巧:全面审核、好坏兼顾; “抵触”型 应对技巧:保持冷静、坚持审核、耐心说明; “掩盖”型 应对技巧:耐心、容忍、变换方法;,“一问三不知”型 应对技巧:请示领导,另派熟悉的人员介绍情况; “高谈阔论”型 应对技巧:切入实际问题,不与其辩论; “办不到”型 应对技巧:结合标准要求,与实际核对; “辩解”型 应对技巧:重新核查,以事实为依据;,“主动暴露”型 应对技巧:核实问题、谨慎、不介入内部矛盾; “求饶”型 应对技巧:务实有效处理、耐心说明; “故意拖延”型 应对技巧:主动客气打断干扰、直奔主题;

12、 “热情过度”型 应对技巧:少应酬、客气、严肃。,审核发现,审核组共同评审审核发现 汇总符合审核准则方面审核发现 记录不符合审核准则方面审核发现,不符合的确定,以客观事实为基础 以审核准则为依据 对产生不符合的原因要进行分析,找出体系上存在的问题 审核组要充分讨论,达成一致 与受审核方沟通和确认 不应包括“审核员的要求”,注意的几个问题,发现不合格的部门不一定是对问题负责的部门 不合格报告的开具不一定针对部门 合格的事实、废话、无关的细节不应写入报告 理由是判定为不合格的理由,不是受审核方解释的理由 不合格项的合并只应限于同一部门的同一条款的几项不合格 不合格报告一经受审核方确认,均应采取纠正

13、措施,不符合性质的判定,严重不符合 一般(轻微)不符合 也可以分为: 体系性不合格 实施性不合格 效果性不合格,不符合报告包括的主要内容,不符合事实描述(审核证据) 要求简洁明确、具有可再现性; 不符合判定-对应的标准条款号 不符合理由-对应的审核准则的具体要求(审核发现) 不符合项性质的判定,解决分歧的方法,撤消 合并、汇总 适当的修改 维持 对于未得到解决的分歧,应当予以记录。,审核报告,审核目的 审核范围 审核委托方 审核组长和成员 现场审核活动实施的日期和地点 审核准则 审核发现 审核结论,审核评价,QHSE文件是否符合标准要求,并在组织内得到有效的贯彻实施; 组织的方针目标是否适宜,并能够确保实现; 对危害因素、环境因素识别是否全面,风险以及环境影响评价是否准确,是否建立了相应的控制措施,并有效实施; 产品质量是否合格?顾客是否满意?环境影响以及风险是否得到有效的控制; 法律法规的符合性; 资源是否满足体系需求; 组织的领导及全体员工对MS的重视程度; 三级监控及改进机制运行是否有效(包括改进的建议); 结论:建立的QHSE运行是否有效;,末次会议的内容及程序,审核组长宣布末次会议开始 宣布审核结果 宣布审核结论及提出不符合纠正措施要求 领导讲话 宣布末次会议结束,审核报告的批准和分发 审核的完成,纠正措施的实施与跟踪验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