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药品检验工作的基本程序

上传人:创****公 文档编号:140526137 上传时间:2020-07-30 格式:PPT 页数:64 大小:1.2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节 药品检验工作的基本程序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第三节 药品检验工作的基本程序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第三节 药品检验工作的基本程序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第三节 药品检验工作的基本程序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第三节 药品检验工作的基本程序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三节 药品检验工作的基本程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节 药品检验工作的基本程序(6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药物分析,Pharmaceutical Analysis,任课教师:梁建英,药物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或帮助机体恢复正常机能并规定有适应症和用法、用量的物质,是一种关系人民生命健康的特殊物质。 药品通常是指由药物经一定的处方和工艺制备而成的制剂产品,是可供临床使用的商品。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中药制剂、化药制剂、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血清制品和诊断药品等。,药品的质量与人类健康休戚相关。因此,国家对医药行业实行行业准入制度执业药师制度。,凡从事药品生产、经营、使用的单位均应配备相应的执业药师,并以此作为开办药品生产、经营、使用单位的必备条件之一。,国家

2、执业药师资格考试分为四个科目:,1. 药事管理与法规 2. 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 3. 药学专业知识(一): 药物分析、药理学 4. 药学专业知识(二):药剂学、药物化学,一、 药物分析的性质和任务,二、药品质量与管理规范,三、药物分析的发展概略,四、 药物分析课程的学习要求,一、药物分析的性质和任务,1、药品具有与人的生命相关性-对症用药 2、药品具有严格的质量要求性-药品标准 3、药品具有社会公共福利性-政府定价,(一)药物分析在药物研发中的应用 (二)药物分析在药品生产过程中的应用 (三)药物分析在药品经营中的应用 (四)药物分析在药品使用中的应用 (五)药物分析在药品监督管理中的应用,哪

3、里有药物哪里就有药物分析,二、药品质量管理规范,全面药品质量管理事前管理,药品质量检验事后监督,药品质量的全面控制涉及药物的实验研究、临床研究、生产、供应和检验各环节。,药品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 GLP 药品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 GCP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GMP 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 GSP 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GAP,(一)中国药品管理法规,(二)人用药品注册技术要求国际协调会(ICH) 由欧盟、美国和日本的药品注册管理局和制药企业协会发起。目的是为药品研发、审批和上市制订统一的国际性技术指导,以便更好的利用资源、避免重复、减少浪费,加快新药的开发利用。ICH制订了有关药品质量、安

4、全性、有效性及综合技术要求共四十余种。,三、药物分析课程的学习内容,1、药品质量研究的内容和质量标准的制订 2、药典的内容与正确使用 3、药物的鉴别、检查、 含量测定的基本规律与方法 4、体内药物分析 5、典型药物的结构特征、理化性质、质量规律和分析特点 6、制剂分析、生物制品分析概论和中药及其制剂分析概论 制订的基本原则、内容、方法 7、新方法、新技术,药物分析参考书 药物分析安登魁主编 现代药品检验学 人民军医出版社 现代药物分析选论安登魁主编 药物分析及应用马广慈主编 生物药物分析曾经泽主编 体内药物分析李好枝主编,中药制剂分析魏璐雪主编 中药分析学王强主编 药物分析(杂志) 中国药品生

5、物制品检定所 药典通讯(杂志) 药典委员会,一、 药品质量研究的目的,二、药品质量研究的主要内容,三、药品质量标准的分类,四、中国药典的内容与进展,五、主要外国药典简介,六、药品检验工作的机构和基本程序,药品质量标准,药品质量标准是国家对药品质量、规格及检验方法所作的技术规定,是药品生产、供应、使用、检验和药政管理部门共同遵循的法定依据。,第一节 药品质量研究的目的,药品质量取决于药物自身的疗效、毒副作用及药物的纯度和含量。 药品质量-制订质量标准全程控制,保证药品安全、有效。,第二节 药品质量研究的主要内容,一、质量标准制定的基础 药物结构、理化性质、杂质(纯度)、稳定性 影响药物质量的生产

6、工艺、贮存运输条件 药物的生物学特性(药理、毒理、药代动力学),二、药品质量标准术语 正文-药品标准 药典附录-制剂通则、通用检测方法、指导原则 药品名称-中文名称、英文名称、化学名称 制法-符合GMP 性状-外观、臭、味、溶解度、物理常数,外观、臭、味:药物的外观具有鉴别的意义,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药物的内在质量。 物理常数:物理常数的测定结果不仅对药品具有鉴别意义,也反映药品的纯度,是评价药品质量的主要指标之一。构成法定药品质量标准,有熔点、比旋度、折光率、黏度、吸收系数、相对密度、馏程、凝点等。,溶解度:252、5min强力振摇30s,观察30min,含量测定:用规定的方法测定药物中有

7、效成分的含量。,类别:按药品的主要作用、主要用途或学科划分的类别。,制剂的规格:每一个单位制剂中含有主药的量。,储藏: 为避免污染和降解而对药品贮存与保管的基本要求。包括遮光、密闭、密封、阴凉处、冷处等。,鉴别:是指用规定的试验方法来鉴别药物的真伪。,检查:包括有效性、均一性、纯度要求、安全性。,检验方法和限度:方法-药典方法;数据-有效数字;含量未规定上限时-101.0%。 标准物质:用于校准设备、评价测量方法或者给供试药品赋值的物质,包括标准品、对照品、对照药材、参考品等。标准品-用于生物检定、抗生素或生化药品中含量或效价测定的标准物质,按效价计;对照品-化学药品标准物质,按干燥品计。,计

8、量:计量单位、滴定液或试液的浓度、温度、常用比例符号、液体的滴、药筛、乙醇。 精确度:称重与量取、恒重、按干燥品计算、空白试验、试验温度 试药、试液、指示剂:注意使用要求 动物实验:慎用 说明书、包装、标签:,1、科学性:检测项目、检测方法、合理的判断标准。 2、先进性:注重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 3、规范性:遵照法规,标准符合国家规范 4、权威性:法律效力,全过程监控,三、药品标准制定的原则,四、药品标准研究的内容,(一)、原料药的结构确证 1、样品要求:纯度 2、方案制订:手性药物、立体异构体、药物晶型 3、测定研究:元素分析、UV、IR、NMR、MS、X-射线衍射、热分析 4、参考文献和对

9、照品 5、综合解析,(二)、命名原则 1、药物命名的主要原则:中国药品通用名称、国际非专利药名;名称科学、简短、避免暗示等; 2、化学原料药的命名原则: 3、化学药物制剂的命名原则: 4、中药通用名称的命名原则 5、生物制品通用名称命名原则,(三)、药物的性状 1、外观与臭味:凡药品有引湿性、风化、遇光变色等性质应重点考察,需做引湿性试验; 2、溶解度:常用溶剂水、乙醇、乙醚、三氯甲烷、酸、碱; 3、物理常数:可用于药物鉴别及纯度判别。常用熔点、比旋度、吸收系数等; 4、制剂的性状:外形、颜色、内部特征,熔点测定:包括易粉碎固体药品、不易粉碎固体药品、凡士林及其类似物熔点测定三种方法。中国药典

10、自初熔至全熔的一段温度。注意毛细管内径、传温液及升温速率。 比旋光度:偏振光透过长1dm并每ml中含有旋光物质1g的溶液,在一定波长与温度下测得的旋光度。注意测定温度、溶剂、溶液无气泡等。 百分吸收系数:浓度为1%(g/ml)、液层厚度1cm时的吸光度。五台仪器,合适溶剂,max,高低两种浓度溶液测定吸光度值需0.30.4及0.60.8。,物理常数测定注意事项:,(四)、药物的鉴别:用规定的试验方法来鉴别药物的真伪 1、常用鉴别试验的方法和特点: 化学方法:制备衍生物测定熔点、显色反应、沉淀反应等;物理化学方法:紫外分光光度法、红外分光光度法、色谱法等。生物学方法:利用微生物或实验动物进行鉴别

11、,主要用于抗生素和生化药物的鉴别。 2、鉴别试验选择的原则:方法应专属、灵敏;每种药物选用24种不同方法鉴别,化学法与仪器分析法结合;原料药光谱法,制剂色谱法常见。,有效性、均一性、纯度要求、安全性。,有效性:是指和疗效有关,但在鉴别、纯度检查和含量测定中 不能有效控制的项目。如:难溶性药物,需检查“粒度”。,均一性:检查制剂的均匀程度。如 重量差异、含量均匀度等。,纯度要求:对药物中的杂质进行检查。杂质系指该药品按既定工艺生产和正常贮藏过程中可能含有或产生并需要控制的杂质。,安全性:在正常用法下,不应引起不良反应。如异常毒性、 热原、降压物质等,大都采用生物检定法检查。,(五)、药物的检查:

12、,纯度检查: 药物的纯度检查:对药品中所含的杂质进行检查和控制。以使药品达到一定的纯净程度而满足用药的要求。 杂质:按规定的工艺和规定的原辅料生产的药品中,有其生产工艺或原辅料带人的杂质,或在贮存过程中产生的杂质,不包括变更生产工艺或原辅料而产生的其他杂质,也不包括掺入或受污染的外来物质。 杂质检查:检查项目、检查方法及杂质限度,(六)、药物含量测定 1、含量测定方法选取原则:化学原料药首选容量分析法;制剂首选色谱法;酶类药物首选酶法;研发的新药应选用原理不同的两种方法进行对照测定。 2、含量测定方法的验证:实验室要求;分析方法验证(准确度、精密度等效能指标) 3、含量限度的制定:原料药(按干

13、燥品计)一般大于等于98.5%;制剂按标示量的百分含量计。根据剂型、剂量等确定。,(七)、贮藏 选择合适的贮藏条件,以避免或减缓药品在正常的贮存期限内的质量变化。 药品的贮藏要求及有效期的设定,主要通过其质量和稳定性试验研究确定。,五、药品稳定性试验原则和内容,稳定性-药物保持理化性质和生物学特性不变的能力。 实验目的:考察药物在温度、湿度、光线等因素的影响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为药物生产、包装、贮存、运输条件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建立药品的有效期。,(一)、稳定性试验的分类与供试品的要求 稳定性试验包括影响因素试验、加速试验及长期试验 1、影响因素试验一批供试品,加速和长期试验三批供试品。 2、原

14、料药与制剂需满足规模要求 3、质量标准与研究时一致 4、加速试验和长期试验的包装与上市产品应一致。 5、方法需经一系列验证。,(二)、稳定性试验的内容 稳定性试验内容根据药物结构、剂型等进行选择。 原料药主要有性状、熔点、含量、有关物质、吸湿性,以及根据品种性质选定的考察项目。 制剂的实验内容一般有性状、含量、有关物质及与剂型相关的检查项目如片剂的溶出度或释放度等。,稳定性试验内容: 1、稳定性试验结果的界定:实验结果为包装、贮存、运输条件和有效期的确立,提供依据。 原料药的显著变化:所检定的指标不满足药品标准要求。 制剂的显著变化:含量较初始值变化了5%,或用生物或免疫学方法检查效价时不符合

15、标准限度;任何降解产物超过标准限度;外观、物理特性、12个剂量单位的溶出度、pH值等不符合规定。,2、原料药稳定性试验的内容: 影响因素试验:各条件下10天,于第5、10天取样测定 高温试验:首先60放置,若结果与标准不符,40 高湿试验:RH905%,若吸湿增重超过5%,则RH755%条件再测(25) 强光照射试验:照度4500lx500,特别注意外观 破坏试验:酸、碱、氧化强烈条件下的稳定性,加速试验:市售包装,402,RH75%5%放置6个月,于1、2、3、6个月末分别取样测定。若不合规定于 302,RH65%5%或 252,RH60%10%加速6个月。第三种情况48冰箱保存。 长期试验

16、:252,RH60%10%放置36个月,于3、6、9、12、18、24、36个月末分别取样测定。 温度特别敏感药物6放置12个月。,3、制剂稳定性试验的内容: 影响因素试验:除去外包装,高温试验:60;高湿试验:RH905%;强光照射试验:照度4500lx500。均放置10天,并分别于第5天、第10天取样测定。 加速试验:402,RH75%5%放置6个月 长期试验:252,RH60%10%放置36个月 配伍稳定性试验:考察需临时配制成溶液再使用的药物制剂,以防止沉淀、分解等。,1、试验样品的制备:各种破坏条件使药物部分降解,一般主成分含量下降5%20%;复方制剂各组分分别、合并测定。降解条件:酸、碱、热水解、热降解、氧化分解、光降解、湿热分解等。 2、分析条件的建立:通常采用多种色谱条件或色质联用确证主成分或某些特定杂质; 3、试验方法的验证:验证方法的专属性、定量准确性、灵敏度、耐用性等进行验证,(三)、稳定性试验的分析方法与要求,(一)质量标准项目确定的一般原则 1、化学原料药质量标准中的项目:名称、结构式、分子式、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