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2.1.2《岩石圈与地表形态(第2课时)》教案(鲁教版必修1)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14052497 上传时间:2017-10-2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0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理:2.1.2《岩石圈与地表形态(第2课时)》教案(鲁教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地理:2.1.2《岩石圈与地表形态(第2课时)》教案(鲁教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地理:2.1.2《岩石圈与地表形态(第2课时)》教案(鲁教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地理:2.1.2《岩石圈与地表形态(第2课时)》教案(鲁教版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2.1.2《岩石圈与地表形态(第2课时)》教案(鲁教版必修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赢在 45 分钟配套 教案 新课标必修 1地理鲁教版1第一节 岩石圈与地表形态第 2 课时 内、外力作用和地表形态变化【教材分析】本课时主要包括内、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变化。重点是地貌的变化及其原因,从三个层面加以说明。第一是通过板块构造学说解释海陆、高大山系、大裂谷的分布和变化。第二,侧重于内力作用形成的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以解释地形高低不同。第三,主要通过外力作用说明地 形形态的再变化。从本条标准的要求来看,教学时通过举例使学生认识并学会分析常见地形形态及其变化的主要内力或外力。【教学目标】1.褶皱、断层与地貌的关系,研究地质构造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2.外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及形成的主要地

2、貌类型。【重点难点】1.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的判断2.地貌的变化及其成因【学情分析】本课时涉及到地质学的基本原理,专业性较强,学生了解较少。【教学方法】问题引导法、讨论法、自学法、学案导学。【课前准备】教师准备:课件、学案。学生准备:结合“课前自主”案课前预习。【教学过程】预习检查交流展示“课前自主”学习情况的检查与交流。了解学生预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使课堂教学具有更强的针对性。情境导入提出目标两千万年以来,珠穆朗玛峰地区抬升了大约两万米,但珠穆朗玛峰海拔只有 8848 米。黄河每年将 16 亿吨泥沙输往下游,大部分注入渤海,但千百万年来,渤海的轮廓并没有太大的变化。上述现象说明什么问题?导学方

3、案随堂训练一、内、外力作用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不断地改变着地表形态,形成千姿百态,丰富多彩的地貌景观。地质作用 主要能量来源 表现形式 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内力作用 地球内部 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地震等 使地表变的高低起伏外力作用 地球外部的太阳能 风化、侵蚀、搬运和堆积作用 使地表趋于缓和平坦(教师总结)地壳及其表面形态的变化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而且内力起主导作用。 (承转) “人过留名,雁过留声” ,既然地壳处在不断运动之中,那么必然会在地壳的岩层中留下一些痕迹。 二、内力作用的足迹展示岩层分布示意图褶皱、断层直观图思考:沉积岩在形成时一般为水平或接近水平分布,可是为什么在山区常常看到岩层

4、是弯曲的或是断裂错位的?赢在 45 分钟配套 教案 新课标必修 1地理鲁教版2阅读本部分图文完成下列问题:1、填表形式 岩层形态示意图 地貌 原因一般成山 中间岩层向上隆起背斜 有时成谷 背斜顶部受到张力,裂隙发育,易被侵蚀一般成谷 中间岩层向下凹陷褶皱 向斜 有时成山 向斜槽部受挤压,岩石紧实,不易被侵蚀断层 形成谷地或陡崖 岩层发生断裂,断裂面易受侵蚀2、褶皱和断层在形成过程及地貌上有何异同?3、图 2-1-11 与 2-1-13 中的构造和地貌有何异同?并解释原因?4、研究这些地质构造对人类生产生活有何意义?具体说明。承转:内力作用为地表形态的形成提供了“粗毛坯” ,外力作用就像一位雕塑

5、师,不断地对“粗毛坯”进行塑造成。那么,外力是如何塑造地表形态的呢?三、外力作用的表现阅读课本第一自然段,认识几种主要的外力,并设计前五种外力作用的关系图?各种外力都是一把刻刀不断雕塑着地表,其中最锋利的是流水作用和风力作用。阅读流水作用与风力作用部分的图文,完成下列问题:1、填表作用因素 流水作用 风力作用形成地貌 沟谷、峡谷等 风蚀蘑菇、风蚀洼地等侵蚀作用 举例 黄土高原地区千沟万壑 新疆的“魔鬼城”形成地貌 冲积扇、冲积平原、三角洲 等 干旱地区沙粒沉积形成沙丘、沙垄等沉积作用 举例 长江中下游平原、黄河三角洲 塔克拉玛干沙漠2、冲击扇、冲击平原、三角洲的位置有何不同?3、沙丘的迎风坡和

6、背风坡的坡度有何不同?4、黄土高原和黄土高原地区千沟万壑现象的形成有何不同?5、如果在沉积地貌处做一个剖面,剖面上会出现什么现象,试解释其原因?6、除了流水作用与风力作用外,还有哪些外力对地貌产生着巨大影响?它们作用下的地貌会是怎样的呢?阅读 P34 知识窗,了解冰川、海浪侵蚀形成的地貌类型及分布位置。(根据时间采取课堂还是课后阅读)随堂训练见学案。课后作业布置预习本课时“课后作业”相关题目。预习下一课时的“课前自主”部分。【板书设计】三、内、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赢在 45 分钟配套 教案 新课标必修 1地理鲁教版31、 比较内、外力作用 2、 内力作用的“足迹” (1)地质构造的概念 (2)地质构造的基本形态:背斜和向斜 (3)研究地质的意义 3、外力作用的表现 (1)动力来源及主要表现形式 (2)流水作用及其形成的地貌 (3)风力作用及其形成的地貌 (4)人类活动对地貌的影响【教学反思】内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的变化,针对考试长出现的题目,强调地形倒置的成因;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在出示相应图片之后,要求学生说出是什么力的作用,加深学生印象,提高课堂效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