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灾区的救护知识资料讲解

上传人:yulij****0329 文档编号:140523114 上传时间:2020-07-30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4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矿井灾区的救护知识资料讲解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矿井灾区的救护知识资料讲解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矿井灾区的救护知识资料讲解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矿井灾区的救护知识资料讲解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矿井灾区的救护知识资料讲解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矿井灾区的救护知识资料讲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矿井灾区的救护知识资料讲解(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矿井灾区救护 教 案,( 三 ),一、课程内容 1、课题名称 矿井灾区救护,煤矿灾区救护教案,2、主要内容 阐述灾区救护技术、原则、方法等问题: 1) 灾区救护新技术1 2) 灾区人员行动原则5 3) 灾区避灾原则10 4) 灾区人员自救、互救原则及方法12 5) 爆炸及重大火灾事故发生时,灾区遇险人员如何自救逃生 12 6) 自救器佩用 15,三、教学目的和要求 1、使学员了解灾区救护新技术。 2、使煤矿企业的主要经营者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能熟练掌握灾区救护技术,正确指挥抢险救灾。 3、使职工悉知灾区自救、互救的原则和方法,使其能正确开展自救、互救,以减少人员伤亡,降低事故损失。 通过案例

2、教学,加深职工对上述要求的理解。,四、重点与难点 重点是使学员能真正熟练掌握灾区救护的原则和方法。 难点是当发生爆炸或重大火灾事故时,灾区遇险人员如何成功逃生? 五、教学方法 采用多媒体教学、讲授法、研讨法、互动法、案例教学等方法,或多种方法相结合进行教学。,六、教具 挂图、模型、实物等。 七、学时安排 48学时。 八、课外作业 1、爆炸或重大火灾事故发生时,灾区人员如何自救逃生? 2、灾区遇险人员自救、互救的原则和方法是什么?,灾区救护,所谓灾区,系指事故头、事故面、事故点、已经波及和可能波及到的区域,均视为灾区。 灾区救护,系指当矿井发生灾害性事故后,一是指挥部令矿山救护队和医生迅速赴灾区

3、进行抢救;二是在矿山救护队和医生到达灾区之前,灾区遇险人员,积极进行自救、互救。 自救当灾害发生时,每个遇险人员,如何采取正确方法进行自我保护、安全撤离和妥善避灾,使之生存下来。,互救当灾害发生时: 一是,在救护队到达之前,若现场条件允许,灾区人员,如何采用正确方法,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进行现场事故抢救。 二是,在医生到达之前,灾区人员,对伤员进行现场创伤急救处理。 三是,把伤员安全的护送出灾区。,以下就灾区救护相关问题,讲几点意见 灾区救护新技术 灾区人员行动原则 灾区人员避灾原则 灾区创伤急救原则和方法 发生重大爆炸或火灾事故时,遇险人员如 何自救逃生,一、灾区救护新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

4、的进步,装备水平的提高,近年来灾区救护新技术也有较快发展;发达国家在矿山救护领域采用了一些世界领先的新技术,而我国的矿山救护技术当前还没有重大突破。 从发达国家灾区救护技术上,可以看到他们在职工培训、灾区自救、互救方面的好经验、好做法。如:,1、灾区通讯技术 在南非、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的井下和灾区通讯,都广泛采用了“无线移动电话”,它发送的信号,可穿透煤层、岩层和土壤,实现远距离输送。达到了方便、快捷、安全、高效的要求。在事发的第一时间,灾区职工能够立即汇报灾情,指挥部能迅速制定有效的抢救方案、组织快速救援。这对减少事故伤亡、降低事故损失、防止灾变继发、组织成功抢救极为重要。 1996年某国

5、有矿井发生了掘进工作面瓦斯燃烧事故,三名救护队员在灾区执行任务时因迷路而遇难。如果当时装备有这种先进的“灾区无线移动电话”,事故就不会发生(详见教案十)。,2、灾区搜救技术 安徽省某金属矿发生坍塌事故,采用“生命探测仪”实施了成功的救援,而这一技术目前在煤矿尚未推广应用。 近年来发达国家,在灾区搜救方面,采取了声纳探测、地音探测、机器人搜救等多项先进新技术。以色列等国具有世界领先的矿井“人员定位搜救系统”。而我国某大城市施工地铁发生坍塌事故后,到第二天还不知道遇险人员被埋在哪里。 2006年美国某矿的3000米深井,发生瓦斯爆炸事故,13名矿工被困,矿主采用了地面打钻,把机器人从钻孔内送入灾区

6、执行搜救探查任务。因灾情严重,搜救多日,12人死亡,1人重伤。虽然这次机器人搜救失败,但已凸显其搜救技术的先进性。,3、职工自救装备 职工自救装备,美国矿井,每个井下作业班组,都配有两个“便携式布帘”,做快速构建临时避难峒室应急使用。 加拿大等国,入井人员佩用的自救氧,体积小,重量轻,氧量多,可在灾区使用1小时。 美国2006年3月已通过立法,将入井人员的自救氧从现有的1小时增加到2小时,在两年内装备完毕。这就大大提高了灾区遇险人员自救生存机率。 而我国国产自救器,在灾区使用时限,仅为30、40分钟,差距较大。,4、井下安全装备 加拿大某钾盐矿,除装备有先进的安全监测系统和完善的常规安全设施外

7、,井下设有世界一流的“特别避灾峒室”,长45米,宽15米,设有安全门、照明、电话、饮水、食物、氧气、桌椅、床铺、厕所等设施和物品,可供数十人40小时避灾使用。 其“安全门”可隔爆、防火、防水、密封,与灾区环境隔绝。特别避灾峒室,宽绰明亮,安全舒适。(见图一),该钾盐矿,于2006年元月29日发生重大火灾事故,72人被困。 灾区人员除立即用“无线移动电话”,向矿汇报灾情外-并立即佩戴自救器-迅速撤离到“特别避灾峒室”中避灾-救护队快速出动-并和灾区人员联系进一步了解灾情-采用高科技灭火手段扑灭火灾-恢复灾区通风-成功营救出全部72名被困人员。 从事发到处理结束仅用26小时。,从加拿大钾盐矿重大火

8、灾事故的成功处理,可给我们以下几点启示: 高科技是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的必要前提。 高投入、高装备、严管理,是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的基础。 加强安全培训,人员高素质是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的保障。,二、灾区人员行动原则 当 事故发生时,灾区人员应遵循以下行动原则: 立即汇报 积极抢救 安全撤离 妥善避灾,1、立即汇报 汇报时,要实话实说,把事故发生的单位、时间、地点、原因、性质和灾害程度汇报清楚;不清楚的情况不要乱说,以免误导领导决策。如: 某国有矿发生爆炸事故后,远离爆炸点,被爆波冲击到的职工,错误汇报了事故性质,导致领导决策失误,死亡40多人。 1995年,某国有矿井,采煤工作面发生了瓦斯爆炸事故,井下

9、职工误汇报“突出”,在抢救过程中发生了连续爆炸,造成重大人员伤亡,死亡76人,其中13人是参与事故抢救人员。,2003年某国有矿井,发生“5.13”瓦斯爆炸事故,死亡86人。事发后,在远离爆炸点,-590大巷第三台皮带机的流动电钳工向矿调度汇报了灾情。矿立即令四个救护小队赴灾区救援。 由于汇报及时,搜救及时,搜救出了28名烧伤人员,其中有9人重度烧伤,但伤后无一死亡。(详见教案十七)。 所以事故发生后,灾区人员第一项行动原则:“立即汇报”是重要的。,2、积极抢救讲两点安全注意事项: 一是,若现场条件允许,应立即实施现场抢救。如:发生触电、冒顶等事故。 二是,应采取有效措施,在确保抢救人员自身安

10、全的前提下,去抢救他人,否则就会造成扩大伤亡。如: 2000年某矿采煤工作面冒顶埋一人,因未加强好周边支架,就急于去扒人,结果在处理过中,发生二次冒顶又埋4人,造成5人死亡。 1987年,某矿,采面冒顶,包括跟班区长在内埋5人,班长组织抢救中,发生二次冒顶,包括班长在内,又埋4人,处理结果死亡8人,重伤1人。,3、安全撤离 也讲两点安全注意事项: 一是,事发时条件不允许抢救,就进行自我保护,安全撤离。 二是,在抢救过程中发生危及安全的紧急情况时,也应立即撤离。 某矿皮带机火灾死亡17人,其中1人佩戴好自救器后,本可安全撤出灾区。但他没立即撤离,坐等同班好友,氧气耗完而死亡。 某矿发生电缆火灾死

11、亡21人,其中有2人属扩大伤亡。由于灾区内还有工人未撤离完,现场有一名副矿长,令其他人员立即撤离,他带着另一名职工,在没有佩戴自救器的情况,顶着浓烟,进入灾区去营救其他工人,结果一个人也未救出,2人却葬身灾区。,4、妥善避灾 再讲两点安全注意事项: 一是,事发后,灾区灾情严重,既不允许抢救,又不允许撤离,就应妥善避灾。 二是,撤退途中后路冒堵等,也应就近避灾。 1982年某国有矿发生皮带机着火事故。事故发生后,灾区采取了断电措施。正在北二大巷岩头施工的7名工人,局扇停后走出工作面时,见大巷浓烟滚滚。当时进矿时间不长的三名新工人,心里素质差,不听班长等人劝阻,强行从烟雾中逃生,结果死于灾区。班长

12、沉着冷静,率另外4人退回迎头避灾,并开压风自救,数小时后火灾扑灭,4人安全获救。,三、灾区避灾原则 1、选择适宜峒室 当事发后,灾区遇险人员不具备撤离条件或撤离后路被堵时,应就近选择适宜峒室避灾。如:可利用变电所、机电峒室、两风门间巷道或临时构筑避难峒室。 2、保持良好心态 在避难峒室避灾时,遇险人员要沉着冷静、坚定信心、互相鼓励、克服困难、不悲观、不忧虑、静坐待救。严禁大哭大叫、焦躁乱跑。 1961年某矿变电所着火,遇险53人,其中:保持良好心态、静坐避灾的18人获救;其余35人均因哭叫乱跑死亡。 3、加强安全防护 可就地取材构建临时挡风墙、吊挂风帘,防止有害气体涌入。,4、改善生存条件 遇

13、险避难人员应服从领导,听从指挥,注意节灯、节食、节水。有条件时可利用压风自救,尽可能延长生存时间。 解放前淮南大通煤矿冒顶一工人被堵,喝水沟水,吃自己的窑衣,坚持20天奇迹般获救。 2005年河北某石膏矿发生冒顶事故,埋堵一人。抢救到第15天,已超过生存极限,竟奇迹的获救。其原因就是他除冷静、自信外,靠喝自己的小便,延长生存时间,终于得救。 2007年湖南某地方煤矿发生突水事故,死亡9人,另有3人被困后,喝水沟水,坚持111小时成功获救。,5、积极联系求救 如电话联系;在峒室门口挂工具等求救标志;用铁器有节奏敲击管路、铁道等发出求救信号;也可指派有经验的同志去探索新的撤退路线。 6、集体探索求

14、生 在上述努力全部无效,弹尽粮绝、灯灭,奄奄一息的情况下,不要坐以待毙,可集体手挽手摸巷帮管路、铁道探索求生。,四、灾区人员自救、互救的原则和方法 自救、互救前已讲述 在此主要阐述在救护队和医生到达之前,灾区人员,应根据伤员伤情,就地取材,按照 “三先三后”原则及时、正确的对伤员进行创伤急救处理。,三先三后”原则是: 对出血伤员应先止血,后护送。 对骨折伤员应先临时固定,后护送。 对呼吸停止的伤员应先进行人工呼吸,后护送。如:,五、爆炸及重大火灾事故遇险人员如何自救逃生? 这是该专题的难点之一,是十分重要的安全知识,每位职工都应掌握。 灾区遇险人员自救逃生时,应遵循以下: 四大要点、两大原则

15、、三条路线。,1、撤退四大要点 1)总的要求 要沉着、冷静、不慌乱,服从领导,听从统一指挥,互救互助,按避灾路线有序撤离。严禁个人盲目逃生。 2003年某矿发生特大瓦斯爆炸后,指挥部命令井下全部人员,立即实施紧急撤离。远离爆炸点的皮带机司机,接到紧急撤离命令后,吓得魂飞魄散,失去理智,连上井的路线都忘了;当他逃到盲巷口时,撕开栅栏,闯入盲巷窒息死亡。,2)当听到爆炸声或感到爆炸波时 应迅速背朝爆波方向卧倒,脸朝下,头放低;若有水沟,应卧沟边,用湿巾捂住鼻口,瞬间屏住呼吸,避免呼吸道灼伤。 3)当爆炸波过后 应迅速配戴自救器,沿最佳路线,撤出灾区。,4)当撤退路线冒堵时 应选临时避难峒室,静坐待救,并注意: 就近选择支护良好、有毒有害气体少的峒室。 组织好节灯、节食、节水、互救;有条件时可利用压风自救。 室外要设求救标志如挂衣服、工具等。 发出求救信号可有节奏敲击管路、轨道、开关等。 必要时可派有经验的老同志探索新的撤退路线。 当时间很长,灯灭、粮尽时,可集体沿管线、巷帮探索求生。,2、自救逃生两大原则 一是:若人员位于“进风侧”: 应迎风撤出灾区。 二是:若人员位于“回风侧”: 要立即配戴自救器; 绕捷径,从“最佳逃生路线; 适速进入新鲜风流; 迎风撤出灾区。,六、自救器佩用 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入井人员必须随身携带自救器。自救器是一种体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