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财务知识}十二宏观经济政策宏观经济政策概述

上传人:卓****库 文档编号:140519258 上传时间:2020-07-30 格式:PPTX 页数:15 大小:490.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财务管理财务知识}十二宏观经济政策宏观经济政策概述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财务管理财务知识}十二宏观经济政策宏观经济政策概述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财务管理财务知识}十二宏观经济政策宏观经济政策概述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财务管理财务知识}十二宏观经济政策宏观经济政策概述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财务管理财务知识}十二宏观经济政策宏观经济政策概述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财务管理财务知识}十二宏观经济政策宏观经济政策概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务管理财务知识}十二宏观经济政策宏观经济政策概述(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一章 宏观经济政策第一节 宏观经济政策概述,一、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一般认为宏观经济政策有四大目标: 1、充分就业:是指不存在非自愿失业的一种状态。失业一般分为三类: 磨擦失业是指在生产过程中由于难以避免的磨擦造成的短期、局部性失业。 自愿失业是指工人不愿意接受现行工资水平而形成的失业。 非自愿失业是指愿意接受现行工资但仍找不到工作的失业。前两种失业被认为难以消除,故充分就业目标是针对非自愿失业而论的。 2、价格稳定:是指价格总水平的稳定。 3、经济增长:是指在一个特定时期内经济社会所生产的人均产量和人均收入的持续增长。 4、国际收支平衡:一国的国际收支状况不仅反映了这个国家的对外经济交往情

2、况,还反映出该国经济的稳定程度。 宏观经济政策目标并非完全一致,政府在制定目标时,不能追求单一目标,而应该综合考虑,否则会带来经济上和政治上的负作用。,二、宏观经济政策的理论基础,政府宏观经济政策的理论基础是凯恩斯主义的总需求决定论,即凯恩斯主义总需求管理理论。 一个经济的总支出决定于消费支出和投资支出,而消费支出和投资支出的总额可以由IS曲线与LM曲线所决定的收入量所表示。同时,IS或LM曲线的移动可以影响均衡收入的大小和均衡利息率的高低。 在公众的消费和投资行为既定的条件下,IS和LM曲线的变动主要取决于政府的控制变量。 影响IS曲线的政府变量主要有政府购买和净税收(税收减去转移支付);

3、影响LM曲线的政府变量主要是货币供给量。 由于政府购买和税收是政府的财政支出和财政收入的主要项目,因而通过变动政府购买和税收而使得IS曲线变动的政策可以归结为财政政策。而政府通过影响货币供给量而使得LM曲线变动的政策是货币政策。 因此,政府调整IS曲线和LM曲线以便实现宏观经济政策的理论基础就是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影响国民收入数量。,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效果(1),尽管政府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是政府干预经济活动,特别是实现充分就业和价格稳定经常运用的手段,但是它们对国民收入的影响效果并不一样,这取决于实施政策时经济所处的LM曲线的位置。 一般说来,依据斜率的大小可以把LM曲线划分为三个区域:

4、水平区域、垂直区域和中间区域。 1、水平区域:是LM曲线与收入轴水平的一段区域口根据货币市场的分析,LM曲线水平区域对应着货币需求处于流动偏好陷阱的状态,因此LM曲线水平区域被称为凯恩斯区域,在凯恩斯区域内,市场利息率处于最低水平,经济处于萧条状况,因而这一区域又被称为萧条区域。 2、垂直区域又称为古典区域,是指LM曲线与收人轴接近于垂直的一段区域。 3、处于两者之间的就是中间区域。,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效果(2),在凯恩斯区域内,财政政策有效,货币政策无效。 在古典区域内,货币政策有效,而财政政策无效。 在中间区域,IS曲线和LM曲线的变动对国民收入都产生影响,因此,在中间区域内,财政政策和货

5、币政策都有效, 其对均衡收入量的影响程度取决于IS曲线与LM曲线相交时所处的LM曲线的位置:在接近于凯恩斯区域的地方,财政政策更为重要;在接近于古典区域的地方,货币政策更为重要。在一般情况下,政府对财政和货币搭配使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效果(2),第二节 财政政策一、西方财政制度,国家财政由政府支出和收入两个方面构成。 政府支出:是指整个国家中各级政府支出的总和,主要可分为政府购买和政府转移支付两类。政府购买是指政府对商品和劳务的购买,如购买军需品、机关公用品、政府雇员报酬、公共项目工程所需的支出等都属于政府购买。政府转移支付是指政府在社会福利保险、贫困救济和各种补贴等方面的支出。 政府收入

6、:是指整个国家各级政府的收入。通常,西方国家从生产、流通和分配领域内取得财政收入。税收是财政收入中最主要的部分。公债是政府财政收入的又一组成部分。,二、自动稳定器,自动稳定器,亦称内在稳定器,是指经济系统本身存在的一种会降低经济波动幅度的机制。西方财政制度具有自动稳定功能。财政制度的自发稳定作用通过财政收入支出两方面发挥作用。 首先,当经济衰退时,国民收入水平下降,个人收入减少,相应地政府税收会自动减少。由于税收减少导致总需求增加,因而将会促使经济回升;当经济过热时,失业率下降,人们收入增加,税收会随个人收入增加而自动增加,税收增加起到抑制经济繁荣的作用。 其次,政府支出中的转移支付也具有自发

7、稳定作用。当经济出现衰退或萧条时,失业增加,需要救济的人数增多,用于社会福利的转移支付就会相应增加,从而起到了扩大总需求的作用;相反,当经济繁荣时,失业减少,政府支付的救济金就会自动减少,从而抑制经济过热。,三、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财政政策是指,为促进就业水平提高,减轻经济波动,防止通货膨胀,实现稳定增长而对政府支出、税收和借债水平所进行的选择,或对政府收入和支出水平所作出的决策。 依照凯恩斯主义理论,当经济出现波动时,尽管各种自动稳定器一直在起作用,但作用时间较长,效果也不理想,因而需要政府采取更加积极主动的财政政策。政府执行财政政策是斟酌使用的,是逆经济风向行事的。当经济出现总需求不足即出

8、现经济衰退时,政府应扩大财政支出、减少财政收入;相反,当总需求过热即出现通货膨胀时,政府应削减财政支出、增加税收。 为了控制财政收入和支出,政府的财政政策工具包括变动政府购买支出、改变政府转移支付、变动税收和公债等。,四、功能财政和政府充分就业预算盈余,执行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财政预算可以是盈余,也可以是赤字。这样的财政为功能财政。 预算赤字是政府财政支出大于收入的差额。预算盈余是政府收入超过支出的余额。 功能财政的基本思想是不以财政预算收支平衡的观点来对待预算赤字和预算盈余,而应从反经济周期的需要来利用预算赤字和预算盈余。当国民收入低于充分就业的收入水平时,即使出现财政赤字,政府也应该采取扩

9、张性财政政策。反之,即使出现预算盈余,政府也应该采取紧缩的财政政策。 功能财政思想否定了原有的年度预算平衡观点,但并不主张赤字预算,而是主张在一个经济周期内实现收支平衡,进而达到无通货膨胀的充分就业。 为了实现功能财政,凯恩斯主义主张以充分就业预算盈余为标准。 充分就业预算盈余是指既定的政府预算在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水平即潜在的国民收入水平上所产生的政府预算盈余,即潜在的国民收入对应的财政收入与政府预算支出之间的差额。以此为标准,可以消除收入的周期性波动对预算状况的影响,从而更准确地反映财政政策态势。若充分就业预算盈余增加了或赤字减少了,财政政策就是紧缩的。反之,政策是扩张的。另外,使政策制定者

10、以充分就业为目标确定财政政策。,第三节 货币政策一、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中央银行是一国的发行银行、银行的银行和国家的银行。 商业银行则是以经营信贷业务而获取利润的经济单位。 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之间具有某些制度规定,准备金制度和贴现制度经常构成货币政策的制度基础。,二、存款创造,商业银行吸收的存款中必须以一定的比例留作准备金。这一比例是由中央银行依法规定的,故被称为法定准备率。法定准备率使得银行体系中可以成倍地创造货币供给。 假定法定准备率为10%。若有一家商业银行增加了100元的存款,那它就可以贷款90元。客户将这90元存入自己的账户,则为他开户的银行就可以放款81元。如此等等,银行系统中增加

11、的存款额为:100十100(1一10%)+100(1一10%)(1一10%)+.。一般地,如果银行系统中最初增加了存款D,那么以法定准备率rd留有准备金,整个银行系统中最多可以创造出的货币量为M: M=D/rd,三、货币政策手段,通过银行制度规定,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给量,进而调节利率,以便影响投资和整个经济以达到经济目标的行为就是货币政策。货币政策一般也分为扩张性的和紧缩性的。在执行过程中也是逆经济风向的。,货币政策手段,第一,变动法定准备率。中央银行有权决定商业银行和其他存款机构的法定准备率。在总需求不足时,中央银行为了增加货币供给,就可以降低法定准备率,使得所有商业银行的放款规模增加;反之

12、,中央银行提高法定准备率,减少商业银行的贷款规模。由于变更法定准备率不仅影响单个商业银行的贷款数量,而且影响到整个银行系统的货币创造乘数,因而被认为是一种剧烈的货币政策手段。许多国家的中央银行都不经常采用这一政策。 第二,变更再贴现率。再贴现是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放款行为。在需要现金时,商业银行可以持合格的有价证券到中央银行进行再贴现或进行抵押贷款。这时,中央银行可以利用再贴现率执行货币政策。贴现率提高,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借款就会减少,准备金从而货币供给量就会减少。贴现率降低,向中央银行借款就会增加,准备金从而货币供给量就会增加。这种政策也是逆经济风向的。 再贴现率政策并不经常加

13、以使用。原因有二:一是这一政策并不具有主动性,因为商业银行不向中央银行借款时这一政策无法执行。二是中央银行为了防范金融风险,通常只允许商业银行短期借贷J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政策的执行。 第三,公开市场业务。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政府证券以控制货币供给和利率的政策行为。在经济萧条时,中央银行买进政府债券,以增加商业银行的准备金,从而扩大商业银行的贷款规模;反之,中央银行可以卖出政府债券,以便执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 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简单,比较易于准确地控制银行体系的准备金,因而便于中央银行及时改变货币供给量。因此,公开市场业务被较广泛地加以使用。 除了以上三种主要工具外,中央

14、银行还采取其他一些政策手段,如道义劝告、放宽信贷条件、放松抵押贷款数量以及信贷配额等。上述货币政策手段常常是配合使用的,四、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配合使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可有多种混合,这种混合的政策效应,有的是事先可预计的,有的则必须根据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何者更强有力而定,因而是不确定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配合使用,政府和中央银行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和不同目标,选择不同的政策组合。例如,当经济萧条但又不太严重时,可采用第一种组合,用膨胀性财政决策刺激总需求,又用紧缩性货币政策控制通货膨胀;当经济发生严重通货膨胀时,可采用第二种组合,用紧缩货币来提高利率,降低总需求水平,又紧缩财政,以防止利率过分提高;当经济中出现通货膨胀又不太严重时,可用第三种组合,用紧缩财政压缩总需求,又用膨胀货币政策降低利率,以免财政过度紧缩而引起衰退;当经济严重萧条时,可用第四种组合,用膨胀财政增加总需求,用扩张货币降低利率以克服“挤出效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