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财务知识}二国际收支的调

上传人:卓****库 文档编号:140513775 上传时间:2020-07-30 格式:PPTX 页数:48 大小:629.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财务管理财务知识}二国际收支的调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财务管理财务知识}二国际收支的调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财务管理财务知识}二国际收支的调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财务管理财务知识}二国际收支的调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财务管理财务知识}二国际收支的调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财务管理财务知识}二国际收支的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务管理财务知识}二国际收支的调(4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 国际收支的调节,本章要点 1、国际收支的市场调节机制 2、政府调节国际收支的一般原则 3、政府调节国际收支的主要手段,国际收支的市场调节机制指国际收支不平衡会自发引起某些变量的变动,后者通过市场力量又会自发促使国际收支恢复平衡。 价格现金流动机制 市场调节机制 国内相对价格调节机制 汇率调节机制 收入调节机制 利率调节机制,第一节 国际收支的市场调节机制,一、价格现金流动机制,价格现金流动机制指金本位制下国际收支不平衡会通过它所引起的现金国际流动和相对价格变动得到消除。,逆差,顺差,黄金输出,黄金输入,本币下跌,银行准备金下跌,出口增加,本币上升,银行准备金增加,进口增加,物价与现金流

2、动机制 流程图 国际收支顺差黄金流入通货膨胀物价上升出口减少,进口增加国际收支平衡,物价与现金流动机制 流程图 国际收支逆差黄金外流通货紧缩物价下跌出口增加,进口减少国际收支平衡,1752年,休谟,最早分析国际收支规律。 根据该理论,政府不可能有独立的货币政策,即不受外部环境的制约自主决定的货币政策。 该理论的主要缺陷:未考虑资本流动、未考虑贸易保护、以金本位为前提存在缺陷,二、国内相对价格调节机制,国内相对价格调节机制指国际收支不平衡会通过贸易品对非贸易品相对价格的变动,引起资源的重新配置,并最终使国际收支恢复平衡。,贸易物品可以进行贸易的物品,便于运输和储存的有形商品 非贸易物品不可以进行

3、国际贸易的无形商品 贸易物品价格是由世界市场供求关系所决定的,一个国家对它的影响非常小,在理论上可以忽视不计。非贸易物品的价格会受到该国贸易差额的影响。 国内相对价格调节机制的流程图: 贸易逆差货币供给减少非贸易品价格下降资源向贸易部门转移贸易收支恢复平衡 国内相对价格调节机制借助于产业结构的调整。,三、汇率调节机制,汇率调节机制指国际收支差额会使汇率变动,后者会刺激国际收支恢复平衡。市场的汇率调节机制以浮动汇率制为前提。,汇率调节机制对贸易差额的影响表现为:本国国际收支顺差本币升值、外币贬值出口商品外币价格上升和进口商品本币价格下降本国的出口减少、进口增加, 恢复本国的国际收支平衡。 汇率调

4、节机制对资本流动的影响表现为:资本流入伴随的国际收支顺差会引起本币对外升值;当后者高于长期均衡值时,人们产生本币将会贬值的预期;这种预期又促使资本流出,使国际收支恢复平衡。 市场的汇率调节机制以汇率波动为前提,要求各国承担外汇风险。,四、收入调节机制,收入调节机制指国际收支不平衡会引起收入变动,后者会刺激国际收支恢复平衡。,贸易差额的收入调节 贸易顺差收入增加进口增加贸易收支恢复平衡 资本流动的收入调节 资本流入国际收支顺差收入增加资本输出国际收支恢复平衡,五、利率调节机制,利率调节机制指国际收支不平衡会引起利率变动,后者会刺激国际收支恢复平衡。,利率调节机制影响资本流动 国际收支顺差外汇储备

5、增加该国货币供给增加本国利率下降资本净流出抑制国际收支顺差 利率调节机制影响总需求 国际收支顺差利率下降刺激投资和消费拉动进口国际收支恢复平衡 在资本自由流动的条件下,利率调节机制见效较快。但是,大规模短期资本流动容易冲击正常的经济秩序。,六、国际收支市场调节机制的局限性,1、市场存在不完全性 2、市场调节需要较长时间 3、市场无力调节结构性因素引发的国际收支失衡 4、市场调节过程中宏观经济变量的变化可能会给国民经济带来消极影响,第二节、政府调节国际收支,一、政府调节国际收支的目标 国际收支平衡是政府宏观经济目标之一 持续的严重的国际收支逆差和顺差都会给经济带来消极影响 如果政府忽视对国际收支

6、的调节,就可能引起国际债务危机。,国际收支逆差的消极影响表现在: 1、恶化就业状况和降低经济的发展速度 2、浮动汇率制下,会引起本币对外贬值,同时,汇率不稳定也可能加大贸易和投资活动的风险 3、当政府在逆差情况下维持汇率稳定,会使外汇储备减少;当减少到一定程度,可能会引起国际收支困难甚至是国际债务危机 4、若政府采取各种国际收支逆差调节政策,可能会对经济运行造成冲击,如利率上调的紧缩效应,国际收支顺差的消极影响表现在: 1、通过外汇储备的增加造成货币供给的增加,影响政府物价稳定目标的实现 2、一个国家的持续顺差意味着其他国家的持续逆差,他会加剧国际矛盾 3、在浮动汇率制下,顺差造成本币对外升值

7、,引起贸易条件恶化 4、若政府在顺差的情况下力图维持汇率稳定,就要干预外汇市场并相应增加外汇储备;外汇储备一旦超出适度规模,该国要承担很大的机会成本,同时,官方资本输出是以牺牲本国经济的发展为代价的,二、政府调节国际收支的一般原则 1、根据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原因选择适当的调节方式 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大体可分为: 偶然性失衡(Accidental Disequilibrium) 周期性失衡(Cyclical Disequilibrium) 收入性失衡(Income Disequilibrium) 货币性失衡(Monetary Disequilibrium) 结构性失衡(Structural Di

8、sequilibrium),二、政府调节国际收支的一般原则 1、根据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原因选择适当的调节方式 偶然性失衡(AccidentalDisequilibrium) 一些突发性的、事先无法准确预期的因素。 如政局动荡、战争、债务危机、金融危机、自然灾害等。,二、政府调节国际收支的一般原则 1、根据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原因选择适当的调节方式 周期性失衡(Cyclical Disequilibrium) 一国经济周期波动所引起的国际收支失衡。 如繁荣时期国际收支可能出现逆差: 经济繁荣 社会总需求 进口 国际收支可能逆差,二、政府调节国际收支的一般原则 1、根据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原因选择适当的调节

9、方式 收入性失衡(Income Disequilibrium) 因国民收入增减,造成贸易、非贸易支出的增减,从而引发失衡。称为收入性不平衡。,二、政府调节国际收支的一般原则 1、根据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原因选择适当的调节方式 货币性失衡(Monetary Disequilibrium) 例如一国在一定的汇率水平下: 通货膨胀 物价水平 商品货币成本和物价水平相对高于他国 出口 进口 国际收支逆差 通货紧缩,则反之。,二、政府调节国际收支的一般原则 1、根据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原因选择适当的调节方式 结构性失衡(StructuralDisequilibrium) 当世界市场的需求发生变化时,一国输出商品

10、的结构如不能随之调整,就会带来国际收支的失衡。称之为结构性失衡。,不同原因失衡采取的调节方式: 偶然性和周期性失衡都具有不同程度的临时性,政府无需采取力度过大的政策来调节 货币性失衡货币政策 结构性失衡直接管制,2、尽量避免国际收支调节措施给国内经济造成严重冲击 任何国家都存在着内外均衡的矛盾,即内部均衡目标和外部均衡目标之间存在冲突。 因此,政府在采取调节措施之前,首先要考虑目标的轻重缓急,找出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在此基础上,政府要采取多种政策工具配合使用的手段,以争取多种经济目标的实现,或者尽量减少调节措施所带来的代价。,Matching of fiscal and monetary

11、policies,3、注意减少国际收支调节措施给国际社会带来的刺激 在经济全球化的环境中,任何一个国家的经济政策都会对他国产生溢出效应。在当代,汇率政策和货币政策对他国经济的影响尤为明显。 政府在调节国际收支时,要注意选择适当的时机和阻力较小的调节方式,并注意展开国际经济政策的协调。,三、政府调节国际收支的主要手段 1、外汇缓冲政策(Foreign Exchange Cushion) 即政府动用外汇储备或临时性增加官方外债,为国际收支逆差融资。当出现国际收支顺差时,政府增加外汇储备;当出现国际收支逆差时,政府动用外汇储备支付进口或偿还外债。 该手段并非严格意义上的国际收支调节措施,因为它未直接

12、影响进出口和私人资本的流动。 这种调节手段只适用调节短期的国际收支逆差,因为政府持有的外汇储备和举借外债的能力有限。,2、相机抉择的财政与货币政策 即通过扩张性的财政和货币政策调节顺差,通过紧缩性的财政和货币政策调节逆差。 无论扩张性还是紧缩性的政策,都是需求管理政策,主要是通过调整收入并间接地影响进口,以调节国际收支。其次,他们可以通过改变市场价格信号,特别是利率和物价,从而影响贸易收支和资本流动。,财政政策,逆差紧缩性财政政策抑制总需求 进口减少改善国际收支 顺差扩张性财政政策扩大总需求 进口增加有利于消除国际收支盈余 与货币政策相比,财政政策在调节国际收支方面效力较差,特别是对资本流动的

13、影响较小,而且要求经济付出的代价也较大。,货币政策,再贴现政策 存款准备金政策 公开市场业务,商业汇票是指由付款人(或承兑申请人)签发,由承兑人承兑,并于到期日向收款人或被背书人支付款项的一种票据。 由于该汇票是购货方开户银行承诺无条件支付的票据,所以,销货方开户银行愿意接受该汇票以给其客户及时提供所需要的资金。商业银行买进这种票据的行为,就是票据贴现。由于票据贴现的时间与该票据到期的时间两者之间有一个时间差,在这段时间内,票据贴现无异于商业银行向其客户提供贷款支持,因此要计入贷款利息这个因素。商业银行进行票据贴现时,就不能按“原价”买入票据,而必须对原票据的金额打一定的折扣。这个折扣就是进行

14、贴现融资的利息,折扣率通常被称为贴现率。 商业银行进行票据贴现后,若其资金紧张,在贴现票据到期前,可持未到期的贴现票据,向中央银行申请再贴现。同理,再贴现也有折扣,其折扣率通常被称为再贴现率。,再贴现政策,是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对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再贴现率借以影响金融市场利率,从而调节国际收支的政策措施 是西方国家最常采用的调节国际 收支的政策措施,国际收支逆差,提高再贴现率,利 率 提 高,调节过程,贷款规模减小,贷款规模下降,消费下降 投资下降,价格下降 进口减少,逆差减少,利率提高,资金需求下降,国际资本流入增加,改变存款准备金比率,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都要依法按其吸收存款的一定比率,向中央

15、银行等金融机构缴纳的存款准备金,以备客户提现的需要。 这个比率的高低决定着信用的规模和货币量,从而影响总需求和国际收支。,作用原理类似于贴现政策,试自己分析一下!,3、汇率政策,即政府通过管制汇率或用经济手段影响汇率,实现国际收支调节。在可调整的钉住汇率制下,政府可通过本币对外贬值或升值来改变汇率。在浮动汇率制下,政府可通过参与外汇市场交易来影响汇率。 与其他手段相比,汇率政策在调节国际收支上往往更为有效 逆差 货币法定贬值 刺激出口,抑制进口 改善国际收支 顺差 货币法定升值 减少顺差,4、直接管制 是指政府通过发布行政命令,对国际经济交易进行行政干预,以达到调节国际收支的目的。 主要有外汇

16、管制和贸易管制 外汇管制指政府对外汇买卖和国际结算的限制性措施 贸易管制主要指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也涉及出口补贴、出口信贷和出口退税等奖励出口的手段。 特点:效果迅速,治标不治本,四、 我国的国际收支调节,外贸计划 外汇管制 汇率政策 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告,从即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税收政策 信贷政策,西方国际收支调节理论,History: 15-16世纪:重商主义贸易收支 19世纪:金本位制黄金输送点自动调节 30年代:浮动汇率制弹性分析外贸乘数 50-60年代:凯恩斯吸收分析法 60年代:经济一体化蒙代尔政策配合 60-70年代:货币主义货币分析法 80年代:结构分析法财政分析,弹性分析法,谁(Who): 琼罗宾逊( Joan V. Robinson)(英)1927 马歇尔(Mashall) Key Words: 价格弹性汇率调整 持续性国际收支逆差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