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与社会保障ppt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0495534 上传时间:2020-07-30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6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劳动与社会保障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劳动与社会保障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劳动与社会保障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劳动与社会保障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劳动与社会保障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劳动与社会保障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劳动与社会保障ppt课件(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制作人:贺东山 教 学 专 用,主讲内容: 第一部分(12章):劳动法概述 第二部分(36章): 劳动关系协调法 第三部分(78章): 劳动基准法 第四部分(910章): 社会保障法,主要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 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伤医疗期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 矿山安全条例,主要参考书目: 王全兴 劳动法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余卫明 社会保障法学中国方正出版社2002年版 郭捷 劳动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史尚宽 劳动法原论台湾正大印书馆 刘有锦译 国际劳工法概要劳动人事出版

2、社 林燕玲 国际劳工标准中国工人出版社,第一部分(12章):劳动法概述 内容提要:劳动法的概念 劳动法的调整对象 我国劳动法的基本原则,第一章:劳动法的概念和调整对象,第一节、劳动法的概念 劳动法一词在我国可以作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 狭义上理解的劳动法是指由国家最高权力机关颁布的关于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其他关系的、全国性的、综合性的法律,即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于1994年7月5日通过,自1995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以下简称劳动法)。,劳动法学中所称的劳动法,一般都是指广义上理解的劳动法而言。 广义上理解的劳动法是指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

3、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其他关系的法律规范总和。其中,除了包括上述的狭义劳动法中的法律规范之外,还包括其他各种规范性文件中有关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其他关系的法律规范。,这些规范性文件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和发布的宪法和基本法律,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等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和发布的基本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等 ;,国务院制定和发布的行政法规,以及根据1985年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的授权决定,在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方面所制定和发布的暂行规定或者条例,国务院各部、委

4、员会发布的规范性命令、指示和规章。,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企业经济性裁减人员规定企业职工奖惩条例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集体合同规定工人考核条例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伤医疗期规定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未成年工特殊保护规定工资支付暂行规定职业指导办法就业训练规定等 ;,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和它们的常务委员会制定和发布的地方性法规;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地方性法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各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国务院规定的较大的市和各

5、计划单列市的人民政府以及各经济特区政府制定的规章。,此外,全国总工会也制定和发布了一些条例和办法,例如:1985年1月18日,全国总工会书记处第六十三次会议通过的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员暂行条例、基层(车间)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委员会工作条例、工会小组劳动保护检查员工作条例。,国际劳工公约以及规范性劳动法律和法规解释等,主要有残疾人职业康复与就业公约男女工人同工同酬公约三方协商促进贯彻国际劳工标准公约以及海上工作,航运装卸,矿场井下劳动等国际劳工大会通过的公约。,第二节、劳动法的调整对象 我国劳动法的调整对象是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其他关系。在这两类社会关系中,劳动关系是我国劳动法调

6、整的主要对象。,(一)劳动关系1、劳动关系的概念 劳动是人们为创造社会财富所进行的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 劳动对于人类具有特殊的作用。劳动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也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劳动过程中,人们不仅与自然界发生关系,而且人们彼此之间也必然发生一定的社会关系,因为劳动只有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才能进行。人们在社会劳动过程中彼此之间的关系称为社会劳动关系。,我国广大的劳动者是在各种企业、事业、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体经济组织等单位中从事有组织的社会劳动的。劳动者在这些单位的劳动过程中所发生的关系;就是这些单位中的社会劳动关系。,这种社会劳动关系又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劳动者在单位的劳动过程中与其他劳

7、动者之间的关系;另一种是劳动者与他所在的单位之间的关系。劳动法所调整的劳动关系,并不包括前一种关系,而是仅限于后一种关系。,2、劳动关系的特征 劳动法调整的劳动关系具有以下特征:(1) 劳动关系是在实现劳动过程中所发生的关系,与劳动有着直接的联系。所谓实现劳动过程是指劳动者参加用人单位某种劳动的过程,参加物质生产领域的,表现为物质生产性的劳动过程;参加非物质生产领域的,则表现为非物质生产性的劳动过程。,根据劳动关系的这一特征,我们可以把作为劳动法调整对象的劳动关系与某些劳动有关,但并不是在实现劳动过程中所发生的关系区别开来。,(2)劳动关系的双方当事人,一方是劳动者,另一方是提供生产资料的用人

8、单位。这也就是说,作为劳动关系当事人一方的劳动者并非同自有的或直接支配的生产资料相结合,而是与用人单位提供的生产资料相结合。,根据劳动关系的这一特征,我们可以把作为劳动法调整对象的劳动关系与某些与劳动有关,但并非与用人单位提供的生产资料相结合所产生的关系区别开来。,(3)劳动关系的一方劳动者要成为另一方用人单位的成员,并遵守单位的内部劳动规则。根据劳动关系这一特征,我们可以把作为劳动法调整对象的劳动关系与某些与劳动有关,但劳动者并非另一方用人单位成员的关系,例如承揽关系、劳务关系相区别。,承揽关系是承揽人以自己设备、技术和劳力,为定作人完成一定的工作,而定作人应该接受承揽人所完成的劳动成果,并

9、给付约定的报酬。劳务关系是提供劳务的一方为需要的一方以活劳动形式提供劳务活动,而需要方应支付约定的报酬。,劳务关系与劳动关系的区别在于,劳动关系的主体一方必定是劳动者,另一方是单位,而劳务关系则可以双方都是单位,也可以双方都是公民,或者一方是单位,另一方是公民,此外,劳务关系中提供劳务的一方并不是需要方的成员,他们不是以需要方单位职工的身份,而是以劳务提供者的身份从事劳动。,3劳动关系的种类 按照不同的角度,劳动关系可以划分为用人单位与正式工之间的劳动关系和用人单位与临时工之间的劳动关系、全民所有制单位劳动关系、集体所有制单位劳动关系、个体经营单位劳动关系、联营单位劳动关系、股份制企业劳动关系

10、和外商投资企业劳动关系等。,(二)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其他关系 我国劳动法不仅调整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关系,而且还调整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某些其他关系。,这些关系主要有以下几种:1、管理劳动力方面的关系 国家劳动行政部门与单位或职工之间因就业,培训等问题而发生的关系。,2、社会保险方面的关系 社会保险是指劳动者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以及处于失业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一种权利。,3、处理劳动争议所发生的某些关系 劳动法第七十九条规定了处理劳动争议的一般程序:由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调解;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仲裁;由人民法院审理。,4、工会组织与单位行政之间的关系 1992年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对于工会组织与单位行政之间的关系作了系统的规定,工会有民主参与、民主监督和参与劳动争议处理等合法权利。,5、有关国家机关例如劳动行政部门、企业主管部门、卫生部门等对执行劳动法进行监督检查而发生的关系。,综上所述,我国劳动法调整的对象既包括劳动关系,这是主要的调整对象,也包括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某些其他关系。这两类社会关系中,又既有实体方面的权利义务关系,也有处理劳动争议程序方面的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