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_企业劳动生产率与劳动效益统计教学讲义

上传人:yuzo****123 文档编号:140495174 上传时间:2020-07-30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2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五章_企业劳动生产率与劳动效益统计教学讲义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第五章_企业劳动生产率与劳动效益统计教学讲义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第五章_企业劳动生产率与劳动效益统计教学讲义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第五章_企业劳动生产率与劳动效益统计教学讲义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第五章_企业劳动生产率与劳动效益统计教学讲义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五章_企业劳动生产率与劳动效益统计教学讲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章_企业劳动生产率与劳动效益统计教学讲义(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章 企业劳动生产率与劳动效益统计 第一节 企业劳动生产率与劳动效益统计的意义 一、企业劳动生产率与劳动效益的关系(论) 劳动生产率是指劳动者在一定时间内生产产品的能力,或者是指劳动者生产一定的产品所消耗的劳动量。劳动生产率指标使用劳动者的劳动成果与相应的劳动消耗量的比值来表示的。 劳动效益指标使用劳动者在物质生产过程中所得的实际收益与相应的劳动消耗量的比值来表示。,劳动生产率指标始终是大于劳动效益指标的。 劳动效益更能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能更直观的反映企业(或国家)的人力资源所带来的实际收益;而劳动生产率只能反映人力资源的生产效率,不能明确反映企业经营效果。 只有当劳动生产率和劳动效益

2、保持适当的比例,才能说起了人力资源达到合理利用的程度。,二、劳动生产率和劳动效益统计的意义 劳动生产率指标与劳动效益指标在数量上是不能相差太大的,不能相差太小。 三、劳动生产率和劳动效益统计的任务P110 五点,由于单位产品产量活实际收益所消耗的活劳动量与劳动生产率活劳动效益成反比,统计上称其为逆指标。 相应正指标和逆指标的经济意义是完全一致的。也就是说,增加单位时间内的产品产量或实际收益与减少单位产品产量或实际收益的活劳动消耗量是一样的涵义。从纯数学的角度来看,相应的正、逆指标互为倒数。,五、劳动生产率指标与劳动效益指标统计与计算的原则:(可比性原则) (1)分子与分母在时间范围上要具有一致

3、性 (2)分子和分母在空间范围上也要具有一致性,即都发生于同一企业内部 (3)分子和分母在计算口径和范围上也必须一致,均由同一主体发生 以上三个条件缺一不可,否则,势必影响整个统计结果的可信度。,第二节 工业企业劳动生产率的计算 要计算的三类:不同人员的劳动生产率、不同时间单位的劳动生产率、不同产量指标表示的劳动生产率 一、按不同产量指标表示的劳动生产率 (一)按产品实物量指标计算的劳动生产率 产品实物总量 劳动生产率的实物量指标=- 活劳动消耗量 1、混合实物产量计算的实物劳动生产率 2、标准实物量,是指把使用价值相同而规格不同的产品,按不同的折合系数折算为某一标准规格的产品产量。,(二)按

4、产品价值量量计算的劳动生产率 1、按总产值计算的劳动生产率 2、按工业净产值计算的劳动生产率 3、按增加值计算的劳动生产率 :生产法、分配法 增加值 按增加值计算的劳动生产率= - - 同期活劳动消耗量 4、按工业销售产值计算的劳动生产率 5、按新产品产值计算的劳动生产率 6、按工出口交货值计算的劳动生产率,(三)、按生产工作量指标计算的劳动生产率 实际完成定额工时 劳动生产率生产工作量指标=- 生产使用工时,二按企业不同人员范围计算的劳动生产率 1基本生产工人劳动生产率 基本生产工人是决定企业劳动效率水平高低的主要因素 产品产量 基本生产工人劳动生产率=- 基本生产工人(包括学徒)平均人数

5、2生产工人劳动生产率 产品产量 生产工人劳动生产率=- 生产工人(包括学徒)平均人数,3、直接生产人员劳动生产率 产品产量 产品产量 基本生产工人平均人数 - =- - 直接生产工人平均人数 基本生产工人平均人数 生产工人平均人数 直接生产工人劳动生产率=生产工人劳动生产率生产工人占的比重 4、职工劳动生产率p120,三、按不同时间单位计算的劳动生产率 (一)小时劳动生产率 产品产量 小时劳动生产率=- 生产工人全部实际工作时间 (二)日劳动生产率 产品产量 日劳动生产率=- 工人全部实际工日 (三)月(季、年)劳动生产率 全月(季、年)产品产量 月(季、年)劳动生产率= - 月(季、年)平均

6、人数,产品产量 实际作业工时 日劳动生产率= - 实际作业工时 实际作业工日 =小时劳动生产率实际工作日平均长度 产品产量 实际作业工日 月劳动生产率= - 实际作业工时 月生产工人平均人数 =日劳动生产率实际工作月长度(天),第三节 劳动生产率动态分析 一、劳动生产率动态分析的一般方法 劳动生产率指数是指报告期劳动生产率水平与基期劳动生产率水平的比率。有正指标和逆指标两种 1、劳动生产率正指标指数 报告期劳动生产率正指标 劳动生产率指数=- 基期劳动生产率水平正指标 报告期产量 基期产量 =- 报告期活劳动消耗量 基期活劳动消耗量 2、劳动生产率逆指标指数 有两种计算方法,二、劳动生产率指数

7、体系 劳动生产率的三种指数形式 (如果求劳动生产率指数时要算三个) 1、三种指数形式的计算方法 劳动生产率可变组成指数:它表明现象总体平均水平的变动情况,用报告期和基期劳动生产率水平的比率来表示。计算公式: T1 q1 - q1 q1T1 q0T0 T1 劳动生产率可变组成指数= - = - = - q0 T1 T0 T0 q0- T0 (2)劳动生产率固定组成指数:固定组成指数是将各组人员的人数假定在报告期,以消除人员结构变动的影响,单独考察各组劳动生产率变动对整个企业劳动生产率水平的影响程度。计算公式: q1T1 q0T1 劳动生产率固定组成指数= - T1 T1 (3)劳动生产率结构影响

8、指数:它是用来分析总体结构变动对劳动生产率总水平变动的影响。它是在假定各组职工劳动生产率维持基期水平不变的基础上计算的。公式如下: q0T1 q0T0 劳动生产率结构影响指数= - T1 T0,三种指数形式的相互关系 劳动生产率科变动组成指数、固定组成指数、结构影响指数的相互关系可用下式表示(从相对数上): 劳动生产率可变组成指数=劳动生产率固定组成指数劳动生产率结构影响指数 影响企业劳动生产率变动的因素主要有三种: 企业人员结构变动、工人工时利用情况和企业人均技术装备程度、(补充)人均固定资产 企业人员结构变动对劳动生产率影响的动态分析 全员劳动生产率指数=生产工人劳动生产率指数生产工人在全

9、部职工中的比重指数 即: q1T1 q1T1 q0T1 - = - P135最后公式 q0T0 q0T1 q0T0 2、生产工人时间利用情况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 3、企业技术装备情况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分析 4、劳动生产率变动对产量和劳动量的影响: 产品产量=劳动力数量劳动生产率,第四节 其他企业劳动生产率统计 一、建筑企业 二、批发零售和餐饮企业劳动生产率的计算 三、交通运输企业劳动生产率的计算 四、邮电企业劳动生产率的计算,第五节 劳动效益统计 一、老的效益指标的核算 1、劳动效益直接指标: 平均每人创利率=企业利润总额/从业人员平均人数 2、劳动效益间接指标 (1)工资利润率=利润总额M/工

10、资总额V (2)每百元产值工资含量:总产值、增加值、净产值 3、人均创利率与工资利润率的关系 实际利润总额 实现利润总额 工资总额 人均创利率=- = - =工资利润率平均工资 平均人数 工资总额 平均人数,工资利润率与人均创利率的变动关系存在着三种情况:(选)考 平均工资与人均创利率同比例增长,则工资利润率为零增长,即工资利润率不变。 平均工资快于人均创利率的增长速度,则工资利润率下降。 平均工资增长慢于人均创利率增长速度,则工资利润率上升。,劳动效益指标与劳动生产率指标间的数量关系 两者间的数量关系可用下式表示: 劳动效益=按净产值计算的劳动生产率利润占净产值比重利润实现程度 即: 实现的

11、利润总额 净产值 利润总额 实现的利润总额 - = - 劳动者平均人数 劳动者平均人数 净产值 利润总额 从中可以看出,人均创利率受三个因素的影响,即受按净产值计算的劳动生产率、利润占净产值的比重和利润实现程度的影响。,根据职工工资的增长速度慢于劳动生产率增长的原则,在劳动生产率增长的过程中,利润占净产值的比重是逐渐提高的趋势,也就是利润总额增长得更快。即使利润占净产值的比重不变,利润总额也是不断增长的趋势,那么利润实现程度即使也不变,人均利润额也会随利润总额的增长而不断增长。所以可以说,提高劳动生产率是提高劳动效益的源泉。作为企业来讲,要提高劳动效益,不能仅着眼于销售和经营量方面的工作,还必须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