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财务会计}会计基本理论

上传人:卓****库 文档编号:140492597 上传时间:2020-07-30 格式:PPTX 页数:76 大小:2.4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财务管理财务会计}会计基本理论_第1页
第1页 / 共76页
{财务管理财务会计}会计基本理论_第2页
第2页 / 共76页
{财务管理财务会计}会计基本理论_第3页
第3页 / 共76页
{财务管理财务会计}会计基本理论_第4页
第4页 / 共76页
{财务管理财务会计}会计基本理论_第5页
第5页 / 共7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财务管理财务会计}会计基本理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务管理财务会计}会计基本理论(7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企业会计学,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张卫民 ,一、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对象:面向非会计专业的学生; 要求: 较好地掌握企业会计的基本概念、含义、原理和核算与管理工作的技能; 基本了解工商企业会计工作的内容、核算程序及有关法律法规,能够了解各项会计政策和会计信息的加工过程; 理解各项会计指标的经济意义,并能够熟练地阅读和使用会计报表。,二、课程的基本内容,第一章 会计基本理论(讲课4学时) 第二章 货币资金(讲课2学时) 第三章 应收及预付款项(讲课4学时) 第四章 存货(讲课4学时) 第五章 金融资产(讲课4学时) 第六章 长期股权投资(讲课4学时),第七章 固定资产(讲课4学时) 第八章 无

2、形资产(讲课2学时) 第九章 负债(讲课4学时) 第十章 所有者权益(讲课2学时) 第十一章 收入、费用、利润(讲课6学时) 第十二章 财务会计报告(讲课4学时) 第十三章 财务会计报告分析(4学时),三、与其它课程的联系,本课程是管理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诸多专业课程的先导。 本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涉及的范围较为广泛,联系较为密切有经济学、法律学、投资学、税务学等。 其先导课程主要有:基础会计、经济学、管理学等,其后续课程主要有:财务管理、管理会计等。,四、教学方式与环节,课堂讲授:大约占46-48课时左右,讲授过程中,重点和难点兼顾,理论与具体业务并重,原理、方法和手段紧密结合,辅之以现场提问

3、和讨论。 习题及习题课:本课程安排了一定数量的习题;教学中根据课程进度布置习题(或课上,或课下,视课时弹性而定),大家要按照要求完成习题,习题完成的情况作为构成评定课程成绩的组成部分。 考试:期末课程终结考试占70%,平时成绩占30%。,六、建议选用教材和参考书目,选用教材: 会计学(非专业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参考书: 戴德明等主编财务会计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06,财政部会计司。,非会计专业和与会计专业学习会计的区别,对于财务信息: 非会计专业关注更多的是其理解和使用; 会计专业关注的是这些财务信息的加工和收集过程。 实际上有许多经济管理的学生

4、进入财会领域工作。 会计学专业在基础会计之后是中级财务会计,相比本课程,增加了投资性房地产、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会计调整、债务重组等内容,第一章 会计基本理论,1、会计的两大分支是什么? 2、会计的目标是什么? 3、会计的基本前提(假设)是什么? 4、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有哪些? 5、会计要素有哪些? 6、会计核算的基础是什么? 7、会计计量属性有几种? 8、会计报表的种类有哪些?,第一节 会计的基本概念,一、会计的含义,会计是确认、计量和传达信息的过程,以使信息使用者做出明智的判断和决策。 美国会计学会(1966) 管理活动论 会计不仅是管理经济的工具,它本身就具有管理的职能(核算和监督等),是人

5、们从事管理的一种活动。 信息系统论 会计是旨在提高企业经营活动的经济效益,加强经济管理而建立的一个以提供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系统。,会计的特点如下: 1、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 2、对经济活动的核算和监督 具有完整性、连续性、系 统性和综合性; 3、具有一整套系统、完整的 专门方法 会计不仅是一个信息系统,而且其本身也是一种管理活动,它既为管理提供信息,本身有履行管理职能,会计核算方法: 设置账户 复式记账 填制和审核凭证 登记账簿 成本计算 财产清查 编制会计报表,案例:,1、2008年12月1日,李先生注册成立了一家小企业-“盛达服装公司”,注册资本200 000元已转入企业银行账户。

6、2、12月1日,企业从银行存款提取现金5 000元,应付日常开支。 3、12月1日,企业预付4个月的办公场所租金20 000元,以转账方式支付。 4、12月2日,企业购进了一批办公设备,预计可使用5年,以支票付清货款50 000元。 5、12月5日,企业购进2 000件成衣,价款80 000元,合同约定货款月底前结清。 6、12月8日,企业售出500件库存成衣,价款30 000元,货款以支票结清。,案例:,7、12月10日,从银行贷款100 000元,年利率6%,期限6个月。 8、12月20日,以现金支付管理人员差旅费3 200元。 9、12月31日,以支票清偿本月5日购买成衣货款80 000

7、元。 要求: 1、编制上述经济业务发生时的会计分录; 2、编制期末的调整分录; 3、编制报表; 4、编制结账分录,二、会计的分类,会计,按会计信息的使用者 分 类,按会计所服务的领域 分 类,外部会计,内部会计,财务会计是运用簿记系统的专门方法,以通用的会计原则为指导,对企业资金运动进行反映和控制,旨在为投资者、所有者、债权人提供会计信息的对外报告会计。,财务会计的含义,定 义,财务会计的特征 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相比有如下几方面的特征:,1. 计量和传送信息,主要目标,2. 财务报告,工作核心,3. 传统会计模式,基本方法,4. 公认会计原则,指导,企业会计,非营利组织会计,行政单位会计,总预

8、算会计,财务会计分类,一般工商企业 金融企业 保险企业 ,民间非营利组织 科学事业单位 教育事业单位 文化体育单位 ,政府会计,企业:现代市场经济的主体,管理会计(对内) 管理会计是利用财务会计提供的会计信息及其他生产经营活动中的有关资料,运用数学、统计等方面的一系列方法,通过整理、计算、对比、分析等手段的运用,向企业内部各级管理人员提供用以短期和长期经营决策、制定计划、指导和控制企业经营活动的信息的对内报告会计。属于事前的规划、事中的控制。,第二节 财务会计理论结构,财务会计理论结构,一、会计目标(财务会计的逻辑起点) 会计目标(财务报告目标)是指在一定的会计环境中,人们期望通过会计活动达到

9、的结果,或者说就是财务会计信息系统要达到的目的和要求。 财务报告目标主要解决: 向谁提供会计信息? 提供什么样的会计信息?,受托责任观与决策有用观并非矛盾,各个国家财务报告目标的区别主要是两者的侧重点不同,因此,许多国家都提出了双重目标,我国就是其中之一。,受托责任观,向资源所有者(股东)如实反映资源的受托者(经营者)对受托资源的管理和使用情况,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有助于评价企业的经营管理责任和资源使用的有效性,决策有用观,向财务报告的使用者提供对他们的决策有用的信息,满足财务报告使用者的信息需要,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发展,我国的财务报告的目标 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

10、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受托责任观,决策有用观,双重目标,我国目标,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 (2006),进行评价、预测,做出货款结算方式等决策,1、会计信息的使用者 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包括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等。 (1)会计信息的外部使用者,投资者(股东),债权人,政府部门,企业,会计信息,进行评价、预测,做出投资等决策,进行评价、预测,做出贷款等决策,进行评价、预测,做出宏观经济调控决策,(2)会计信息的内部使用者,企业,会计信息,进行评价、预测,做出加强企业经营管理

11、方面的决策,实现企业总体发展战略目标。,2、 会计信息的载体,资产负债表 所有者权益 变动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二、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 所有对决策有用的信息在质量上必须达到一定质量要求。 1.可靠性 可靠性是指会计信息必须是客观的和可验证的。,可靠性,真实性,如实表达,不加修饰,可核性,信息经得住复核和验证,中立性,不偏不倚,不带主观成分,北京国家会计学院,2.相关性 相关性是指会计信息与信息使用者所要解决的问题相关联,即与使用者进行的决策有关,并具有影响决策的能力。 相关性的核心是对决策有用。 一项信息是否具有相关性取决于两个因素,即预测价值、反馈价值。,能帮

12、助决策者依据过去、现在对未来事项的可能结果进行预测,预测价值,能有助于决策者验证或修正过去的决策和实施方案,反馈价值,同时并存,相互影响,3.可理解性 可理解性是指会计信息必须能够被使用者所理解,即会计信息必须清晰易懂。,可理解性是决策者与决策有用性的联结点。 可理解性不仅是信息的一种质量标准,也是一个与使用者有关的质量标准。,信息是否被使用者所理解,使用者理解信息的能力,信息本身是否易懂,4.可比性 可比性是指一个企业的会计信息与其他企业的同类会计信息尽量做到口径一致,相互可比。 统一性和一贯性是构成可比性的两个因素,作为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它们从属于可比性。,统一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会计

13、指标口径一致,相互可比,统一性,慎重选用会计方法或原则,一旦选用,不得任意变动,连贯性,比较同一企业,不同时期,比较不同企业,所有权、使用权、处置权等,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等,5.实质重于形式 实质重于形式要求“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而不应当仅仅按照它们的法律形式作为会计确认、计量的依据”。 遵循实质重于形式原则,体现了对经济实质的尊重,能够保证会计确认、计量信息与客观经济事实相符。,经济实质,法律形式,二者统一,交易 事项,二者分离,6. 重要性 重要性要求企业“在会计确认、计量过程中对交易或事项应当区别其重要程度,采用不同的核算方式。 之所以强调重要性,在很

14、大程度上是考虑会计信息的效用和核算成本之间的比较。 重要性可以从质和量两方面进行判断。 从性质方面讲,只要该会计事项发生就可能对决策有重大影响的,属于具有重要性的事项。 从数量方面讲,当某一会计事项的发生达到总资产的一定比例(如5%)时,一般认为其具有重要性。,7.谨慎性 谨慎性要求企业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时,“不得多计资产或收益,少计负债或费用”。,会计确认 确认标准和方法建立在稳妥合理的基础之上,会计计量 不得高估资产和利润的数额,会计报告 提供尽可能全面会计信息,特别是可能发生的风险损失,谨 慎 性,处理原则:应预计可能产生的损失,但不预计可能产生的收益和过高估计资产的价值。,8.及时性

15、 所谓及时性是指信息在对用户失效之前就提供给用户。 及时性要求企业对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事项,应当及时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得提前或延后。 及时性在会计确认、计量的过程中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及时收集,在经济业务发生后,及时收集整理各种原始单据或者凭证,及时处理,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及时对经济交易或事项进行确认、计量,并编制出财务报告,及时传递,按照国家规定的期限,及时地将编制的财务报告传递给财务报告使用者,会计假设也称会计基本前提。它是对会计活动所处的空间范围、时间范围和基本程序等所作出的合理设定。 会计假设规定了会计核算工作赖以存在的一些基本前提条件,是企业设计和选择会计方法的

16、重要依据。 会计假设既是会计核算的基本依据,也是制定会计准则和会计核算制度的重要指导思想。,三、会计的基本假设,基本假设,(一)会计主体 会计主体又称会计实体,是指会计工作为之服务的特定单位。 会计主体这一假设认为,一个会计主体不仅和其他主体相对独立,而且独立于所有者之外。 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明确指出:“企业应当对其本身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意义 会计主体假设明确了会计工作的空间范围,解决了核算谁的经济业务、为谁记账的问题,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即法人)是有区别的。会计主体可以是法人,也可以是非法人。,会计主体 非法人,会计主体 法人,会计主体 非法人,会计主体 非法人,非会计主体 法人,独资与 合伙企业,拥有,业主,财产,负债,拥有,资产,拥有,拥有,会计主体 法人,(二)持续经营 持续经营是指企业或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将无限期地延续下去,也就是说,在可预见的未来,不会进行清算。 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规定:“企业会计确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