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摩擦磨损及润滑概述教学材料

上传人:yulij****0329 文档编号:140490777 上传时间:2020-07-30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1.1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摩擦磨损及润滑概述教学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四摩擦磨损及润滑概述教学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四摩擦磨损及润滑概述教学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四摩擦磨损及润滑概述教学材料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四摩擦磨损及润滑概述教学材料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摩擦磨损及润滑概述教学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摩擦磨损及润滑概述教学材料(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汉大学专用 作者: 潘存云教授,4-1 摩擦,4-2 磨损,4-3 润滑剂、添加剂和润滑方法,4-4 流体润滑原理简介,4-0 概述,第4章 机械零件设计概论,江汉大学专用 作者: 潘存云教授,4-0 概 述,摩擦学研究相对运动的作用表面间的摩擦、磨损和润滑,以及三者间相互关系的理论与应用的一门边缘学科。, 摩擦相对运动的物体表面间的相互阻碍作用现象, 磨损由于摩擦而造成物体表面材料的损失或转移, 润滑减轻摩擦和磨损所应采取的措施,关于摩擦、磨损与润滑的学科构成了摩擦学(Tribology)。,世界上使用的能源大约有 1/31/2 消耗于摩擦。,机械产品的易损零件大部分是由于磨损超过限度而报

2、废和更换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摩擦学的理论和应用必将由宏观进入微观,由静态进入动态,由定性进入定量,成为系统综合研究的领域。,江汉大学专用 作者: 潘存云教授,二、摩擦的分类,内 摩 擦在物质的内部发生的阻碍分子之间相对 运动的现象。,外 摩 擦在相对运动的物体表面间发生的相互阻 碍作用现象。,静 摩 擦仅有相对运动趋势时的摩擦。,动 摩 擦在相对运动进行中的摩擦。,滑动摩擦物体表面间的运动形式是相对滑动。,滚动摩擦物体表面间的运动形式是相对滚动。, “机械说” 摩擦原因是表面微凸体的相互阻碍作用, “分子说” 摩擦原因是表面材料分子间的吸力作用,一、摩擦的机理, “机械分子说”两种作用均

3、有,4-1 摩擦,江汉大学专用 作者: 潘存云教授,潘存云教授研制,潘存云教授研制,4. 混合摩擦,混合摩擦是指摩擦表面间处于边界摩擦和流体摩擦的混合状态。混合摩擦能有效降低摩擦阻力,其摩擦系数比边界摩擦时要小得多。,在一般机器中,处于后三种情况的混合状态。,摩擦特性曲线,称无量纲参数n/p为轴承特性数。 -动力粘度,p-压强 ,n-每秒转数,边界摩擦和混合摩擦在工程实际中很难区分,常统称为不完全液体摩擦。,摩擦学研究的最新进展: 微纳米摩擦学理论,可实现: f 0.001 超润滑摩擦状态。,江汉大学专用 作者: 潘存云教授,磨损由于摩擦而导致零件表面材料的逐渐丧失或迁移。,磨损曲线,4-2

4、磨损,磨损过程大致如图所示:,磨合阶段包括摩擦表面轮廓峰的形状变化和表面材料被加工硬化两个过程,稳定磨损阶段零件在平稳而缓慢的速度下磨损 它标志着磨擦条件相对稳定。,剧烈磨损阶段在经过稳定磨损阶段后,零件表面遭到破坏,运动副间隙增大引起而外的动载荷和振动。零件即将进入报废阶段,后果降低机器的效率和可靠性,甚至促使机器提前报废。,设计机器时,要求缩短磨合期、延长稳定期、推迟剧烈磨损期的到来。,它是磨损的不稳定阶段,在整个寿命周期内时间很短。,江汉大学专用 作者: 潘存云教授,磨粒磨损,磨损的分类,疲劳磨损,粘附磨损,冲蚀磨损,腐蚀磨损,微动磨损,磨损类型,按磨损机理分,按磨损表面外观可分为,点蚀

5、磨损,胶合磨损,擦伤磨损,两种不同的称谓,江汉大学专用 作者: 潘存云教授,磨损的机理,磨粒磨损也简称磨损,外部进入摩擦面间的游离硬颗粒(如空气中的尘土或磨损造成的金属微粒)或硬的轮廓峰尖在软材料表面上犁刨出很多沟纹时被移去的材料,一部分流动到沟纹两旁,一部分则形成一连串的碎片脱落下来成为新的游离颗粒,这样的微粒切削过程就叫磨粒磨损。,潘存云教授研制,江汉大学专用 作者: 潘存云教授,磨损的机理:,粘附磨损也称胶合,当摩擦表面的轮廓峰在相互作用的各点处由于瞬时的温升和压力发生“冷焊”后,在相对运动时,材料从一个表面迁移到另一个表面,便形成粘附磨损。严重的粘附磨损会造成运动副咬死。,潘存云教授研

6、制,江汉大学专用 作者: 潘存云教授,磨损的机理:,疲劳磨损也称点蚀,是由于摩擦表面材料微体积在交变的摩擦力作用下,反复变形所产生的材料疲劳所引起的机械磨损。 点蚀过程: 产生初始疲劳裂纹扩展 微粒脱落,形成点蚀坑。,潘存云教授研制,江汉大学专用 作者: 潘存云教授,磨损的机理:,冲蚀磨损流动的液体或气体中所夹带的硬质物体或硬 质颗粒冲击零件表面所引起的机械磨损。利 用高压空气输送型砂或高压水输送碎石时, 管道内壁所产生的机械磨损是实例之一。,近年来,由于燃气涡轮机的叶片、火箭发动机的尾喷管这样一些部位的破坏,才引起人们对这种磨损形式的特别注意,潘存云教授研制,江汉大学专用 作者: 潘存云教授

7、,磨损的机理:,腐蚀磨损当摩擦表面材料在环境的化学或电化学作用下引起腐蚀,在摩擦副相对运动时所产生的磨损即为腐蚀磨损。,江汉大学专用 作者: 潘存云教授,磨损的机理:,微动磨损是指摩擦副在微幅运动时,由上述各磨损 机理共同形成的复合磨损。微幅运动可理 解为不足以使磨粒脱离摩擦副的相对运动。,应用实例:轴与孔的过盈配合面、滚动轴承套圈的配合面、旋合螺纹的工作面、铆钉的工作面等。,江汉大学专用 作者: 潘存云教授,一、 润滑剂,作用:降低摩擦功耗、减少磨损、冷却、吸振、防锈等。,分类,液体润滑剂润滑油,半固体润滑剂润滑脂,固体润滑剂,1. 润滑油,矿物油来源充足、成本低廉、稳定性好、因而应用最广。

8、,种类:,气体润滑剂空气,有机油动、植物油,矿物油石油产品,,化学合成油,4-3 润滑剂、添加剂和润滑方法,江汉大学专用 作者: 潘存云教授,潘存云教授研制,在轴承中,润滑油最重要的物理参数是粘度,它是选择润滑油的主要依据。粘度表征液体流动的内摩擦特性。,A、B两板之间充满了液体,B板静止,A板水平移动速度为v。由于液体与金属表面的吸附作用,A板表面的液体速度为v,而B板表面的液体速度为0。两板之间的速度呈线性分布。,液体层与层之间摩擦的切应力:,流体中任意点处的切应力与该处的速度梯度成正比。, 液体的动力粘度,简称粘度,量纲:力时间/长度2,单位为 Pa s, 称为泊 。,或厘泊:1P=1

9、dyn s /cm2,实验结果:,分析位置y处薄层的受力,粘度液体重要指标,粘度值越高,油越稠,反之越稀;,粘度的种类,动力粘度,运动粘度,条件粘度,(1) 动力粘度,牛顿液体流动定律,1泊=100厘泊,江汉大学专用 作者: 潘存云教授,工程中常用运动粘度,单位: m2 / s,在C.G.S制中称为斯St:cm2 /s,或厘斯cSt:1St=100 cSt,(2) 运动粘度,江汉大学专用 作者: 潘存云教授,(3) 条件粘度,指在一定条件下,利用某种规格的粘度计,通过测定润滑油穿过规定孔道的时间来进行度量的粘度。,常用的有:,恩氏度( Et) 中国惯用,赛氏通用秒(SUS) 美国惯用,雷氏秒

10、英国惯用,运动粘度与条件粘度之间的换算关系:,润滑油的牌号与运动粘度有一定的对应关系,如牌号为L-AN10的油在40时的运动粘度大约为10 cSt。,江汉大学专用 作者: 潘存云教授,潘存云教授研制,润滑油的特性:,(1)粘温相关性,温度 t ,压力p , ,但p 10 MPa时可忽略。变化很小, ,粘温图,L-TSA32,L-TSA32,L-TSA32,L-TSA32,选用原则:,载荷大、温度高的轴承,宜选用粘度大的油;,载荷小、转速高的轴承,宜选用粘度小的油。,粘度值的大小不仅影响摩擦副的运动阻力,而且对润滑油膜的形成及承载能力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江汉大学专用 作者: 潘存云教授,(2)润

11、滑性(油性),润滑性是指润滑油中的分子与金属表面吸附形成一边界油膜,以减小摩擦和磨损。润滑性愈好,吸附能力愈强。对于那些低速重载或润滑不充分的场合,润滑性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3)极压性,润滑性能是润滑油中加入含硫、氯、磷的有机极性化合物之后,油中的极性分子在金属表面生成抗磨、耐高压的化学反应边界膜的性能,它在重载、高速、高温条件下,可改善边界润滑性能。,(4)闪点,润滑油在标准容器中加热所蒸发的油气,遇火焰即能发出闪光时的最低温度,是衡量油易燃性的指标。对于在高温下工作的机器,这是一个重要参数。一般要求工作温度比油的闪点低 3040 。,江汉大学专用 作者: 潘存云教授,(5)凝点,润滑油

12、在规定的条件下,不再自由流动时所达到的最高温度。它是润滑油在低温下工作的一个重要指标,直接影响到机器在低温下的启动性能和磨损情况。,(6)氧化稳定性,从化学意义上讲,润滑油是不活泼的。但当它们暴露在高温气体中时,也会发生氧化并生成硫、氯、磷的酸性化合物。这是一种胶状沉积物,不但腐蚀金属,而且加剧零件的磨损。,2.润滑脂,润滑油与各种稠化剂(钙、钠、铝、锂等金属皂)混合稠化而成。,优点:密封简单,不需要经常添加,不易流失,对速度和温度不敏感,适用范围广。,江汉大学专用 作者: 潘存云教授,缺点:摩擦损耗较大、机械效率低,不适宜高速场合。,润滑脂的种类:,钠基润滑脂,锂基润滑脂,铝基润滑脂,钙基润滑脂,分类,(1) 钙基润滑脂,这种润滑脂具有良好的抗水性,但耐热能力差,工作温度不宜超过 5565 。,(2) 钠基润滑脂,这种润滑脂具有较高的耐热性,但抗水性较差,工作温度可达 120 。由于它能与少量水乳化,从而保护金属免遭腐蚀,比钙基脂有更好的防锈能力。,工程上应用最广,江汉大学专用 作者: 潘存云教授,(3) 锂基润滑脂,这种润滑脂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