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与劳动合同法讲义版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0490747 上传时间:2020-07-30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27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劳动法与劳动合同法讲义版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劳动法与劳动合同法讲义版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劳动法与劳动合同法讲义版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劳动法与劳动合同法讲义版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劳动法与劳动合同法讲义版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劳动法与劳动合同法讲义版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劳动法与劳动合同法讲义版课件(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劳动合同法条款设计与实际操作解读,2,一、劳动法与劳动合同法的区别及联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劳动法1994年7月5日公布,自1995年1月1日起施行,主要用于解决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可能发生的以下纠纷:劳动合同纠纷、事实劳动关系纠纷、劳动报酬纠纷、劳动福利纠纷、集团合同纠纷、休息休假纠纷、离职退休纠纷、除名辞退纠纷、社会保险纠纷、女职工和未成年工劳动权益接分等。 【立法宗旨】: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调整劳动关系,建立和维护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劳动制度,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劳动合同法2007年6月29日公布,自2008年1月1日起施

2、行,劳动合同是整个劳动关系的核心。劳动合同法是调整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在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的行为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立法宗旨】:为了完善劳动合同制度,明确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制定本法。,3,4,内容简介:,一、劳动合同法规章制度相关操作及应对技巧 二、劳动者入职管理操作及应对技巧 三、订立劳动合同的形式和期限操作实务及应对技巧 四、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条款设计及操作技巧 五、试用期操作实务及应对技巧 六、劳动合同必备条款与劳动合同效力实际操作技巧? 七、劳动合同履行和变更操作实务及应对技巧 八、劳动合同解除和终止及经

3、济补偿金的操作实务,5,一、劳动合同法规章制度相关操作及应对技巧,【规章制度】是用人单位的内部“法律”,贯穿于用人单位的整个用工过程,是用人单位行使管理权、合同解除权的重要依据。,【风险分析】 不合法的规章制度,在仲裁或诉讼中不能作为审理劳动争议案件的依据。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九条的规定,规章制度必须符合“民主程序制定”、“合法”,“公示”三个条件,才可作为人民法院审理劳动争议案件的依据。,按照劳动合同法第八十条规定,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规定,用

4、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需支付经济补偿金,6,第四条: 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劳动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履行劳动义务。 用人单位在制定、修改或者决定有关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职工培训、劳动纪律以及劳动定额管理等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时,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 在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实施过程中,工会或者职工认为不适当的,有权向用人单位提出,通过协商予以修改完善。 用人单位应当将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

5、益的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公示”,或者“告知”劳动者。,7,【应对措施】 全面修订规章制度:在劳动合同法的框架下制作出符合本公司利益的规章制度。切记:违反劳动合同法的条款要全部进行修订。 劳动合同法施行后,规章制度的制定、修改履行法定程序。流程为: 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公示告知。因此,考虑组建职工代表大会、工会。并保留其讨论、协商的书证。 1、劳动合同法中涉及“工会”职责与权利多达9条。 协商权:用人单位制定规章制度时必须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协商; 备案权: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时应当事先将理由通知工会; 监督权:工会依法对用人单位履行劳动

6、合同、集体合同的情况进行监督; 代表权:如因履行集体劳动合同发生争议,经协商不成的,工会可依法申 请仲裁、提起诉讼 故用人单位应当正确对待、巧妙运用工会作用,如用人单位不当对待工会,轻则会受到行政的调查或处罚,重则会额外支付巨额的违法成本。但是如果充分发挥工会的作用,不仅可以理顺劳动关系,甚至可以利用工会的调节智能而化解用工矛盾,促进劳动关系的稳定和谐发展。,8,2、规章制度的公示方法 规章制度公示的重要性 规章制度是否向劳动者公示可直接决定用人单位在劳动争议案件中的胜败,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及劳动合同法的规定,规章制度只有向劳动者公示才对劳动者产生约束力。规章制度如何公示才更有利于今后在

7、仲裁庭或法庭举证? 规章制度公示方法 1)员工手册发放(要有员工签领确认); 2)内部培训(一定要包括:培训时间、地点、参会人员、培训内容、与会人员签到); 3)劳动合同约定法设计在劳动合同条款中; 4)考试法(开卷或闭卷); 5)传阅法; 6)入职登记表声明条款; 7)意见征询法; 尽量避免如下公示方法: 1)网站公布;2)电子邮件告知;3)公告栏,宣传栏张贴(举证困难)。 3、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告知义务的新规定以及对劳动合同效力的影响 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告知义务(知情权) 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时,应当如实告知劳动者工作内容、工作条件、工作地点、职业危害、安全生产状况、劳动报酬,以及劳动者要求了

8、解的其他情况;用人单位有权了解劳动者与劳动合同直接相关的基本情况,劳动者应当如实说明。,9,【风险分析】 告知义务对合同效力也会产生影响,隐瞒真实情况,诱使对方作出错误的判断而签订劳动合同,可认定为欺诈,因欺诈手段而订立的劳动合同可认定为无效劳动合同。 实践中大多订立劳动合同过程中劳动者使用欺诈手段居多,比如提供虚假文凭、编造工作经历、隐瞒与前单位仍存在劳动关系的事实等等。 【应对措施】 告知书,让劳动者签字确认 劳动合同中声明。 劳动者声明:本人保证提供的学历证明、资格证明、工作经历等资料真实,如有虚假,公司可立即解除劳动合同,并不予经济补偿。,10,二、劳动者入职管理操作实务及应对技巧,1

9、、入职审查的导入和适用 实践中用人单位招聘过程的简单化、形式化,不注重入职审查,加上劳动合同法对双重劳动关系的间接承认,轻视入职审查将对用人单位用工带来很大风险。 【风险分析】 注:通常用人单位自身需要承担的赔偿责任为其他用人单位损失的70 如不进行入职审查,劳动者以欺诈手段入职的,可导致劳动合同无效; 招用与其他用人单位尚未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给其他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应对措施】 招用劳动者时,要求其提供与前单位的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证明,并保留原件。如尚未解除劳动合同的,要求其原单位出具同意该员工入职的书面证明。 核实劳动者的个人资料的真实性,要求劳动者承

10、诺未承担竞业限制义务,并向原单位进行核实,以免发生不可预测的诉讼风险。,劳动合同法第八条规定,用人单位有权了解劳动者与劳动合同直接相关的基本情况,劳动者应当如实说明。 第二十六条规定,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 第九十一条规定,用人单位招用与其他用人单位尚未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给其他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连带赔偿责任。,11,2、禁止要求员工提供担保、禁止收取“风险抵押金”对用人单位用工管理带来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法律的禁止性规定 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不得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或者以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 对用人单位的影

11、响 用人单位为了保护自身的利益,在招聘员工时,要求重要岗位或者是说掌握了用人单位财产的劳动者提供担保或风险抵押金是实践中的通常做法,这样与法律相悖就不可避免的对企业财产安全带来一定影响,这令很多企业不安,也是企业最关注的一个问题之一。 对现有关于禁止担保、禁止收取风险抵押金规定的分析 (1)劳动部关于严禁用人单位录用职工非法收费的通知,有些用人单位在录用职工时非法向劳动者 收取费用,把缴费作为录用的前提条件,其名目有集资、风险基金、培训费、抵押金、保证金等。 (2)关于要求劳动者提供“人保”是否有效 深圳的企业习惯于要求员工提供“深户担保”,实际上这种要求劳动者提供“人保”是得不到法律 的支持

12、的。 (3)关于收取“风险抵押金”是否有效 经过对以往劳动部针对该问题的作出的一些规定,以及劳动合同法针对该问题的规定的分析,禁止收取押金似乎也是有例外的,并非不分青红皂白一律禁止。,劳动合同法第9条规定: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不得扣押劳动者的居民身份证和其他证件,不得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或者以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12,该条处于“劳动合同的订立”的章节下,根据法条的逻辑关系,可以理解为用人单位在订立劳动合同“时”,不得以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 例如:劳动部1995年8月4日颁发的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劳部发 1995309号)第24条规定:用人单位在与劳动者订

13、立劳动合同时,不得以任何形式向劳动者收取定金、保证金(物)。 劳动部、公安部、全国总工会关于加强外商投资企业和私营企业劳动管理,切实保障职工合法权益的通知(劳部发 1994118号)规定:企业不得向职工收取货币、实物等作为“入厂押金”。 劳动部关于严禁用人单位录用职工非法收费的通知规定用人单位不得在招工条件中规定个人缴费内容。 从上述规定可以看出,法律禁止在新招聘员工时收取押金,时间点放在签订合同前或签订合同时。 劳动部办公厅、国家经贸委办公厅对“关于用人单位要求在职职工缴纳抵押性钱款或股金的做法应否制止的请示”的复函中规定:“至于一些用人单位与职工建立劳动关系后,根据本单位经营管理实际需要,

14、按照职工本人自愿原则向职工收取“风险抵押金”及要求职工全员入股等企业生产经营管理行为,不属上述规定调整范围。但是,用人单位不能以解除劳动关系等为由强制职工缴纳。 该规定意思很明确,国家对收取“风险抵押金”并非一律禁止,在符合一定的条件下似乎是可以收取的。 【应对策略】 注意避免在签订合同时收取“风险抵押金”,先建立劳动关系; 必须遵循自愿原则,不得强迫。为便于举证,应当与员工签订“协议书”予以明确,协议书中应明确支付风险抵押金系员工真实、自愿的意思表示。,13,三、订立劳动合同的形式和期限操作实务及应对技巧,【相关法条】 【风险分析】 1、工资成本的增加:劳动合同法第82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

15、之日起超过1个月不满1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2倍的工资。 2、无固定期限合同的成立:劳动合同法第14条第3款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1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3、用人单位提出终止劳动关系的,应当按照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年限每满1年支付1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 【应对策略】 1、建立先订合同后用工的习惯,最迟必须在一个月内订立合同; 2、劳动合同终止后,劳动者仍在用人单位继续工作的,抛弃双方可随时终止劳动合同的观念,也应当在一个月内订立合同; 3、劳动者拒不签订劳动合同的,保留相关证据,比如向劳动者送达签订合

16、同通知书证据等。,第十条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第八十二条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14,四、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条款设计及操作技巧,【设计解读】 1、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条件的变化 2、可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几种情形 (1)双方协商一致同意签订(实践中较少); (2)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的; (3)用人单位初次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或者国有企业改制重新订立劳动合同时,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十年的,即满足“双十”条件;,第十二条劳动合同分为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和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男性劳动者在50周岁以上,女性劳动者在40周岁以上,女性干部在45周岁以上,15,(4)连续订立二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从2008年1月1日起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