灸法针推教学文案

上传人:yuzo****123 文档编号:140485432 上传时间:2020-07-30 格式:PPT 页数:46 大小:7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灸法针推教学文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灸法针推教学文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灸法针推教学文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灸法针推教学文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灸法针推教学文案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灸法针推教学文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灸法针推教学文案(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灸法,火,Moxibustion,2,一、概述(Introduction),灸法的概念: 灸灼、烧之意。 灸法以艾为主要施灸材料,点燃后在体表穴位或病变部烧灼、温熨,借其温热、药物的刺激作用,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灸法的特点:与毫针的刺激方式不同、治疗作用相互补充: 灵枢“针所不为,灸之所宜”。 医学入门:凡病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3,二、灸用的材料:(Materials for moxibustion),* 以艾为主:艾叶、艾条、艾绒 本草纲目:艾叶能灸百病. * 其它材料: 火热类:灯心草 黄蜡、桑枝、硫磺、 桃枝、药锭 药捻 非火热类:毛茛、斑蝥、旱莲草、白芥子、甘遂、蓖

2、麻子 * 现代灸热器,4,艾叶的性能与特点:,艾叶-易燃、气芳香,辛温味苦,热力温和, 易透达深部、便于制作艾绒、艾炷、艾卷。 本草从新:艾叶苦辛,生温熟热,纯阳之情,能回垂绝之阳,通十二经,走三阴,理气血,逐寒湿-以之灸火,能透诸经而除百病。 艾叶的采集与加工 3-5月 暴晒-捣碎-筛去梗砂-反复 -淡黄色艾绒(粗细)。 孟子、离娄篇: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多用陈艾。 (新与旧不同),6,(四)消瘀散结、拔毒泄热 乳痈初起、瘰疬、寒性疖肿未化脓 (五)防病保健、延年益寿 激发人体正气,增强抗病能力 常用保健穴: 多用关元 气海 命门 足三里,7,四、灸法的种类,(一)艾灸 艾炷灸用艾绒。 (直

3、接灸、间接灸) 艾卷灸用桑皮纸包成长圆筒状。 温针灸针+艾灸结合 温灸器灸形状名异 (二)其他灸法: 灯火灸、天灸(蒜泥灸、细辛灸、天南星灸等) 、黄蜡灸、桑枝灸、阳隧灸、药锭灸、 电热灸、药捻灸,8,灸感、灸量和灸法补泻,一、灸感:施用灸疗时患者的自我感觉。 二、灸量: 以艾炷的大小和壮数的多少来计算。 三、灸法的补泻,9,(一)艾炷灸(Moxibustion with moxa cones),艾量壮:壮人之数、 壮丁之力 灼之语转说文 艾炷大小: 小如麦粒、中如枣核、大如橄榄。 1、直接灸:明灸、着肤灸(Direct moxibustion) (1) 无瘢痕灸(非化脓灸) (2) 瘢痕灸

4、(化脓灸),10,直接灸图,11,(1) 无瘢痕灸(非化脓灸)(Nonscarring moxibustion),操作:定穴粘附液中小艾炷点燃至轻微灼痛更换至3-7壮皮肤轻度红晕。 适应证:慢性虚寒性疾病(哮喘、眩晕、腹泻等) 皮肤涂少许油易粘,12,(2) 瘢痕灸(化脓灸)(Scarring moxibustion),操作:舒畅体位定穴粘附液中小艾炷点燃至尽除灰烬反复7-9壮 适应证:顽固性疾病 (哮喘、胃肠病、瘰疬等) 疼痛处理:,13,2间接灸(隔物灸、间隔灸)(Indirect moxibustion ),隔姜灸 隔蒜灸 隔盐灸 隔附子饼灸,-一切虚寒病证、呕吐、腹泻和痹痛等。 -肺痨

5、、瘰疬、肿疡初起等,-腹痛、吐泻、中风脱证及各种寒厥、大汗亡阳之证。 -阳痿、早泄、遗尿、疮疡久溃不敛等阳虚证。,14,隔豆豉饼灸疮疽发背,恶疮肿硬不溃,不敛,疮色黑暗者最为有效,可促使疮口愈合。 隔胡椒饼灸胃寒呕吐,腹痛泄泻,风寒湿痹。,15,隔姜灸(Moxibustion insulated with ginger ),操作:定穴生姜片(0.2-0.5cm 穿孔)大中艾炷点燃至尽除灰烬反复5-10壮至皮肤潮红(其间更换姜片) 施灸程度:皮肤红晕而不起泡为度 适应证:一切虚寒病证、受寒所致的呕吐、腹泻和痹痛等。,16,隔蒜灸 (Moxibustion insulatsed with garl

6、ic ),操作:定穴-独头蒜(0.2-0.5cm 穿孔)-大中艾炷-点燃至尽-除灰烬-反复5-10壮至皮肤潮红(其间更换大蒜) 适应证:肺痨、瘰疬、肿疡初起等 铺灸法(长蛇灸):,17,隔盐灸(Moxibustion insulated with salt),(1) 有称:神阙灸。只适于脐部。 操作:食盐填敷脐部置艾炷点燃大中艾炷 点燃至尽除灰烬灼痛时换炷,反复(59壮) 适应证: 寒邪入里所致腹痛、吐泻、中风脱证及各种寒厥、大汗亡阳之证。,18,间接灸,19,隔附子饼灸(Moxibustion insulated with monkshood),以附子片或附子药饼作间隔物。 操 作:定穴 附

7、子片、饼(直径3cm,厚5cm-1cm 穿孔) 大中艾炷 点燃至尽 除灰烬反复5-10壮,以皮肤红润为度 适应证:阳痿、早泄、遗尿、疮疡久溃不敛等阳虚证。,20,(二)艾卷灸(Moxibustion with moxa cones ),艾条:清艾、药艾: 即用桑皮纸包裹艾绒卷成圆筒形的艾卷,也称艾条,将其一端点燃,对准穴位或患处施灸的一种方法。 1悬灸( Held moxibustion) 温和灸:相对固定2-3cm,灸10-15min 雀啄灸: 上下移动 如啄食 回旋灸:距离相对固定,左右或旋转,21,回旋灸,22,温和灸,23,雀啄灸,24,2实按灸,太乙针灸:人参、三七、肉桂等 雷火针灸

8、:沉香、乳香、木香等。 研末,纸卷如爆竹式。 百发神针: 操作:燃着用垫上布或数层纸包裹,趁热按。 主治:风寒湿痹、痿证和虚寒证。,25,实按灸,26,(三)温针灸针柄上加艾条或艾绒(Moxibustion with warming needle),(四)温灸器灸 (五)其他灸法 1、灯火灸 2、天灸 药物灸、发泡灸 (Crude herb moxibustion) ()蒜泥灸 ()细辛灸 ()天南星灸 ()白芥子灸 (三伏灸),27,3、黄蜡灸拔毒消肿 用于痈疽、疔疮、关节酸痛 4、桑枝灸温阳祛寒、拔毒止痛、去腐生肌 主治一切疮疡肿毒、瘰疬、流注、臁疮、顽疮 5、阳隧灸少用 6、药锭灸 (1

9、)香硫饼治寒湿气 (2)阳燧锭灸风湿痹痛、关节扭伤、手足挛急 (3)硫朱灸(香砂灸)风寒湿痹、伤痛、脘腹寒痛 7、药捻灸风湿、瘰疬、水胀 8、电热灸风湿痹痛,28,温针灸,29,灸盒、灸筒,30,五、灸治的注意事项(Precaution of moxibustion ),(一)适应证:一般以虚证、寒证和阴证为主 (二)顺序 先后顺序:先上后下 先阳后阴 灸量的顺序:艾伫先小后大 壮数先少后多 (三)补泻方法 灵枢、背俞“以火补者,毋吹其火,须自灭也;以火泻者,疾吹其火,传其艾,须其火来也。” *施灸时要防止艾绒脱落,烧伤皮肤和衣物,31,(三)禁忌 (contraindication),部位:

10、面部 血管 关节 机体状况:阴虚阳亢、邪热热毒炽盛、 虚劳出血等 孕妇:腹部 腰骶部 (四)灸后的处理 水泡 化脓的处理 (五)把握适应证 热证可灸否?,32,Thats all,Thank you!,33,为什么要用陈久的艾绒施灸?,陈艾 燃烧慢,火力温和,烟少,燃烧后艾灰不易脱落 新艾 含挥发油,燃烧快,烟雾大,艾灰易脱落,灼伤皮肤,34,长蛇灸:,大蒜500g 自大椎腰俞穴2.5-6cm铺敷蒜泥一层。大椎、腰俞穴上置中炷,直至口中蒜味。 民间用于治疗虚劳、顽痹等证,35,三伏灸:,时 间:三伏: 夏至之后第三、第四庚日,立秋后第一庚日 处 方:白芥子 马兜玲 生姜汁等 操 作:制成约1.

11、2*1.2 *0.5 cm饼状 用胶布固定于相应穴位2-5小时 禁 忌:同化脓灸,36,灸法发展史简述,最早文献记载见于左传:公元前518年医缓诊晋景公医案 马王堆(墓葬于公元前168年)出土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 黄帝内经记载灸疗的起源、适应证、处方及禁忌症 张仲景伤寒论金匮要略书载论火灸者27条,提出“阳证宜针,阴证宜灸”准则 东晋 葛洪撰肘后卒救方倡导灸疗的先驱 唐 药王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倡灸药结合,灸针并用,唐代已有专业“灸师” 元代罗天益强调温补脾胃用灸、防治中风用灸,37,简史2,明代是针灸全盛时期,发展了“雷火针灸”、艾卷灸以及灯火灸、阳燧灸等 此时期有:神应经、针灸聚英、

12、针灸大成、本草纲目、医学入门、针灸问对 清代吴谦等撰医宗金鉴.刺灸心法要诀 吴亦鼎汇集历代名家灸法编著神灸经纶:介绍灸法并重视候脉、辨证,为本书主要特点。是历史上有较大影响的灸疗专著,38,灸法的防病保健作用,扁鹊心书:人于无病之时,常灸关元、气海、命门、中脘,虽未得长生,亦可保百余年寿矣。 扁鹊心书:保命全形,灼艾第一。 医说:若要安,三里常不干。,39,现代医学对艾灸的研究,艾灸对调动人体一切内在的积极因素,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灸法能温养细胞,旺盛循环,增加抗体,改变血液成分,调整组织器官的功能。 根据中药的药理测定,艾叶含0.02%的挥发油,并含艾醇和苦味酮等主要成分

13、,及维生素甲、乙、丙、丁和其他物质(钾、钠、钙、铝、镁),具有解热、兴奋中枢神经等作用,40,热证可灸论,孙思邈在其著作中可见很多热证用灸的处方,在此方面有其独到见解。 1.痈疽施灸 2.脏腑实热施灸:小肠热满,灸阴都,随年壮 3.狂证施灸:狂邪发无常灸间使,男左女右,随年壮 4.阴虚内热施灸:消渴,口干不可忍者,灸小肠俞百壮,横三间寸灸之 5.湿热证施灸:五淋,灸大敦三十壮,41,灸后调摄法,明.杨继洲针灸大成认为,灸后若不讲究调摄,则灸而无功。“灸后不可就饮茶,恐解火气;及食,恐滞经气。须少停一二时,即入室静卧,远人事,员色欲,平心定气,凡百俱要宽解,尤忌大怒、大劳、大饥、大饱、受热、冒寒

14、。今人多不知恬养,虽灸何益?”,42,关于灸疮,灸疮与疗效有关:针灸资生经凡着艾得灸疱,所患既瘥,若不发,其病不愈。 灸疮保护法:清洁,勿感染 灸疮不发 1.“食发物促使化脓,在初灸10日内,可食鲜鱼、鸡、羊肉。”(杨继洲语) 2.艾条灸辅助化脓:连灸23天即可化脓。 3.已化脓则不必再吃发物,43,化脓的处理,医宗金鉴.灸法调养歌载:灸后风寒须谨避,七情还极慎起居,生冷醇酒诸厚味,惟菇蔬淡适其宜。 灸后多休息,避免重体力劳动。 防疮面摩擦和受压,勿搔抓。 忌食发物、刺激性食物。 禁房事,勿游泳,44,隔姜灸操作,45,隔姜灸吹火,46,灸法的补泻,灵枢背俞说:“气盛则泻之,虚则补之。以火补者,毋吹其火,须自灭也。以火泻者,疾吹其火,传其艾,须其火灭也”。 针灸大成:“以火补者,毋吹其火,须待自灭,即按其穴。以火泻者,速吹其火,开其穴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