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期初考语文答案.doc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40479467 上传时间:2020-07-3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期初考语文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高三期初考语文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三期初考语文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期初考语文答案.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学年第一学期浙江“七彩阳光”联盟期初联考高三年级 语文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1(3分)A(B隅(u) C芭蕾(li) D防止)2(3分)A(“粉墨登场”多指登上政治舞台)3(2分)B(“垃圾这个词”中的“垃圾”需要加双引号)4(3分)C(A选项,搭配不当,“陶寺文化沦为普通村邑”。 B选项,结构混乱,把“包括”改成“将或把”,或者将“计算在内”去掉。D选项,成分残缺,分句“既成全了”前面加上“这一举动”,或将“其实更是维护自身尊严的一种体现” 改为“其实更是在维护自身尊严”。)5(3分) 年轻观众群体;人生、人性;女性视角(每空1分,选文最后一句中三个“没有”和上文的三点是一

2、一对应关系,据此可以推定横线处的关键词,用词意思一致即可得分)6.(6分)活动标识以数字“70”和代表国家形象的国徽五星及天安门作为设计核心元素,紧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庆典活动主题。活动标识中,“70”设计成翻开历史新的一页的视觉效果,“7”的造型又像节日的彩带,其飘动的效果与醒目的金色立体国徽五星及天安门所在的圆形构成了一动一静的互动关系,既体现了历史的厚重感,又蕴含了重大节日的欢庆气氛。(“数字70”“国徽五星”“天安门”三个设计核心元素,各1分; “翻开书页”“像彩带”“动静关系”三个视觉效果,各1分,意思相近即可)7(3分)D(A项中“6000万个”塑料餐盒是中国互联网订餐平台

3、每天使用的,这里被表述成三家外卖平台的,属于“移花接木”;B项中环保组织的这个研究发现了目前每单外卖与一次性塑料餐具的平均消耗数量的关系,可以用来解释“餐盒的过量使用”与“外卖业务爆发”之间的联系,但从全文看,后两者是可以并不是必然关联的,更谈不上是这研究“证实”的,属于“偷换概念”;C项中把主要成分是聚乙烯的塑料袋和主要成分是聚丙烯的普通塑料餐盒和餐具混在一起,通称他们的主要成分是聚丙烯和聚乙烯,属于“表述不清”)8(3分)C(原文文意是“在谈环保责任的时候,我们有必要在逻辑上区分清楚”外卖平台对待用户的消费习惯,而不是去区分下文提到的两个“逻辑”)9(4分)改变外卖平台对消费者的迎合;提升

4、公民的环保素质;改进城市垃圾分类和处理的管理;完善相关产业链。10(4分)紧扣标题,交代相关历史文化背景,引出下文关于缙云的“古风”的内容,增加了全文的文化内涵。(每点1分,意思相近均可)11(4分)第六段主要使用了引用的手法,共引用了历代诗人的三首诗和两篇文章的部分语句,丰富了文章内容,篇幅大内容多,气势充沛,充分展现了鼎湖峰的美丽与神奇。(每点1分,意思相近均可)12. (6分)本文用语融文言与白话于一炉,自然而不随便,轻灵又典雅;短句为主,长短交错,活泼灵动;引文与作者的话交相辉映,富有文化气息;记叙与议论、抒情,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情理与事实相辅相成。(每点2分,意思相近均可)13.

5、 (6分)“古风”既指缙云富有历史、文化的山水,也指缙云独具古韵的风土人情,“古风”一词是对全文内容的概括,点出了缙云山水和民风的魅力所在,也包含着作者对缙云山水、文化和人民的赞美之情。“古风”又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串联起缙云的自然山水、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使全文虽笔墨纵横却散而不乱。(每点2分,意思相近均可)14(3分),选D。徒,指 一类人,一辈人;15(3分),选B。B选项,两句中的“于”解释为“从”。A选项,第一个“而”,但,表转折;第二个“而”,就,表顺承。C选项,第一个“者” 用在时间词后面,表示停顿,起调整音节作用;第二个“者”, 用在形容词、动词或形容词性词组、动词性词组后面,表

6、示有此属性或做此动作的人或事物。D选项,第一个“其”,那,那些;第二个“其”,自己的。16(3分)选A 。原文中说伏羲、神农时并无经文经书。17(3分) 公 文 章 衣 被 天 下/ 因 公 而 知 向 学 者 皆 是 也/ 佐 佑 文 治 /不 但 悦 所 语 /而 欲 使 天 下 振 兴 经 教/ 以 祛 邪 慝 /又 未 尝 不 存 于 心/ 求 见 诸 行 事。(评分要求参考高考评分标准)18(1)(4分)朝廷官员们都以此事为荣,王公为显耀君王的恩赐,将(带经堂)三个字标注在所居住的大厅之上,让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载这件事。( “荣”“奢”“揭”“书”各一分。) (2)(4分)倪宽在担任御

7、史大夫的时候,屈身折节,曲意逢迎,依从君王的喜好而位高权重。(“为”“委曲”“从”“位盛贵极”,各一分。)19.(2分)湘竹 生长环境(地点)20.(6分)运用比喻。第八两句赞美新茶色如美玉纯美无瑕;形色味相结合。第八句写新茶的色泽;第九、十两句写新茶的香味四溢,持久悠长;衬托。第七句运用的手法,以盛具形状之奇,色泽之美,间接衬托新茶之名贵;第十一、十二两句写新茶的神奇功能,新茶不仅在身体上能提神祛秽,而且净化人的思想道德,恢复人的自然天性。(每点2分,写出其中三点即可满分。)21.(2分)强调人要有仁心(答“不忍之心”“恻隐之心”亦可)的重要性,行为应遵从仁心。将君子的行为和宰我对比,希望弟

8、子理解“心安”的正确内涵。(每点1分)22.(4分)宰我的看法是不孝的表现,违背仁德。子路因亲人去世而过度哀痛,虽然有违中庸(无过无不及),但情有可原。宰我和子路的错误各属其类,观过,可以知是否仁。(答出1点得1分,答出2点得3分,答出3点得4分)23. (6分)(1)博我以文 约我以礼(2)安能以身之察察 受物之汶汶者乎?(3)蓝田日暖玉生烟 只是当时已惘然(4)竟无语凝噎 暮霭沉沉楚天阔(5)更待菊黄家酿熟 共君一醉一陶然24. (60分)本作文旨在引导考生从两个看似矛盾的话语中展开思辨。审题时可以从所给材料中寻求突破,明确团结的本意,或者探讨避免“责任分散”的方法。写作时可从中选取一个角

9、度立意,并结合现实生活和个人的生活体验及思考进行写作。参考立意:(微信公众号:浙考神墙750) 团结是凝心聚力; 要团结也要做好责任分工; 激发个人主体意识是团结的要义;御书带经堂记译文 古时文字尚未出现,天地万物之常理便显豁于世间。伏羲、神农、黄帝、尧、舜、禹、商汤、周文王、周武王依据它来修养自己,治理万物,虽无经书之名,但无一不是经书。孔子不得志时,曾著述诗书,编定礼乐,编纂春秋,后世尊奉它们为六经。世人放在自己身边就能行事精通,天下人取法它用来治理天下;记载在书籍里,义理详备,后世追随它用来治理学问。新城王公做御史大夫时,皇帝亲笔书写“带经堂”匾额三个大字赏赐他,朝廷之士都深感荣耀,王公

10、为显耀君王的恩赐,将三个字标注在所居住的大厅之上,让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载这件事。“带经”一说,始于汉代。御史大夫倪宽年少贫穷,常带着经书耕种劳作。倪宽本是贵族之后,弱冠之年便摘取科举功名,官途显赫达四十余年,备受朝廷恩宠,是近年来所未有的。这与憔悴贫贱之人,在为众人烧菜做饭劳作之间,勤奋而不停止读经之人,相差很大。倪宽既能让像张汤那样的酷吏向往学习,也能让像汉武帝那样有雄才大略者与他谈论经学而感到愉悦,这与他得益于经书,必定过人之处(大有关系)。倪宽的文章恩泽天下人,因他而懂得重视学习的人到处都是。辅助君王教化民众,不只是喜欢他的言论,而确实是想要让天下振兴经学教育,祛除邪恶。既然如此,那么倪公

11、对于经书,本来就是要让天下之人效法它遵循它。哎!重视经书的风尚荒废也已经很久了。凭借倪宽平生的学问,也只不过是采用儒术,文饰君王祭祀天地的大典,迎合君王,赢得君王一杯赏赐的酒罢了。经书的用途,难道就像这样吗?孔子圣明,代理鲁国国相之职三个月,也断然不能使鲁国成为东周,只好与他的弟子退隐而在洙水泗水给他们讲授古代传下来的经书,并将它们传那些人罢了。那对倪宽又怎可指责呢?倪宽在担任御史大夫的时候,屈身折节,依从君王的喜好而位高权重。只是在回想自己耕种劳作之余,倪宽难道不曾说过我现在御史大夫的尊贵,大概不如从前为他人烧饭煮菜劳作而能够悠闲自得地读一卷经书的快乐吗?新城王公以自己天下世人所仰赖的身躯,担负传承六经的重托,著书满屋,到他门下仰望其风采向他求教的人,数不胜数。给他的大厅取名带经堂,大概是想以礼耕种,以义种植,和天下一起整修人之常情吧?还是像那农夫能耕种庄稼而不能收获庄稼,就把它藏在名山,等待那合适的人吧?朱熹曾写过“面似冻梨头似雪,后生谁与属遗经?”的诗句,王公大概考虑读经书的风气久已被荒废,就和我们这些人一起来整治,那又怎么样呢?我本来就是一个扛锄头的农夫,很幸运能够和王公交往,所以为王公大厅作了这篇记,最后把自己治经如耕地的见解进献给他。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