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方案-课题研究第一阶段计划3篇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0479429 上传时间:2020-07-3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划方案-课题研究第一阶段计划3篇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计划方案-课题研究第一阶段计划3篇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计划方案-课题研究第一阶段计划3篇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计划方案-课题研究第一阶段计划3篇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计划方案-课题研究第一阶段计划3篇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计划方案-课题研究第一阶段计划3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划方案-课题研究第一阶段计划3篇(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课题研究第一阶段计划3篇篇一:课题研究第一阶段工作计划 高中化学试卷讲评课的研究 第一阶段工作计划 延长县中学化学课题组 王亮亮 第一阶段主要从2014年5月-2014年8月这三个月的时间。主要是学习有关理论,设立课题内容,研究课题设计,制订研究方案。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改革向我们提出了更新的教学观和学生观,大部分教师把热情和精力投向新授课,不注重讲评课的优化。有些化学教师可能在上新授课时能够精心备课,写教案,而上讲评课时可能就没有精心备课、写教案,容易上成“对答案课”以宣读答案替代分析讲评,学生成了机械记录答案

2、记背答案的机器。例如:讲评化学试卷时,有的教师在讲台上一题一题地说答案,再进行分析,学生在下面对答案,更正错误,表面上看起来学生听得认真,改得仔细,但效果总是不太好。什么原因呢?是因为有些学生在试卷讲评中只看答案,不分析错误的原因。更有甚者,如选择题只将其选择的序号、改过来,就“万事大吉”了,成了“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下次仍犯同样的错误,甚至讲了的问题过两三天又不知道了。最主要的原因是学生没有成为学习的主体,只是被动的毫无乐趣的接受教师的照本宣科。有的化学教师的试卷讲评课,充分运用数据资料:平均分、优分率、差分率、最高分、最低分、上次检测成绩、同科年级均分等数据、还有进步学生及退步学生名单

3、和优分学生名单一一公布,表面上看,学生知己知彼,教师呢该表扬的该批评的该启发的都讲了。可仔细想想学生做了什么?整堂课教师一人主宰,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尊重,兴趣没有调动起来,更不要说参与。另外,教师公布退步学生名单,这会极大地挫伤这些学生的自尊心,挫伤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还有讲评课在中学教学中,是一种常见又容易被忽视的课型,公开课研究课类型繁多,而讲评课几乎成了被遗忘的角落。实际上,在学习过程中,讲评课与新授课、复习课一样,是一种重要的课堂教学类型。每一个单元都要进行一定的练习和检测,在学期中和学期末也要进行测验和考试,来巩固检验所学知识,然而这些测试如不科学有效讲评,就会失去检测和考试的意义

4、,减弱有效教学有效学习的信度。 所以通过对本课题的研究,解决高中化学试卷讲评课的课堂教学实际问题,提升化学学习效率,形成高效的教研机制,促进学生健康、主动的发展和化学教师专业化成长,有助于推动课程改革的全面落实。 在此基础上确立了研究内容,课题及研究方案。 (1)当前高中化学试卷讲评课的调查研究。主要是调查我校化学试卷讲评课存在的主要问题。发现学生对化学试卷讲评课失去兴趣,甚至是讨厌化学试卷讲评课的原因。 (2)改变出现当前高中化学试卷讲评课不良现象的策略研究。这是本课题研究的重点和难点,要通过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寻求一套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途径和措施。 营造良好的班级学习环境,充分发挥班集体

5、对学生课堂学习良好行为的促进作用,加强学生个别的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小组合作的团结协作意识。篇二:个人课题阶段性研究计划1 个人课题研究阶段性计划 2013学年 化树山 本学期的课题研究工作继续依据进度计划完成本人承担的课题研究工作,为使本学期的课题研究工作扎实开展,现计划如下: 一、本学个人研究目标 1. 继续深入学习赏识教育理论相关知识,并运用到课题研究工作中。 2. 对学生个别教育、个案追踪及案例分析 3.通过本学期的课题研究,探索新的赏识教学方法和思路,关注自身的专业化成长,逐步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 二、研究重点 逐步把课题研究的关注点转移到小学生

6、的课堂教学中及一日生活中,理论实践相结合。这是本学期课题研究的重点。 三、研究措施 1、加强理论学习,主动运用到课题研究实践中。 2、加强与其他参研教师的合作沟通,交流心得,交换研究方法。 3、做好自我反思,促进自身素质的提高 四、具体工作安排: 03月撰写个人研究计划 研讨课活动 4月对学生个别教育、个案追踪及案例分析 依据计划展开课题研究实践 56月理论学习 7月研讨课活动 2013年03月向课题组汇报研究进展情况。个人课题研究阶段性计划 2013年度 化树山 上个学期的课题研究工作计划落实到位,能严格依据进度计划完成本人承担的课题研究工作,为使本学的课题研究工作扎实开展,现计划如下: 一

7、、本学个人研究目标 1. 深入学习赏识教育理论相关知识,并运用到课题研究工作中。 2. 通过赏识更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逐步提高学生对学习的自主性,自觉性,让学生体验学习的快乐。 3.通过本学期的课题研究,探索新的赏识教学方法和思路,关注自身的专业化成长,逐步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 4通过本学期的课题研究,更进一步促进学生学习水平的提高。 二、研究重点 逐步把课题研究的关注点转移到课堂教学运用赏识性评价。这是本学期课题研究的重点。 三、研究措施 1、加强理论学习,主动运用到课题研究实践中。 2、加强与其他参研教师的合作沟通,交流心得,交换研究方法。 3、做好自我反

8、思,促进自身素质的提高 。 2013年09月个人课题研究阶段性计划 2014年度 化树山 本学期的课题研究工作继续依据进度计划完成本人承担的课题研究工作,为使本学期的课题研究工作扎实开展,现计划如下: 一、本学个人研究目标 1. 继续深入学习赏识教育理论相关知识,并运用到课题研究工作中。 2. 继续对学生个别教育、个案追踪及案例分析 3赏识教育渗透到小学生的课堂教学中及一日生活中。 二、研究重点 逐步把课题研究的关注点转移到课堂教学运用赏识性评价。这是本学期课题研究的重点。 三、研究措施 1、加强理论学习,主动运用到课题研究实践中。 2、加强与其他参研教师的合作沟通,交流心得,交换研究方法。

9、3、做好自我反思,促进自身素质的提高 四、具体工作安排: 09月 撰写个人研究计划、 研讨课活动 10月对学生个别教育、个案追踪及案例分依据计划展开课题研究实践 11月理论学习、 研讨课活动 12月向课题组汇报研究进展情况及总结。篇三:课题第一阶段实施计划 如何培养农村小学生课外读书、读报习惯 的研究第一阶段实施计划 (2008.92009.1) 统稿:唐志荣 根据课题总体实施方案,我校将从2008年9月正式开始实施。为了及时完成本阶段的课题研究任务,我校课题组 首先将该计划与方案,贯彻到每一位老师,课题组组织语文教师认真学习课题实施方案,并对“方案”进行深入讨论,然后根据自己班的实际情况,制

10、定符合本班实际的课外阅读读计划。本阶段具体安排如下: 一、各班建立流动图书角。 为了给学生推荐好书,使学生有书可读,有好书可读,各班开学初对班内学生的藏书进行统计,并把它登记在班级书目统计表上,张贴在班上,让每位学生在自己的课外书上写上名字、学号,建立班级流动图书角,方便每位孩子借阅,在班内开展“献一本看十本”活动,达到资源共享。流动图书角的建立,可使班内学生的读书热情更高。 二、确保足够的读书时间,加强课外阅读检查。 我校规定每周一到周五下午第三节为课外阅读时间,为了确保读书的实效,班主任或语文老师在读书时间要加强指导,课外阅读课老师要认真备课,各年级组加强集体教研。学校组织五、六年级的阅读

11、小博士,对周一、周三的课外阅读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并在教导处表扬栏中公开表彰。 除了规定学生在校的读书时间外,学校还规定老师家庭作业要以阅读为主。每天保证2030分钟的课外阅读时间,四、五、六年级每月反馈课外阅读书目、数量。三年级让学生每天收集510个好词,两个好句抄在积累本上,一周检查一次,教师写上批语。课外阅读将延伸到家庭,保证孩子有充足的课外阅读时间。 三、各班采用形式多样的激励措施,不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学生的阅读兴趣需要不断激发,老师的激励、同学的赞许是对孩子最好的鼓励,各班老师为了培养孩子对课外书的渴求,规定每周五为图书交换日,为孩子提供博览群书的环境,利用教室黑板设立“书海拾贝

12、”栏目,让学生把读书过程中的好词佳句等摘录下来,与同学共享。五年级语文教师规定学生每读完一本书,就让阅读统计员检查,过关后把读的情况统计下来,每月将统计向课题组书面汇报一次。总之,利用这些形式激励学生,让学生乐而不疲地读书。 四、积极组织读书活动,加强阅读交流 本阶段为了推进课外阅读的扎实开展,我校将组织“诵读千古诗文,传承中华文明”古诗文诵读活动,时间大约定在12月底。这次活动的参加对象是全校学生,3-4年级为一组,56年级一组,分段开展比赛,各班准备两个节目,一个为集体展示节目,一个为个人展示节目,形式可以自行设计,任选23首内容展示。由语文教研组长和课题主研人员组成员评审组,分年级段评出

13、个人一等奖1-3名,二等奖1-6名,集体奖2名,个人奖奖励学习用具或课外书,老师颁发辅导奖奖金50元。集体展示节目在各班验收,个人展示节目在学校操场公开展示。 五、教给学生阅读方法 教师要经常对学生的课外阅读给予指导,教给学生科学的阅读方法,如“不动笔墨不读书”,让学生边读边画,边摘抄,还可以在文后写下自己的感悟,有的老师指导学生浏览、跳读,有的老师孩子要把阅读与思考相结合,“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总之,学生有了好的读书方法,学生的读书效果能大大加强。 六、本阶段具体目标为: 1、三、四年级每月写一篇读书笔记、五、六年级每月写一篇读书心得或体会。 2、阅读量为5万字,三、四年级不少于40万字,高年级不少于100万字。 3、12月底以上语文教师写一篇课外阅读跟踪报告,经验,提出改进意见。 总之,课外阅读要不断加强,要求要具体,检查落实到位,使学校的课外阅读扎扎实实地开展下去,让孩子们有好书相伴,为他们的童年储存无限丰厚的精神财富,为他们的终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008年9月1日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