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方案-课外文体活动计划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0479366 上传时间:2020-07-30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划方案-课外文体活动计划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计划方案-课外文体活动计划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计划方案-课外文体活动计划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计划方案-课外文体活动计划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计划方案-课外文体活动计划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计划方案-课外文体活动计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划方案-课外文体活动计划(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课外文体活动计划篇一:课外文体活动实施方案 ? 课外文体活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和“健康第一”的指导方针,以全民健身和“生动、活泼、自主发展”为主体,以育人为宗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重点,抓住新课程标准实施的契机,促进学生多元化发展,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构建一种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选择,自行组织,自我管理,自我锻炼和学习的俱乐部活动模式。满足学生运动技能,艺体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发展的需要,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塑造健全的人格。形成有

2、利于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校园特色文化,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二、活动模式: 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兴趣爱好和学校硬件设施条件成立: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健身操、田径、棋类、书法、绘画、篆刻、舞蹈、声乐等文体俱乐部。由学生竞选担任俱乐部部长邀请一位老师担任指导教师,每一位学生依据自身的兴趣爱好和特长自愿选择某一俱乐部,每周定时参加俱乐部活动,每学年后可依据自身的发展和需求调整一次活动的俱乐部。 三、活动时间、对象及活动场地安排 (1)活动时间:20032004学年第二学期开始每周四下午第三节课 (2)对象:七年级全体学生 (3)活动场地安排:详见(附表) 四、活动过程: (1)活动课铃声响后

3、,全体学生到田径场集队,体育委员检查人数,班主任到场督促,集体绕田径场慢跑34圈,然后听听音乐练习中学生广播体操或实验初中自编乒乓球操。(约10分钟) (2)各俱乐部部长带领学生到指定场地组织活动,可以进行个人练习,小组合作练习,研究性学习,也可以自行组织游戏,小型比赛,各项展示表演,确保人人参与,做到有组织、有指导、有活动、有实效。 五、活动组织实施步骤 (1)召开学校体、卫、艺工作会议成立学校课外文体活动组织委员会。(2003年11月) (2)召开各俱乐部指导教师会议,明确课外文体活动思路及其职责,做好俱乐部开办前的准备。 (3)完成俱乐部学生申报表的填报和调整工作。(2003年12月)

4、(4)各俱乐部部长竞选,确定各俱乐部部长名单。(2004年1月) (5)指导教师和俱乐部部长制定俱乐部活动计划。(寒假期间) (6)发放各俱乐部学生名单,启动课外文体俱乐部活动。(第二学期第一周) 六、奖励办法: 每学年根据各俱乐部开展活动组织情况及俱乐部学生参加省、市、校各项活动及比赛取得的成果、成绩,评选出“优秀俱乐部”和“俱乐部优秀指导老师”以予表彰和奖励。 岔路镇中心小学课外文体活动工程实施方案 一、目的意义 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规范学生课外文体活动的内容和形式,确保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引导学生学习、掌握体育健康知识与技能,学习科学的锻炼方法,增

5、强体质,锤炼意志,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精神,养成终身参加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积极创新课间体育活动形式和方法,与文艺活动相结合,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审美素养,发现培养优秀的体育、艺术人才,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二、指导思想 课外文体活动工程以全面推进素质为指导,以“促进学生生动、活泼、自由发展、张扬学生个性”为主题,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规范学生课外文体活动内容和形式为途径,引导广大学生都能积极参加文明、健康、活泼的课外文体活动,以达到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目的。 三、实施原则 1、教育性、科学性、趣味性原则。课外文体活动要坚持育人的宗旨,遵循教育规律和小

6、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寓学于乐,寓炼于乐。 2、全面性原则。课外文体活动的内容与形式要丰富多彩,能满足不同特长、不同兴趣、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需要,促进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审美素质的全面提高,并形成在普及与提高的基础上良性发展的局面。 3、坚持自主自愿与积极引导相结合原则。在组织学生参加课外文体活动的过程中,教师的鼓励、引导是必要的,同时要充分尊重学生的自我选择权和自主活动权,在组织活动时要为学生营造一个自主讨论、组织、操作、交流和评价的良好环境和氛围。 4、坚持校内校外相结合原则。应以校内教育为主阵地,充分发挥校外教育的独特功能,促进校内校外教育的有机结合,密切配合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努力

7、创建良好的课外教育环境。 5、坚持安全第一原则。在课外文体活动的组织与实施过程中,要加强安全教育,要制定出安全措施、应急措施和防范措施,避免和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但也要防止以怕出事故为由不积极开展活动的倾向。 四、实施范围:岔路镇中心小学全体学生 五、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20072008学年,规范学生课外文体活动的内容、形式及管理,加强学校文艺、体育传统建设,进一步健全篮球、乒乓球、广播体操和地方活动等体育项目管理制度。 主要项目有: 体育:乒乓球、篮球、田径队、广播体操 艺术:音乐(舞蹈、合唱、民乐队)、美术(书法和绘画)第二阶段:20082009学年,在第一阶段试点的基础上,推广先进经验和

8、作法,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活动管理模式,确定学校的文体特色项目并建立学生课外文体组织体系。 第三阶段:20092010学年,将前阶段的模式继续完善,保证学生课外文体活动组织体系得到进一步健全,并扩大规模,提高工作水平,使在校学生经常参加文体活动总数达到85%。 五、工作内容 1、进一步规范学生文体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对学生每天一小时和假日活动的文体活动加强领导,统筹安排,做到“五定”,即定、定内容、定时间、定场所、定指导教师。推广“校内少年宫”活动模式。 2、推广校内班级间文体竞赛活动。结合本校文艺、体育传统项目在课余时间组织开展班级之间的球类、歌咏、书画等比赛。 3、积极在学生中推广普及“二操”

9、(眼保健操、学生广播体操)。 4、加强文艺、体育传统项目的建设。建立健全篮球、乒乓球等运动项目,注重体育传统项目的建设,以促进民族文体活动的发展。 5、结合地方特点,发展特色项目,逐步提高民乐队的活动档次。 六、时间安排 每天两个大课间,分上午、中午。上午晨读时间,中午12点钟开始,时间各为40分钟。 七、活动形式活动形式分为集体活动、分组活动。 集体活动是指全校或部分年级的集中锻炼。其特点是规模大、人数多、地点集中,活动时间、内容便于统一安排,能够做到统一领导,督促检查,相互促进。 分组活动是指以班级、兴趣小组等为单位活动。分组活动规模小、人数少,地点可以分散,方式灵活,便于组织和区别不同情

10、况,并能发挥文体骨干的作用。 八、岔路镇中心小学课外文体活动工程实施领导小组 组长:严永明 副组长:王道东 季丽泓 成员:娄荣昌 葛培松 王振飞秦彬彬 九、岔路镇中心小学课外文体活动工程实施指导教师 体育类活动: 广播体操葛振平 篮球王振飞 乒乓球葛泽梁 田径队葛培松 艺术类活动: 舞蹈郑嫔莉 合唱顾海燕 二胡葛民罗 古筝柴玲玲 扬琴秦彬彬 书法陈昌能 美术胡余山 十、保障机制篇二:小学文体活动计划 凉州区蔡庄小学文体活动计划 一、目的意义 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规范学生课外文体活动的内容和形式,确保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引导学生学习、掌握体育健康知识与技能

11、,学习科学的锻炼方法,增强体质,锤炼意志,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精神,养成终身参加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积极创新课间体育活动形式和方法,与学校文艺活动相结合,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审美素养,发现培养优秀的体育、艺术人才,特制定本活动计划。 二、指导思想 以国家学校文生实行基本标准,全面推进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办法的精神为指导,积极创造条件,开设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健康向上的体育、艺术和各类兴趣小组活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三、实施原则 1、教育性、科学性、趣味性原则。课外文体活动要坚持育人的宗旨,遵循教育规律和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寓学于乐,寓炼

12、于乐。 2、全面性原则。课外文体活动的内容与形式要丰富多彩,能满足不同特长、不同兴趣、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需要,促进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审美素质的全面提高,并形成在普及与提高的基础上良性发展的局面。 3、坚持自主自愿与积极引导相结合原则。在组织学生参加课外文体活动的过程中,教师的鼓励、引导是必要的,同时要充分尊重学生的自我选择权和自主活动权,在组织活动时要为学生营造一个自主讨论、组织、操作、交流和评价的良好环境和氛围。4、坚持校内校外相结合原则。应以校内教育为主阵地,充分发挥校外教育的独特功能,促进校内校外教育的有机结合,密切配合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努力创建良好的课外教育环境。 5、坚持

13、安全第一原则。在课外文体活动的组织与实施过程中,要加强安全教育,要制定出安全措施、应急措施和防范措施,避免和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但也要防止以怕出事故为由不积极开展活动的倾向。 四、实施范围:蔡庄小学全体学生。 五、工作内容 1、进一步规范学生文体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对学生每天一小时和假日活动的文体活动加强领导,统筹安排,做到“五定”,即定计划、定内容、定时间、定场所、定指导教师。 2、推广校内班级间文体竞赛活动。结合本校文艺、体育传统项目在课余时间组织开展班级之间的球类、歌咏、书画等比赛。 3、积极在学生中推广普及“二操”(眼保健操、学生广播体操)。 4、加强文艺、体育传统项目的建设。建立健全篮

14、球、田径队等运动项目,注重体育传统项目的建设,以促进民族文体活动的发展。 5、结合地方特点,发展特色项目。 六、活动形式 活动形式分为集体活动、分组活动。 集体活动是指全校或部分年级的集中锻炼。其特点是规模大、人数多、地点集中,活动时间、内容便于统一安排,能够做到统一领导,督促检查,相互促进。分组活动是指以班级、兴趣小组等为单位活动。分组活动规模小、人数少,地点可以分散,方式灵活,便于组织和区别不同情况,并能发挥文体骨干的作用。 附:2012年蔡庄小学文体活动月历 篇三:课外文体活动计划 快乐文体活动计划 (2014-2015学年度) 薛店镇第一初级中学 薛店镇第一初级中学快乐文体活动计划 (

15、2014-2015学年度) 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全国学校体育工作会议精神和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决定,确立“健康第一”、“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现代健康理念,我校继续开始开展丰富多彩的“大课间活动”和课外文体活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二、组织领导 组长:花新治 副组长:李国杰 李小坡 组员: 全体老师 三、活动原则 1、全员参与原则 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群体性体育运动,如跳绳、篮球、大课间校园课间操等。指导教师在活动时间,必须到活动场地现场指导或维持学生的活动秩序,每位学生在每次的课外文体活动时间内,必须到确定的活动场地按要求开展。 2、自选与特色相结合的原则 每个班级除了按照学校的规定设置文体活动课程外,每周三下午开展课外兴趣小组活动。但为了逐步形成学校活动特色,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确定艺术、体育为学校的阵地活动,原则上由学生自愿报名,辅导老师考察,挑选。 3、安全性原则 活动必须严格保证安全第一,每次活动前后,由指导老师点名,如有缺席的学生,指导老师必须及时向班主任老师报告,及时了解情况,妥善处理。每次活动前指导老师必须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检查、落实场地、器材。活动过程中,指导老师自始至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