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读伊索寓言 人教版.doc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40479299 上传时间:2020-07-3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语文读伊索寓言 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一语文读伊索寓言 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一语文读伊索寓言 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语文读伊索寓言 人教版.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一语文读伊索寓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探讨中心意思(借助重点语句的理解弄清作者要表达的思想)过程与方法:研读法,深入思考,读懂有个性特色、有思想深度的作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走近钱钟书。补充资料钱钟书在清华读书时就立志“横扫清华图书馆”。当学生时,就被人们视为老师的“顾问”,他读书之多,中英文功底之雄厚,远远超出了他的同龄人。也有敢于质疑的精神,曾指出当时学术界颇有影响的周作人的中国新文学源流一书的瑕疵,震动文坛。(“他记忆精博,思力敏锐,辩才无碍”。“他随时都在动脑筋,读书的时候是他思想最活跃的时候,所以每读完一书,其精神实质全被吸收最难得的是好学不倦,不论处什么环境都手不释卷他好比一个精神

2、世界的美食家,什么品种的美味都要尝一尝。”郑朝宗怀旧)另外参看课文后面的附录。重点强调并推荐其长篇讽刺小说围城。教学课时: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读全文,说说初读感受和读文疑点。(二)探讨性阅读,读懂较有难度的文章,如何深入?1主要暗示语句的寻找(寻找解读文章的钥匙点睛之处):文本总有语句告诉你作者到底要表现什么思想,关键是把这些话找出来体会分析。2中间部分的材料各表现作者的什么见解?它与作者的写作意图有何联系?(三)具体深入的问题:1从标题看,文章是读后感,那么作者读后究竟对伊索寓言持什么态度?伊索寓言“是不宜做现代儿童读物的,它把纯朴的小孩教得愈简单了,愈幼稚了,以为人事里是非的分别

3、、善恶的果报,也像在禽兽间一样公平清楚,长大了就处处碰壁上当。”2文章一、二、三段的作用?作者对人类的“进步”、“现代文明”持什么态度?作用是通俗地解题:说明人们为什么喜欢读伊索寓言;持讽刺与否定的态度越来越狡猾,越来越复杂,却自以为是“智慧”。3蝙蝠的故事:可鄙的自高自大!(蝙蝠是冒充同类,而人,却总要找到比同类强的理由和资本,在任何场合都想傲视别人,自高自大)4蚂蚁和促织的故事:可笑的是非定论!(故事中是扬蚂蚁贬促织,而人世间同样的事情该赞扬谁?世间的是非已不再那么可以简单判断)5狗和它的影子的故事:可恨的无知狂吠(在狗的身上看到了如狗一般狂吠乱叫,惹不得的无自知之明的人)6天文家的故事:

4、虚荣的自欺欺人!(不甘心下台下野下面子,寻找理由聊以自慰)7乌鸦的故事:可悲的嫉妒心理(自己没有优点,也不甘心认可别人。自己得不到的好处,也千方百计让别人得不到。谁比自己好就打击谁对付谁,以求遮丑遮羞)8牛跟蛙的故事:可怜的自我陶醉(“Q”劲十足,不思进取)9老婆子和母鸡的故事:为富不仁!(越肥越富的人,越是不肯付出)10狐狸和葡萄的故事:贪得无厌,不知满足;为保所得,狡猾诉苦。11驴子跟狼的故事:伪善皆是。(打着伪善的幌子干尽坏事的大有人在)(四)启示:读书的价值在于思考!让学生展开讨论,发表自己对伊索寓言以及寓言故事的作用的意见。未必要赞同作者文章里的观点,却应当从中明白一个道理:读书的目

5、的不是尽信书本,而是促自我思考,敢于发出自己的声音,表达自己的见地。小结:理解文章的关键和汲取借鉴的关键在于弄清几个对比关系:人们怎么看待伊索寓言作者怎么看待伊索寓言(把握文章主旨)伊索怎么说作者怎么说(读懂文章材料)钱钟书怎么读文我自己怎么读文(敢于质疑,善于思考)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读本文的感想(不拘一格,各抒己见。)(二)作者生平轶事钱钟书(19101998),现代文学研究家、作家,字默存,号槐聚,曾用笔名中书君,江苏无锡人。因他周岁“抓周”时抓得一本书,故取名“钟书”。钱钟书出生于诗书世家,自幼受到传统经史方面的教育,中学时擅长中文、英文,却在数学等理科上成绩极差。报考清华大学时

6、,数学仅得15分,但因国文、英文成绩突出,其中英文更是获得满分,于1929年被清华大学外文系破格录取。在这一时期,他刻苦学习,广泛接触世界各国的文化学术成果。1933年大学毕业。1935年和作家、翻译家杨绛结婚。同年考取公费留学生资格,在牛津大学英文系攻读两年,又到法国巴黎大学进修法国文学一年,于1938年回国。曾先后在多所大学任教。钱钟书深入研读过中国的史学、哲学、文学经典,同时不曾间断过对西方新旧文学、哲学、心理学等的阅览和研究,著有多部享有声誉的学术著作。他的散文和小说也很出色,特别是长篇小说围城,才情横溢,妙喻连篇,可谓家喻户晓。钱钟书从小就聪明过人,但他的天赋主要表现在文学上。他喜欢

7、随心所欲地自由发挥,特别不愿意按部就班地逻辑推理,因此对数、理、化等课程深恶痛绝。钱钟书进入中学读书后逐渐喜欢上了英语。钱钟书所在的中学是美国圣公会办的教会学校,大部分课程都是用英文讲授。他的英语成绩很好,但是他从不上英语课,也不看英语教科书,上课也不记笔记,而是低头看外文原版小说。因此,他的英文几乎完全靠自学,充分表现了他卓异的语言天赋。尽管学习成绩很好,但在生活方面,钱钟书确实有点“痴气”。比如,他总分不清东西南北,一出门就分不清方向;穿衣服不是前后颠倒,便是内外不分。最出洋相的是上体育课,作为领队,他的英语口令喊得相当宏亮、准确,但他自己却左右不分,不知道该怎么办。口令喊对了,自己却糊里

8、糊涂不会站,常常闹得全班哄堂大笑,自己却莫名其妙。聪明过人却又时常“糊涂”,这就是叫人难以捉摸的钱钟书。(参见孔庆茂著钱钟书,中国华侨出版社,1998年版。)钱钟书学识渊博,记忆力惊人。在清华大学读书时,他就与吴晗、夏鼐被誉为清华“三才子”。与陈衍老人的交往更体现了这一点。陈衍,号石遗,晚清“三大诗人”之一,在当时的诗坛上占有重要地位。石遗老人对当时的诗人学者甚少许可,但是对钱钟书却另眼相看。每年寒暑假钱钟书从清华回无锡,石遗老人都要邀他去自己家。有一次,石遗老人说起清末大诗人王运:“王运人品极低,仪表亦恶,世兄知之乎?”钱钟书对曰:“应该是个矮子。”石遗笑说:“何以知之?”钱钟书说:“王死时

9、,沪报有滑稽挽联云学富文中子,形同武大郎,以此得之。”石遗老人点头称是。又说王运的著作只有湘军志可观,其诗可取者很少,他的石遗室诗话中只采用某两句,但已记不起是哪两句了。钱钟书马上回答:“好像是独惭携短剑,真为看山来”。石遗老人不由得惊叹:“世兄真是好记性!”(出处同上)钱钟书先生作为著名的作家和学者,成就举世瞩目。晚年的钱钟书闭门谢客,淡泊名利,其高风亮节为世人所称道。有位外国记者曾说,他来中国有两个愿望:一是看万里长城,二是看钱钟书。他把钱钟书看成了中国文化的象征。还有一个外国记者因为看了钱钟书的围城,想去采访钱钟书。他打了很多次电话,终于找到了钱钟书。钱钟书在电话里拒绝了采访的请求,并说

10、:“假如你吃了一个鸡蛋觉得不错,又何必要认识那个下蛋的鸡呢?”中央电视台开辟了一个面对大众的颇受欢迎的东方之子栏目,许多人拚死往里钻,以一展“风采”为荣,但当节目制作人员试图去采访钱钟书时,却遭到了他坚决的拒绝。美国一所著名的大学想邀请他去讲学,时间是半年,两周讲一次,一次40分钟,合起来大约是8个小时的时间,而给予的报酬是16万美元,但钱钟书丝毫不为所动。还有人在巴黎的世界报上著文称:中国有资格荣膺诺贝尔文学奖的,非钱钟书莫属。钱钟书对这个评价不但不表示接受,反而在光明日报上写文章质疑诺贝尔文学奖的公正性。(参见胡中原悼念钱钟书先生,温州晚报1998年12月27日)1998年12月19日上午

11、7时38分,钱钟书先生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按照钱钟书先生遗愿,先生后事一切从简,遗体由两三个亲人送别就行了,不举行任何悼念仪式,不保留骨灰,并恳辞花篮、花圈。火化当天,在现场送行的,始终只有20多个人,包括钱钟书的女婿、外孙、外孙女,他的学生,以及学生的学生,一些朋友。还有一些人是听说后自愿赶来的。钱钟书的遗孀、著名学者杨绛把一小朵紫色的勿忘我和白玫瑰放在钱钟书的身体上。火化间的门关上时,别人劝她离开,她说:“不,我要再站两分钟。”她眼睛里隐隐有泪花。钱钟书的遗体火化后,根据他生前的意愿,骨灰就近抛洒。“这样的大学者,代表了一个时代。如果大家都知道了,光海外来的,可能就会有上千吧?”社

12、科院外文所的薛先生说。钱钟书走了,我们还是读他的书吧。先生就活在书里。(三)介绍钱钟书的名言1、大抵学问是荒江野老屋中二三素心人商量培养之事,朝市之显学必成俗学。2、人谓我狂,不知我之实狷。3、人生据说是一部大书。4、打狗要看主人面,那么,打猫要看主妇面了。5、有了门,我们可以出去;有了窗,我们可以不必出去。6、我们希望它来,希望它留,希望它再来这三句话概括了整个人类努力的历史。7、笑的确可以说是人面上的电光,眼睛忽然增添了明亮,唇吻间闪烁着牙齿的光芒。8、假道学的特征可以说是不要脸而偏爱面子。9、偏见可以说是思想的放假。它不是没有思想的人的家常日用,而是有思想的人的星期日娱乐。10、如果你吃

13、到一个鸡蛋,觉得好吃,你又何必去认识下蛋的母鸡呢?11、人生像一座围城,城外面的人拼命想进来,城里面的人拼命想出去。(四)作家与作品钱钟书在学术著作方面主要有谈艺录、管锥编、宋诗选注等,其中管锥编突破了许多人文学科领域,将中西文化和文学做了很多有意义的比较和研究,融广博的知识和精卓的见解于一体,有很高的学术价值。钱钟书同时还著有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短篇小说集人兽鬼,长篇小说围城等。无论他的散文或小说,都具有机智隽永的特点。尤其是长篇小说围城,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已被译成多种外文。围城以留学生方鸿渐回国后的恋爱纠葛和寻职经历为线索,展现抗战时期的大都会、小城镇以及高等学府的生活图景,刻画了一群独

14、特的知识分子,讽刺了文人陋习。因此,围城享有“新儒林外史”之誉。本文选自钱钟书的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这部散文集除本篇外,还收有魔鬼夜访钱钟书先生、窗、论快乐、说笑等,共计10篇。(五)作品赏析本文选取了伊索寓言里的9个寓言故事,别出心裁,从大家熟悉的故事中引发新意,观点新奇,但又言之有理,令人叫绝。通过本文,作者告诫读者,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也变得更加狡猾,我们必须有所提防,才能避免上当受骗。文中提出了很多警世哲理,值得用心体会。关键知识点钱钟书,现代文学研究家、作家、著名学者,代表作有小说围城、学术著作管锥编等。补充知识点1伊索寓言伊索寓言的作者相传是古希腊寓言家伊索。他擅长编讲浅显易懂而寓意

15、深刻的故事。所讲故事陆续经过后人加工,写成诗和散文,最后由拜占廷僧普拉努得斯汇编成现今流行的伊索寓言。伊索寓言其中一部分(如狼与小羊、狮子与野驴等)用凶恶的动物比喻人间的权贵,嘲笑和鞭挞奴隶主阶层,反映了平民及奴隶的思想感情。另一部分(如乌龟与兔、牧人与野山羊等)则总结了生活经验,教人处世和做人的道理。“伊索寓言”短小精悍,比喻恰当,形象生动,流传广,影响大。2卢梭与爱弥儿卢梭(17121778),法国思想家、文学家,法国“启蒙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在困难条件下坚持自学,终于成为博学多才的平民知识分子。社会契约论是卢梭论述其政治思想的代表作,阐述了“天赋人权”和“人民主权”的思想,以及人民有权推翻暴君、建立民主共和国的思想。卢梭的教育思想,集中表现在爱弥儿一书中。这部书是他用20年时间思考、3年时间写成的。在爱弥儿这部闻名世界的论教育的著作中,卢梭根据他的唯物主义感觉经验论的认识论思想,提出了按照人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