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考前模拟试题 人教实验版.doc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40479236 上传时间:2020-07-3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语文考前模拟试题 人教实验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一语文考前模拟试题 人教实验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一语文考前模拟试题 人教实验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语文考前模拟试题 人教实验版.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一语文考前模拟试题一. 基础知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书写均无误的一组是( )A. 残羹冷灸(gng)仪节(y)冠冕(gun)譬如(p)B. 鸦片(y)脑髓(su)孱头(cn)国粹(cu)C. 自栩(x)玄虚(xan)大度(d)宅子(zhi)D. 吝啬(s)蹩进(pi)捧着(png)鱼翅(ch)2. 选出对加黑词解释错误的一项( )A. 但我们没有人根据了“礼尚(崇尚)往来”的仪节,说道:拿来!B. 欣欣然的蹩进(走进、踱进)卧室,大吸剩下的鸦片,那当然更是废物。C. 也不当众摔在毛厕里,以见(看出、看见)其彻底革命。D. 讨一点残羹冷炙(烤肉)做奖赏。3. 依次填入下段横线处的关

2、联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他占有,挑选。看见鱼翅,并不就抛在路上以显示其“平民化”,只要有养料,也和朋友们像萝卜白菜一样吃掉,只是不用它来宴大宾;看见鸦片,也不当众摔在毛厕里,以见其彻底革命,只送到药房里去,以供治病之用,却不弄“出售存膏,售完即止”的玄虚。_炮枪和烟灯,_形式和印度、波斯、阿拉伯的烟具都不同,确可以算是一种国粹,_背着周游世界,一定会有人看,_我想,除了送一点进博物馆之外,其余的是大可以毁掉的了。A. 因为虽然但是所以B. 只有虽然倘使但C. 虽然但是只要但D. 只有因为所以因此4.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 市区两级领导视导后指示:后期复习要注意两点:

3、一是注意考试技巧的训练,二是加强对学生的心理教育。B. 我校高三教师:刘洪、王伟、张兰在一起备课。C. 李白有两句诗:“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我从中感受到了古人的傲骨。D. 一、学习贵在自觉。要有笨鸟先飞的精神,自我加压。二、学习贵在刻苦。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持之以恒。5.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为了建设“活力四川、魅力四川”,使四川人民纷纷行动起来了。B. 防止煤矿不出事故的最好办法,就是加强安全工作。C. 虽然没有获得冠军,但是,他完全可以说尽力而为无怨无悔。D. 这场比赛是宜宾队和内江队争夺冠亚军,肯定十分精彩。二. 阅读选文,回答问题中国一向是所谓“闭关

4、主义”,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自从给枪炮打破了大门之后,又碰了一串钉子,到现在,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别的且不说罢,单是学艺上的东西,近来就先送一批古董到巴黎去展览,但终“不知后事如何”;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听说不远还要送梅兰芳博士到苏联去,以催进“象征主义”,此后是顺便到欧洲传道。我在这里不想讨论梅博士演艺和象征主义的关系,总之,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没有人根据了“礼尚往来”的仪节,说道:拿来!当然,能够只是送出去,也不算坏事情,一者见得丰富,二者见得大度。尼采就自诩过他是太阳,光热无穷,只是给与

5、,不想取得。然而尼采究竟不是太阳,他发了疯。中国也不是,虽然有人说,掘起地下的煤来,就足够全世界几百年之用,但是,几百年之后呢?几百年之后,我们当然是化为魂灵,或上天堂,或落了地狱,但我们的子孙是在的,所以还应该给他们留下一点礼品。要不然,则当佳节大典之际,他们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这种奖赏,不要误解为“抛来”的东西,这是“抛给”的,说得冠冕些,可以称之为“送来”,我在这里不想举出实例。我在这里也并不想对于“送去”再说什么,否则太不“摩登”了。我只想鼓吹我们再吝啬一点,“送去”之外,还得“拿来”,是为“拿来主义”。但我们被“送来”的东西吓怕了。先有英国的鸦片,德国的

6、废枪炮,后有法国的香粉,美国的电影,日本的印着“完全国货”的各种小东西。于是连清醒的青年们,也对于洋货发生了恐怖。其实,这正是因为那是“送来”的,而不是“拿来”的缘故。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6. 理解文中画线的“总之,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一句的含义。7. “送去”“送来”与“拿来”的实质性区别是什么?有什么的不同的后果? 8. 文中为什么要举尼采的例子?9. 鲁迅先生在否定种种错误的做法后,提出拿来主义的主张。有人认为这是排除推理法。结构是:原因,或A或B或C或D;推理,非A,非B,非C;结论,所以D。请你根据这个结构,写出选文的推理过程。三.

7、名句默写10. 大江东去,浪淘尽,_ 。11. 竹杖芒鞋轻胜马,_?_。12. 云中谁寄锦书来? _,_。13.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_, _。四. 诗歌鉴赏 送友人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注: 孤蓬,飞蓬,喻远行的友人。 班马,离群的马。14. 从遣词造句的角度,赏析本诗首联的艺术特色 (3分)答:_15. 颈联是情景交融的佳句,请结合送别的情景阐释该联的句意 (4分) 答:_五. 现代文阅读草堂诗魂细雨蒙蒙,落叶飘飘。当我来时,又是茅屋为秋风所破的季节。老天像有意在营造一份思古幽情,像有意让人来品味一种人生意蕴文章憎

8、命达!茅屋而草堂,草堂而杜甫草堂,这绝代诗圣生命的一大栖息处,这和着一个风雨飘摇的时代、一个伟大灵魂沉吟的处所杜甫草堂,早已成了成都的杜甫草堂公园。草堂公园由大廨、诗史堂、工部祠和柴门等景观组成,给成都人一个清幽的休息场所,也给远方慕名而来的游客以精神的慰藉。设施是对过往的纪念,也是对现在的经营。只是草堂,作为一个诗人艺术生命的凝结处,作为中国文学史的一个纠结点,作为一段历史的观象台,太有特点了,情绪也太浓重了。“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读清人顾复初的“异代不同时,问如此江山,龙盘虎卧几诗客;先生亦流寓,有长留天地,月白风清一草堂”那副对联,更让人嘘唏不已。草堂的文化意义与杜甫在世时命运的反

9、差也太大了。然而,又让人坚信只要确实灿烂过,也就注定会占有辉煌。草堂足供观赏,甬道曲折,尽可徜徉,更何况又是细雨迷蒙,黄叶铺地! 草堂,草堂,此时此际的草堂在诉说什么呢?从开元到天宝,壮游,三吏三别,北征,秋兴八首,直到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代诗史再现了一个时代,仅这些就足以彪炳青史了。这是杜甫的不朽,这是杜甫的辉煌,这也是杜甫的价值所在。舍此,我们又何以了然在一个大起大落的时代里,有一个愈老大愈清瘦愈苦寒的杜工部! 这些是不必说的。但仅仅如此,就远不能了然杜甫诗歌抑郁沉雄的内在生命力,也远不能了然士人的用世之志与命运悲剧。这正是文章憎命达的命意所在,是其深层的人生意蕴所在,也是中国历史上人才的成

10、就与命运的二律悖反。中华传统,士人总有一份天下之志、用世之心,更何况出身于奉儒守官世家的杜甫! 杜甫曾抒写人生抱负:“甫昔少年日,早充观国宾”,“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他希望一出山就占据要津,而且充满理想色彩要让君王赶上传说中的尧舜,要使全国民风淳朴敦厚。志莫大焉! 然而,命运总是跟人开玩笑,历史也总在捉弄志士仁人。由开元而天宝,张九龄罢相,李林甫上台,唐王朝也已今非昔比,贤能之人想说什么做什么都已不可能了。这是国家的不幸,时代的不幸,也注定了杜甫一生宏图大志的落空。肃宗即位后,杜甫表面上拥有一官半职,比如左拾遗、华州司功参军、工部员外郎,而实际上却难有作为,薪俸也

11、不足以养家。离开中原后,其行迹大略是同谷锦城夔州潭州,同时他的生命也如一片黄叶飘到了尽头。可是,他的诗作却从此更加如长河激浪,深潭照物,映现出一代河山的风云、生灵的状貌。它们如钟,如鼓,回响在中华历史的长空。杜甫的命运就这样确定了,杜甫的历史角色及其创作成就也就这样确定了。这时我们再吟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诗句,就会发现,个人的遭际,在诗圣眼中已不算什么了,此时他所想的只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苦寒到此已极矣,而忧患、仁慈至此亦已极矣! 杜甫之胸怀,杜甫之心地足以光照日月! “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或者说经邦济世,要的不就是这种德与才么? 但是,风雨飘摇中的唐王朝抛弃了杜甫

12、,而历史却于风雨飘摇中造就了另一个杜甫。这究竟是杜甫的不幸,还是杜甫的幸运呢? 历史总是把一份生命的朴素,让人咀嚼得百味丛生。流连一番,天色已晚,该走了。细雨依然。16. 从文中看,“草堂的文化意义”指的是什么?(不超过30个字)(3分)答: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17. 从文章第四段看,“草堂在诉说什么呢?”请根据文意概括回答。(3分)答:_18.(4分)(1)这篇文章写到了哪些方面的对比?答:_(2)结合全文,简要分析这种写法的好处。答:_19. 下列对这篇文章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4分)( )A. 文章通过分析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诗句,鲜明地揭示了杜甫在

13、风雨飘摇的时代,不顾个人生活的苦寒,关注国事,心忧苍生的伟大胸怀。B. 作者借用顾复初的对联抒发参观杜甫草堂的感慨,择取杜甫著名诗句阐述诗人的理想与情怀,引用贴切,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C. 围绕“文章憎命达”这一中心,文章深入探讨了伟大诗人杜甫壮游、三吏三别、北征、秋兴八首以及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诗的历史意义。D. 文章以写景和交代游踪开始,接着点明主旨,然后分别从草堂引发的观感、杜甫人生艺术道路两个方面展开叙述,最后以写景和交代游踪作结,结构完整,中心突出。E. 文章用“如长河激浪,深潭照物”形容杜甫诗歌波澜壮阔、想像奇特的浪漫色彩,用“如钟,如鼓,回响在中华历史的长空”形容杜甫诗歌超越时空的

14、现实意义。六. 阅读选文,回答问题。鸟是树的花朵吴忌我们穿起了厚厚的棉衣,而有些树木落光了叶子!看吧,这就冬天了!一棵树落光了叶子,不能说丑,但缺了枝繁叶茂的风姿,裸露出树枝与树枝之间巨大的空旷,总是遗憾。我时常冲动,希望能在冬天的树枝与树枝之间放点什么。我喜欢让一切事物都从无到有。这令人激动。冬天总是如此疏疏朗朗,树木仿佛都停止了生长,我们总是怀着一种等待的心理度过冬天,只有下雪,玉树琼枝,以及屋檐吊着冰凌,还能令我们开心。然而一些鸟落到了树上,大大小小,五颜六色。我仿佛看见满树的花朵!有时候,鸟是一群一群地飞来又飞走的,黑压压一大片的是八哥或乌鸦,冬天的麻雀也喜欢一群一群地落在光秃秃的树上。黑色的鸟群会在瞬间装点一丛树林。一群白鸽落到树枝上,仿佛早春的玉兰花开,白得丰腴而优雅。鸟儿们叫着喊着,吵吵闹闹。有时候,三只五只,它们散落在稀疏的树枝上。有时候只有一只,孤独地立在细细的树枝上,这使人记起树上的花朵,也是先开一朵,再开一大片的。树枝上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