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信息化信息化知识}内蒙古自治区地质调查信息化工作

上传人:卓****库 文档编号:140462148 上传时间:2020-07-29 格式:PPTX 页数:34 大小:5.9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信息化信息化知识}内蒙古自治区地质调查信息化工作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管理信息化信息化知识}内蒙古自治区地质调查信息化工作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管理信息化信息化知识}内蒙古自治区地质调查信息化工作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管理信息化信息化知识}内蒙古自治区地质调查信息化工作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管理信息化信息化知识}内蒙古自治区地质调查信息化工作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管理信息化信息化知识}内蒙古自治区地质调查信息化工作》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信息化信息化知识}内蒙古自治区地质调查信息化工作(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二五年六月,加强地学数据库建设与开发应用 努力推进地质调查评价主流程信息化,内蒙古自治区地质调查信息化工作,内蒙古自治区地质调查信息化工作,一、前言 在中国地质调查局和内蒙古自治区国土资源厅的领导下,内蒙古自治区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2000年内蒙古自治区地质调查院成立后,各类地学数据库建库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建成了一批高质量的地学数据库,解决了我区海量地学数据分散、保存方法落后、查询困难、利用率低等问题;也推动了我区地质调查评价主流程信息化的进程。随着全国和自治区经济发展的加速,我们不但要进行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更重要的是去维护和开发利用这一宝贵的资源,为政府科学规划决策

2、服务;同时通过网络建设实现国土资源信息共享,更好地为社会公众服务,为商业性地勘工作服务,早日实现“金土工程”。,内蒙古自治区地质调查信息化工作,内蒙古自治区 地质调查信息化建设,地质调查信息化建设 的基本情况,地质调查信息化建设的 经验与应用成果,地质调查信息化建设 的设想,内蒙古自治区地质调查信息化工作,1.1 数据库建设情况,自一九九七年以来,我区相继承担了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下达的不同专业、不同比例尺的地学数据库建设任务。,1 地质调查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情况,(一) 数据库建设,二、地质调查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情况,1.基础数据库,矿产地数据库,该数据库储量以内蒙古自治区矿产储量表,涵盖了200

3、0年内的所有矿产地。广泛用于内蒙古自治区的综合规划研究、矿产资源评价、地方矿产资源勘查与开发利用等不同研究方向。,内蒙古自治区地质调查信息化工作,20世纪地质工作程度数据库是2002年完成的,该数据库质量优秀,在全国名列前茅。收集了我区1950年2000年所有地质工作的资料信息,包括区域地质调查、矿产勘查、地球物理勘查、地球化学勘查、遥感地质调查、水文地质调查、环境地质调查、工程地质调查专业的地质成果资料,形成地质工作程度图层96个,矿产地图层13个。该数据库为我区地质工作的规划与部署提供服务,使地质工作规划和部署更具科学依据,避免了工作投入的重复和浪费,也将为其他从事地质工作的机构提供信息服

4、务。,内蒙古自治区地质调查信息化工作,内蒙古自治区地质调查信息化工作,内蒙古自治区岩石地层数据库1995年建成,录入了全区岩石地层单位209个,剖面数710个。该数据库已于2004年开始维护。在该数据库的引导下规范了内蒙古自治区地层学研究和地层单位划分,提高了我区区域地层研究程度和水平, 为基础地质研究、1/25万区调填图、中小比例尺地质编图和地质找矿工作提供现代地层学依据。,同位素测年数据库618个样品数据,该数据库的建设能更加有效地保存同位素地质年龄资料,实现基础地质数据资源共享,提高同位素地质测年资料的利用程度和使用价值,为地质研究提供基础数据源。,区域地质调查数据库是2001年承担的。

5、按照15万、1:20万、125万区域地质调查项目和综合研究项目等建立属性数据库。包括区域地质调查基本情况、设计审查与复审、野外验收与补课、成果报告评审、复核与认定、成果资料汇交等属性内容。,内蒙古自治区地质调查信息化工作,内蒙古自治区岩石数据库为试点项目,涉及的图幅共4幅,其中岩石薄片2618个、常量元素105个、人工重砂10个、稀土元素24个、电子探针27个。,内蒙古自治区岩石数据库,内蒙古自治区地质调查信息化工作,2.区域地质图空间数据库,120万数字地质图空间数据库是19972001年全部完成的,除大兴安岭森林覆盖区和沙漠区外,共计199幅,约102万Km2,成为我区地学空间数据库中第一

6、个覆盖区域广,内容完整的中比例尺地质空间数据库。,内蒙古自治区地质调查信息化工作,2.区域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内蒙古自治区地质调查信息化工作,3.区域水文地质图空间数据库,从2000年开始建库工作,已完成67幅,2005年预计将完成45幅,共计将完成112幅,约占所有已完成1:20万区域水文地质普查图幅的90%以上。为1:20万地质图按图幅进行存储管理、检索、输出和共享创造了条件。,1:5万重点城市及经济开发区水工环地质综合空间数据库是2001年在已有1:5万水工环地质调查资料基础上,完成了包头地区3幅建库工作。,内蒙古自治区地质调查信息化工作,4.其它数据库, 遥感数据库以美国陆地卫星7号ET

7、M数据为数据源,经过RGB彩色合成、图像增强、图像几何精校正和投影变换,建立全区96景ETM遥感影像数据库。, 1:20万化探数据库是1995年起开始建库的,到2005年为止已将收集到的120万区域化探数据入库。包括岩石样数据、质量监控数据及组合样数据。该数据库已经服务于我区地质找矿、农业化探等领域。,重力数据库利用省级区域重力数据库(PGDB1.0)将原始数据进行外部校正和数据转换最终形成内蒙古自治区明码格式的重力数据文件(.det格式),即含有经度、纬度和布格重力值三参数的重力数据库。, 航磁数据库的原数据源于1:100万航磁数据。根据工作需要生成三角剖分网,进行内插网格化形成*.grd格

8、式文件。,内蒙古自治区地质调查信息化工作,(二)网络建设情况,现在的内蒙古自治区地质调查院面貌一新,在网络建设中采用了现今较先进的网络联接技术,即以内蒙古自治区地质调查院网络机房为中心,其他各办公室呈星型方式接入网络机房,院网络机房以SDH方式与国家地质信息网进行专线连接,从而实现网上信息资源共享、网上公文的传递以及各类报表的上报。 预计内蒙古自治区地质调查院的网络信息服务今年正式开通,全面介绍内蒙古自治区地质大调查国土资源概况、项目实施情况、地调新闻、动态信息、地质科技等,还具备电子信访、数据查询互访等功能,为地质大调查办公决策、数据服务、国土资源电子政务提供支持。,内蒙古自治区地质调查信息

9、化工作,内蒙古自治区地质调查院主楼,内蒙古自治区地质调查信息化工作,(二)网络建设情况,网络中央机房安装了计算机网络系统、多媒体语音系统、投影系统、机房监控系统和防火系统等多功能操作系统,可同时进行多项工作。接中国地质调查局专线的电脑在网络中央机房中心交换机上进行了基于端口的VLAN划分,分为财务子网、办公子网、生产技术部子网、综合规划子网,主管领导的电脑入办公子网,其与分管部门子网VLAN接口共享。在内部局域网子系统的建设中,也充分考虑到广域网络传输的安全可靠性和畅通性。 利用邮件服务器软件实现局域网内的邮件服务,公文、通知等为直接通过邮件的方式发送。在服务器中设置共享区域,通过设置用户共享

10、级别,传送容量较大的文字报告及图件等。,内蒙古自治区地质调查信息化工作,内蒙古自治区地质调查院网络建设结构图,中国地质调查局,数据 审核 提取,内蒙古自治区地质调查信息化工作,(三)地质调查野外数据采集系统的应用,按照中国地质调查局提出的“区域地质调查主流程信息化”的总体部署,2003年起我区在区域地质和矿产资源评价两大领域应用了中国地质调查局开发的“数字地质填图系统” 及“矿产资源评价野外数据采集系统”。,内蒙古自治区地质调查信息化工作,1:25万扎兰屯市幅数字地形图和遥感图像叠加图形,首次运用PRB模型对采用以点或线的形式被添加存储到工程文件中而又可以和地理底图或其它要素分开。,内蒙古自治

11、区地质调查信息化工作,RGMAPGIS系统不仅在野外地质路线及地质剖面的研究为广大地质调查工作者提供了科学、方便和高效的工具,而且还应用在实际材料图的编制的全过程。,内蒙古自治区地质调查信息化工作,在地质剖面测制与整理中,RGSECTION程序通过高度的结构化的程序模块,使得导线、分层、素描等成为各自的文件,然而又密切关联着,还具有计算机自动剖面计算和成图功能。,扎兰屯市卧牛河镇下奥陶统布龙山组 实测剖面图,内蒙古自治区地质调查信息化工作,“内蒙古二连-东乌旗铜多金属矿评价”的锡林浩特-霍林郭勒矿产资源评价项目除了利用“数字地质填图系统”进行野外地质草测外,主要运用“矿产资源评价野外数据采集系

12、统”完成槽探和坑探工程编录,该系统将导线库、轮廓库、分层库、采样库、刻槽库、产状库、照片库、素描图等合为一体。,2.矿产资源评价野外数据采集系统,内蒙古自治区地质调查信息化工作,三、地质调查信息化建设的经验与应用成果,(一)培养专业人才,提高队伍水平,20012004年先后有六十余名各专业人员参与了不同专业、不同比例尺的空间数据库建设约240幅,数据库建设项目十余个,数据质量优秀。通过各类数据库的建库工作不仅提高了全院职工的计算机操作水平,也保证了数据质量,培养了一大批专业人才,为我院计算机普及应用,为大调查项目的其它数据库建设及项目管理奠定了基础。,内蒙古自治区地质调查信息化工作,(二)及时

13、总结经验,完善操作流程,内蒙古自治区地质调查院成立后,在缺乏相关资料的情况下,各数据库建设项目组均编写了相关的作业指导书和操作性强的建库工作流程,并在实践中不断修改补充,使之更具操作性和质量保证性。各数据库项目操作流程得到了其它省市地调院的认可而被一些省份借鉴。,内蒙古自治区地质调查信息化工作,(三)提高工作水准,加强合作交流,一直以来严把数据库质量关是各类数据库建设的根本。仅2000年度以四个信息项目全部获得“优秀级”的好成绩顺利通过了中国地质调查局信息项目验收,一举扭转我区地学数据库建设的落后局面。在接下来的几年中,内蒙古自治区地质调查院仍以一丝不苟的精神进行各类地学数据库的建设,各年度均

14、以多项“优秀级”获得中国地质调查局的好评。 利用已建的高质量的地学数据库这一宝贵资源,与多家院校和科研单位进行合作研究完成了多项综合研究项目。,内蒙古自治区地质调查信息化工作,内蒙古自治区东部(西部)地球化学块体潜力评价,结合内蒙古自治区地球化学 块体潜力评价研究划分出了 不同元素不同级别地球化学 富集区,圈定各元素地球化学块体,提出多处贵金属及多金属成矿预测区。,内蒙古自治区地质调查信息化工作,通过数据库建设构建区级地学数据管理系统,实现地质调查国土资源信息管理的科学化、现代化,为政府决策、综合规划、矿产资源勘查区和成矿远景区圈定及社会各阶层服务是数据库建设的总体目标。,(四)明确服务对象,

15、调整应用领域,内蒙古自治区地质调查信息化工作,内蒙古自治区地质调查信息化工作,在社会服务方面我们及时调整服务领域,根据我区部分盟市地方政府的要求做了许多基础地质矿产工作,为这些地区的资源评价和地方政府编制矿产勘查规划提供了基础资料,配合了自治区地方经济的发展。,内蒙古自治区地质调查信息化工作,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系列图件,内蒙古自治区地质调查信息化工作,四 地质调查信息化建设的设想,(一) 地学数据库建设与开发利用,建设基础性、公益性数据库和大调查 项目的数据库建设,加快实现国土 资源公益信息的社会化。,对一批适用型数据库长期维护; 建立各类数据库的管理系统。,研制数据分析评价系统,对地学 数

16、据库二次开发,实现数据库 建设跨越式发展。,内蒙古自治区地质调查信息化工作,(二)继续推进地质调查评价主流程信息化,我区的地质矿产调查项目使用的填图系统为2004版更新程序,作为全国第二批野外数据采集试点和推广项目,成功地借鉴了第一批项目的先进经验。今年我们仍将调配一切积极因素,做好试点工作,并在“额济纳旗小狐狸山战略性矿产远景调查”和“苏尼特左旗达来庙战略性矿产远景调查”两项目中全面推广。,内蒙古自治区地质调查信息化工作,(三)加强网络建设 增强服务意识,在内部局域网的带动下,形成以网络为依托的地质大调查项目管理、地学数据库管理的动态管理模式,为今后开展互联网信息服务奠定基础。在此基础上逐步实现全区、全国国土资源信息广域传输,促进国土资源管理的网络化,解决我区网络服务程度低,国土资源信息缺乏交互式查询与服务的问题,促进数据库产业的健康发展。在网络建设的基础上发展外部网站、电子阅览等多种形式的信息服务系统或通过数据深加工,向社会和决策管理部门提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国土资源信息服务,促进国土资源信息社会化服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