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清朝后期的金融培训资料

上传人:yuzo****123 文档编号:140455486 上传时间:2020-07-29 格式:PPT 页数:143 大小:1.2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十章清朝后期的金融培训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43页
第十章清朝后期的金融培训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43页
第十章清朝后期的金融培训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43页
第十章清朝后期的金融培训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43页
第十章清朝后期的金融培训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十章清朝后期的金融培训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章清朝后期的金融培训资料(1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二、货币制度与货币流通,清朝后期继续实行银铜复本位的货币制度: 18401900年依然是银钱并行流通的时期。 这个时期曾经流通的货币有条块白银(实银两)、银铸币(中外银元)、铜铁铸币(制钱)、以银为单位的官票和以钱为单位的宝钞、地方官银钱局行号的钞票等官方纸币、传统商号发行的私人银钱票、中外新式银行的银行券等纸质的信用货币。,清朝后期依然实施落后的白银货币制度(P256): 清朝后期所使用的白银货币的单位依然不统一,分为条块白银(银两)的单位“两”和银铸币的单位“元”。 清朝后期所使用的条块白银货币(银两)依然不统一,分为实银两和虚银两,前者是有实体的现银,用于现金交易;后者仅是实银的价值符号

2、和记账单位,用于转账结算(略) 。,清朝后期流通的实银两统称为“元宝”或“宝银”,由于其铸造权分散在各省,所以各省铸造的宝银在形状、重量、成色、名称上仍不统一: 据统计,清代全国铸造的宝银有100多种。 宝银的成色分为纯银、足银、纹银、标准银等全国统一的、公认的标准(略)。,清朝的宝银是原始的称量货币,因为没有统一的形状、成色、重量标准和名称,每次交易都必须耗费一定的人财物力来鉴定宝银的成色、重量或进行折算,使用不方便,交易成本高,交易效率低,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因此,相对于有统一、固定的形状、成色、重量标准的银币来说,银两制度是一种落后的货币制度(略)。,宝银不统一的原因是白银货币铸造权分

3、散,清政府不干预白银货币的铸造,允许民间自设铸造银锭的机构银炉,允许民间自由铸造或熔化银锭,而银炉等机构的技术、经验不等,导致银锭的成色不一;政府不作为、不重商、甚至藉此抑商和盘剥商人。,清朝后期的虚银两适应商业发展内生货币需求及克服实银两流通的地区性问题而继续存在: 虚银两也有假设的重量和成色,用于账务处理(略)。,清代后期各地使用的虚银两仍不统一,影响较大的虚银两依然是上海的九八规元;天津的行化银;汉口的洋例银;营口的过炉银(过账银)等等。 浙江宁波、杭州等地钱庄业的“过账簿制度”、“划洋制度”都使用虚银两来记账和结账。,清代落后的银两制度带来的影响: 限制商业发展。 为官商勾结,上下其手

4、,敲诈盘剥百姓商人提供了制度条件。 为货币兑换业的发达提供了制度环境。,1840年后,中国经济近代化,中外经济交流扩大,成为世界资本主义市场的一部分,全国统一的市场开始形成,经济发展迫切需要一种统一的本位货币,银两制度的落后使其难以适应经济发展内生的货币需要,加上外国银元在华流通带来的冲击,银两制度的危机就显露出来了。,银两使用的不方便以及外国银元使用的便利使得外国银元在华流通量、流通范围扩大,外国银元的价格上升,这对中国货币金融的稳定发展有不利影响。受外国银元在华流通的冲击,国内出现了自行铸造银元的呼声及其活动(P257) :,从林则徐的“苏省并无洋银出洋”折中,已知嘉庆、道光年间江苏、浙江

5、、上海等地民间早已仿铸银元。 洋务运动期间吉林将军希元已在吉林铸造场平银元。,两广总督张之洞于光绪十三年(1887年)委托使英大臣在英国订购全套造币机器,并在广东钱局首铸机制银元“龙洋”和铜元。,1895年后北洋机器局、江南机器局和各省纷纷购置国外机械,仿铸银元,以致自铸银元杂乱过剩,流通受阻。 张之洞主政的湖北、广东两省为垄断自铸银元的收益而要求统一银元的铸造。清政府为稳定银元币制、抵制外国银元流通、防止银两外流也想统一银元铸造,遂将银元铸造权归并于广东、湖北两省,但由于地方利益的阻挠并未成功。,1899年清政府准许两广总督张之洞设厂铸造中国首批银元“光绪元宝”,1900年该银元开始在市场流

6、通(P257)。,银币光绪元宝1889年发行,成色为91。正面铸有铭文,顶部铸楷体“造币总厂”,底部铸“库平七钱二分”标识,中心直读“光绪元宝”四字,币中心还有四字直读体满文。银币背面外圈顶部“光绪年造”楷体铭文,余部用小号英文标准字体铭“大清帝国银币”字样,内圈铸有正面腾云五爪龙一只,品相稍嫌粗糙,其审美风格独持,钱币正面鲜然可见满汉文化的融合,而钱背却明确标示了西方文化的介入。钱币虽小,也可管窥社会文化一斑。,清朝宣统二年(1910年)清政府整顿币制,颁布币制则例,将银元铸造权收归中央,开始铸造“大清银币”作为国家铸币。但仍然未能取缔外国银元、外国银行券和各种私人发行的通用银钱票的流通。,

7、清朝的制钱体系出现危机并在1900年崩溃(P258): 统治者通过减重和减色来贬低制钱的价值,导致物价上涨,变相征收通货膨胀税。 清政府虽然严禁民间私铸、私销制钱,但是又实行各省分散铸造制钱的政策。京城的宝源、宝泉局铸造的制钱仅供北京使用,各地铸造局铸造的制钱供本地使用,导致制钱不完全统一。 制钱的不统一使其流通具有地域上的局限性。,咸丰时期爆发通货膨胀,制钱难以流通。 滇铜减产,铜材上涨,铸造制钱亏本,导致制钱停铸。 以下是清朝从顺治到咸丰各朝铸造的制钱的图样。,19001912年是银两、银元与铜元并行流通的阶段。 1900年两广总督李鸿章开始在广东铸造当十的铜元“光绪元宝”,1枚铜元折合制

8、钱20文(P258)。,光绪二十三年(公元1897 年),江西道监察御史陈其璋奏请“仿造大小铜元,以补制钱之不足”。光绪二十三年(公元1900 年),铜元首次在广东试铸成功。铜元每枚重2钱,含铜95、白铅4、锡1。正面铸“光绪元宝”四汉字和“广宝”二满字,周围有“每百个换一圆”的字样。背面中央刻有一蟠龙纹饰,周围有英文“广东一仙”等字样。这是最初的铜元。,我国铜元俗称铜板。铜元与历代的方孔铜钱不同。中间无孔,系仿照香港铜辅币铸造而成的。它的诞生,标志着我国金属货币铸造工艺从传统的手工翻砂铸造进入了先进的机器化生产的新阶段。 铜元的历史一直延续到1936年。,清朝中后期(1840年后)的货币流通

9、问题: 咸丰时期货币的财政性发行引发了严重的通货膨胀。 清朝从乾隆晚期开始,财政状况日益恶化:乾隆时期对外用兵,对内镇压各族人民的反抗,军政开支巨大;加上连年灾荒,税收减少,财政出现困难。嘉庆时期爆发白莲教大起义,财政更加困难。道光时期河工耗费巨大,加上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军费和2100万元赔款,财政形势更加严峻。咸丰时期又爆发太平天国起义(1851年)和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年),庞大的军费开支和对外赔款使得清朝的财政出现危机。,1853年清政府开始滥铸铜铁大钱(P258)。 财政困难的清政府急需铸钱以资国用,但由于银贵钱贱,商品经济发展对铜钱的需求增加,而西南地区少数民族起义使得云南铜矿产量

10、减少,铸造制钱所需的铜、铅等原料缺乏,铜价上涨,铸钱成本增加,官钱被私自销熔,私铸小钱充斥市场。为了维护制钱,缓解财政困难,清政府转而滥铸铜铁大钱。,从1853年5月清政府铸造重六钱的当十钱“咸丰重宝”开始,咸丰朝的钱币按计值等级划分为制钱、当四、当五、当八、当十、当二十、当三十、当四十、当五十、当百、当二百、当三百、当四百、当五百、当千十五级。其中制钱叫“通宝”,当四至当五十叫“重宝”,当五十以上的叫“元宝”。,铸造铜铁大钱可以降低清政府铸钱的成本,增加清政府的铸币收益,变相减轻钱币重量,是变相的通货膨胀。,为了解决财政困难和弥补金属币材的不足,清政府还滥发各种面值的户部官票(银票)和大清宝

11、钞(钱票)。 1853年开始印制的官票以银两为单位,分一两、三两、五两、十两、五十两等多种面额(P259)。,1858年印制的大清宝钞以制钱为单位,分为二百五十文、五百文、一千文、一千五百文、二千文、五千文、十千文(一万文)、五十千文、百千文(十万文)等多种面额。,18531861年间,清政府铸造发行的大钱和票钞的总量达到银6024.9万两,占到清政府该时期国库收入8667.3两的69.5%。,清政府滥铸滥发的铜铁大钱和票钞不受商民欢迎,很快就跌价或贬值,致使私铸盛行,物价上涨。18541859年,除了不断跌价的当十大钱在1907年才由大清银行收回以外,其余的大钱都先后停止铸造,大钱制度以失败

12、告终。,官票宝钞最初是可以兑现的,后来发行多了,不能兑现,信用受损,市场拒绝使用。官票在发行后六个多月,宝钞在发行后十天,即1854年12月就在京城行不通了。1861年清政府被迫清理官票宝钞,限令收回。此时的官票早已经绝迹,而宝钞贬值到每贯仅值钱二十六文,最高五十二文,几乎成为废纸。同治初年,清政府通令各省财政收支均不使用票钞,恶性通货膨胀才逐渐平息下来。,18511864年太平天国也曾经铸造和流通当五十、当百等大钱。另外,上海小刀会等清末农民起义军也曾经铸造和流通过少量的钱币。,19世纪70年代以后中国的汇率问题及其引发的币制改革争论。 19世纪70年代初以后,欧美及日本等国家实行金本位制,

13、国际金价上扬而银价下跌,该走势导致中国货币的对外价值即汇率不断下跌(P100),进而产生了“镑亏”问题,并由此加重了中国的外债负担(P99),加剧了国内的通货紧缩,使得中国的银根被外资银行控制,通货紧缩和金融市场操纵成为金融风潮爆发的重要原因。,”镑亏”问题是与各国货币制度的变迁以及清朝落后的货币制度联系在一起的。解决“镑亏”问题,首先需要改良中国落后的货币制度。 关于清代币制改良有多种意见: 清朝顺天府尹胡燏棻(1895年)、太常寺少卿盛宣怀和陈炽(1896年)、通政司参议杨宜治(1897年)、驻俄公使胡惟德(1903年)康有为(1910年)主张行使金本位制。,湖广总督张之洞(1904年)以

14、中国人习惯用铜而黄金短缺为由,反对实行金本位制。 美国“国际汇兑委员会”委员精琪(1904年)从维护外国债权人利益的角度出发,主张中国实行虚金本位制(金汇兑本位制)以稳定汇率。由于金汇兑本位制的实施会使该国丧失货币政策的自主性,该国货币经济会受金本位制国家货币政策的影响,所以该方案遭致中国方面反对而未果。,中国币制改革的理想方案是实行金本位制,不得已求其次则是实行金汇兑本位制,但实行该货币制度使得中国货币经济又被外国列强控制的危险,于是多数人主张先实行银本位制。而实行银本位制,又产生了以两为货币单位还是以元为货币单位的两元之争。,盛宣怀最初主张以两为银币的单位,后来受到访日的影响,转而主张用元

15、作为银币的单位。1910年清政府颁布币制则例,宣布实行银本位制,确定“大清国币单位定名曰圆”,铸造大清银币。但直到1933年中国实际上都实行两元并行的银本位制。,三、钱庄的发展与演变(P109),鸦片战争后通商口岸的钱庄业从货币兑换业向私人银行演化: 鸦片战争后或者洋务运动期间钱庄的信用业务获得发展,逐渐向主营存放款、汇兑、发行银钱票(庄票)、兑换货币的私人银行演进,这是鸦片战争后传统金融业的创新并导致了中国银行业结构的变化。,鸦片战争后钱庄从货币兑换机构向私人银行演变有时代的原因。 鸦片战争后钱庄不仅发生了质变,而且继续发生量变 钱庄的地域分布、规模、数量都有了新的发展。,鸦片战争后钱庄在数

16、量上扩张有其特定的原因: 鸦片战争后,钱庄的发展,是内外贸易扩大、太平天国后期战局的演变以及钱庄业自身制度创新等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具体分为以下三点)。,钱庄主要是商业金融,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商业的发展是钱庄业快速发展基础。 钱庄业建立了独特的票据交换和资金清算制度。 钱庄与外资银行、票号之间建立了资金拆放关系也有利于钱庄业务的扩张。,钱庄的业务及其在经济发展的作用日益扩大 钱庄的业务范围和规模继续扩大: 钱庄签发的庄票增多,庄票得到广泛的推广(P113); 钱庄利用拆票制度向外商银行拆借资金的规模扩大(P115);,清代北京银钱业发行的钱贴 系清代咸丰、同治年间北京城内兴起的金融业所发行流通的钱帖。当时中国的银行尚未出现,这些兴起的金融机构担负了类似银行的角色。清京钱帖,全为直式票幅,绝大部分采取手写形式书填票面面额,并盖有抬头章、押款章、落地章、防伪章等各种印鉴。,部分较大的钱庄也使用汇票来办理埠际间的商业汇兑业务(P116); 钱庄对购销进出口商品的华商提供的贷款增多(P120); 甲午战争后,钱庄与工矿业之间的存放款联系也日益增加(P122-125)。,钱庄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