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中的师德案例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14044628 上传时间:2017-10-2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0.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堂教学中的师德案例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课堂教学中的师德案例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课堂教学中的师德案例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课堂教学中的师德案例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课堂教学中的师德案例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课堂教学中的师德案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堂教学中的师德案例(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例赏析第一节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案例赏析 案例 1:难忘的一堂语文课 我刚在黑板上写下课题老树的故事,正准备按常规讲课时,教室里炸开了锅。“老师,老师,你看,老树爷爷是双眼皮呢。”“才不是呢,这是老树爷爷笑眯了眼,看上去像双眼皮。”“那老树爷爷为什么笑呢?”望着乱哄哄的教室,我非常生气,手中的教鞭就要狠狠地敲在讲桌上。是顺着孩子们的思路展开教学,还是将孩子们的学习思路扭到我原来的教学思路上来?我扫视着一双双表情各异的目光,寻找着答案:我们学新教材,学生为什么不可以从课文的插图进入阅读呢?对!我必须尊重学生的选择,调整教学思路。待孩子们平静后,我说:“这堂课老师和你们一起当学生,听一听你们关于老树

2、的故事。”一个胆大的学生举手了。我让他上讲台为大家讲老树的故事,我坐到了这个学生的座位上。孩子们见我真做起了“学生”,都一心地听他讲故事。“这棵老树年轻的时候可漂亮了,现在,老了,长满了皱纹。”“鸟儿是老树的好朋友,老树可喜欢它们了。”“老树爷爷可爱听歌了,鸟儿们在它身上唱呀,跳呀,老树乐得笑眯了眼。”我像小学生一样专心地听着孩子们心中关于老树的故事。我惊叹孩子们如此奇妙的想象。我为什么不给他们创造一个想象的自由空间呢?趁势而进,我又向“小老师”们提出了一系列问题,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你们还有没有问题要向老树爷爷请教呢?”刷!一双双小手迫不及待地举起来,问题也千奇百怪。“老树爷爷,是谁把你

3、栽下的?”“老树,老树,小鸟在你头上玩,你痒痒吗?”“你生病了,谁给你治病呀?”孩子们畅所欲言,自由想象,从他们脸上,我看到了畅快淋漓的神情。我为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而骄傲!案例评析:上述的课例贯彻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这一教学思想。教师采用了讲授启发和诱导学生思维的方法,把“扶”与“放”有机地结合起来。教师和学生之间从原有的“权威服从”关系转变成了“引导自主发现合作探究”的关系。学生通过这种自主探究发现知识的过程,获得了一种成功的体验和自我价值感的实现。实践证明,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交互合作的学习方式,能收到满意的效果。系统地向学生传递科学文化知识,使学生获得一定的知识

4、与技能,发展能力和智力,这是教师最基本的任务。人类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积累了大量有价值的知识和经验,这些知识和经验是社会前进的内在力量,需要一代代地传递下去,教师就是最主要的传授者,但教师必须认识到传授知识不等于把知识简单地呈现给学生,教师应当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导者,要求学生主动地学习。教师的责任在于如何帮助学生学习,告诉他们怎样和在什么地方找到答案,而不只是直接灌输给他们知识。教师的主要精力应当用于指导学生学习,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和提高学习技巧,改进学习方法,教会学生观察和思维,培养他们的能力,促进他们智慧的发展。第二节教学目标的重新定位案例赏析 案例 1:教学目标设计存在偏差 在当

5、前的数学教学设计中,很多数学教师忽略了教学目标的设计。2003 年暑假,我县 300 多位教师通过上课竞争上岗。上课前教学设计时间只有 1 小时。令人吃惊的是,没有一位教师在教学设计方案上写下教学目标。事后通过调查,大部分教师都说,短短 1 个小时,教学过程都来不及设计,谁还在思考教学目标,平时写教学目标,许多都抄袭教学参考书或现成教案。看到问题的严重性,县教研室专门组织了一场全县数学教师教学目标设计评比。参评作品中,优秀作品很少,很多教师设计的教学目标不是太笼统、太空泛、太模糊、不确切、没有针对性,就是太高,或太低;有的只有知识目标、技能目标,没有能力、情感、态度目标;用“教师做什么”的词句

6、陈述教学目标,陈述的是教师行为,例如“使学生”“教会了学生”“培养学生”等等,而不是学生通过学习后行为的变化。(夏晓华)案例 2:在知识学习中走进学生心灵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数学实验教材一年级统计教学片段 师: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日,下面我们来当一个小小统计员,一起来把我们班同学的生日作一个小小的统计。(师生互动,现场调查全班同学的生日。)师:现在你拿出作业纸,把全班同学的生日做成一张统计图。生:老师,我们可以用自己喜欢的颜色涂吗?师:当然可以了。(学生独立完成统计图,并上台展示自己的作品。)生 1:一月用橘黄色,我希望冬天的太阳是橘黄色的,那么冬天就不会再寒冷了。生 2:三月用绿色,春天大地

7、穿上了绿色的衣裳。生 3:六月用蓝色,我想要是夏天的太阳是蓝色的,那么妈妈去地里干活就不会热了。生 4:八月用红色,因为我是八月出生的,我的生日是妈妈的苦日。生 5:十月用黄色,因为秋天地里的庄稼都丰收了,是一个收获的季节。(大多数学生争相展示自己的作品,发表自己的看法,但仍有个别学生没有发言。)师:谁还愿意展示自己的作品?(一个瘦瘦的小女孩 G 站起来,当她展示自己的作品时,学生哄堂大笑,小女孩低下了头。她涂的统计图没有其他学生的那么绚丽多彩,不少月份竟然用了灰色和黑色。)师:(指一生 A)你为什么笑呢?生 A:老师,三月是春天,春天小草绿了,庄稼绿了,树木绿了春天是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应该绿

8、色的呀。师:我们来听听她的原因好吗?那你能告诉老师和同学,你为什么这么涂吗?生(怯怯地站起来,低着头):我我妈妈前年十月生病了,去年三月死了我想我妈妈,我要妈妈(小女孩哭了,教室里骤然安静下来,原来的哄笑声没有了,许多孩子眼里充满了泪花。)师:同学们,小 G 同学的孝心多么令人感动,小 G 同学对母亲的感情多么深厚,这正是人类最高尚最纯洁的感情,这不正是需要我们每一个同学所需要具有的感情吗?请同学们珍惜自己和亲人的美好感情吧! 案例评析:师教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颜色做统计图,为学生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独立思考的时空。学生用不同的颜色表达出了自己心中的春、夏、秋、冬,不同的学生对大自然都有不同的

9、理解、不同的情感。特别是“可怜的小女孩”对原本绚丽的三月寄托了自己灰色的思念。第一个案例说明过去教师不重视教学目标的设计,传统的课程目标也过于注重知识的机械传授,强调知识记忆,注重“填鸭式”教学,注重科技知识;而淡化知识的实际应用,忽视知识的有意义掌握、学生的主动学习和自我调节性学习,忽视人文知识的重要作用。许多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不明确、不全面,缺乏教学的层次性。第二个案例的教学设计,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能够进行解释和应用的过程,进而使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得到了最佳结合与落实,特别是教师对学生中“弱势群体”的关

10、注,充分体现了“面向每一个学生的每一个方面”的要求。第三节教学内容的调整案例赏析 案例 1: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大胆地对教科书进行了增删、调换或者重组。增删:对政治课和时事政策课的教材内容,不少学校从实际出发进行补充、更新、完善。师生通过讨论,对原有教材不完善的部分进行补充、修改。有些学校还从中央及省市电视台剪辑新闻节目,并录制校园新闻,用活生生的具有时代气息的材料代替那些陌生、遥远、生硬的材料。调换:如语文第一册在学习拼音“t”时,课本上的配图是个跳天鹅舞的模特,教师觉得这不够形象,于是换成了“伞把”;第二册做什么事最快乐中,书上说老牛耕地最快乐,学生提出“用鞭赶着老牛耕地

11、会快乐吗?”学生难接受,所以大家就把这篇文章批判了一通,另增加了 20 篇故事、童谣,师生一起背诵、表演,同时又增加了“我来讲故事”“好文章大家分享”。再如,一位教师在准备上第一场雪这篇课文时,一个学生站起来说:“老师,我看天气预报说,后天我们这儿将下今年的第一场雪,到那时我们边看边学,好吗?”教师很高兴地采纳了这个建议,结果,那堂课非常成功。重组:现行历史教材内容纷繁,是以朝代更替为线索编写的,不利于学生历史观的形成。为此,有些地区对历史教材内容进行了整合,打破章节的限制,抽取教材中的主线,形成历史专题。案例 2:“小蝌蚪”教学设计片段 人民音乐出版社音乐教材小青蛙的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小

12、蝌蚪是什么样子?生 1:大大的头。生 2:细细的尾巴。生 3:很黑。师:你们学学小蝌蚪游的样子。让我们看看谁是最可爱的小蝌蚪。学生在教室里自由做动作,有的摇动身体,有的把手放在屁股后而摆动,有的伏下头弯下腰师:小蝌蚪游啊游,渐渐地长成了什么?(生:小青蛙。)师:小青蛙又是什么样的?表演给我们大家看看。生 1:白肚皮,穿着花衣服,一蹲一跳的。生 2:专吃害虫。(此学生边说边做出了吃害虫的动作。)(生 3 双手放在耳边,嘴里“呱呱”地学青蛙叫。)师:“小青蛙”叫得真好听,我们一起来学学。学生自由地学青蛙的叫声,有的是“呱呱”,有的是“呱,呱”,还有的“呱呱,呱呱呱”。教师适时地将节奏的学习渗入其中

13、。师:(从讲台里拿出课前备好的青蛙头饰和服饰装戴在身上)你们这样子有点儿像小青蛙,看老师像不像青蛙。(生惊讶,齐声说“像”。)师:那我们用撕纸贴画的办法让自己变得更像小青蛙。学生兴趣高涨,忙将备好的彩纸拿出来,进行撕贴。有的将纸条贴在手臂上,有的将纸条贴在衣服上,还有的贴在肚皮上。同学与同学之间互相帮忙,教师这时也融进学生中间,参与到学生的手工制作活动中。(郑惠,钟维斌 小学教学设计,2003 年 9 月) 案例评析: 案例 1 向我们提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怎样对教科书进行增删、调换或者重组。案例 2 围绕着“青蛙”这个主题。教师创设了“小青蛙”的情境,综合运用了唱歌、唱游、听赏、绘画、表演

14、、律动、创作等内容与方式,通过引导学生模仿动作、创造节奏、撕纸贴画等方法,特别是将美术教学中的撕纸贴画有机有效地综合进来,加深了对小青蛙的感受与体验。这些方式的运用,是以音乐为本的综合,即从音乐中走出去,用其他艺术表现形式有效地渗透和运用到音乐中来。其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更直接地理解音乐形象,更直观地体验“小青蛙”,大胆地在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上进行了“综合”,使本课课堂教学呈现出崭新的面貌。第四节摆脱应试教育倾向的干扰案例赏析 案例 1:孩子为何“以泪洗面” 现在中小学生面对学习和考试的压力,的确已经超过了他们的心理和生理承受能力,这就不可能不出现逆反心理乃至精神变异。最近,我在书摘杂志 200

15、4 年第一期上看到一组中学生的画,每幅画之下都有作者自己写的一段话。这里我先摘引几段。妈,我学了,我读了,我看了,我听了,然而我也哭了。为啥要有考试?为啥总把简单的事搞复杂?“书中自有黄金屋!”说得倒好听,从被老妈生出来之后就进了“黄金屋”。(画中的“黄金屋”是一只鸟笼。)作业写完了,玩电脑喽!“玩什么电脑,那么多练习册写完了吗?快写!”My God!老妈之命不敢违,写吧!So,只能以泪洗面啦!(“哭”死我啦!)学习越来越忙,睡得自然就很晚,每日除了面对老师和同学,就是窗外一大片漆黑的夜幕,桌子上的课本早已看不清楚,虽然窗外的黑暗被一堵墙隔绝在外,但我感觉时时刻刻都处在暗无天日的地方。望着明亮

16、的星星和月亮,总是想,那里应该充满光明吧学生、学生,要“学”还得要“生”,可现在我们是生不如死!我实在不明白这种教育能培育出什么样的“人才”!我感到快要崩溃,身体快要四分五裂唉,我的人生之路还很长,不能就此倒下。呜呜呜谁能救救我!看了这幅画,你们也许会觉得奇怪?人只要进了大学,太阳都绕着你转这人啊,就是这样!活着太痛苦了,生不如死,但又没办法,你死了,父母怎么办,还等着你养活他们呢。唉!好死不如赖活着吧!上了大学,就意味着进了天堂,意味着以后能挣大钱。我读着这些怨苦、沉痛乃至绝望的话,难以想象它们竟出于那些健康、漂亮、聪明、活泼的少男少女之手。我夜不成眠,不知怎样才能救助他们。我坐立不安,所以要在这里呼吁:现在的祖国花朵,未来的国家栋梁,竟在那里“以泪洗面”,感到“生不如死”,哭叫着“谁能救救我!”那些把祖国花朵“逼”到如此境地的人,难道不应该深刻地反思反思吗?难道不应该做点努力、想些办法吗?我们作为成人,已是饱经风霜、很有心理承受能力,然而我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