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内部审计}审计概论培训

上传人:卓****库 文档编号:140442014 上传时间:2020-07-29 格式:PPTX 页数:76 大小:1.4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财务管理内部审计}审计概论培训_第1页
第1页 / 共76页
{财务管理内部审计}审计概论培训_第2页
第2页 / 共76页
{财务管理内部审计}审计概论培训_第3页
第3页 / 共76页
{财务管理内部审计}审计概论培训_第4页
第4页 / 共76页
{财务管理内部审计}审计概论培训_第5页
第5页 / 共7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财务管理内部审计}审计概论培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务管理内部审计}审计概论培训(7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审计学,课程介绍,审计学课程立足于注册会计师审计,主要讨论审计学的基本理论与实务,包括审计与注册会计师职业、审计程序与技术、交易循环审计、其他类型的审计与保证服务等内容。 本教材的内容新颖、重点突出、通俗易懂、可读性强。本课件对书中的有些内容将做适当的删减,那些适用于在教学中不拟详细讲解的内容,在本课件中将一带而过。,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与学,要使学生掌握审计学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为从事审计理论研究和实务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学习本课程必须具有比较扎实的基础会计学和各类专业会计的基础加识,否则,会给学习带来一定的困难。 其次,本课程是一门业务技术性比较强的课程。在学习过程中,除了必须弄懂

2、弄通教材内容外,还必须抓紧好作业练习这一环节,以便巩固所学内容,掌握从事审计工作应有的本领。,预修课程,选用教材,丁瑞玲,审计学,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练习册:审计学一考通题库,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关于考试,考试时间:7月份考试(7月7日-8日) 考试题型: 单选(20*1=20) 多选(10*2=20) 名词解释(2*2=4) 简答题(2*5=10) 论述题(1*10=10) 业务题(3*12=36),第一章 审计概论,本章要点,掌握审计的定义和特征 了解政府审计、内部审计的产生和发展 理解注册会计师审计的产生和发展 掌握注册会计师审计与其他审计之间的关系 了解审计的职能、作用和方法,第一节

3、审计的定义和特征,一、审计的定义,二、审计的特征,一、审计的定义 审计是由国家授权或接受委托的专职机构和人员,依照国家法规、审计准则和会计理论,运用专门的方法,对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经营管理活动及其相关资料的真实性、正确性、合规性、合法性、效益性进行审查和监督,评价经济责任,鉴证经济业务,用以维护财经法纪、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一项独立性的经济监督活动。,它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一)审计的主体 审计主体,就是审计的执行者,即审计的专职机构和专职人员。 (二)审计的授权者(或委托者) 审计的授权者泛指国家审计机关、政府有关部门领导的授权,单位主管机构和相关领导的授权,它是针对

4、国家审计和内部审计而言的。(委托者:社会审计,我国注册会计师的审计业务都是接受被审计单位的委托,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后进行的) (三)审计的客体(对象) 审计的客体(对象)是被审计单位在一定时期内能够用财务报表及有关资料表现的全部或一部分经济活动。,(四)审计依据 审计依据是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用来评价和判断被审计单位经济活动真实性、合法性、合规性和效益性,据以提出审计意见、做出审计结论的客观标准。 (五)审计的目的 审计的目的,就是审计工作预期要达到的目的。审计的目的就是对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报表及相关资料的合法性和公允性发表审计意见。 (六)审计的本质 审计的本质应概括为具有独立性的经济监督、评

5、价、鉴证活动。,审计主体,审计授权人 (委托人),审计客体,审计标准,审计要素的构成及三者关系,二、审计的特征,审计的特征是指审计区别于其他管理活动的独特之处。它的特征集中体现在独立性和权威性方面。 (一)独立性 我国宪法规定,审计机关在国务院总理的领导下,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不受其它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审计的独立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机构独立。(不存在从属关系) 机构独立是指审计机构不能受制于其他部门和单位,尤其是不能成为国家财政部门和各机构财务部门的下属机构。 第二,业务工作独立。 (不受其他人员的影响) 业务工作独立首先是指审计工作不能受任何部门,单位和

6、个人的干涉,应独立地对被审查的事项作出评价和鉴定;其次又指审计人员要保持精神上的独立,自觉抵制干扰,对审计事项作出客观公正的结论。 第三,经济独立。(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经济独立是保证机构独立和业务工作独立的物质基础。,(二)权威性,审计组织的权威性是审计监督正常发挥作用的主要保证。 审计机构的独立性决定了它的权威性。审计机构或人员以独立于被审计者的身份进行工作,在审计的过程中恪守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按照有关法律、法规,根据一定的准则、原则、程序进行,因此,审计人员出具的审计报告具有一定的社会权威性。,第二节 审计的产生和发展,一、政府审计的产生和发展 二、内部审计的产生和发展 三、注册

7、会计师审计的产生和发展,政府审计的产生和发展 (一)我国政府审计的产生和发展 “上计”制度,可以说是审计制度的雏形; 秦汉时期是我国审计的确立阶段,主要表现在:一是初步形成了统一的审计模式。二是“上计”制度日趋完善。三是审计地位提高,职权扩大。 隋唐及宋,审计制度逐渐健全,宋代设立“审计司”“审计院”,是我国审计定名之始。 元明清,审计工作没有专门机构和人员,审计有所减弱 北洋政府、南京国民政府。设立审计处和审计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83年9月9正式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1995年1月1日开始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从法律上确立政府审计地位。,(二)国外政府审计的产生和发展 官厅

8、审计。隶属关系: 第一,隶属于议会,即隶属于立法机构,由议会直接授权,如美国、英国、加拿大、西班牙、澳大利亚等,具有很强的独立性和权威性。 第二,隶属于政府,即隶属于行政机构,由政府直接授权领导,如罗马尼亚、菲律宾等,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和权威性。 第三,隶属于财政部,由财政部直接领导,如瑞典,其独立性和权威性很小。,B,练习题1. 我国审计正式命名的标志是( )审计院的建立。A.秦朝 B.宋朝C.汉朝 D.唐朝,二、内部审计的产生和发展,(一)我国内部审计的产生和发展 随着政府审计的产生和发展,内部审计也随之形成。 早在西周时期就有内部审计雏形,设置“司会”一职;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强化各部门

9、、各单位内部控制及管理,完善审计监督体系,审计署于1984年提出在部门、单位内部成立专职的审计机构、配备专职的审计人员实施内部审计。,(二)国外内部审计的产生和发展 国际上常采用的模式有: 一是内部审计隶属于董事会,直接由董事会领导,具有很高的独立性和权威性。 二是隶属于董事会下面的监事会(如审计委员会)的领导,具有较高的独立性和权威性。 三是隶属于总经理,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和权威性。 四是隶属于财会部门,削弱了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三、注册会计师审计的产生和发展,(一)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的产生和发展,(二)国外注册会计师审计的产生和发展,D,练习题2:注册会计师职业诞生的标志是( )。

10、A. 1581年威尼斯会计协会的创立 B. 1721年英国的“南海公司事件” C. 1845年英国公司法的修订 D. 1853年苏格兰爱丁堡会计师协会的成立,B,(三)注册会计师审计发展历程的启示,1、注册会计师审计产生的直接原因是财产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 2、注册会计师审计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发展; 3、注册会计师审计具有客观、独立、公正的特征。,第三节 审计的分类和审计方法,一、审计的分类 (一)按审计主体分类 审计主体,即审计的执行者,按审计主体分类,可以将审计分为政府审计、内部审计和注册会计师审计三类。,1、政府审计 政府审计又称为国家审计,是指国家审计机关依法所进行的审计,是国家审

11、计机关代表政府依法对国务院各部门、地方各级政府、财政、金融机构和企事业组织等的财政和财务收支进行审计监督,在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的过程中, 不受其他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2、内部审计 内部审计是指组织内部专职审计机构或人员实施的审计,是组织内部的一种独立客观的监督和评价活动,它通过审查和评价经营活动及其内部控制的适当性、合法性和有效性来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 3、注册会计师审计 注册会计师审计又称民间审计、社会审计,是指由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审核批准成立的会计师事务所进行的审计。,项目,政府审计,政府审计,项目,内部审计,项目,民间审计,(二)按审计目的和内容分类,按审计的目的和内容分类

12、,可以将审计分为财务报表审计、经营审计和合规性审计。 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是注册会计师通过执行审计工作,对财务报表是否按照规定的标准发表审计意见。 经营审计是注册会计师为了评价被审计单位经营活动的效果和效率,而对其经营程序和方法进行的评价。 合规性审计的目的是确定被审计单位是否遵循了特定的程序、规则或条例。,(三)按审计实施的时间分类,按审计与被审计单位经济业务发生的时间之间的关系,可以将审计分为事前审计、事中审计和事后审计。 另外,按是否规定所审时间可以分为定期审计和不定期审计,(四)按审计执行的地点分类,按审计执行的地点可以将审计分为报送审计和就地审计。 报送审计又称送达审计,是政府审计机关

13、进行审计的重要方式; 就地审计又称现场审计,是国家审计机关、民间审计组织和内部审计部门进行审计的主要类型。,(五)按照审计所依据的基础和使用的技术分类,按照审计所依据的基础和使用的技术分类审计可以分为账项基础审计、制度基础审计和风险导向审计。,ABD,练习题3:按审计目的和内容不同,审计可以分为( )。 A.财务报表审计 B.经营审计 C. 经济活动审计 D.合规性审计,单选题 1. 我国审计正式命名的标志是( )审计院的建立。A.秦朝 B.宋朝C.汉朝 D.唐朝 2.注册会计师审计起源于( )。A. 日本股份制企业制度 B. 英国股份制企业制度C. 美国合伙企业制度 D. 意大利合伙企业制度

14、 3.注册会计师职业诞生的标志是( )。A. 1581年威尼斯会计协会的创立 B. 1721年英国的“南海公司事件” C. 1845年英国公司法的修订 D. 1853年苏格兰爱丁堡会计师协会的成立,D,D,B,单选题 4.在详细审计阶段,其审计目标为 ( )。A. 查错防弊 B. 对历史财务信息进行鉴证 C. 对资产负债表进行鉴证 D. 对财务报表进行鉴证,A,多选题 1. 英国式注册会计师审计是早期注册会计师审计,其特点有( )。A. 审计的对象是会计账目 B. 审计的目的是查错防弊C. 审计方法是对账簿记录进行逐笔详细审查,D. 审计报告的使用者是社会公众 2. 审计的独立性包括( )。A

15、. 组织机构独立 B. 人员独立 C. 经济来源 D. 业务工作独立,ABC,AD,3.我国财务报表审计的总目标是对财务报表的 ( )发表审计意见。A. 合法性 B. 公允性C. 真实性 D. 一贯性 4.按审计所依据的基础和使用的技术不同,审计可以分为( )。 A.账项基础审计 B.制度基础审计 C.合规性审计 D.风险导向审计,AB,ABD,二、审计的方法,审计方法是审计人员检查和分析审计对象、收集审计证据,并依据审计证据形成审计结论和意见,从而实现审计目标的各种专门手段的总称。 我国审计方法体系由两大部分组成,即审查书面资料的方法和证实客观事物的方法。,(一)审查书面资料的方法,1、按审

16、查书面资料的顺序划分,可分为顺查法和逆查法 (1)顺查法:是按照会计核算的处理顺序依次进行检查核对的一种方法。 取得原始凭证填制记账凭证登记会计账簿编制会计报表 其优点在于方法简单。由于从原始凭证入手,审查的内容系统全面,不易造成重大疏漏; 缺点在于工作量大、烦琐,不易抓住重点。适用于规模较小,业务量较少或内部控制制度较差的单位。,(2)逆查法: 又称倒查法,是指按照与会计核算程序相反的顺序依次进行审计的方法。 优点:在于节约人力和时间,提高审计效率; 缺点:在于不够系统、全面,容易遗漏问题。适用于规模较大,业务量多或内部控制制度较健全的单位。,2、按审查书面资料的数量和范围划分,可分为详查法和抽查法,(1)详查法:是通过对原始凭证、记账凭证、账簿、会计报表逐一进行全面、详细的审查而达到审计目的的一种方法。 优点是能够全面查清被审计单位存在的问题,审计风险小; 缺点是工作量大,审计成本高。,(2)抽查法:是指从被审计单位一定时期内的全部会计资料中,选择其中某一部分或某段时期的会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