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内部审计}审计假设全方位解析

上传人:卓****库 文档编号:140439110 上传时间:2020-07-29 格式:PPTX 页数:29 大小:2.7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财务管理内部审计}审计假设全方位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财务管理内部审计}审计假设全方位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财务管理内部审计}审计假设全方位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财务管理内部审计}审计假设全方位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财务管理内部审计}审计假设全方位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财务管理内部审计}审计假设全方位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务管理内部审计}审计假设全方位解析(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审计假设,目 录,1.审计假设概述,2.审计假设的几种代表性模式,3.审计假设的应用,4. 结论,假设是一门学科建立的重要基础 在审计理论中,审计假设属于审计理论体系的第一层,是建立审计基本理论、规范理论和应用理论的逻辑前提,一、审计假设的概述,1、审计假设的含义与特点 审计假设概念最早是由美国著名审计学家莫茨和埃及的夏拉夫在1961年出版的审计哲理一书中提出的,它是审计理论和方法的基础 。 一种猜测 两层含义 三个特点,审计假设是根据已获得的审计经验和已知的事实,并以已 有的科学理论为指导,对审计十五所产生的原因及其运动规律作出推测性的解释。,审计假设有两层含义:一是指无需证明的“当然”之理

2、,可作为逻辑推理的出发点。二是指人们在已掌握的知识基础上,对观察到的一些新现象作出理论上的初步说明的思维形式,是有待于继续证明的命题 审计假设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 (1)审计假设是不证自明的公认的“当然”之理 (2)审计假设是逻辑推理的出发点 (3)审计假设来源于审计实践并用于指导审计实践,审计假设关系图,2、审计假设的性质,审计假设就是以事实为依据作出的合理推断,具有以下几种性质: (1)审计假设在本质上是具有普遍性的,而且是推导其他审计命题的基础 (2)判断审计假设能否成立的唯一标准是审计实践 (3)审计假设随审计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二、审计假设的几种代表性模式,(一)几种代表性审计假设

3、模式(国外) 1、莫茨与夏拉夫 (1)财务报表和财务数据是可验证的 (2)审计人员与管理人员之间没有必然的利益冲突 (3)递交验证的财务报表和其他资料不存在串通作弊和其他异常舞弊 (4)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可以减少舞弊的机会 (5)一贯运用公认会计原则可使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车工国得以公允表述,(6)如果没有明确的相反证据,对被审计单位来说,过去被认为是正确的,将来也将被认为是正确的。 (7)当为发表一个独立审计意见而对财务数据进行审查时,审计人员只唯一地充当审计师的角色。 (8)独立的审计人员承担着与职业地位相匹配的职业责任。 意义:第一次提出审计假设,启发和推动了整个审计 界对包括审计假

4、设在内的审计理论的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2、汤姆李模式 审计依据假设,审计行为假设,审计功能假设,意义:(1)将审计划分为三个层次,第一部分分析了公司审计产生原因,第二部分分析了对审计师的要求,第三部分分析了履行审计职能的基本条件。(2)将审计动因纳入审计假设体系。(3)打破了莫茨和夏拉夫认为审计师与管理人员不存在利害冲突的假设。(4)提出来审计证据假设 3、尚德尔模式 (1)目的基本假设 (2)判断基本假设 (4)标准基本假设 (3)证据基本假设 (5)传输基本假设,意义:将审计假设按照一般的评价过程进行研究,涉及范围广泛,该模型丰富了审计假设理论。 4、费林特模式 (1)受托经济责任关

5、系或公共责任关系是审计存在的首要前提; (2)经济责任的内涵微妙、复杂、重要,以致如果没有审计,该种责任的解除就无法证实; (3)审计必须具备的特征是其地位的独立性和摆脱调查与报告方面的约束; (4)审计的对象、内容都可以通过证据予以证实;,(5)可以对行为、业绩、成果和信息质量等确定责任标准并进行计量,然后对照标准作出判断; (6)被审财务或其他报表资料的含义和目的是充分的、清晰的,审计可以对其可信性作出充分表达; (7)审计可以产生经济或社会效益。 意义:根据现在审计的发展,综合考察研究了广义的审计假设产生原因。 (二)局限性,(三)风险导向体系战略系统审计假设体系的构建,1、信息不对称假

6、设 2、信息不确定假设 3、信息可验证假设 4、信息重要性假设 5、审计主体独立性假设 6、审计主体胜任性假设 7、审计主体理性假设 8、内控有效性假设 9、风险可控性假设 10、认同一贯性假设 11、证据力差别假设 12、责任明确性假设,(四)在综合研究美英学派审计假设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中国情况审计人员的发现,把审计假设划为基本假设和特种假设两大类,进一步规定各类所包括的内容 如下图所示:,独立性假设 经济责任关系假设 正当怀疑假设 客观可验证性假设 审计无反证判定假设 有效控制假设 公认会计原则与公允反映假设 审计可信赖假设 经济效益审计的基本假设 审计主体方面假设 审计方法方面假设 审计

7、证据方面假设,审 计 假 设 体 系 结 构,审 计 基 本 假 设,审 计 特 种 假 设,抽查法使用假设,程序法使用假设,询证法使用假设,证据证据力假设,证据证明力假设,合理证据假设,(五)审计假设理论重构 张艳,余浩发表了一篇文章,结合我国审计的现实发展状况,提出了重新构建审计假设理论。 1、可验证性假设 审计起源于受托责任。如果受托责任无法被验证,那么审计工作也就不可能进行无存在意义了。因而,可验证性是审计工作得以开展的保障,也是审计理论得以存在的基础。这一点亦如莫兹和夏拉夫八大审计假设中的审计可验证假设。在这里,可验证的对象可以被解释为“受托责。受托责任关系是用来解释审计起源的,是一

8、种客观的存在,不是假设出来的,因而更为可靠 2、独立性假设,审计主体的独立性、实际对象财务报告和其他资料的客观性、审计关系中各关系人之间的独立性、以及由之引申可得出的有效内部控制假设莫兹和夏拉夫的假设中:无利害冲突假设、受审计的财务报告及其他资料不存在串通舞弊和其他异常差错假设、有效内部控制假设,也可以被归类到这一种假设之中。独立性是对审计人员的客观要求,只有保持了形式上和实质上的独立性,才能真正做到客观公正地开展审计工作,提供受托责任的审计服务。这里的独立性也隐含了对审计人员保持自身的业务素质的要求,以确保不存在屈服于其他人的专业压力下而不能保持独立性的情形。良好的内部控制制度,能保持企业机

9、体的健康,大大减少串通舞弊、重大错误和遗漏发生的可能。,三、审计假设的应用,审计假设与寻找舞弊动机在实践中的应用,1、审计假设赋予了审计人员揭示舞弊问题的动因,首先,我们要知道什么是审计假设,从三个审计假设对实例一进行解释。第一,审计必要性假设,该假设明确了审计的直接动因和审计的目的为审计提供依据。第二,审计可行性假设,就是审计可以验证和证明舞弊存在并能够收集证据的假设。第三,审计可信性假设,也称职业责任假设,这个假设是由审计人员的独立性、胜任力、专业判断和道德责任品质组成。2、审计假设给审计人员提供了审计动机,使审计人员永远处于积极的审计思想状态中。,3、审计假设是审计人员的审计思想灵魂,审

10、计人员只有将审计假设贯穿于审计工作全过程,审计才能够尽可能的向社会公众提供相对完整的信息披露。 (二)寻找舞弊动机解决审计人员的查找舞弊问题的思路 就实例二而言,审计人员总是想尽可能的把存在的舞弊揭示出来,审计人员经验积累固然重要,可是审计思想却在某种程度上更重要。 1、审计人员舞弊问题的怀疑要做出判断它是否存在舞弊动机的可能性。 2、如何才能寻找到审计客体的舞弊动机,就是换位思考。 3、审计人员要放飞思想,千方百计地思考舞弊操作的种种假设与可能。,(三)小结,四、结论,任何理论都离不开实践,审计理论的本源是审计实践。作为审计理论起点的审计假设是人们在长期实践中抽象出来的,并不是简单地对一系列审计经验和事实进行一般地概括,而是将其上升为理论的基础,进行高度提炼与归纳,是最高层次的抽象,因而是最简单、最抽象、最原始的概念或公理。同时,其抽象程度越高,概念范围越广泛,普遍意义也就越大,适应性就越强。 当然,审计假设面临着知识更新的挑战,应该不断地得到充实和更新。今天还有效和有用的假设到了明天就可能被验证是不适宜的,由其推出的理论可能会出现缺陷,因此要进行发展和完善。,谢谢欣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