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日喀则市南木林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40434413 上传时间:2020-07-2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藏日喀则市南木林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西藏日喀则市南木林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西藏日喀则市南木林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藏日喀则市南木林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西藏日喀则市南木林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题全部为笔答题,共 4 页,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密封线内禁止答题。3、用钢笔或签字笔直接答在试卷(或答题纸上)。4、本试题为闭卷考试,请考生勿将课本进入考场。1、 知识与运用: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借鉴(jin) 黯淡(n) 规矩(j) 疮疤(chng)B、霹雳(p) 走廊(lng) 撵走(nin) 熹微(x)C、拳头(qun) 闩门(shun) 倩影(qng) 槐树(gu)D、蜿蜒(

2、yn) 荒芜(w) 风骚(so) 聚歼(qin)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辉煌 煅炼 羞赧 壮志未酬B、渴望 孝敬 触摸 深不可侧C、烦琐 粗拙 缓漫 疲倦不堪D、寡妇 细腻 谦逊 花团锦簇3、下列词语中,全是近义词的一项是:A、荒凉凄凉 宛如好像 唯有只有 修长细长B、修葺修理 情调感情 隐蔽躲藏 疲倦疲惫C、用意目的 笨拙敏捷 缓慢快速 脆弱坚强D、陡峭险峻 茂密稀疏 照料照顾 热情冷淡4、对下列词语的理解,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依葫芦画瓢:比喻单纯模仿,不加改变。B、单枪匹马:比喻单独行动,没有别人帮助。C、潜意识:指不知不觉、没有意识的心理活动。D、奋不顾身:不懂得怎

3、么保护自己的身体。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下课后,同学们继续走出教室。B、电视剧里那曲折动人的故事情节,总是让我想入非非。C、倘使在全班会议上不能通过,这件事就难办了。D、即使扎西不参加这次活动,我们也不会因此而放弃。6、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完全恰当的一组是:(1)后来发生了 :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2)马这种动物的天性绝不凶猛,他们只是豪迈而 。(3)突然,她发觉众修女严肃而 地注视着她的举止,连忙放慢砰然作响的脚步。(4)经过 的分析以后,同学们终于找出了解决问题大办法。A、误会 犷野 毫无声息 细致 B、分歧 犷野 毫无声

4、息 细致C. 误会 旷野 万籁俱寂 细腻 D、分歧 旷野 万籁俱寂 细腻7、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那些无视他人健康而吸烟的人,难道不应该受到责备吗?B、我们坚信,随着时间的推移,长江中下游的干旱状况一定会得到缓解。C、有效调控食品安全,既关系到人的身体健康,也有利于社会和谐稳定。D、为防止汽车撞伤学生,校园内汽车行驶速度不得超过公里/每小时。8、将下列句子组合成段,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因为这些知识随时都可能进行组合,形成新的创意。 从古代史到现代技术,从数学到插花,不精通各种知识就一事无成。但当事人坚信它一定会出现。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这种情况可

5、能出现在六分钟之后,也可能在六个月之后,六年之后。A、 B、 C、 D、9、下列句子中,关联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只要努力学习,学习成绩才有可能提高。B、只有我们团结协作,这个问题就一定能够解决。C、即使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也会做出一样的选择。D、因为年代久远,但是画作的墨迹已有些暗淡。10、下列句子中,使用修辞手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A、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B、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C、有的青苔,形状也有趣,如耕牛,如牧人,如树木,如云霞。D、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11、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

6、是:A、现在回想起来,她那时只有十八、九岁,是一个温柔美丽的人。B、汉语老师说了一声:“下课!”就走了。C、“这个问题,”扎西说,“让我好好考虑考虑。”D、大家都在想明天怎么进行比赛?这时,王老师进来说:“别想啦,比赛取消了。”12、根据语境,下面的说法得体的一项是:A、校长对专家说:“请您来我们学校作报告,想来您会觉得荣幸的。”B、扎西庆祝生日,对好友说:“明天是我的生日,特邀请你来贵府一叙,你不会拒绝吧!”C、出差在外的尼玛给同学短信留言道:“由于工作的原因,不能参加这次同学聚会,我深感遗憾。”D、“禁酒令”后,一位妻子劝嗜酒成性又要开车的丈夫道“你本来就有高血压,如因喝酒出现什么状况,别

7、希望我会管你。”2、 阅读理解:本题共7小题,共34分那一年,她到北京读书,父亲跟随她一起北上打工。她从没有去看望过父亲,因为无法找到他工作的地方。她只从父亲口中知道,他在一个新开发的工地上工作。每个月领了钱,便会定时打到她的卡上。她也曾想过要去找他,像别的同学那样,领着他到学校四处转转,哪怕只是在食堂吃一顿简单的饭。 她知道自己在心底,其实并不希望父亲来看她。她羡慕常能收到父母的包裹或是电话的舍友,看她们大呼小叫地在她面前,将漂亮的衣服、好吃的土特产,孔雀开屏一样地展示给她;或者听她们在电话里,温柔地朝父母撒娇,声音如一朵花,看似羞涩无比,却是拿最耀眼的色彩,刺伤了她的眼睛。她们与父母家人远

8、隔千里,却如同近在咫尺;而她与父亲明明都在北京,却似远隔天涯。常有舍友在挂掉电话后,漫不经心地问她,何时你的父母会来看你?她总是模棱两可地回答说,他们忙呢。 这也是父亲曾给过她的理由。他来到北京,只主动与她通过一次电话,听得出是在嘈杂的工地上,借了别人的手机,只匆匆地说,很忙,记得照顾好自己,我会每月给你寄钱。她还没有来得及问父亲的情况,便听见那边有人喊:“55秒了,快挂!”之后电话那端,便只剩“嘟嘟”的声音。她记得话吧的老板怪异地看她一眼,那视线里鲜明的不屑如一把尖锐的刀子,瞬间刺入她的身体。 她一直以为,在北京各个工地间辗转的父亲,除非回家,与她再不会有相见的机会。但没有想到,她与他,却以

9、那样难堪的方式,看到彼此。 是学校社团组织的一次电影展,她的舍友临时有事,便让她在门口帮忙发放“意见反馈表”,并照顾嘉宾。就在所有票都发完,嘉宾也一一列席,她打算回到自己位置上,安心观看电影的时候,门口突然传来一阵争吵。她随着看热闹的人走过去,见穿了制服的门卫,正拉着一个明显是民工的男人朝外走。到台阶处的时候,门卫用力地将男人一推,男人一个趔趄,便重重跌倒在台阶下的花池旁。周围一群同样衣着斑驳的民工,即刻一哄而上,将门卫拉下去。一片混乱的叫嚷声中,她渐渐弄清了事情的原委,原来这是学校建筑工地的民工,听人说晚上礼堂里有免费的电影,便纷纷涌了过来。被推下花池的那个民工,假说找自己女儿,试图混进去看

10、。门卫当然识破了他的伎俩,几番争执,便有了她最初看到的那一幕。 礼堂里的灯渐次熄灭下去,她转身要走,背后突然就传来一声熟悉的声音:我就是要找我女儿,她叫陈叶,学外语的。她一下子怔住了。那一刻,她觉得似乎被一根针给定住了,她想要挪动脚步,却发觉所有的努力都是徒劳,而且愈是挣扎着想要逃脱,心底的疼痛就来得愈是剧烈。 最终,在人群的拥挤里,她没有回头,迅速地走开。但当所有的灯熄灭,电影在黑暗中开始,她的泪水,终于哗哗地流下来。从没有想到,父亲原来离她如此的近,近到不过是几十米,便可以从那片喧嚣的工地,走到她的宿舍;近到她每天从5层的教室里,透过窗户,便能够看到不远处的脚手架上,蚂蚁一样忙碌的民工;近

11、到她每天打饭,若是绕一段路,就会看到工地上,在初春的风沙里,坐在钢筋水泥上,埋头吃饭的那群劳动者。 可是,父亲却从来没有找过她。直到那天晚上,他喝了点酒,又被保安欺负,在一群民工的怂恿下,终于在礼堂门口喊出她的名字。她与父亲,原都是没有勇气的人。只是,她的怯懦,是因为卑微;而父亲的躲闪,则是源自对她最深的爱。1. 结合语境,解释文章加点的词语并造句。(4分) 他总是模棱两可的回答说,他们忙呢。 模棱两可:(1)解释:(2)造句:2. 第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结合文章做简要分析。(4分)3. 第段的划线句子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4分)4. 从前文找出与第段划线句子相呼应的句

12、子,然后结合文章谈谈这种写法的好处。(4分)5. 选出最适合文章标题的一项(4分)A. 原来你离我那样近 B.打工的父亲 C.一件趣事 D.我在北京6. 通读短文,谈谈你对“她与父亲,原都是没有勇气的人。只是,她的怯懦,是因为卑微;而父亲的躲闪,则是源自对她最深的爱”一句的理解。(4分)7. 通读短文,请写出你对文中的“她”印象对深刻的情节,并对“她”的言行进行评价。(4分)8. 读完本文,你有何感受?请写下来。(不低于50字,6分)3 作文(3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前进是一步一步的积累,成长是不断前进的过程。俗话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可是有的人却因害怕付出那一步步的艰辛

13、,从而放弃自己坚持多年的努力,使自己的快要成功时功亏一篑。“龟兔赛跑”的故事在我们的生活中一次次的重演着,带给我们无限的启示前进的路上,有风景、梦想,有期盼、关爱,有欢笑、痛苦;前进离不开目标、坚持一路前进,你有过怎样的经历和体验?前进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自拟一个包含“前进”这个词语的标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姓名和校名。 日喀则市南木林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汉语文 答案一知识与运用15:BDADA;610:BDACB1112:CC2 阅读理解1. (1)解释:模棱两可:形容不表示明确的态度,含含糊糊,不愿说明真实的情况

14、。(2分)(2)造句:略(2分:错别字不扣分,病句不给分)2. 承上启下。乘上总结了她以为没有机会见到父亲,引出下文她与父亲意外相见一事。(4分)3. 比喻,形象地写出她听到父亲叫喊自己名字时的震惊心情及是否与父亲相见的矛盾心理。(4分)4. 呼应句子:礼堂里的灯渐次熄灭下去,她转身要走,背后突然就传来一声熟悉的声音:我就是要找我女儿,她叫陈叶,学外语的。(4分)5. A(4分)6. “她”因为父亲身份卑微,怕被人耻笑而不愿见父亲,目的是维护自己可怜的自尊心;父亲之所以相隔咫尺而不去看女儿,是不愿意给女儿带来精神上的负担,是源自他对女儿深深的爱。(4分)7. (略)(4分:言之有理即可,但必须有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否则不给分;句子不通顺的情况酌情扣分,错别字不扣分)8. (略)(6分:言之有理即可,字数不足每少10字扣1分,低于10字不给分;句子不通顺的情况酌情扣分,错别字不扣分)三作文(30分)(略)- 5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