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初级会计学罗辑杨幼珠主编第8章教学教案

上传人:yulij****0329 文档编号:140432602 上传时间:2020-07-29 格式:PPT 页数:70 大小:7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件初级会计学罗辑杨幼珠主编第8章教学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0页
课件初级会计学罗辑杨幼珠主编第8章教学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0页
课件初级会计学罗辑杨幼珠主编第8章教学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0页
课件初级会计学罗辑杨幼珠主编第8章教学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0页
课件初级会计学罗辑杨幼珠主编第8章教学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件初级会计学罗辑杨幼珠主编第8章教学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件初级会计学罗辑杨幼珠主编第8章教学教案(7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8章 财产清查,8.1 财产清查的意义和分类 8.2 财产清查的方法 8.3 财产清查结果的处理,8.1 财产清查的意义和分类,下一页,返回,8.1.1 财产清查的意义 (一)财产清查的概念 财产清查是通过对各种财产物资的实地盘点以及对各项存款、债权、债务的核查,将一定时点的实存数与账面结存数核对,借以查明账面结存数额和实际结存数额是否相符的一种专门方法。,8.1 财产清查的意义和分类,造成财产物资的账实不符的原因主要如下: (1)在财产物资的保管过程中,发生自然损耗。 (2)在管理和核算方面,由于手续不健全或制度不严密而发生的错收、错付等。 (3)由于计量或检验不准确,造成多收多付或少收少

2、付等。 (4)由于管理不善或责任人的过失所造成的毁损、短缺、漏记、重记和计算不准等。 (5)即使在账实相符的情况下,由于财产物资的毁损变质使账簿记录不符合客观实际。 (6)自然灾害造成的非常损失。 (7)未达账项引起的账账、账实不符等。,下一页,返回,上一页,8.1 财产清查的意义和分类,8.1.2 财产清查的种类 (一)按清查的对象和范围分类 1、全面清查 全面清查是指对全部财产进行全面的盘点和核对。主要包括: (1)现金、银行存款和银行借款等货币资金。 (2)所有的固定资产、材料、在产品、库存商品及其他物资。,上一页,下一页,返回,8.1 财产清查的意义和分类,(3)各项在途材料、在途商品

3、和在途物资。 (4)各项债权、债务款项。 (5)委托其他单位加工或保管的材料、商品及物资。 (6)受其他单位委托加工或保管的材料、商品及物资。 (7)出租、出借和租入、借入的固定资产等。,上一页,下一页,返回,8.1 财产清查的意义和分类,一般在下列情况下需要进行全面清查: 第一,年终决算前进行一次全面清查,以确保年度会计报表的真实性。 第二,单位撤销、合并、改组、改变隶属关系、单位主要负责人调离工作岗位等,进行一次全面清查,以明确经济责任。 第三,中外合资、国内联营开展清产核资时,进行全面清查,以摸清家底,准确核定资产。,上一页,下一页,返回,8.1 财产清查的意义和分类,2、局部清查 局部

4、清查是指根据需要对一部分财产物资所进行的清查。其清查对象主要是一些流动性强、易于损耗的资产,以及一些贵重的财产物资,例如,现金、材料、在产品和库存商品等。 局部清查范围小,内容少,涉及的人员也少,但专业性较强,一般在下列情况下需要进行局部清查:,上一页,下一页,返回,8.1 财产清查的意义和分类,(1)库存现金,应由出纳员在每日业务终了时清点核对,做到日清月结。 (2)企业与银行之间款项的核对。 (3)材料、在产品、库存商品等存货,除了年度清查外,应有计划地每月进行轮流盘点或重点抽查。 (4)贵重物资进行的经常盘点。 (5)企业与外单位的各项债权债务的经常查询。,上一页,下一页,返回,8.1

5、财产清查的意义和分类,(二)按清查时间分类 1、定期清查 定期清查是根据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计划安排的时间对财产物资所进行的清查。这种清查一般是在年末、季末、月末结账时进行,如月末结账时的定期局部清查、年终决算时的定期全面清查。其清查的对象不确定,可以是全面清查也可以是局部清查。通过定期清查,可以在编制会计报表前发现账实不符的情况,据以调整相关账簿的记录,使账实相符,从而保证会计报表资料的真实性。,上一页,下一页,返回,8.1 财产清查的意义和分类,2、不定期清查 不定期清查是指事先不确定清查时间,而是根据实际需要所进行的临时性清查。其清查对象一般是局部清查,有时也涉及全面清查,其目的在于查明情况

6、,分清责任,一般来说,不定期清查主要是在以下几种情况下进行: (1)更换财产物资和现金保管人员时,要对有关人员所保管的财产物资和现金进行清查,以分清经济责任。 (2)发生自然灾害和意外损失时,要对受损财产进行清查。以查明损失情况。,上一页,下一页,返回,8.1 财产清查的意义和分类,(3)上级主管、财政、税务、审计和银行等部门,对本单位进行会计检查时,按检查的要求和范围对财产进行清查,以验证会计资料的可靠性。 (4)按规定开展临时性清产核资时,也可以是局部清查,应根据实际需要来确定清查的具体对象和范围。,上一页,下一页,返回,8.2 财产清查的方法,8.2.1 财产清查前的准备工作 (一)组织

7、准备 财产清查小组成员主要由单位负责人、会计、业务、保管等部门的人员组成,必要情况下还应派职工代表参加。,上一页,下一页,返回,8.2 财产清查的方法,(二)业务准备 (1)准备账簿。 (2)整理实物。 (3)核对往来款项。 (4)准备计量器具。 (5)其他方面的准备。,上一页,下一页,返回,8.2 财产清查的方法,8.2.2 实物资产的清查 (一)财产物资的盘存制度 1、永续盘存制 永续盘存制又称账面盘存制,是指以账簿记录为依据来确认财产物资结存数量的一种方法,即平时对各项财产物资的增减变动,都要根据会计凭证在有关的账簿中进行连续登记,随时结出期末账面余额的一种方法。其账面余额可按如下公式计

8、算:,上一页,下一页,返回,8.2 财产清查的方法,期末账面余额=期初账面余额+本期增加额-本期减少额 采用“永续盘存制”时的账簿记录如表8-1所示。 采用“永续盘存制”,平时对财产物资的增减变动都有严密的手续,且随时结出账面余额,能够及时反映财产物资的增减变动和结存情况,有利于加强财产物资管理,其不足之处在于核算工作量大,同时由于账簿中记录的财产物资的增减变动及结存情况都是根据有关会计凭证登记的,其账面结存数与实存数有可能不符。因此,即使采用永续盘存制单位,仍然需要对各项财产物资定期进行清查,以确保账实相符。,上一页,下一页,返回,8.2 财产清查的方法,2、实地盘存制 实地盘存制又称定期盘

9、存制,是指在会计期末以具体盘点实物的结果为依据来确定财产物资结存数量的一种方法。即平时根据会计凭证在账簿中登记财产物资的增加额,不登记减少额,月末通过对各项财产物资的实地盘点,以实地盘点所确定的实存额作为账面结存额,倒挤出本期财产物资的减少额,并据以登记账簿的方法。财产物资的本期减少额可按如下公式计算: 本期减少额=期初账面余额+本期增加额-期末盘点实存数 采用“实地盘存制”时的账簿记录如表8-2所示。,上一页,返回,8.2 财产清查的方法,采用“实地盘存制”,平时对财产物资的减少额不做账簿记录,大大简化了核算手续,减少了工作量。但实地盘存制的核算手续不严密,不能及时反映财产物资的增减变动和结

10、存情况,所确定耗用数额也不够准确,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不易发现,难以利用账簿记录来加强财产物资管理,不利于实行会计监督。因为,倒挤出的各项财产物资的减少数除了正常耗用的外,可能还有毁损和丢失的财产物资,所以,该方法通常只适用平均数量较多、变动频繁、平时难以计算耗费数量的物资。 综上所述,无论采用哪一种盘存制度,都必须定期或不定期地对财产物资进行清查盘点。,下一页,返回,8.2 财产清查的方法,(二)存货的清查 1、实地盘点法 实地盘点法是指对被清查的实物,采用逐一清点数量或用计量仪器来确定其实存数量的一种方法。此方法数字准确可靠,清查质量高,但工作量大,对实物管理工作要求高。,上一页,下一页,返

11、回,8.2 财产清查的方法,2、技术推算法 技术推算法是指通过量方、计尺等技术方法来推算财产物资实存数的一种方法。此方法工作量较小,但盘点数据不够准确,只适用大量成堆难以逐一清点的财产物资的清查,如露天堆放的煤、砂、石等。,上一页,下一页,返回,8.2 财产清查的方法,对各项财产物资的盘点结果,应逐一填制“盘存单”。 “盘存单”既是实物盘点结果的书面证明,也是反映财产物资实存数的原始凭证,其格式如表8-3所示。 盘点完毕,会计部门应根据“盘存单”上所列示的财产物资的实存数与账面结存记录进行核对。若发现财产物资账实不符时,应填制“实存账存对比表”,确定财产物资盘盈或盘亏的数额。 “实存账存对比表

12、”是财产清查的重要报表,是调整账面记录的原始凭证,也是分析盈亏原因,明确经济责任的重要依据。其格式如表8-4所示。,上一页,下一页,返回,8.2 财产清查的方法,(三)固定资产的清查 一般采用实地盘点法,将固定资产明细账(或固定资产卡片)上的记录与固定资产实物进行逐项核对,以确定其账实是否相符。,上一页,下一页,返回,8.2 财产清查的方法,盘点结束后,清查人员应对盘点的结果进行登记,根据清查中发现的盘盈、盘亏等情况,在查明原因的基础上编制“固定资产盘盈、盘亏报告表”。 “固定资产盘盈、盘亏报告表”是明确固定资产盘盈、盘亏状况及其原因的书面证明材料,同时也是明确经济责任的重要证据、调整账面记录

13、的原始凭证。其格式如表8-5所示。,上一页,下一页,返回,8.2 财产清查的方法,8.2.3 货币资金的清查 (一)现金的清查 现金的清查通常采用实地盘点法进行,即通过实地盘点确定库存现金的实存数,再与现金日记账的账面余额进行核对,以查明账实是否相符。 为了明确经济责任,在进行现金清查时,出纳员必须在场,并会同清查人员进行盘点。现金清查时,应注意审查以下几项内容:,上一页,下一页,返回,8.2 财产清查的方法,(1)是否有无违反现金管理条例的收支,是否发生坐支现金的行为, (2)有无存在白条抵库的情况,即是否存在使用不具备法律效力的借条、收据等充抵库存现金的情况。 (3)是否有超限额库存现金。

14、 (4)账款是否相符。,上一页,下一页,返回,8.2 财产清查的方法,现金盘点后,应根据盘点结果及现金日记账核对情况,填制“现金盘点报告表”。“现金盘点报告表”是重要的原始凭证,它既起到了“盘存单”的作用,又起到了“实存账存对比表”的作用;既表明了现金盘点的结果,又确定了现金盈亏的数额。“现金盘点报告表”必须由盘点人员和出纳员共同签字盖章才能生效。其格式如表8-6所示。,上一页,下一页,返回,8.2 财产清查的方法,(二)银行存款的清查 企业的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额应与银行对账单的余额相等,但在实际工作中,两者往往不一致。究其原因有两种:一是双方记账有误;二是存在未达账项。 对于记账差错,凡属于银

15、行对账单差错,应由银行核查更正;如属本单位记账的差错,应按错账更正方法进行处理。,上一页,下一页,返回,8.2 财产清查的方法,所谓未达账项,是指企业与银行之间,由于取得凭证的时间不同,导致记账的时间不一致,从而引起一方已取得结算凭证登记入账,另一方由于未取得结算凭证而尚未入账的会计事项。,上一页,下一页,返回,8.2 财产清查的方法,企业与银行之间的未达账项一般有以下四种情况: 1、企业已收,银行未收 2、企业已付,银行未付 3、银行已收,企业未收 4、银行已付,企业未付,上一页,下一页,返回,8.2 财产清查的方法,例1:某企业2008年5月末,银行存款日记账账面余额为42 000元,而银

16、行对账单的余额为43 800元,经双方核对,存在以下未达账项。 (1)企业于5月30日从其他单位收到转账支票一张计2 000元,企业已作为银行存款增加入账,银行尚未入账。 (2)企业于5月30日开转账支票支付货款2 900元,企业已作为银行存款减少入账,收款单位尚未到银行办理转账手续。,上一页,下一页,返回,8.2 财产清查的方法,(3)银行5月30日收到某公司汇给企业的销货款2 000元,银行已作为企业存款的增加入账,企业尚未收到收账通知。 (4)银行5月31日计算企业借款利息1 100元,并从企业银行存款账户划走,企业尚未收到付款通知。 根据上述未达账项,企业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如表8-7所示。 上表经过调整后的存款余额相等,表明企业与银行的账目没有错误。若经过调整后的存款余额仍不一致,说明双方记账还有错误,应进一步查明原因,予以更正。,上一页,下一页,返回,8.2 财产清查的方法,此外,还应当注意,上述经过调节后重新得出的余额,既不等于本单位的银行存款账面余额,也不等于银行对账账面余额,它是本单位可以动用的银行存款实有数。 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只是为了核对账目,并不能作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