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案例

上传人:tang****xu7 文档编号:140432232 上传时间:2020-07-29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34.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案例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案例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案例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案例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案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案例(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有机整合案例通过这些天网络研修学习, 认真听了各位老师的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的课程, 尤其 是对课程中的视频案例进行仔细的鉴赏后, 我对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整合又有了进一步的 认识与了解,先就自己的理解做一些简单的扩展性复述。人类进入 21 世纪,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信息社会的一种背景文化。在学校教育中,我们 必然要在学科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来检索、收集、分析、处理所学学科的有关资料,促进 该学科的教与学。因此, 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整合,不仅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 也有助于 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和文化水平。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对当前学校教育的人才培养标准有 了一个根本性的转变:

2、教育不再是满足于对知识的获取和积累,学习不只是对结论的记忆, 学生不仅仅要具备读写、计算能力。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应该是高素质、高起点的, 应能全面适应突飞猛进的科学技术,能综合运用各种信息技术,有效地进行自主学习。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是否有效, 并不在于运用了多么先进的技术, 或者一节课中使 用了多长时间的技术, 而在于是否在恰当的教学环节使用, 使学生完成某些用其他方法难以 做到的事,在高水平完成课堂教学目标的同时, 获取信息技术技能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 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有效整合有以下几个基本特点。1.以“教”为中心的教学结构转变为“主导主体”的教学结构; 2.学生在课堂上有

3、积极的情感体验: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只有在乐趣中学习才能使学生爱上学习,不再视学习为负担。从这个角度分析,判断有效的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需要考察以下三点: (1)课堂是否有广泛的参与度;( 2)学生有无积极的情感投入;( 3)学生有无成就感。3学生具有广泛的认知范围: 教师可以通过以下两种途径来利用网络和多媒体有效地扩大学生的认知范围: (1)教师给学生提供经过精心挑选的、与本课主题密切相关的拓展资源; (2)鼓励学生运用信息技能进行网上搜索。4.学生具有深层次的认知体验: 有效的信息化课堂要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没有深层次的认知体验。 课堂教学中, 学生 是否获得了深层次的认知体验可以

4、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考察:( 1)、学生的质疑能力( 2)、学生自主组织信息的能力。5创新思维的培养;6.学科知识有效应用:有效的信息化教学课堂中, 学生是否掌握了知识目标是非常重要的指标, 并且对学生对 知识目标掌握的层次和程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即在信息化的教学中, 不仅要关注学生对学 科知识本身的掌握情况, 更要关注学生能否将课堂中所学的学科知识迁移到其他情境中, 能 否有效地运用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我结合平时的教学介绍图形的组合和拆分的案例:一、教材分析1 、本节课的教学目的: 图形的组合和拆分是广州市信息技术教材与我校信息课教 学特点的内容, 分为两个课时, 教学内容分别是图形的拼凑

5、和图形的组合、 拆分。 这个课在 整个学期的教学中起到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 学生在认识图形工具的基础上, 会拼图形, 认 识图形的组合和拆分的作用。2 、教学目标:根据新大纲对知识、技能培养,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者统 一以及信息技术掌握的要求, 加上对教材的分解和对学生的了解, 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 为以下三方面。( 1 )知识、技能培养:使学生学会图形的组合和拆分并能熟练运用到实际中去。(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图形的拼凑,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学习能力、观察能力、 想象能力。( 3 )情感目标:通过师生间的交流,给学生以方法、以胆量、以鼓励、以成功,让 学生享受成就感,3 、教

6、学重难点:本课的重点和难点是图形的组合和拆分,并能熟练掌握以及运用。帮助学生自行探究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提高学生各方面综合能力。 从而突破了教学难点。二、教法:考虑到学生年龄段特点的原因, 设计本课时, 在学生学习基础知识, 训练运用技能的基 础上, 着重考虑了兴趣和能力的培养。在生活中寻找体裁,在学科中寻找融合点。通过教师演示,学生完成任务,掌握新知。通过自主探索,发现问题,解决难点。通过课程整合,培 养学生观察能力、审美能力、学习能力、想象能力、表达能力具体又表现为以下两方面。1 、任务驱动:在这堂课中,为图形的组合和拆分设计了小任务。 将新的知识与学生感 兴趣的事和

7、物融入其中, 学生通过对所担的任务进行分析、完成。 完成任务的过程,学生主 动的做, 将枯燥的知识练习暗藏于生动有趣的任务之中, 不但使学生情绪饱满, 而且将学到 的知识用于实际操作中,有利于对新知识的理解、掌握和熟练运用。2 、课程整合:在本课教学中,将美术有关知识融入到信息技术课中来,通过观察、思 考、想象。 提高学生各方面素养。 把本学科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与各学科的教学紧密结 合起来。 使学生在解决各种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并掌握信息技术, 使信息技术潜移默化地融入 学生的知识结构中。三、学法 :授人以鱼, 不如授人以渔。教师在课堂上创造一种自主探究的氛围,让学生在生动、直 观的环境中学习

8、新知识。 在学会图形组合和拆分的基础上, 学会运用实践操作, 从而达到发 展思维能力,培养自学能力和动手能力的目的。四、教学过程1、学习 图形工具中的组合和拆分功能2、熟练 掌握图形的组合和拆分的作用1 、知识传授:使学生学会使用图形的组合和拆分功能2、能力目标:通过对图画的组合拆分,提高学习审美能力,认知能力、观察能力、想 象能力(一)新课导入 师:在上几节课我们每个同学用图象工具都画好了一张漂亮的图画放到老师这里来了, 那么现在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看下那个同学画得最好看! (演示学生作品,并适当作出点 评)师:现在再来看看老师出示的图画(出示教师简单图画) ,提出疑问。师 : 同学们如果我

9、们要将图画中人物的头要移动一下会怎样呢?但移动了头部后眼睛和其他的器官也一起移位了 ,怎么办呢 ?师:我们能不能整个头部连奇怪一起移动呢?(出示课题 :图形的组合和拆分 )(二)学生自主学习图形的组合拆分师 : 那么怎样能够把图画中的每个图形组合在一起呢?分小组讨论一下怎样才能在图 画中让图形组合起来呢?(用上节课画好的图形进行学习)(三)学生运用软件的帮助来学习图形的组合 ,教师巡视 刚才我们班的同学都非常认真, 画的画也很漂亮, 那么老师想请几位同学上来演示一下图形是如何组合的呢,不知道同学们有没信心出来客串做小老师呢学生做小老师演示,并由其他学生进行点评。(四)教师出示有错误的图画(树生

10、长在房子上面 )师 : 同学们看下这幅图画 ,老师觉得特别别扭 ,大家看下有什么问题 .师 : 那我们该怎样对图画进行修改呢 ?这图画已经组合起来那我们该如何操作呢?师:那图形的拆分又如何操作呢?(四) 课程的延伸: 刚才老师巡视的时候发现有些同学的图画已经上了颜色了, 这样的 图画更漂亮了,那怎样上颜色呢?先和小组中的同学试着去发现其中的秘密,互相说一说。 在下节课里老师会提问的哦。(五)教师小结:师:今天这堂课教师过得非常愉快, 咱们班的同学不仅非常聪明, 很快就掌握了在图形 的组合和拆分, 还利用自己丰富的想象, 把自己的图画变得更漂亮! 并让学生小结这节课你 学会了什么! 整合指的是一

11、个系统内各要素的整体协调、相互渗透,并使系统各个要素发 挥最大效益。 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 是将信息技术有机地融合在各学科教学过程中, 使 信启、技术与学科结构、 课程内容、 课程资源以及课程实施等融合为一体, 从而更好地完成 课程目标,并提高学生的信息获取、分析、加工、交流、创新、利用的能力,培养协作意识 和能力,促使学生掌握在信息社会中的思维方法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信息技术教育的迅速发展, 对师资提出了新的要求。 教师要具有运用现代信息工具的能 力,在现代信息环境下进行教学和科研的能力,即教师的整合能力。主要包括: 1.不断更新 的信息技术知识技能。 2. 辩证的信息技术教育价值观和良好

12、的信息技术使用习惯。 3. 信息 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教学设计能力。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是信息技术整合能力系统的核 心,主要包括: 根据课程标准确定综合教学目标的能力; 分析把握学习者特征及学习者已有 知识经验的能力;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把握重点、难点以及各内容之间相互关联的能力; 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要求, 针对学习者的特点和发展需求, 论证信息技术的潜能和不 足,选用合适的信息技术, 并确定信息技术应用方式的能力; 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确定教学方 法,设计教学和学习活动的能力;合理处理和应用教学资源的能力。 4.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 学整合的教学设施能力。 例如: 能利用信息技术管理学生在信息技术环境中的学习活动, 实 现学生学习最优化的能力等。 5.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教学评价能力。6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自我发展能力: 教师应能利用结合校本的 “整合” 实践中,通过对教学活动 的自我评价和反思以及系统科学的研究, 不断提高自己的 “整合” 能力, 并利用信息技术及 有关资源促进持续的专业能力发展和终身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