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册第三单元故都的秋知识精讲 人教版.doc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40427745 上传时间:2020-07-2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6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册第三单元故都的秋知识精讲 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第三册第三单元故都的秋知识精讲 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三册第三单元故都的秋知识精讲 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册第三单元故都的秋知识精讲 人教版.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册第三单元故都的秋一. 本周教学内容: 第三册第三单元 故都的秋二. 学习目标:1. 了解文章“景”与“情”和谐统一,以情驭景的写作特点。联系写作背景,体会作者在秋景中所寄托的感情。2. 联系文中所写的五幅秋景图,进一步掌握散文“形”与“神”的关系。三. 学习方法:感知文章内容,理清思路,把握首尾照应回环往复的结构四. 课题释义:“故都”表明描写的地点,含有深切的眷念之意,北京现在是我们的首都,历史上也曾是几个朝代的都城,但是,在郁达夫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北京已经不是任何朝代的都城,也不叫北京,而叫北平,因此,郁达夫把它叫做故都。“秋”字确定了描写的内容,题目明确而又深沉。五. 作者介绍:郁

2、达夫 (18951945)现代作家。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1921年与郭沫若、成仿吾发起成立创造社,出版了新文学最早的白话短篇小说集沉沦,以其“惊人的取材、大胆的描写”而震动了文坛。1922年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经济部。回国后参加编辑创造季刊、创造周报等刊物。1923年起在北京大学、武昌师范大学等校任教。1927年8月退出创造社。 1928年与鲁迅合编奔流月刊,并主编大众文艺。1930年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成立,为发起人之一,并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1933年初加入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在白色恐怖威慑下由上海移居杭州,徜徉于浙、皖等地的山水之间,写有不少文笔优美的游记。1938年底赴新加坡,从事报刊编

3、辑和抗日救亡工作。 1942年流亡到苏门答腊,化名赵廉隐居下来。不久,当地日本宪兵部强迫他去当翻译,暗中保护和营救了不少当地志士和华侨,并获悉了日本宪兵部许多秘密罪行。1945年日本投降后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1952年,中央人民政府追认他为“为民族解放殉难的战士”,并在他的家乡建亭纪念。郁达夫的创作风格独特,成就卓著,尤以小说和散文最为著称,影响广泛。其中以短篇小说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为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早表现工人形象的作品之一)、薄奠、迟桂花,中篇小说迷羊、她是一个弱女子和出奔等最为著名。六. 时代背景:从1921年9月至1933年3月,郁达夫曾用相当大的精力参加左翼文艺活动进行创作。由于

4、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1936年离杭州赴福州,在杭州居住了近三年。在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的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在游山玩水的过程中,写了许多游记。 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优美的散文故都的秋。 七. 结构分析:第一部分:总起 对北国之秋的感受:“清、静、悲凉”和向往:“饱尝”秋味 江南之秋:看不饱、尝不透、玩不足第二部分:分写记叙: 清晨院中所见的景象 槐树的落蕊 秋蝉的残声 秋雨话秋凉

5、秋树的奇景议论: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地能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瑟的感触第三部分:总括 南国之秋的色味比不上北国之秋 直抒作者对故都之秋的眷念之情。抒发了赞美眷念故都自然风物的真情,流露出深远的忧思和孤独感。八. 重难点思考题:1. 本文的“形”是什么?“神”是什么?形神的结合点是什么?“清”清闲,恬静安谧 “静”细腻,幽远幽静深邃 “悲凉”落寞,衰弱萧条 这是北国的秋在作者心中的投影,它构成文章的基调。“清静”是北国之秋的客观实境,“悲凉”是人的主观情感的写照,流露出沉静、寡淡的心绪。从结构上说这种对秋的概括的说法是文章的总起部分,也是文章的线索所在。 2. 你认为作者主要从哪几个方

6、面来写故都的秋?各具怎样的特点? 秋花色秋槐形秋蝉声秋雨味秋果实 3. 文中多次写到南国之秋的原因? 答:对比,使作者更深深的思念北国之秋。4. 课文中议论的作用是什么? 点拨:通过古今中外的引证,说明感秋处处有,而中国的文人最突出,秋的“深味非北方莫属”,还是为了突出北国之秋。这就使整个文章的情、景、理交融起来,充实了内容,深化了主题,同时也使文章疏朗不羁,挥洒自如。5. 文中写了“青天下驯鸽的飞声”,“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息列索落的雨声”,“缓慢悠闲的人声”,同样给人以幽静的感觉,这是什么原因? 答:这是运用了衬托的手法,以静衬动,以有声衬无声。形成了一种“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的艺术

7、效果,上述声音是细小的,能听到这些细小的声音,就能给人幽静感觉,说明这个地方寂静无声。6. 关于这篇文章的感情基调,有两种完全不同一理解:有人认为本文是颂秋的,但也有人认为是悲秋的。你认为呢?本文是用深沉的忧思和落寞的悲凉来颂秋的。开头就可以读到这样的句子:“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饱尝一尝”;在文章的结尾可以读到这样的句子:“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生命的三分之一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7. 作者为什么不用明快的笔调来颂秋呢? 提示:散文的鉴赏,既要读懂作者笔下的客观现实,又要注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8、,而对思想感情的体会,还要结合作者当时的生活经历。8. 作者在记叙上述秋景时,是以时间为序来记叙的呢,还是以空间为序来记叙的?答:既不是以时间为序,也不是以空间为序,应该说,是无序的,这正是散文形散特点的体现。作者所写的这些秋景在文中的位置并不是必然的,但是我们读起来却觉得很自然,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妥。这是因为这些景物都具有了“清、静、悲凉”这么一个共同点,作者正是以“清、静、悲凉”这个景物的共同点把这些景物组织在一起的,这就是文章不散的“神”。9. 故都的秋景可谓丰富多彩,作者为什么只选取上述秋景来写呢?试从主客观两方面来分析。(1)北京秋天的自然色彩;(2)旧中国时代环境的黑暗;(3)作家个

9、人气质的抑郁善感;(4)作家的文艺观和审美追求。九. “整体感知”的阅读规律 “整体感知”是审美心理的最初层次,是读者对文本内容的形式感知,是在“第一印象”的基础上,读者受到情感的冲击,激发起读者的理性和意志去把握文本,并使读者对文本逐渐产生情趣,达到“情往以赠,兴来如答”,从而最终从整体把握文本的主旨及作家的情感。“九“揣摩领悟语言“的阅读规律“揣摩领悟语言”是在客观把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对富有警策作用或者能够代表作者风格或者对文章主旨表达有决定作用的重点语句和语段进行深入的思考与赏析,体会出其象征义、比喻义,寻觅出文章各部分之间在言情表意上的内在联系。 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

10、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举例如下: 思考:作者认为南国之秋与北国之秋最大的区别在哪个方面?能否用一个字概括?而上句中的比喻又是从哪几个角度入手的呢?答案:最大的区别在于:味。四个比喻又是从饮食文化入手,让人从饮食中的“味”去领悟秋之“味”,让人从形象的“味”去品味抽象的“味”。北国之秋就像“白干、馍馍、大蟹、骆驼”,让人感到味烈、味深、味浓、味久;而南国之秋就像“黄酒、稀饭、鲈鱼、黄犬”,让人感到味润、味浅、味淡、味短。用如此丰富生动的意象又令人读后回味悠长,明了于胸。1. 选词填空: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雨中 叶树,灯下白头人。 A. 绿 B. 破 C. 黄 D. 残 2.

11、 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风,把红叶掷到脚跟前。噢,秋天!绿色的生命也有热血,经霜后我才发现 A. 诗中一个“风”字,一个“掷”字,写出了秋风尽吹、枝叶繁密之状。B .这首诗的特殊之处就在于诗人独具慧眼,发现“绿色”非同寻常的意义。C.“经霜”一语双关,既是对枫叶经霜变红的实写,也是指诗人经受的外部环境的考验。D. 这是一首咏物诗,作者用了“以小见大”的写法,让读者在简约精练的诗句中自然领会所蕴含的一番情思。3. 作者在谈到牵牛花时说:“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为佳。”对此理由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因为蓝色和白色都是冷色,最能体现秋的“清”。B. 表现作者主观的感情色彩。C. 像喇叭的颜色,与花名贴切。D. 能使人感觉到十分的秋意。4. 作者写对故都的秋的怀念时,重点写了住在最平凡的“皇城人海”中的“一椽破屋”时的所见所感,而对于“陶然亭”等名胜只是一笔带过。这样写的原因是( )A. 作者想尝试那种宁静的平凡生活。B.“陶然亭的芦花”等景物不能体现故都的秋的特点,没有秋味。C. 作者没有去过陶然亭,所以不知道那儿的景色如何。D. 选择这样的地方写更能体现出北国之秋“清、静、悲凉”的特点,符合作者要表达的思想。试题答案:1C 2A 3C 4D 参考答案1. C 2. A 3. C 4. D用心 爱心 专心 122号编辑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