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莆田市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1).doc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40423065 上传时间:2020-07-29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莆田市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福建省莆田市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福建省莆田市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莆田市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1).doc(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福建省莆田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一、古诗文阅读(46分)(一)默写及课内文言文考查(29分)名篇名句默写。(9分)1.补写出下列句中空缺部分。(1)荆轲刺秦王“易水诀别”一段中通过动作描写表现荆轲义无反顾的精神的语句是:_,_。(2)记念刘和珍君第四部分中描写作者对反动派的下劣无耻无法忍受的句子是:_,_;_,_。(3)岳阳楼记中动静结合,描写洞庭湖月夜美景的句子是:_,_。(4)陶渊明饮酒中表明诗人摆脱尘世的干扰,过着闲适恬静的生活的诗句是:_,_。(5)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中揭示出历史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任何强大的统治者也避免不了最终的灭亡的一句是

2、:_,_。(6)陋室铭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_,_。(7)钱塘湖春行中,借莺燕的活动来传达春天来临的信息并表达自己喜悦之情的句子是:_,_。(8)龚自珍的己亥杂诗中写诗人辞官之后的离愁别绪的诗句是:_,_。(9)陆游游山西村中描摹南宋初年的农村风俗画卷,表达诗人热爱传统文化的诗句是:_,_。【答案】 (1). 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 (2). 终已不顾 (3). 惨象 (4). 已使我目不忍视了 (5). 流言 (6). 尤使我耳不忍闻 (7). 浮光跃金 (8). 静影沉璧 (9). 结庐在人境 (10). 而无车马喧 (11). 伤心秦汉经行处 (12). 宫

3、阙万间都做了土 (13). 水不在深 (14). 有龙则灵 (15). 几处早莺争暖树 (16). 谁家新燕啄春泥 (17). 浩荡离愁白日斜 (18). 吟鞭东指即天涯 (19). 箫鼓追随春社近 (20). 衣冠简朴古风存【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核名句名篇默写能力,采用的是情景式默写的题型,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注意所给句子的出处及作者,还要注意题干中给出的提示,准确书写出答案。本题要注意下列字词的正确写法:荆轲、遂、顾、浮、跃、璧、庐、喧、阙、莺、啄、浩荡、斜、鞭、涯、箫、冠、简。2.解释加点字词(1)旦日飨士卒_ (2)使毕使于前_ (3)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_ (4)太子迟

4、之_ (5)不如因善遇之_ (6)乃令张良留谢 _ (7)里仁为美_ (8)质胜文则野_【答案】 (1). 犒劳 (2). 完成 (3). 倍通“背”,背叛 (4). 认为迟缓 (5). 友好的,好好的 (6). 道歉 (7). 居住 (8). 文采【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核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的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根据平时对古今异义词的积累情况,结合上下文语境做出判断。(1)句意为“明天犒劳各将士”,飨:犒劳。(2)句意为“让他在大王面前完成使命”,毕:完成。(3)句意为“希望你对项王详细地说明,我是不敢背叛恩德的”,倍:通“背”,背叛。(4)句意为“太子认为他迟缓”,迟

5、:意动用法,认为迟缓。(5)句意为“不如趁机好好地对待他”,善:友好的,好好的。(6)句意为“于是让张良留下道歉”,谢:道歉。(7)句意为“能够达到仁的境界为最好”,也可以译为“居处在仁爱的邻居乡里中才是美”,里:居住。(8)句意为“质朴胜过了文采就会粗野”,文:文采。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和现代汉语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B. 沛公居山东时C. 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D. 秋毫不敢有所近【答案】D【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核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的能力,重点考查古今异义词现象。此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根据平时对古今异义词的积累情况,结合上下文语境做出

6、判断。A项,非常:古义,意外的变故;今义,副词,十分,极。B项,山东:古义,指崤山以东,也就是函谷关以东地区;今义,指山东省。C项,婚姻:古义,儿女亲家;今义,结婚的事,夫妻关系。D项,秋毫:指秋天鸟兽身上新长的细毛,后用来比喻最细微的事物。古今义相同。故选D项。4.对下列句中加点字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道芷阳间行 越国以鄙远 籍吏民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老者安之 吾得兄事之A. / B. /C. / D. /【答案】C【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核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的能力,重点考查词类活用现象。此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将词语放回到原文中,结合上下文语境进行分析。“间”,名词

7、作状语,从小路;“鄙”,意动用法,以为边疆,把作为边疆;“籍”,名词作动词,登记;“从”,使动用法,使跟从,带领;“安”,使动用法,使安乐;“兄”,名词作状语,像对待兄长一样。故选C项。5.下列文言句式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A.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B. 以其无礼于晋C. 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D. 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答案】D【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核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句式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根据平时对句式知识的积累情况,抓住标志性的词语进行判断。本题所给例句是判断句,“为”是“是”的意思;A项,省略句,省略主语“你们”;B项,状语后置句,正

8、常的语序为“以其于晋无礼”;C项,被动句,“见”表被动;D项,判断句,“者也”表判断。故选D项。【点睛】本题考查文言文特殊句式的掌握情况。这一考点在高考中一般不单独设题,而是与断句、翻译等考点结合命题。文言句式常见的类型有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倒装句又包括宾语前置、状语后置、主谓倒装、定语后置等。考生在备考复习中要注意总结并掌握各种特殊文言句式的特点,积累各类典型例句,答题时方可对号入座,避免判断失误。6.下列句子中“以”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吾道一以贯之A. 焉用亡郑以陪邻 B. 樊哙侧其盾以撞C.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D. 常以身翼蔽沛公【答案】D【解析】【详

9、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把虚词放回到原文中,结合上下文来判断。本题考查“以”的含义和用法,例句中,“以”,介词,拿,用。A项,“以”,连词,表目的,相当于“而”,来;B项,“以”,相当于“而”,表承接,可不译;C项,“以”,介词,因;D项,“以”,介词,拿、用。故选D项。7.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2)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答案】(1)项伯于是连夜骑马前往刘邦的军营,私下会见张良,把事情详细(或全)告诉了他,想叫张良和他一起离开。(2)像这样劳苦功高的人,

10、没有得到封侯的赏赐,你反而听信小人的谗言,想杀害有功的人。【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此题翻译时需要注意的关键词句有:(1)“乃”,于是;“夜”,名词作状语,连夜;“之”,动词,到、往;“具”,详细、全;“具告以事”,状语后置,把事情详细告诉了他;“欲呼张良与俱去”省略句,应为“欲呼张良与(之)俱去”,想叫张良

11、和他一起离开。(2)“而”,表并列;“如此”,像这样;“之”,助词,的;第二个“而”,表转折,却;“细说”,古今异义词,小人的谗言;“诛”,杀害。(二)课外文言文阅读(10.5分)阅读下面这篇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田叔者,赵陉城人也,为人刻廉自喜,喜游诸公。赵王张敖以为郎中。汉七年,高祖过赵,赵王张敖自持案进食,礼恭甚,高祖箕踞骂之。是时赵相赵午等数十人皆怒,谓赵王曰:“王事上礼备矣,今遇王如是,臣等请为乱。”赵王啮指出血,曰:“先人失国,微陛下,臣等当虫出。公等奈何言若是!毋复出口矣!”于是贯高等曰:“王长者,不倍德。”卒私相与谋弑上。会事发觉,汉下诏捕赵王及群臣反者。于是赵午等皆自杀,唯贯

12、高就系。是时汉下诏书:“赵有敢随赵王者罪三族。”唯孟舒、田叔等十余人赭衣自髡钳,称王家奴,随赵王敖至长安。贯高事明白,赵王敖得出,废为宣平侯,乃进言田叔等十余人。上尽召见,与语,汉廷臣毋能出其右者。上说,尽拜为郡守、诸侯相,叔为汉中守十余年。孝文帝既立,召田叔问之曰:“公知天下长者乎?”叔顿首曰:“故云中守孟舒,长者也。”是时孟舒坐虏入塞盗劫,云中尤甚,免。上曰:“先帝置孟舒云中十余年矣,虏曾一入,孟舒不能坚守,毋故士卒战死者数百人,长者固杀人乎?公何以言孟舒为长者也?”叔叩头对曰:“是乃孟舒所以为长者也。夫贯高等谋反,上下明诏,赵有敢随赵王,罪三族。然孟舒自髡钳,随赵王敖之所在,欲以身死之,

13、岂自知为云中守哉!汉与楚相距,士卒罢敝。匈奴冒顿新服北夷来为边害孟舒知士卒罢敝不忍出言士争临城死敌如子为父弟为兄以故死者数百人。孟舒岂故驱战之哉!是乃孟舒所以为长者也。”于是复召舒以为云中守。后数岁,为鲁相。初到,民自言相,讼王取其财物百余人。田叔取其渠率二十人,各笞五十,余各搏二十,怒之曰:“王非若主邪?何自敢言若主!”鲁王闻之大惭,发中府钱,使相偿之。相曰:“王自夺之,使相偿之,是王为恶而相为善也。相毋与偿之。”于是王乃尽偿之。鲁王好猎,相常从入苑中,王辄休相就馆舍,相出,常暴坐待王苑外。王数使人请相休,终不休,曰:“我王暴露苑中,我独何为就舍!”鲁王以故不大出游。数年,叔以官卒,鲁以百金祠,少子仁不受也,曰:“不以百金伤先人名。”太史公曰:孔子称曰“居是国必闻其政”,田叔之谓乎!义不忘贤,明主之美以救过。仁与余善,余故并论之。(选自史记田叔列传)【注】虫出:指死不得葬。8. 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匈奴冒顿新服/北夷来为边害/孟舒知士卒罢敝/不忍出言/士争临城/死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