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2012年高考语文 考前30天三轮专题提分必练绝密之五[默写+诗歌鉴赏+语言文字运用].doc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40421870 上传时间:2020-07-2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2012年高考语文 考前30天三轮专题提分必练绝密之五[默写+诗歌鉴赏+语言文字运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福建省2012年高考语文 考前30天三轮专题提分必练绝密之五[默写+诗歌鉴赏+语言文字运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福建省2012年高考语文 考前30天三轮专题提分必练绝密之五[默写+诗歌鉴赏+语言文字运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2012年高考语文 考前30天三轮专题提分必练绝密之五[默写+诗歌鉴赏+语言文字运用].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2年高考前30天三轮专题提分必练绝密专题之五默写诗歌鉴赏语言文字运用 (1)第二、三两联写景角度有什么不同?展现了山居景物怎样的特点?(3分)答:_(2)这首诗表现了处士卢岵怎样的生活情趣和诗人什么样的感情?(3分)答:_3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6分) 晨起元张养浩恋枕嫌多梦,开帘曙色迷。鹤寒依户立,猿馁近厨啼。蹴石泉鸣屋,吞烟树隐堤。村居真可喜,触处是诗题。【注】 元至治元年(1321),张养浩因上灯山疏批评皇帝奢侈而触怒了元英宗,为避祸辞去参议中书省事职务,归隐故乡。(1)请简要分析诗人晨起前后不同的心情。(2分)答:_(2)请简要赏析颔联和颈联景物描写的手法。(4分)答:_三

2、、语言文字运用(13分)4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3分)中国历史上,常常有一种群起的现象。比如汉末的曹操父子,魏晋的“竹林七贤”,北宋的“三苏”,清朝的“桐城派”这样的例子,可谓_。他们或为亲人,或为好友,或为同乡,平时在一起切搓,一旦条件成熟,便从不同的渠道、不同的方式在同一时期脱颖而出。(1)文中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并改正。(1分)错别字:_;更正:_。(2)请在横线上补出恰当的成语。(1分)成语:_(3)文中第处有语病,请改正。(1分)改正:_5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10分)3月15日“谣盐”消息在网络传播,迅速演化为全国范围内的抢盐风波。3月17日,国家发改委发出紧急通知,

3、强调我国食用盐库存充裕。随后,国家卫生、物价、工商等部门及地方政府也快速反应进行辟谣。新浪网为此成立“微博辟谣”小组,科普网站果壳网随即建立“谣言粉碎机”主题站,民间组织在平息此次谣言风波上功不可没。(1)这场“谣盐”风波为什么能够迅速平息呢?请简要回答。(答案不超过18个字)(3分)答:_(2)网络传言真假难辨,鱼龙混杂。我们应该如何对待网络传言?请作简要阐述。(7分)答:_2012年高考前30天三轮专题提分必练绝密专题之五1(1) 欲辨已忘言(2)彩彻区明 (3)枯松倒挂倚绝壁 (4)小楼昨夜又东风(5)渺沧海之一粟(6)亭亭净植(一处1分,错、漏、添字则该处不给分。)2【答案】 (1)两

4、联远近角度不同。第二联写的是树、石、泉、沙,为一路所见,是近景。第三联写的是雨中的山峰、入云的山路,为远望所见,是远景。(扣住远景、近景,得2分)两联展现了山居景象幽僻清静、阔大深远的特点。(1分)(2)追求远离尘世的古朴、高洁的生活情趣,表现了作者对山居者的生活及人品无限景慕的感情。(扣住古朴、高洁得2分,扣住无限景慕得1分)【解析】 第(1)题题干中的“角度”是一个重要的提示,古代诗歌写景的角度主要有“远近”“俯仰”“点面”等几种,结合二、三联的内容,即可判断是“远近”。第二问要求回答“景物特点”,实质是要求概括意境特征,考生应从“意象”入手,先判断意象特点,再综合成意境特征。二、三两联涉

5、及的意象有“古树”“石”“急泉”“露沙”“千峰”“雨”“径”“云”,这些意象既具有古朴、自然、纯净的特征,又有宏大的特征,由此综合出参考答案所谓的意境特征。第(2)题应特别注意设问的对象不同,第一问实质是考查诗中主人公形象,答题时,应从主人公所处的环境入手,概括出环境的自然、清静,然后合理推断其生活情趣;第二问考查诗人的情感,当然只能答“羡慕、渴望”等情感。3【答案】 (1)诗人晨起前,处于“恋枕”与“嫌多梦”的矛盾中,透露出些许烦恼和不平静;晨起后,发现村居环境充满诗情画意,喜悦之情油然而生。(2分,意思对即可)(2)颔联写鹤立和猿啼,一静一动;颈联“泉鸣屋”动中有静,“吞烟树”静中有动。景

6、物描写动静结合,突出了清晨山村的清新幽静,流露出诗人归隐田园后怡然自得的心境。(4分,从“炼字”等手法分析,言之成理亦可。手法1分,分析1分,效果1分,语言表达1分)【解析】 第(1)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考生首先要准确判断“晨起前后”的诗句分别是哪些,才有可能分析其对应的心情。从第二句“开帘”的动作看,此时诗人已经起床,因此,写“晨起前”的诗句只有第一句,而后五句都应当是“晨起后”的内容。其次,考生还要懂得透过诗人的动作揣摩其心情。“恋枕嫌多梦”的理解稍有难度,考生要懂得借助注释,推断其“多梦”是暗指辞职归隐而产生的忧愁。至于“晨起后”的情怀,则可从第七句“真可喜”得出。第(2)题考查艺术

7、手法分析,考生容易产生的错误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不懂得何为“景物描写的手法”,会误答如“借景抒情”等,其实“景物描写的手法”主要指“动静、虚实、五官感觉”等;二是容易产生分析缺失的现象,即不能准确指出诗中动景为何,静景为何,有架空分析的毛病。4【答案】 (1)“搓”“磋”(2)比比皆是(不胜枚举、屡见不鲜)(3)改为:便从不同的渠道、以(或“用”)不同的方式在同一时期脱颖而出【解析】 “切磋”源于古代加工兽骨、象牙、玉、石等的技术切、磋、琢、磨,后代便以“切磋琢磨”或“切磋”比喻道德学问上的互相研讨、砥砺。第句的语病是介宾短语搭配不当,“从”与“不同的方式”不能搭配。5【答案】 (1)政府部门

8、快速辟谣,民间组织积极介入。(2)示例:净化网络环境人人有责。网络是公民自由发表言论的平台,但又要自觉遵守公共道德和法律法规,否则,将引发不良的后果;“谣言止于智者”,每个公民要理智对待网络传言,不信谣,不传谣;有关部门要加强对网络的监管力度,网络运营商也要提高法律意识,自觉遵守道德规范。【解析】 题目提供的阅读材料共有三段,分别介绍事件起因、政府辟谣、民间组织辟谣,因此,第一问较为简单,考生只要注意表达通顺即可。第二问可以从净化网络环境、加大信息公开的透明度、提高网民的素养、加强网络的监管力度等方面思考,抓住某一点展开即可,不要求面面俱到。2012年高考前30天三轮专题提分必练绝密专题之五1

9、D【解析】 A项,“血”读xu;B项,“讦”读ji;C项,“炽”读ch。2C【解析】 A打圆场;B.屈指可数;D.百尺竿头,更进一步。3B【解析】 “熏陶”:指长期接触的人对生活习惯、思想行为、品行学问等逐渐产生好的影响;“熏染”:指长期接触的人或事物对生活习惯逐渐产生某种影响(多指坏的);两者的感情色彩不同。协约:国家间协商订立的条约。协议: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实体为了开展某项活动,经过协商后达成的一致意见。况且:表示更进一层,多用来补充说明理由。4B【解析】 A项,“主要原因是所造成的”句式杂糅;C项,语序不当,应是“认识枣庄、了解枣庄、亲近枣庄”;D项,“纲要是重要措施”,主宾搭配不当。5A

10、【解析】 B父与子是俄国作家屠格涅夫的作品;C.巴黎圣母院的作者是法国作家雨果;D.但丁是意大利的著名诗人。6(1)见不贤而内自省也(2)韩魏之经营(3)夙兴夜寐(4)舞榭歌台(5)求田问舍(6)谨庠序之教(7)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8)吞声踯躅不敢言7(1)一是春雨,雨后榕叶落满庭院,让人错以为秋风扫落叶。二是自己被贬柳州,远离故乡,心中凄苦,虽是春日却感觉如秋天一般。(2)“共”字说明“凄凄”之感是双重的,是宦情的凄凄加上羁思的凄凄,突出其分量之沉重。“乱”字写出了诗人此时的心境,莺啼本无所谓“乱”,是听莺啼之人的心绪烦乱,所以才有“莺乱啼”的感受。【诗歌赏析】诗的首句“宦情羁思共凄凄”,是我心蕴结之情。柳宗元的身世与屈原有相似之处。他自二十六岁进入仕途,到四十七岁逝世,其间仅二十一年,但却过了十四年的贬谪生活。他三十三岁时被贬到永州,十年才被召回,可是,回到长安只一个月,又被外放到比永州更遥远、更荒僻的柳州。这首诗就是他到柳州后,也就是他的政治希望和还乡希望一度闪现而又终于破灭之后写的。 正因为这种情思郁积在心中已非一朝一夕,这里用不着以浓墨重彩渲染,只用“凄凄”两字轻描一笔,就足以表明一切了。人们在欣赏诗歌时常会发现,以平淡的笔墨来显示深厚的感情,往往更见其深厚,这正是所谓“厚积薄发”的妙用。至于这句中的一个“共”字,则说明这一“凄凄”之感是双重的,是宦情的凄凄加羁思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