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武威第十八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 (1).doc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40401465 上传时间:2020-07-29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1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肃省武威第十八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 (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甘肃省武威第十八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 (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甘肃省武威第十八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 (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肃省武威第十八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 (1).doc(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甘肃省武威第十八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 (本试题共4页。答题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请将第117题及第20题答案填涂在选择题答题区,其他题目答案全部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一、语言基础(每小题3分,共27分)1、下列词语中,字音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湮没(ynm) 杀青 脑髓(su) 礼上往来 残羹冷炙(zh)B. 参乘(cnshng) 镶钳 付梓(xn) 完璧归赵 摒(bng)弃偏见C. 逡巡(qnxn) 赊账 平仄(z) 一笑大方 附荆(jng)请罪D. 趿拉(tla) 荒冢 媲(p)美 索然无味 冠冕(min)堂皇2、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最符

2、合课文语意的一组是( )这番话不免啰嗦,但是我们原在咬文嚼字,非这样 不可。老王靠着 的只是一辆破旧的三轮车。希望今天的中国学术界,能够彻底抛弃 、盲目崇拜西方或者 、闭关排外的心理。A. 锱铢必较 活命 妄自尊大 妄自菲薄B. 斤斤计较 生活 妄自尊大 妄自菲薄C. 锱铢必较 活命 妄自菲薄 妄自尊大D. 斤斤计较 生活 妄自菲薄 妄自尊大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关联词,符合文意的一组是( )尼采就自诩过他是太阳,光热无穷,只是给予,不想取得。 尼采究竟不是太阳,他发了疯。中国 不是, 有人说,掘起地下的煤来,就足够全世界几百年之用。 ,几百年之后呢?几百年之后,我们当然是化为魂灵,或上天堂

3、,或落了地狱, 我们的子孙是在的, 还应该给他们留下一点礼品。A然而 也 虽然 但是 但 所以B虽然 却 然而 那么 毕竟 也许C而 却 即使 那么 可是 也许D然而 也 虽然 但是 因为 所以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看文学大师们的创作,有时用简:惜墨如金,力求数字乃至一字传神。有时使繁:用墨如泼,汩汩滔滔,虽百、十、千字在所不惜。B. 有的作品内容确实不错,因为写得拖沓累赘,读起来就像是背着一块石板在剧场里看戏;而读大师们的名著呢,却有如顺水推舟,轻松畅快。C. 人们走进他的店堂,不会像走进一般店铺那样怀着“请把我要买的东西拿来,让我走吧!”的心情,而是心平气和地

4、像走进教堂那样。D对于东方科学采取粗暴态度的人,对于西方文明言过其实的人,大概不是科学家。他们大多数既无知识又不懂科学。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不光是古代的话后世的人听不懂,同一种语言在不同的地方经历着不同的变化,久而久之也会这个地方的人听不懂那个地方的话。B. 本着谨严精神,你随处留心玩索,无论是阅读还是写作,就会逐渐爱上创作和欣赏都必需的咬文嚼字的好习惯。C. 中华文明经历了几千年,积聚了先人的聪明智慧和宝贵经验,我们今天需要下大力气研究、总结和学习。D麦当劳地方化的过程,何尝不是人类历史上和现实社会生活中经常发生或正在发生的社会文化变迁过程?6、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句

5、子,排列顺序恰当的一组是( ) 但是, 像水浒、社戏几个例子,我相信作者在写出的时候并没有大费什么苦思苦索的功夫。 刘勰说得好:“句有可削,足见其疏;字不得减,乃知其密。”无论繁简,要是拿“无可削”“不得减”作标准,就都需要提炼。这提炼的功夫,又并不全在下笔时的字斟句酌。只要来自生活,发诸真情,做到繁简适当并不是一件太困难的事。顾炎武引刘器之的话说:“文章岂有繁简耶?昔人之论,谓如风行水上,自然成文,若不出于自然,而有意于繁简,则失之矣。”A B C D7、下列各项中的相关文言词语,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数:诟虏帅失信,数吕师孟叔侄为逆 / 范增数目项王B殆:扬州城下,进退不由,殆例送死

6、 / 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C若: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 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D度: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 / 予自度不得脱,但欲求死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柳堤春江水正平,密树听啼莺。十里笼晴苑,千条锁故营。雨香飞燕促,风暖落花轻。更欲劳攀折,年年还自生。8、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一二句点题,写“春江”暗含江边之“堤”,写“密树”点出堤上之“柳”。B. 三四句承题,“十里”承“春江”,写堤长;“千条”承“密树”,状柳茂。C. 三四句写柳堤晴日的静景,五六句写雨天的动景,以静写动,借静衬动。D. “啼莺”“飞燕”“风暖”“落花”具体生动地描绘出暮春时节

7、的美丽景色。9、雨本无香味,但诗人在“雨香飞燕促”中却说雨“香”,这是用嗅觉来表达触觉和视觉的修辞手法。下列诗句中“香”字的运用与本诗类似的两项是( )花经宿雨香难拾,莺在豪家语更娇。(唐郑谷阙下春日)蒹葭影里和烟卧,菡萏香中带雨披。(宋杨朴莎衣)几经夜雨香犹在,染尽胭脂画不成。(宋刘子翚海棠花)燕子来时春雨香,燕子去时秋雨凉。(元杨维桢燕子辞)映日暖云流似水,浥尘香雨润如膏。(明邱濬都城春日A. B. C. D. 二、社科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 衡中西以相融一提传统,就只讲民族本位;一讲创新,就只提西洋东洋。我总觉得这是个天大的误会。不同的文化背景,自有

8、不同的传统,也有各自的创新;他们发生碰撞,互相影响,彼此融合,就会形成一个大传统。当然,这中间有一个“体用”问题:立足民族之体,巧取东西洋为用。作为一个中国画家不应该顾此失彼,而应该从容对待,既不画地为牢,也不盲目追随。我的这一思路既是对时尚潮流的反思,也是对自己创作的要求,即要求把思路化为笔痕。基于此,必须沉潜下来,埋头虚心,力求在“大传统”中获得滋养。准确地说,是想在东西方不同的传统中探求相同的规律、彼此的契合点。 中国画,至少是中国工笔画,其精神意度、方式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是与西方绘画相通的。当然,这里大体上是指晋唐画风。晋唐画风能达到造型饱满、气势磅礴、高逸充盈、朴素自然,原因何在?除

9、了才气、学养、心态,是不是原生的深刻的直觉感受起了重要作用呢?我在想,晋唐人所创立的艺术范式是从切身的感受中生发的,其间一定经历了反复观察、审视、理解和提炼的艰苦过程。明清时期,工笔人物画与晋唐不同,甚至走向了反面,变得纤弱而萎靡。我们有一个伟大的传统,却被轻弃;我们还有一个惰性的“传统”,却被继承。惰性的传统使我们把晋唐的传统简化为一个形式套路,一个抽去了内涵的外壳,这真是荒谬。所以一定要回归,回到晋唐,继承优秀的传统。 其实,我们对西画传统的“借鉴”也是有惰性的。五花八门的“主义”,莫名其妙的“观念”,都被“拿来”。只做表面文章,不管实质问题,这不正是惰性的表现吗?所以,我觉得与其接受那些

10、大而无当的观念,不如借鉴些具体方法解决问题。西画的观察、审视、理解与提炼和晋唐传统并无二致,可对应、契合。很多西画作品能更直观地给予我们实践上的参照,并很实在地启悟心智。 而上述两者,单靠把玩套路或借鉴“主义”是意识不到的,相应的问题也解决不了,而有一个大传统的价值支撑则很容易在本质上把握,从而走上正途,至少不至堕入迷途。我意在表明,表面上是两个传统,本质上则是一个规律,这个规律恰恰就在相互碰撞、影响、融合中逐渐清晰:要概括性而非概念化,要充实充分而非僵化。不囿于一个狭窄的视点,使眼光扩大;不拘于一个狭隘的观念,使思想自由;不溺于可悲的惰性,而勇于发现;不空谈花哨的“主义”,而脚踏实地。在比照

11、中思考,在观察中发现,就能深入本质而引导实践,就会使工笔人物画开出新生面,获得新境界。 (节选自何家英谈艺论文,有删改) 10、关于“衡中西以相融”,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中西不同的传统发生碰撞、影响、融合,就会形成一个有利于实践的大传统。B在绘画领域,应权衡中西传统,着眼于相通之处,力求获得滋养。C观察和比照中西传统,就能发现其中共同的规律,从而深入本质,引导实践。D. “衡”与 “融”强调的重点,就是在中国绘画中更多地体现西画的艺术范式。11、对晋唐画风的理解,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造型饱满、气势磅礴、高逸充盈、朴素自然是晋唐画风的特点,也影响到了西洋画风。B晋唐画风达到

12、的高度取决于画家所处的时代和画家原生的深刻的直觉感受。C观察、审阅、理解和提炼在晋唐画风的形成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在西方绘画中也同样重要。D. “惰性”使晋唐的传统简化为一个形式套路,因此晋唐画风在很大程度上与西方绘画风格相通。12、下列表述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传统为“体”,创新为“用”,两者交融契合就能达到一个全新的高度。B明清时期工笔人物画轻弃了晋唐人的精神意度和艺术形式,变得纤弱而萎靡。C只做表面文章,不管实质问题,是在继承晋唐绘画传统或借鉴西画传统时表现出来的“惰性”。D.单靠把玩套路或借鉴“主义”是狭隘的,它完全背离了晋唐以后中国画的传统。三、文言文读写(共27分)(一)文言文

13、阅读(21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15题。(9分)至京口,得间奔真州,即具以北虚实告东西二阃,约以连兵大举。中兴机会,庶几在此。留二日,维扬帅下逐客之令。不得已,变姓名,诡踪迹,草行露宿,日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穷饿无聊,追购又急,天高地迥,号呼靡及。已而得舟,避渚洲,出北海,然后渡扬子江,入苏州洋,展转四明、天台,以至于永嘉。呜呼!予之及于死者,不知其几矣!诋大酋当死;骂逆贼当死;与贵酋处二十日,争曲直,屡当死;去京口,挟匕首以备不测,几自刭死;经北舰十余里,为巡船所物色,几从鱼腹死;真州逐之城门外,几彷徨死;如扬州,过瓜洲扬子桥,竟使遇哨,无不死;扬州城下,进退不由,殆例送死;坐桂公

14、塘土围中,骑数千过其门,几落贼手死;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夜趋高邮,迷失道,几陷死;质明,避哨竹林中,逻者数十骑,几无所逃死;至高邮,制府檄下,几以捕系死;行城子河,出入乱尸中,舟与哨相后先,几邂逅死;至海陵,如高沙,常恐无辜死;道海安、如皋,凡三百里,北与寇往来其间,无日而非可死;至通州,几以不纳死;以小舟涉鲸波出,无可奈何,而死固付之度外矣。呜呼!死生,昼夜事也。死而死矣,而境界危恶,层见错出,非人世所堪。痛定思痛,痛何如哉! 予在患难中间以诗记所遭今存其本不忍废道中手自抄录将藏之于家使来者读之悲予志焉。1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得间奔真州 间:空隙,机会 B穷饿无聊 穷:贫穷C诋大酋当死 诋:辱骂 D层见错出 见:同“现”14文中划线句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予在患难中/间以诗记所遭/今存其本不忍废/道中手自抄录/将藏之于家/使来者读之/悲予志焉B予在患难中间/以诗记所遭/今存其本不忍废/道中手自抄录将藏/之于家使/来者读之/悲予志焉C予在患难中间/以诗记/所遭今存/其本不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