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ghy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教学案例

上传人:yulij****0329 文档编号:140400335 上传时间:2020-07-29 格式:PPT 页数:85 大小:59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宏观经济学ghy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教学案例_第1页
第1页 / 共85页
宏观经济学ghy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教学案例_第2页
第2页 / 共85页
宏观经济学ghy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教学案例_第3页
第3页 / 共85页
宏观经济学ghy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教学案例_第4页
第4页 / 共85页
宏观经济学ghy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教学案例_第5页
第5页 / 共8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宏观经济学ghy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教学案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宏观经济学ghy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教学案例(8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21世纪经济学系列教材,西方经济学 (宏观部分)第五版,组编 教育部高教司 主编 高鸿业 编写者 刘文忻(北京大学) 冯金华(上海财经大学) 尹伯成(复旦大学) 吴汉洪(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十二章 国民收入核算,主要内容: 第一节 宏观经济学的特点 第二节 国内生产总值 第三节 核算国民收入的两种方法 第四节 从国内生产总值到个人可支配收入 第五节 国民收入的基本公式 第六节 名义GDP和实际GDP,2,学习目标: 1、掌握宏观经济学研究对象,国民收入各个总量的概念及其关系,国内生产总值的概念。 2、掌握国民收入核算的基本方法,国民收入核算

2、的恒等式。,然而,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危机给自由主义经济观敲响了警钟,经济似乎无法实现自我均衡。为此,凯恩斯率先解释引致大危机的经济机制,这标志着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建立。,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主要是整个国民经济的经济行为,涉及的内容是整个社会的价格水平、总产量、就业水平和其他经济总量的决定。也可以本质的概括为:微观经济学就是价格决定理论,宏观经济学则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2.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异同 (1) 相同 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都是研究市场经济中经济活动参与者的行为及其后果,即研究供给和需求行为,二者有着相同的供求曲线形状,它们的交点决定着价格和产量。,(2)主要不同 微观经济学:以

3、单个经济单位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和相应的经济变量单项数值的决定来说明价格机制如何解决社会的资源配置问题。 宏观经济学: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经济中各有关总量的决定及其变化,来说明资源如何才能得到充分利用。,微观经济学: 研究对象:个体经济 解决问题:资源配置 中心理论:价格理论 研究方法:个量分析,宏观经济学: 整体经济 资源利用 国民收入理论 总量分析,3.宏观经济学的加总(aggregation)法 (1)含义 通过货币把物质形态不同的产品的产量都还原为一定的市场价值从而加总。,(2)运用经济加总法时应注意的几点 第一,有些变量可直接加总(大部分是加权平均

4、加总)而得到。 第二,一些个体变量尽管可以加总,但是这种加总却达不到研究整个社会经济行为的目的。 第三,有些时候一些微观经济个体的行为就根本不能直接加总。,二、宏观经济学的框架结构 宏观经济学主要内容是: 三大总量市场及其均衡; 三大总量市场的变动关系如何影响宏观经济目标的实现; 政府作为驾驭宏观经济的舵手和服务于宏观经济的保障,进行什么样的财政和货币决策。,宏观经济学整体知识脉络:,(1)国民收入核算原理 (2)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原理:AE-NI 模型 (3)扩展的国民收入决定原理:IS-LM 模型 (4)一般的国民收入决定原理:AD-AS 模型 (5)封闭经济下的宏观经济政策分析,(6)开

5、放经济下的宏观经济模型和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7)失业与通货膨胀 (8)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 (9)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与当代宏观经济学的主流学派,宏观经济学总体框架,第二节 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核算国民经济活动的核心指标国内生产总值,GDP是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保罗萨缪尔森说:“GDP是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没有GDP这个发明,我们就无法进行国与国之间经济实力的比较;贫穷与富裕的比较;没有GDP这个总量指标我们无法了解一国的经济增长速度是快还是慢,是需要刺激还是需要控制。因此GDP就像一把尺子,一面镜子是衡量一国经济发展和生活富

6、裕程度的重要指标。,第二节 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一、国内生产总值的含义 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指经济社会(即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对国内生产总值的理解:,第一,GDP是一个市场价值的概念。 各种最终产品的价值都是用货币加以衡量的。产品市场价值就是用这些最终产品的单位价格乘以产量获得的。,第二,GDP测度的是最终产品的价值,中间产品价值不计入GDP,否则会造成重复计算。 最终产品与中间产品: 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并由其最后使用者购买的产品和劳务就称为最终产品,中间产品是指用于再出售而供生产别种产

7、品用的产品。,最终产品与中间产品,生产阶段 产品价值 中间投入 增加值 棉花 8 0 8 棉纱 11 8 3 棉布 20 11 9 服装 30 20 10 合计 69 39 30,一般可通过计算各中间产品的价值增值的总和来计算最终产品的价值。,第三,GDP是一定时期内(往往为一年)所生产而不是所售卖掉的最终产品价值。 例:应计入当年GDP的是: A.当年生产的拖拉机 B.去年生产而今年销售出去的拖拉机 C.某人去年购买而在今年转售给他人的拖拉机,注意:把与生产无关的,既不提供物品,也不提供劳务的市场交换所带来的价值排除在GDP的计算之外。例如,出售股票、债券的收益,是金融所有权转让,本质上属于

8、收入转移。,第四,GDP是计算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价值,因而是流量而不是存量。 流量:指一定时期内发生的某种经济变量的数值。 存量:指某一时点上存在的某种经济变量的数值。 流量来自存量,又归于存量,存量由流量累积而成。 问题:财富和收入是流量还是存量?,存量和流量,一个人的财富是存量;他的收入和支出是流量。 经济中的资本量是存量;投资量是流量。 政府债务是存量;政府预算赤字是流量。,第五,GDP与GNP的联系和区别 GDP是一个地域概念,而国民生产总值GNP(Gross National Product)则是一个国民概念,指某国国民所拥有的全部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G

9、NP与GDP的比较,GNP按照国民原则。 以本国公民为统计标准。本国居民包括居住在本国的本国公民、暂居外国的本国公民,不包括居住在本国的外国公民。GNP的一部分可以来自国外。 GDP按照国土原则。 以地理上的国境为统计标准,包括居住在本国的本国公民,居住在本国的外国公民,不包括居住在外国的本国居民。是指本国与外国居民在国内或本国领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GNPGDP本国国民在外国国土上的产出外国 国民在本国国土上的产出 GDP国外要素净收入,举例,中国诺基亚公司归芬兰人所有,所以该公司在中国经营得到的利润,虽是中国GDP一部分,但不被统计为中国GNP,而应归入芬兰GNP。类似道理,中国

10、海尔在美国工厂的利润,应作为美国GDP一部分,但应被统计为中国的GNP。,第六,GDP一般仅指市场活动导致的价值。 家务劳动、自给自足生产等非市场活动不计入GDP中。,案例1:从一个面包看美国和中国 GDP的差距,我国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比较低,即价值链短。农民吃的东西很少是到市场上买来的,他们吃的粮食、蔬菜、蛋类等都是自己生产的。美国农民(美国农业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2.8%),如果他是个农场主,生产出的麦子,自己不磨面、不烤面包,而是从市场上把面包、黄油、蛋类、蔬菜等买回来吃,这样一来,他们的价值链就做长了,GDP的总量就做大了。,具体怎样做大呢?美国农民是先把小麦送进面粉厂,面粉加工出来又进

11、面包厂,生产出来的面包又进超市,超市再把它卖出去。光是吃这个链条就有如此长,这个链条上每一个环节价值都在增值。而我国农民只做了一道工序,那就是把粮食种出来放进嘴了。 问题:不同的生产流通方式对一国的GDP有何影响?,评析: 把全社会各种产品的价值加起来就是社会生产总值。相应的,如果把全社会各种产品的增加值都加起来,就是国内生产总值。从上述案例来看,美国农民第一步生产出小麦,第二步将小麦卖到面粉厂,第三步将面粉转到面粉厂,第四步由面包厂将面包卖到超市,最后一步由超市卖给农民。在每一个环节都使市场价值在增值,因此GDP在增加。,而我国农民的流程是生产出小麦后直接自己加工做成食物。从简单的面包的生产

12、过程我们可以看到,在增加国内生产总值的过程中,我国与美国的差距在于我国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链较短,从而使产品的增加值较小。,二、总支出总产出总收入 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都要转化为生产要素报酬和企业利润,即转化为要素提供者和企业经营者的收入,所以总产出总收入; 最终产品的销售收入就是最终产品购买者的支出,所以总产出总支出。 因此,总支出总产出总收入。,第三节 核算国民收入的两种方法,一、用支出法核算GDP 1.用支出法核算GDP的含义 通过核算一定时期内整个社会购买最终产品的总支出来计量GDP,即核算经济社会(指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消费、投资、政府购买以及出口这几方面支出的总和。,2.

13、用支出法核算GDP所包含的内容 (1)消费 consumption 消费指居民个人消费支出,包括购买耐用消费品、非耐用消费品和劳务的支出。建造住宅的支出则不包括在内。,(2)投资 investment 投资指增加或更换资本资产(包括厂房、住宅、机械设备及存货)的支出。 用于投资的物品是最终产品 资本物品和中间物品的区别: 中间物品在生产别的产品时全部被消耗掉,但资本物品在生产别的产品过程中只是部分地被消耗。,总投资=固定投资存货投资 =净投资+重置投资(重置投资也称折旧) 固定投资居民住房投资企业固定投资 用支出法计算GDP时的投资,指的是总投资。,举例,1、支出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时不属于投资

14、的是: A.某公司购买了一台新机床 B.某公司建立了一条新装配线 C.某公司增加了500件存货 D.某公司购买政府债券 2、支出法应计入国内总投资的是: A.个人购买小汽车 B.个人购买游艇 C.个人购买住房,(D),(C),(3)政府购买 Government purchase 政府购买就是政府对物品和劳务的购买支出,如政府花钱设立法院,提供国防,建筑道路,开办学校等方面的支出。 问题:政府支出的另一些部分如政府转移支付、公债利息等计入GDP吗?,(4)净出口 net exports 净出口指进口减出口的差额。表示本国最终产品和服务有多少通过外国人支出而实现了它们的市场价值。是国外对本国产品

15、与劳务消费的净支出。 用X表示出口,用M表示进口,则(X-M)就是净出口。,3.用支出法核算GDP的公式表达 GDP=C+I+G+(X-M),二、用收入法核算GDP 1.用收入法核算GDP的含义 度量出售产品所创造的收入,称为收入法。,2.用收入法核算GDP所包含的内容,第一,工资、利息和租金等生产要素的报酬,第二,非公司企业主收入,如医生、律师、农民和小店铺主的收入。,第三,公司税前利润,包括公司所得税、社会保险税、股东红利及公司未分配利润等。,第四,企业转移支付及企业间接税,第五,资本折旧 资本折旧虽不是要素收入,但包括在应回收的投资成本中,故也应计入GDP。,2.用收入法核算GDP的公式

16、表达 国民收入=工资+利息+利润+租金+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折旧,现实情况,西方各国的GDP统计都是按照支出法来进行国民经济核算的,这是由于西方各国在其经济传统上很重视消费和资本形成的观念,而且法律金融技术制度非常成熟,个人消费和个人收入统计系统非常发达,容易统计。,我国的国民收入核算体系由于是从MPS(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演化过来的,所以不论从理念上还是从技术上都偏重于从生产过程中进行统计,采取的是统计各个部门增加值的方法来核算GDP。在GDP的三种核算方法中,生产法和收入法都是对各产业部门的增加值进行核算,这也是我国目前采用的方法,即我国的GDP核算体系是一种生产法和收入法混合计算增加值的体系。,第四节 从国内生产总值到个人可支配收入,在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实际上包括如下五个总量:国内生产总值(G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