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2019_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入学考试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40394427 上传时间:2020-07-29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1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长沙2019_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入学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湖南省长沙2019_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入学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湖南省长沙2019_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入学考试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长沙2019_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入学考试试题(含解析).doc(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湖南省长沙雅礼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入学考试试题(含解析)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一、积舅与运用(12分)1.下列词请中加点字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A. 凫水(f) 愧作(z) 中流砥柱(d) 怏怏不乐(yng)B. 惬意(qi) 骊歌(l) 相形见绌(xing) 梦寐以求(mi)C. 追溯(s) 踌躇(zh) 囊萤映雪(rng) 参差不齐(c)D. 璀璨(cn) 亵读(d) 咬文嚼字(ju) 气冲斗牛(du)【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现代汉语普通话字音的能力。该题每一个选项中加点的字都是常见易读错的字,有多音字,有形声字,有形近字,针对命题特点,只要平时多

2、注意积累,勤查字典,问题就可迎刃而解。本题考查形声字的读音,与所学的教材贴近。复习字音和字形字义结合起来,互相促进,相辅相成,效果会更好。A项,“凫水”中“凫”读为f), “愧作”中“作”读为zu;C项,“踌躇”中“躇”的读为ch, “囊萤映雪”中的“囊”读为nng;D项,“ 亵读”中“读” 字形应“渎” , “咬文嚼字”中“嚼”读音应为jio。故选B。2.下列词请书写没有错误一项是( )A. 昂然挺立 擎天撼地 繁弦急管 通霄达旦B. 怡然自得 联续不断 格物至知 言行相顾C. 根深地固 豁然惯通 精血诚聚 一泻千里D. 起承转合 浩瀚无垠 顶礼膜拜 不可磨灭【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

3、查正确识记汉字字形的能力,学会识别形似字、音近字,根据字形、意义来准确记忆和辨析,坚持向字典学习汉字,要养成勤查字典的好习惯。A项,“通霄达旦”应为“通宵达旦”;B项,“联续不断”应为“连续不断”;C项,“根深地固”应为“根深蒂固”,“豁然惯通”应为“豁然贯通”。故选D3.下面语段横线上填人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植物是能“说话”的。有时像久病的老妇人,发出断续的喘息声。而一旦获得_的阳光,或者接受_的水分,声音就会变得婉转悠扬。当变天刮风,它们就会轻轻地呻吟,似乎正在忍受某种痛苦。面对人类的侵扰,那些植物就会用尽最后的力气呐喊,或者通过_的年轮、_的树叶,以及时刻准备倒下的躯干,表达它们

4、的抗议。A. 适量 充分 干巴 枯槁B. 适度 充裕 干枯 枯竭C. 适当 充沛 干涸 枯黄D. 适宜 充足 干瘪 枯萎【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考生正确使用词语语的能力。此类题要求考生首先要把握词语的含义,继而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遵循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原则,结合具体语境及词语的含义综合考虑分析解答词语辨析类题目,一是靠积累,二是靠语感,三是靠技巧。此题根据选项的组合特点运用排除法可快速解答。各词的具体解释如下:“适量”意为刚刚好,数量适宜;“适当”意为合适、妥当;“适度”意为适合要求的程度;“适宜”是“恰当的,不超过心理预期度的,与某事不冲突的,相吻合”的意思。根据语境,第一个空应

5、填“适宜” ;“充分”意为足够(多用于抽象事物),“充沛”意为精力饱满,旺盛;“充裕”意为富足宽裕;“充足”意为多到能满足需要;第二个空应填“充足”;“干巴”常用来形容人的胖瘦,称呼瘦人为干巴。“干涸” 指因缺水而干裂。“干枯”有三种意思,分别为(1)草木衰亡,失去水分。(2)皮肤干燥且皱缩。(3)无水,枯竭。“干瘪”意为干枯收缩;不丰满。根据语境,第三处空应填“干瘪”“枯槁”一般指草木枯萎,人憔悴、瘦瘠;“枯黄”一般指树木干枯焦黄;“枯竭”意为干涸;断绝;缺乏,消失,不见了;“枯萎”意为因干枯而萎缩。地四处空格应填“枯萎” 。故选D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言行不一致的人,是

6、一种极不好的习惯。B. 生活的最重要部分不是去生活,就是对生活的思考。C. 充满功利色彩的教育,只能培养出只有小聪明而无大智慧。D. 一个连教育都得不到尊重的民族是很难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考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考生首先要了解病句的六大类型错误: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成分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A项,主语和宾语搭配不当,抽出句子主干即为“人是习惯”,显然不合逻辑。此项可以给我们启示,要特别留意语病题中的“是”字。B项,关联词语使用不当,句子中“最重要部分”的表述,可以看出此处不是选择关系,因此要将“不是就是”改为“不是而是”。在高考当中

7、,语病题中出现关联词,一要注意关联词的位置问题,二要注意句序问题(出现在表递进关系的句子中),三要注意搭配问题。C项,成分残缺,用语感审读法,可以发现“培养出”后面缺少与之搭配的宾语,应在句末加上“的无能之人”。 故选D。5.下列关于文学作品中的人物的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A. 曹操在正史的记载中颇受赞誉,而在三国演义中则被塑造成难以捉摸,复杂多面的形象。B. 外国文学的人物画廊中,有四个著名的吝啬鬼,他们是莫里哀笔下的阿巴贡,巴尔扎克笔下的葛朗台,果戈理笔下的泼留希金,莎士比亚笔下的夏洛克。C. 香菱学诗体现了贵族女子附庸风雅的特点,更体现了一个诗性女子对诗性情怀和诗性人格的执着追求。D

8、. 简爱的人生理想体现在对人间自由幸福的渴念和对更高精神境界的追求。【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考生识记文学名著的能力。考生要明确题干的要求,“下列关于文学作品中的人物的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然后根据平时的积累作答。C项,香菱当时身份是侍婢,不是贵族,她学诗应是出于个人兴趣,表现了她的聪敏好学,也表现了林黛玉的博学多才善为人师。故选C。二.古诗文阅读(24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甲】木兰诗(节选)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呜啾啾。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9、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乙】陈涉世家(节选)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成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

10、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曰,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丙】列子学射列子学射,中矣,请于关尹子。尹子曰:“子知子之所以中者乎”对曰:“弗知也。”关尹子曰:“未可。”退而习之三年。又以报关尹子,尹子曰:“子知子之所以中乎”列子曰:“知之矣。”关尹子曰:“可矣,守而勿失也。非独射也为国与身亦皆知之。故圣人不察存亡,而察其所以然。”(列子.说符)注:【中】射中箭靶。【守而勿失】牢牢记住不要忘掉。守,掌握,遵守。6. 下面句子中“之”字没有指代作用的一项( ) A

11、. 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B. 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C. 然足下下之鬼乎D.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7. 指出下面括号中词语解释没有错误的一项( )A. 皆次当行(行:行军) 会天大雨(会:恰逢)B. 或以为死(或:有的人) 楚人怜之(怜:爱戴)C. 念鬼(念:念叨) 又间令吴广(间:暗地里)D. 卒中往往语(往往:经常) 皆指目陈胜(目:看着)8. 下面对木兰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 “东市买骏马北市买长鞭。”通过东西南北的排比铺写,表现了木兰购买战马和用具的忙碌,渲染了战前的紧张气氛。B. “旦辞爷娘去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表现了木兰的女儿心思和军情紧迫,使故事更具传奇

12、色影。C. “万里赴戎机壮士十年归。”三个对偶句简洁明快,写出了战事推进的迅猛与激烈、表现了女英雄卓越的军事才能和强悍的尚武精神。D. 全诗紧扣“木兰是女郎”来构思,写得繁简极具匠心。几女情与英雄气相得益彰。9. 下面对陈涉世家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体现了陈胜对形势的准确分析与判断。B.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写出了陈胜对民心的深刻洞察。C. “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表现了陈胜对天意的准确领悟和把握。D. “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生动地表现了陈胜的谋略所产生的奇特效果。10.

13、下面对列子学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故事揭示了学习要举一反三的道理。B. 故事告诉我们,学习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C. 关尹子要求列子从学射中自己去探究射中的道理。D. 治理国家、为人处世和学习射箭的道理是一样的。11. 请用“/”给【丙】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两处).非 独 射 也 为 国 与 身 亦 皆 知 之。1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答案】6. D 7. B 8. C 9. C 10. A 11. 非独射也/为国与身/亦皆知之。 12. 现在逃跑也是死,发动起义也是死,同样是死,为国事而死,这样好吗?【解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

14、理解常见文言词语在文中的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应审题,看是选择正确的选项还是错误的,别出现因为审题不清导致正误错位,留下遗憾。最好的方法是凭借知识迁移能力兼用排除法。D项解释错误,“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的意思是:陈胜又暗地里派吴广到驻地旁边丛林里的神庙中, “之”是动词“到”。故选D。【7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应审题,明确选择的要求,如本题“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这是针对文言实词中的一词多义现象设题,然后根据词语在句中的位置以及上下文确定义项。因为四个选项只有一个不对,可以使用代入法逐一进行排除。A项解释错误

15、,“皆次当行”的意思是:都被编入谪戍的队伍里面。此句中的“行”读音为(hng),意思是“行列、队伍”。C项解释错误,“念鬼”意思是:考虑卜鬼的事。此句中“念”是:考虑、思量。D项解释错误,“卒中往往语”的意思是:士兵们到处谈论(晚上发生的事)。此句中“往往”是:到处。故选B。【8题详解】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赏析能力。做此题,考生首先学会审题,题干要求考生选出对木兰诗赏析有误的一项,选项的内容有对手法的赏析,也有对诗歌内容的赏析。C项,“壮士十年归表现战争推进的迅猛”表述有误,根据原文,此句主要表现战争持续时间长,表现战争的辛苦。故选C。【9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在认真阅读并翻译文章的基础上,注意时间、地点、人物,注意事件的起因、经过与结果。C项,“表现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