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政治之第六讲 剩余价值的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0394340 上传时间:2020-07-29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政治之第六讲 剩余价值的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初中政治之第六讲 剩余价值的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初中政治之第六讲 剩余价值的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初中政治之第六讲 剩余价值的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初中政治之第六讲 剩余价值的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政治之第六讲 剩余价值的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政治之第六讲 剩余价值的课件(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六讲 剩余价值的分配,第一节 利润和平均利润 第二节 商业资本和银行资本 第三节 信用制度与虚拟资本 第四节 资本主义地租,第一节 利润和平均利润,一,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 1,成本价格(生产费用) 生产中消耗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表示为成本价格 时,商品价值为 wkm 2,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当把剩余价值看作是全部 预付资本带来的,剩余价值就转化为利润。 3,剩余价值率转化为利润率(m p) PmCmcv P 利润率,C预付总资本,不同的指标可以从不同的侧面反映经济效益。 如:p 资本利润率,m 工资利润率。 4,影响利润率变动的因素 PmCmvncv 公式中的因素均可影响P ,主要是剩余价值

2、率、 资本有机构成、资本周转速度、不变资本的节省。 注意:利润率与资本有机构成成反方向变动。,二,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 等量资本要求获得等量利润,而资本有机构 成高低却与利润率成反方向变动,这一矛盾只有 通过竞争和利润平均化来解决。 1,什么是平均利润率和平均利润? 按社会总资本平均计算的利润率,即社会剩余价值总 额与社会总资本之比,就是平均利润率。 各部门按平均利润率获得的利润,就是平均利润。,2,平均利润是怎样形成的(利润平均化的过 程)? (1)商品的社会价值和市场竞争 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 格由社会价值决定,因此,商品生产者必然进行激烈的 竞争以降低商品的个别价值

3、。这种竞争首先是部门内的 竞争。,(2)部门间的竞争与平均利润率的形成 部门内的竞争会导致部门平均的资本有机构成提高, 利润率下降,这时部门内的竞争转化为部门之间的竞争, 资本向利润率高的部门流动,这种流动直到利润率高的 部门出现利润率下降时为止。这时不同部门的利润率趋 于平均,资本流动趋于稳定,平均利润率形成,利润转 化为平均利润。,3,影响平均利润率的因素: (1)各部门的利润率水平; (2)社会总资本在各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 4,平均利润率形成后对各部门的影响: (1)各部门即按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的原则来 分配剩余价值,即按平均利润率得到平均利润。 (2)各部门得到的利润量与本部门工人

4、创造的剩 余价值量就不相等了。就容易掩盖利润的来源。,(3)平均利润形成后,并没有消除竞争,利润 平均化的过程不会停止。 三,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 1,什么是生产价格? 平均利润形成后,价值就转化为生产价格。 生产价格成本价格平均利润,2,生产价格形成的特点 (1)以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为前提; (2)生产价格是价值的转化形式,它与价值相比有 明显的不同; (3)生产价格形成后,某一部门获得的利润总量与 该部门实际创造的剩余价值数量相背离,生产价格与价 值相背离。,3,生产价格与价值规律 (1)生产价格形成后,使价值规律作用的形式发生 了变化,价格围绕生产价格上下浮动。 (2)生产价格没有违背价值

5、规律。 (3)生产价格同样区分为个别生产价格与社会生产 价格,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就形成超 额利润。,四,平均利润率趋向下降的规律 1,平均利润率的变动趋势 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使平均利润率有下降的趋势。但平 均利润率的下降并不意味着会出现以下两种情况: (1)资本家获得的利润总量减少。 利润总量增加的原因在于:第一,资本总量的增加使劳 动总量绝对增加;第二,劳动生产率提高带来超额利润。 (2)剩余价值率降低。 因为在平均利润率下降时,剩余价值率可能提高。,2,阻碍平均利润率下降的因素 有利于提高利润率的因素就是阻碍利润率下降的因素。,第二节 商业资本和银行资本,一,商业资本和商业

6、利润 1,商业资本的职能及运动形式 商业资本是从产业资本分离出来独立发挥作用的商品资 本。这种分离和独立化有两个社会条件社会分工和资本 独立化。 商业资本的职能即商品资本的职能,专门从事商品价值 和利润的实现活动。作为一个独立的产业部门,其职能就 是从事商品流通,充当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桥梁,实现 商品的社会价值。,商业资本的主要作用是提高流通效率、加速资本周转;减 少流通费用、节约流通成本。 商业资本的运动形式是GWG,而不是商品资本的W GW。 2,商业利润的来源及实现形式 (1)商业利润的来源:产业工人生产的剩余价值的一部 分。 (2)商业资本家怎样获得商业利润? 第一,获得商业利润的根

7、据:社会分工与资本独 立化。,第二,商业资本家参与剩余价值分配的途径: 商业资本家按低于生产价格的价格进货,再按生产价 格出售商品,购买价格与售卖价格的差额就是商业利润。 (3)商业资本家怎样获得平均利润? 商业利润不能低于平均利润,也不能高于平均利润。 部门间的竞争和资本的流动性使商业利润率和产业利润率 趋于平均化。 (例见P.138),商业资本参与剩余价值分配后,使平均利润下降了。 这时生产价格成本价格K产业利润P商业利润h 3,流通费用 (1)什么是流通费用?指商品流通过程中支出 的各种费用的总和。分为二类: A.生产性流通费用:生产过程在流通领域的延伸所产 生的费用,如仓储、运输、装卸

8、、包装等。,B.纯粹流通费用:由商品价值形态变化所引起的费用, 即纯粹用于经营商品买卖的费用。 (2)流通费用进一步降低了平均利润 流通费用的支出被作为预付资本的一部分,不 仅要从商品出售中收回,而且必须带回相应的平 均利润。所以,流通费用参与剩余价值的分配, 使平均利润进一步下降。(例见P. 139),二,银行资本 1,借贷资本和利息 借贷资本是为取得利息而暂时贷给职能资本家使 用的货币资本,是生息资本的一种形式。 利息是借贷资本家凭借资本所有权从货币使用者 (职能资本家)那里取得的剩余价值。 借贷资本出现后,平均利润就分割为两个部分:利息和 企业利润。,利息率利息量借贷资本量100 利息是

9、平均利润的一部分,不能高于平均利润 或低于0,只能在平均利润和0之间摆动。 利息率的高低取决于二个因素:平均利润率的 高低和借贷资本的供求情况。 2,银行资本和银行利润 (1)银行的产生与职能 银行的产生与信用有密切的关系。,什么是信用?信用指一种以定期加值偿还为条件 的借贷行为。信用有多种形式。当商业信用不能满 足商品生产的需求时,便产生了银行信用。 银行是在商业信用和货币经营业务发展的基础上产生 的。 什么是银行?银行是经营货币资本业务的企业, 银行信用即由银行来办理和提供。 银行的一般职能是充当货币借贷中介和货币支付中介, 即债权人和债务人的中介。,(2)银行资本 银行资本包括二部分:自

10、有资本和借入资本 (吸收存款)。 银行存款主要来源于:职能资本家的闲置资 本、货币资本家的存款、居民储蓄存款。 (3)银行利润 银行的业务主要有两类:负债业务(即吸收资 金和存款)、资产业务(即投放和贷出资金)。,银行利润的来源:贷款利息与存款利息的差额。 银行利润贷款利息存款利息银行费用 银行利润的实质:产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 部分。 银行利润在量上也不能高于或低于平均利润。银 行资本参与了剩余价值的分配,平均利润率会进一步 下降。,第三节 信用制度与虚拟资本,一,信用制度与股份公司的产生 1,什么是信用制度?是以银行信用为主要信用 形式的社会信用体系。银行在信用制度中居于主导 地位,发

11、挥着核心作用。 2,什么是股份公司? 是有若干股东以入股方式筹集社会资本而形成的一种企业组织形式。股份公司主要分为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3,信用制度与股份公司的产生 马克思说:“信用制度是资本主义的私人企业逐渐转化为 资本主义的股份公司的主要基础。” (资本论) 原因是: (1)股份公司发行股票需要通过信用制度和货 币市场(资本市场),还需要信用集中的银行或 其他金融机构承销股票,并提供信用担保。,(2)信用制度强化了生息资本的效应,即收入 资本化,从而鼓励人们从事货币投资而获取利润。 所谓收入资本化,即将收入不用于消费而用于生息, 生息使收入转化为资本而增殖。 二,股票、股息和股票价

12、格 1,什么是股票? 股票是股份公司发给股东的借以证明其股份数 额并用以取得股息的凭证。股票是股份资本所有权 的凭证,是股份资本分配权益的权利证书。,股票的特点:不可兑回性、风险性、流通性 2,股息和股票价格 (1)股息是股东凭股票从公司获得的收入。优 先股按固定股息率计算,普通股则在支付优先股息 后,根据企业实际盈利状况确定股息率。 股息也是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 (2)股票价格是股票在证券市场上流通时的价 格。它取决于股息率和银行利率。,但股票的发行价格(一级市场)与在证券市场上 的流通价格(二级市场)往往有较大的差距,原因 在于股票是一种虚拟资本,它具有自己的特殊的运 动形式。 三

13、,虚拟资本及其作用 1,什么是虚拟资本? 虚拟资本指能定期带来收入的,以有价证券形式 存在的资本。典型的形式是股票和债劵。,有价证券为什么会成为虚拟资本? (1)有价证券本身并没有价值,它也不是价值符 号,它只是现实资本的所有权证书。它本身在生产 经营过程中不起实际作用。 (2)但有价证券具有收入资本化的效应,拥有它 就可以带来收入;并且它可以进入流通,有自己的 价格,这种流通可为购买者带来利润。所以它被看 作资本。,2,虚拟资本与实际资本的关系 A.统一性: a.实际资本的生产经营状况决定了对货币资本的需求, 从而决定了虚拟资本的规模;实际资本的循环周期决定了 虚拟资本的周期波动。 b.虚拟

14、资本的发行状况影响着实际资本的规模和活动范 围,影响着货币资本的配置从而影响着实际资本的产业结 构。,B.矛盾性 a.虚拟资本与实际资本在质和量上都存在不一致。 质:实际资本价值取决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虚拟资 本没有价值,其价格取决于预期收益和银行利率,及货 币供应量。 量:实际资本数量取决于生产经营过程中实际运动的 资本数量,而虚拟资本的数量等于各种有价证券的价格 总和。大多数情况下虚拟资本的数量变化不代表实际资 本的数量变化。,b.虚拟资本有自己的独立的运动形式,这一运动与实际 资本的运动相脱离,运动的速度往往快于实际资本。这种 虚拟性潜藏着危机。 3,虚拟资本的作用 (1)虚拟资本的存在

15、和发展有利于货币资本的 有效配置; (2)虚拟资本的运动有利于提高社会经济的运 行效率;,(3)虚拟资本加速了新的社会经济部门的形成 和发展,但也导致了财富的虚拟化。 (4)虚拟资本的膨胀引发了“泡沫经济”等新经 济问题。,第四节 资本主义地租,一,资本主义地租的本质 1,什么是地租? 地租是土地所有者凭借土地所有权而获得的收 入。资本主义地租是土地所有者从农业资本家那里 得到的收入,它体现着土地所有者、农业资本家和 农业雇佣工人之间的关系。 2,资本主义土地所有制的特点: (1)土地所有权与土地使用权分离;,(2)土地所有权与人身依附分离。 3,资本主义地租的本质 资本主义地租是农业工人创造

16、的超过平均利润 的那部分剩余价值,即超额利润。平均利润由农业 资本家获得,超过的部分则以地租形式支付给土地 所有者。 所以,资本主义地租体现了土地所有者、农业 资本家共同剥削农业工人的关系。,二,资本主义地租的形式 资本主义农业存在两种性质不同的垄断现象: 一种是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的垄断,一种是土地 私有权的垄断,前者产生了级差地租,后者产生 了绝对地租。 1,级差地租 (1)级差地租产生的条件和原因 a.什么是级差地租?,级差地租是与土地的自然等级相联系,并由土 地的经营垄断所产生的地租。它是经营较好土地的 农业资本家所获得、由土地所有者所占有的超过平 均利润的农业超额利润。 b.级差地租产生的条件:土地的自然等级不一 样,包括土地的肥沃程度和距离市场的远近。 c.级差地租产生的原因:土地的经营垄断 第一,土地经营垄断使农业中的超额利润固定化。,第二,土地经营垄断使农产品的社会生产价格不决定于 社会平均的生产条件而是决定于劣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