罐头食品加工工艺培训教材

上传人:yuzo****123 文档编号:140394131 上传时间:2020-07-29 格式:PPT 页数:83 大小:8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罐头食品加工工艺培训教材_第1页
第1页 / 共83页
罐头食品加工工艺培训教材_第2页
第2页 / 共83页
罐头食品加工工艺培训教材_第3页
第3页 / 共83页
罐头食品加工工艺培训教材_第4页
第4页 / 共83页
罐头食品加工工艺培训教材_第5页
第5页 / 共8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罐头食品加工工艺培训教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罐头食品加工工艺培训教材(8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罐头食品加工工艺,罐头的定义和特点: 罐头原料经预处理装罐(装入能密封的容器内)排气、密封、杀菌、冷却,经这一系列过程制成的产品。 特点: 必须有一个能够密闭的容器(包括复合薄膜制成的软袋) 必须经过排气、密封、杀菌、冷却这四个工序。 从理论上讲必须杀死致病菌、腐败菌、中毒菌,在生产叫商业无菌,并使酶失活。,罐藏食品的特点,食用方便 贮存期长 受外界变化影响小 易消化但品质不及新鲜食品 消耗包装容器成本高,Nichols Appert(尼克斯.阿佩尔)于1809年向当时的拿破仑政府提出了自己的发明,获得了一万二千法郎的奖金。 1810年,Nichols Appert撰写并出版了动物和植物物质的

2、永久保存法一书,书中提出了罐藏的基本方法排气、密封和杀菌,并介绍了50多种食品的保存方法。 1812年,Nichols Appert正式开设了一家罐头厂,命名为“阿培尔之家”这就是世界上第一家罐头厂。,Nichols Appert发明了罐藏技术,但他并不知道罐藏技术的真正理论。 罐藏理论是由另一个法国人Louis Paster提出的,1864年,louis Paster最早阐明食品变败的原因是出于微生物的作用; 1873年,Louis Paster又提出了加热杀菌的理论。,罐头杀菌技术的发展是罐头工业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1851年,ChevalierApport将加压烹调的理论应用于罐头加工并

3、发明了杀菌釜,但操作不太安全。,1874年,美国人Shriver(施莱佛)发明了从外界通入加热蒸汽,并配备有控制设备的高压蒸汽杀菌釜,它即保证工厂操作安全,又缩短了杀菌时间、真正使罐头的杀菌由常压发展到高压,杀菌温度进一步提高,罐头食品的品质也由于杀菌温度的提高,杀菌时间的缩短而大大提高.,50年代后期,法国的Cheftel,Beauvais和Thomas发明了火焰加工工艺。这一工艺采用罐头与由气体燃烧炉产生的约1093的高温气体直接接触的方式进行快速加热杀菌。 1955年,Smith和Ball提出了闪光18(flash 18)”杀菌工艺即123.89的食品在表压为124.1kPa(181bi

4、n2)的高压室内装罐、密封并在该温度下保持一定时间达到商业无菌要求为止。,罐头工业历史中的另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是无菌灌装工艺的出现。 1948年,多尔(Dole)工程公司的Martin研制出用超热蒸汽对空罐和罐盖进行杀菌并进行无菌装填、密封的设备,使得无菌装罐工艺获得成功。 自1948年以来,Dole设备和其他系统取得了极大改进,每分钟400罐(227g)的高速无菌罐装生产线已经证明了这些机械设备的可靠性和合理性。,罐藏容器是以玻璃瓶开始的。 金属罐的使用始于1810年,英国人Peter Durand首先使用镀锡薄钢板制造空罐,并获得专利。当时仅用剪刀和烙铁等工具进行手工制作。 1823年,发明

5、了顶盖带孔罐,食品装入后,在顶盖的小孔上松松地盖上圆盖,在沸水浴中加热杀菌后立即焊封。 1849年,美国人Henry Evans发明了底盖冲床,奠定了三片罐制造的基础。 1852年,Steranson发明了底盖焊接机,1887年制成了罐身制造机,1893年发明了二重卷边封口机。1896年发明厂液态的密封胶使金属罐的密封件明显增强。,1897年制成了注胶机,这样逐渐形成了现在的三片锡焊罐(卫生罐)的生产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制罐设备的不断改进,自动制罐机得到顺利发展,1910年,每分钟的制罐能力已达到120罐;1930年制成了自动制罐机,每分钟可以生产300罐; 而现代化自动生产线每分钟的

6、制罐能力可达上千罐。,1959年,美国陆军纳蒂克(Natick)发展中心开始了有关蒸煮袋的全面研究。 60年代后期,日本开始进行蒸煮袋的研究。进展很快,除了耐121温度的普通蒸煮袋外,于1975年研制出耐135的高温型蒸煮袋(HRP),1979年又研制出耐150的超高温型的蒸煮袋(UHRP),在技术和数量上均处于领先地位。蒸煮袋作为一种新型的罐藏容器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目前世界罐头工业已发展成为大规模现代化工业部门。全世界罐头总产量已近5000万t,主要生产国有美国、意大利、西班牙、法国、日本、英国等。 世界人均年罐头消费量为10kg(美国达90kg,罐头品种达2500多种。 日本是主要的罐头

7、生产国,同时还是主要罐头消费国和进口国。,根据日本国内的总生产量和进口量,可以计算出日本国民大约每人每年消费39罐(每罐按照250g计算)。 果汁、咖啡、茶饮料等罐头饮料的生产量,2004年357万吨左右,约为10年前的70%,人均消费164罐(每罐按照205g折算)。 美国,罐头的人均年消费90公斤,日本40公斤,一个普通英国家庭在一周内通常吃15个罐头,而我国每年人均不到1公斤。,我国的罐头工业开始于1906年,上海泰丰食品公司是我国首家罐头厂,尔后沿海各省先后兴建罐头厂到1949年全国罐头全年总产量484t。 新中国成立后,罐头工业有了很大发展到1995年全国罐头总产量达到310多万t,

8、罐头生产企业达2000多家。,国内主要食品罐头生产和出口状况,表4 国内各类罐头的产量和出口量(万吨),国内罐头工业的主要问题,农残 日本政府还对原来已经设置了残留限制标准的农药提高了限制标准,降低了允许残留的上限。对那些没有具体规定限制数量的农药,允许残留的上限统一为0.01PPM。 月份,福建省对日本出口农产品万美元,比去年同期大幅下降.。月份,福建省自日本退运进口的农产品达到.万美元,已经大大超过月的.万美元退运货值。退运农产品主要集中在烤鳗、蔬菜和罐头类产品上。 添加剂超标 添加“合成甜味剂、防腐剂”超标 ; 二氧化硫超标 ; 违规使用合成色素; 我国水果罐头出口大量采用OEM方式(代

9、工生产),量大价低,产品附加值不高,缺乏自主品牌,加上行业无序竞争,原材料成本上涨,罐头产品的利润空间非常狭小。,第一节 罐藏原理,一、罐头食品与微生物的关系 细菌学杀菌是指绝对无菌, 而罐头食品杀菌是指商业无菌。其含义是杀死致病菌、腐败菌,并不是杀灭一切微生物。 严格控制杀菌温度和时间就成为保证罐头食品质量极为重要的事情。,(一)腐败微生物的一般习性 1. 对生活物质的要求 2. 微生物对水分的要求 3. 对氧的要求 微生物对氧的需要有很大的差别,依据对氧的要求可将 它们分为: 嗜氧微生物 厌氧微生物 兼性厌氧微生物,4. 酸的适应性 不同的微生物具有生长最适宜的pH范围,产品的pH对细菌的

10、重要作用是影响其对热的抵抗力,在一定温度下pH值越低,降低细菌及孢子的抗热力则越显著,也就提高了杀菌的效应。 根据食品酸性的强弱可分为: 酸性食品(pH4.6或以下) 低酸性食品(pH4.6以上),5. 微生物的耐热力 各类微生物都有其最适的生长温度,温度超过或低于此最适范围,就影响它们的生长活动,抑制或致死。 根据对温度的适应范围,将其分为以下几类: (1) 嗜冷性微生物 生长最适温度1420 (2) 嗜温性微生物 活动温度范围为2143 (3) 嗜热性微生物 最适温度5065.6,温度最低限在37.8左右,有的可在76.7下缓慢生长。 这类细菌的孢子是最抗热的,有的能在121下幸存60分钟

11、以上,这类细菌在食品败坏中不产生毒素。,二、 影响杀菌的因素 (一) 微生物 微生物的种类,抗热力与耐酸能力对杀菌的效力有不同的影响,但杀菌的效果涉及到细菌方面,还应考虑以下因素: 1食品中污染微生物的种类 2食品中污染微生物的数量 食品中微生物存在的数量,特别是孢子存在的数量越多,抗热的能力越强,在同温度下所需的致死时间就越长。 3环境条件的影响,(二) 食品原料 食品原料的组织结构和化学成分是复杂的,在杀菌及以后的贮存期间有不同的影响。 1原料的酸度(pH值) 是影响抗热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原料的pH值,对细菌芽孢的耐热性影响最显著。 2含糖量的影响 3. 无机盐的影响 4. 其它成分 淀粉

12、、蛋白质、油脂对孢子的抗热力有保护作用。 果胶也使传热显著减缓。 5. 酶的作用 在较高的温度下,蛋白质结构崩解,键断裂而失去活性。,三、罐头食品杀菌的理论依据 1. 杀菌目的在于: (1)杀灭一切对罐内食品起败坏作用和产毒致病的微生物,使食品得以稳定保存。 (2)改变食品质地和风味。 罐头热杀菌的主要对象是抑制那些在无氧或微量氧条件下,仍然活动而且产生孢子的厌氧性细菌。,2. 食品杀菌的理论依据 杀菌的温度和时间杀菌条件,用杀菌式来表示 热致死时间是指:罐内细菌在某一温度下需要多少时间才能将其杀死。 热对细菌致死的效应是操作时间的温度与时间控制的结果。温度越高,处理时间越长,则效果越显著,但

13、同时也提高了对食品营养的破坏作用,因而合理的热处理必须以两方面的资料为依据。,第二节 罐藏食品的分类,罐藏食品的种类很多,分类方法也各不相同。按中华人 民共和国颁布的罐头食品分类标准(GB10784-89)。首先将 罐藏食品按原料分成六大类,再将各大类按加工或调味方法 的不同分成若干类。 一、肉类 二、禽类 三、水产类 四、水果类 五、蔬菜类 六、其他类,第三节 罐藏容器,一、罐藏容器应具备的条件 1. 对人体没有毒害,不污染食品。 2. 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保证与空气隔绝,使食品能长期贮存。 3. 具良好的耐腐蚀性。 4. 适合工业化生产,能随承受各种机械加工。 能适应工厂机械化和自动化生产

14、的要求,容器规格一致,生产率高,质量稳定,成本低。 5. 容器应易于开启,取食方便,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利于消费。,二、常用的罐藏容器 (一) 薄锡薄板罐(马口铁罐),简称铁罐 马口铁罐是两面镀锡的低碳薄钢板,含碳量在0.060.12%,厚度0.150.49。 为五层结构,包括:钢基、合金层、锡层、 氧化膜层、油膜层 (二) 铝合金薄板罐(铝罐) 此类罐质轻,便于运输;抗大气的腐蚀不生锈;通常不会受到含硫产品的染色;易于成型;不含铝,无毒害。 但强度低,易变形;不便于焊接;对产品有漂白作用;使用寿命不及马口铁罐;成本费用比马口铁昂贵。,(三) 玻璃罐 是用碱石灰玻璃制成(石英砂,纯碱、石

15、灰石(CaO)按一定比例配合),在1500高温下熔融,再缓慢冷却成型铸成的。 玻璃罐的特点: 化学性质稳定,一般不与食品发生化学反应;可直观罐内产品的色泽、形状、产生吸引力或反感;可重复使用;原料丰富,成本低;硬度高,不变形。 但热稳定性差;质脆易破;重量大;导热系数小;因它透光,因而对某些色素产生变色的反应。 玻璃瓶由三部分组成:瓶身、瓶盖、瓶圈。,(四) 软罐头 是由聚酯、铝箔、聚烯烃等组成的复合薄膜为材料制成的。 这种软罐头包装具有如下特点: 能够忍受高温杀菌,微生物不会侵入,贮存期长。 不透气及水蒸汽、内容物几乎不可能发生化学作用,能够较长期的保持内容物的质量。 质量轻,密封性好,封口

16、简便牢固,可以电热封口。 杀菌时传热速度快。 开启方便,包装美观。 软包装的使用,被认为是罐头工业技术的革新,软罐头被称为第二代罐头。,三、罐藏容器的清洗与消毒 罐藏容器是用来装盛食品的,与食品直接接触,应保证卫生。 (一) 金属罐的清洗 分为人工清洗和机械清洗。 (二) 玻璃瓶的清洗和消毒 对于回收的旧瓶子,应先用温度为4050,浓度为23%的NaOH溶液浸泡510min,以便使附着物润温而易于洗净。 具有一定生产能力的工厂多用洗瓶机清洗,常用的有喷洗式洗瓶机,浸喷组合式洗瓶机等。,第四节 罐藏食品的工艺流程,排气,密封,排气,密封,杀菌,杀菌,一、原料装罐 (一)空罐的准备,1.1罐藏容器应具备的条件,安全性 密封性 稳定性 实用性,1.2罐藏容器的分类,(1)以罐藏容器的材料分 金属罐 镀锡铁罐、涂料铁罐 镀铬铁罐 铝罐,非金属罐 玻璃罐 塑料罐 纸质罐,复合薄膜袋 组合罐,(二)糖液的配制 1. 果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