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灵宝市第一高级中学2018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清考试试题(无答案) (1).doc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40392846 上传时间:2020-07-2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灵宝市第一高级中学2018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清考试试题(无答案) (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河南省灵宝市第一高级中学2018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清考试试题(无答案) (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河南省灵宝市第一高级中学2018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清考试试题(无答案) (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灵宝市第一高级中学2018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清考试试题(无答案) (1).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灵宝一高20172018学年度上期第一次月清考试高三语文一、文言文阅读(38分)(一)刘承规,字大方,楚州山阳人。建隆中补高班,太宗即位,超拜北作坊副使。会土民啸聚为寇,承规与知州乔维岳率兵讨定之。真宗即位,为胜州刺史,俄兼勾当群牧司。大中祥符初,议封泰山,以掌发运使迁昭宣使、长州防御使。会修玉清昭应宫,以承规为副使。祀汾阴复命督运议者以自京至河中由陆则山险具舟则湍悍承规决议水运凡百供应悉安流而达礼成当进秩表求休致手诏敦勉仍作七言诗赐之。拜宣政使、应州观察使。 五年,以疾求致仕。修宫使丁谓言:“承规领宫职,藉其督辖,望勿许所请,第优赐告诏,特置景福殿使名以宠之,班在客省使上。”仍改新州观察使,

2、上作歌以赐。承规以廉使月禀归于有司,手诏褒美,复定殿使奉以给之。本名承珪,以久疾羸瘵,上为取道家易名度厄之义,改珪为规。疾甚,请解务还私第,听之。七月卒,年六十四。废朝,赠左卫上将军、镇江军节度,谥曰忠肃。 承规事三朝,以精力闻,乐较簿领,孜孜无倦。自掌内藏仅三十年,检察精密,动著条式。又制定权衡法,语在律历志。性沈毅徇公,深所倚信,尤好伺察,人多畏之。上崇瑞命,修祠祀,饰宫观,承规悉预闻。作玉清昭应宫,尤为精丽。屋室有少不中程,虽金碧已具,必毁而更造,有司不敢计所费。二圣殿塑配飨功臣,特诏塑其像太宗之侧。承规颇好儒学,喜聚书,间接文士质访故实,其有名于朝者多见礼待,或密为延荐。自寝疾惟以公家

3、之务为念,遗奏求免赠赙诏葬,上甚嗟惜之,遣内臣与鸿胪典丧,亲为祭文。玉清昭应宫成,加赠侍中,遣内侍邓守恩就墓告祭。 (选自宋史卷四六六,有删改)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祀汾阴/复命督运/议者以自京至河中/由陆则山险/具舟则湍悍/承规决议水运/凡百供应/悉安流而达/礼成/当进秩/表求休致/手诏敦勉/仍作七言诗赐之/B、祀汾阴/复命督运议者/以自京至河中由陆/则山险具舟则湍悍/承规决议水运/凡百供应/悉安流而达/礼成/当进秩/表求休致/手诏敦勉/仍作七言诗赐之/C、祀汾阴/复命督运/议者以自京至河中/由陆则山险/具舟则湍悍/承规决议水运/凡百供应悉安流/而

4、达礼成/当进秩/表求休致/手诏敦勉/仍作七言诗赐之/D、祀汾阴/复命督运议者/以自京至河中由陆/则山险具舟则湍悍/承规决议水运/凡百供应/悉安流而达/礼成/当进秩表/求休致手诏/敦勉仍作七言诗赐之/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封泰山是指到泰山举行封禅典礼,古代帝王到泰山祭天,表明自己受命于天。B、月禀即“月廪”,古代每月发给官吏的禄米;“廪”本义是米仓,引申为俸禄。C、废朝意思是“停止上朝”,名臣功臣死后,朝廷会停止上朝,以此表示哀悼。D、配飨即陪祭,指古代帝王为了嘉奖功臣,特允许功臣进入太庙参与祭祀大典。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

5、的一项是 ( )(3分)A、刘承规兼具多种才能,能文能武。他曾平定匪寇祸乱,又善掌管宫内事务,还喜好儒学,热衷藏书,礼遇各方名士,或暗中荐人入朝为官。B、刘承规管理卓有成效,升迁不断。他掌管宫内库房,精细严密,所用方法都成了条例程式;他在建隆年间被补授高位,太宗时曾越级升官。C、刘承规深悉皇帝喜好,倍受荣庞。他顺应皇帝的迷信心理,修建的玉清昭应宫精致华丽;他生前得皇帝赠诗赐宅,死后皇帝还为他写祭文。D、刘承规工作勤勉努力,为官清正。他先后侍奉三朝,精力充沛,孜孜不倦;他在病重期间写下遗奏,要求朝廷免赠助葬财物,不下诏治丧。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本名承珪,以久疾羸瘵,上

6、为取道家易名度厄之义,改珪为规。 屋室有少不中程,虽金碧已具,必毁而更造,有司不敢计所费。(二)沈希仪,字唐佐,贵县人。嗣世职为奉议卫指挥使。正德十二年,调征永安。以数百人捣陈村寨,马陷淖中,腾而上,连馘三酋,破其余众。嘉靖五年,总督姚镆将讨田州岑猛。用希仪计,间猛妇翁归顺土酋岑璋,使图猛,而分兵五哨进。希仪将中哨当工尧工尧贼要地聚众守之希仪夜遣军三百人缘山上绕出其背。比明合战,则所遣军已立帜山巅,贼大败溃。猛走归顺,为璋所执,田州平。希仪功最,镆抑之,止受赉。改右江柳庆参将,驻柳州。柳在万山中,城外五里即贼巢,军民至无地可田,而官军素罢不任战。又贼耳目遍官府,闺闼动静无不知。希仪谓欲大破贼,

7、非狼兵不可,请于制府。调那地狼兵二千来,戍兵稍振。乃求得与瑶通贩易者数十人,持其罪而厚抚之,使诇贼。贼动静,希仪亦无不知。及驻军设伏,贼必至,遇伏辄奔。官军击之,无不如志。已,贼寇他所,官军又先至。远村僻聚,贼度官军所不逮者,往寇之,官军又未尝不在,贼惊以为神。希仪每于风雨晦冥夜,侦贼所止宿,分遣人赍铳潜伏舍旁。中夜铳举,贼大骇曰:“老沈来矣!”咸挈妻子匍匐上山。儿啼女号,或寒冻触厓石死,争怨悔作贼非计。希仪镇柳、庆久,渠魁宿猾捕诛殆尽。先后捣巢,斩馘积五千余级,未尝悉奏功,故多不叙。十九年,复谢病,柳人祀之山云祠。希仪镇柳、庆,每战必先登,身数被创,阴雨辄痛剧,故数谢病。二十六年,琼州五指山

8、熟黎素畏法,供徭赋,知州邵浚虐取之。其酋那燕遂结崖州、感恩、昌化诸黎为乱。希仪乃偕参将武鸾、俞大猷等直入五指山下,斩那燕及其党五千四百有奇。后倭寇海上,命督川、广兵赴剿。无功,为周如斗劾罢。 赞曰:呜呼,明至中叶,曷尝无边材哉!如沈希仪之徒,出奇制胜,得士卒死力,虽古名将何以加焉?然功高赏薄,起蹶靡常。此无异故,其抗怀奋激,无以结欢在朝柄政重人,宜其粗龉不相入也! (选自明史卷二百十一列传第九十九,有删节)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希仪将中哨/当工尧/工尧/贼要地/聚众守之/希仪夜遣军三百人/缘山上绕/出其背 B希仪将中哨/当工尧/工尧贼/要地聚众/守之/希

9、仪夜遣军/三百人缘山上/绕出其背 C希仪将中哨/当工尧/工尧/贼要地/聚众守之/希仪夜遣军三百/人缘山上/绕出其背 D希仪将中哨当工尧/工尧贼/要地聚众/守之/希仪夜遣军/三百人缘山/上绕出其背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字,本义是生儿育女。古时,男子二十岁结发加冠时取字,女子十五岁许嫁结发及笄时取字。 B州,古代的一种行政区划单位。州与中国古代行政区划路、府、省、道等,区域大小大致相同。 C闺,旧时特指女子居住的内室。闼,建筑物内的小门。文中的“闺闼”指女眷所居内室的门户。 D徭,指古代统治者强制人民承担的无偿劳动;赋,田赋。“轻徭薄赋”指“减轻徭役

10、,降低赋税”。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沈希仪颇有勇力。陈村寨一战,希仪的战马陷在泥淖之中,他腾跃而起,连杀几个头领。 B沈希仪智谋过人。姚镆征讨岑猛,用希仪离间计,夜出奇兵,最终大败岑猛,平定田州。 C沈希仪战功显赫。在镇守柳庆二州期间,捣毁贼巢,先后斩杀不法之徒,就达到五千多。 D沈希仪深得人心。希仪平定柳州厚抚有罪士卒,离开时,有柳人在山云洞为他设祀纪念。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远村僻聚,贼度官军所不逮者,往寇之,官军又未尝不在,贼惊以为神。(5分)(2)此无异故,其抗怀奋激,无以结欢在朝柄政重人,宜其龃龉不相入也!(5

11、分)二、古代诗词鉴赏(31分)(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9-11题。送孔巢父赴河南军 皇甫冉江城相送阻烟波,况复新秋一雁过。闻道全师征北虏,更言诸将会南河。边心杳杳乡人绝,塞草青青战马多。共许陈琳工奏记,知君名宦未蹉跎。9. 下列对诗歌相关内容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首联写相送,“江城”点明送别的地点,“新秋”点明送别的时间。 B首联中的“阻”既指相送之人视线为烟波所阻,又指行舟被烟波所阻。 C颔联“闻道”“更言”两词语言含糊,表明这些消息都是来自传闻。 D陈琳是“建安七子”之一,才华出众,尾联写陈琳是为了表现诗人对他的仰慕之情。 E这首诗是一首七言律诗,律诗通常是四联八

12、句,也可以是四句,也可以多于八句。10本诗颈联运用了想象和反衬的手法,请简要分析,并说说此联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6分)(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14题。送项判官 王安石断芦洲渚落枫桥,渡口沙长过午潮。山鸟自呼泥滑滑,行人相对马萧萧。十年长自青衿识,千里来非白璧招。握手祝君能强饭,华簪常得从鸡翘。注解:韩诗外传载楚襄王派人持金十斤白壁百双,聘庄子为相,庄子不慕荣华,固辞。华簪:华,美也;簪,发簪。即华丽的服饰。鸡翘:鸾旗车的俗称。这种车上的旗竿插有彩色羽毛。11.下面对诗歌的理解分析有误的两项是( )(5分)A.首联写景,交代送别的时间是过午以后,而地点则是江畔渡口。断芦、洲渚、落枫

13、、长沙则描绘了分别时的自然环境,同时也奠定了略带伤感的基调。B.颔联也是写景,用山鸟的叫声与马儿的鸣叫声,来表现离别时的情景,既运用谐音的修辞手法,文化用杜甫诗句,自然贴切,不露痕迹,可见艺术手腕之高。C.诗歌的颈联,诗人自叙与朋友的交往已经整十年了,从做官之初就已经结识,这种感情深厚异常,绝不是白璧等钱财所有改变的,因而倍觉珍惜。D.作为送别诗,一般是以悲景写悲情,而本诗颔联则别开生面,以乐景衬愁情,通过午后江边寂静、岸上鸟鸣马嘶的热闹场面,动静结合,反衬离愁之苦。E.诗歌末句,诗人运有想象与借代的手法,希望朋友努力加餐饭,保重身体;以“华簪”“鸡翘”来代指朋友以后的美好生活,表达了对朋友的

14、美好祝愿。12.本诗写景抒情,只用一个“真”字,贯穿前后,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6分)(三)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5-16题。渡荆门送别 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13.对该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中间两联不仅对仗工整,而且写得逼真如画,有如一幅长江出峡渡荆门长轴山水图。 B.颔联两句,写出了江水奔腾直泻的气势,景中也蕴藏着诗人喜悦开朗的心情和青春的蓬勃朝气。 C.尾联写故乡之水恋恋不舍地一路送李白远行,既点明了题目,又暗示了故乡人的深情厚意。 D.全诗情景交融,想象奇特,显露了诗人豪迈

15、的意气和浪漫的情怀。14.对于本诗,清人沈德潜曾评价说:“诗中无送别意,题中送别二字可删。”从全诗来看,你同意他这种说法吗?为什么?(6分)三、语言文字运用(14分)1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如果没有张经理当初煞费苦心的筹划,天润公司怎么会由一个十几个人的小公司发展成如今闻名一方的大企业。于是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便随着这首歌的流传径情直遂,说是克装芒在战斗最后时刻,望着路易丝那纯洁秀美的面庞,绝望的心头重新燃起爱情的火花。2016年的中国电影院线可谓惨淡经营,在上映影片增加,银幕数激增的情况下,全年总票房同比上涨3.7%,单张银幕票房更下降了20%。中式快餐业缺乏严格的生产标准与鲜明的特色,虽然能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却仍不温不火。重庆知名人士告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