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2015届高三语文第五次月考试题(无答案).doc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40392202 上传时间:2020-07-2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2015届高三语文第五次月考试题(无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湖南省2015届高三语文第五次月考试题(无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湖南省2015届高三语文第五次月考试题(无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2015届高三语文第五次月考试题(无答案).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长沙市明德中学2015届高三年级第五次月考语文试题 时量:150分钟 分值:15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每小题3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可发一噱 xu 唯唯诺诺 wi 症结 zhng 半身不遂 suB.金蝉脱壳 qio 强词夺理 qing 琢磨 zhu 顺蔓摸瓜 mnC.雪泥鸿爪 zhu 本末倒置 do 包扎 z 牛皮癣 xunD.泫然泪下 xun 混水摸鱼 hn 干细胞 gn 抛头露面 l 2. 下列词语中有一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A.本份 山青水秀 额首称庆 夙愿 B.联接 披沙捡金 筋疲力竭 溜达C.针砭 哀声叹气 卑躬曲膝 蜇伏 D.贸然 要言

2、不繁 惹是生非 刘海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制定这个技术政策的根本目的在于防治环境污染,保障生态安全和人体健康,完善空气细颗粒物污染防治,促进环保技术进步。B.湖南卫视总能在娱乐节目中引导潮流,从几年前的“超女”“快男”到而今的“我是歌手”,收视率一路飙升,具有很强的观赏性和娱乐性。C.虚拟现实技术用有力的证据再次表明,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将使人类掌握更多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有力工具。D.“留守儿童”在被列入政府重点关注的对象之后,各级政府热烈响应、积极行动,将关心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作为新一年度的工作重点。4. 下列是温庭筠的七言律诗利州南渡,已打乱顺序

3、,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澹然空水对斜晖,_。 _,_。 _,_。 _,五湖烟水独忘机。 柳边人歇待船归 谁解乘舟寻范蠡 万顷江田一鹭飞 数丛沙草群鸥散 波上马嘶看棹去 曲岛苍茫接翠微 A. B. C. D.二、文言文阅读(22分,选择题12分,每小题3分;翻译题10分)齐有妇人,极丑无双,号曰“无盐女”。其为人也,臼头深目,长壮大节,昂鼻结喉,肥项少发,折腰出胸,皮肤若漆。行年三十,无所容人,衒嫁不售,流弃莫执,于是乃拂拭短褐,自诣宣王,愿一见,谓谒者曰:“妾,齐之不售女也,闻君王之圣德,愿备后宫之扫除,顿首司马门外,唯王幸许之。”谒者以闻,宣王方置酒于渐台,左右闻之,莫不掩口而大笑。曰:“

4、此天下强颜女子也。”于是宣王乃召见之,谓曰:“昔先王为寡人取妃匹,皆已备有列位矣。寡人今日听郑、卫之声,呕吟感伤,扬激楚之遗风。今夫人不容乡里布衣,而欲干万乘之主,亦有奇能乎?”无盐女对曰:“无有,直窃慕大王之美义耳。”王曰:“虽然,何喜?”良久曰:“窃尝喜隐。”王曰: “隐固寡人之所愿也,试一行之。”言未卒,忽然不见矣。宣王大惊,立发隐书而读之,退而惟之,又不能得。明日,复更召而问之,又不以隐对,但扬目衔齿,举手拊肘曰:“殆哉!殆哉!”如此者四。宣王曰:“愿遂闻命。”无盐女对曰:“今大王之君国也,西有衡秦之患,南有强楚之仇,外有二国之难,内聚奸臣,众人不附。春秋四十,壮男不立,不矜众子而矜众

5、妇,尊所好而忽所恃,一旦山陵崩弛,社稷不定,此一殆也。渐台五重,黄金白玉,琅玕龙疏,翡翠珠玑,莫落连饰,万民罢极,此二殆也。贤者伏匿于山林,谄谀强于左右,邪伪立于本朝,谏者不得通入,此三殆也。酒浆沉湎,以夜续朝,女乐俳优,从横大笑,外不修诸侯之礼,内不秉国家之治,此四殆也。故曰:殆哉!殆哉!”于是宣王掩然无声,意入黄泉,忽然而昂,喟然而叹曰:“痛乎无盐君之言,吾今乃一闻寡人之殆,寡人之殆几不全。”于是立停渐台,罢女乐,退谄谀,去雕琢,选兵马,实府库,四辟公门,招进直言,延及侧陋,择吉日立太子进慈母显隐女拜无盐君为王后而国大安者丑女之力也。 (选自刘向新序杂事二)注释:衒嫁:“衒”同“炫”, “

6、衒嫁”即公开求嫁。 龙疏:一种玉石。 莫落:同“幕络”,牵引缠绕,形容多。5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街嫁不售,流弃不执 执:捡拾B立发隐书而读之 发:发现C不矜众子而矜众妇 矜:关爱D四辟公门,招进直言 辟:敞开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 齐之不售女也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B. 于是宣王乃召见之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C. 退而惟之 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D. 又不以隐对 以夜续朝7下列对文章的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无盐女形貌极丑,皮肤漆黑,三十岁还无人娶她,自己去找婆家,也没有找到,是一个被人认为丢在路边也没有人

7、要的女子。B无盐女自己去找齐宣王,要求晋见,向齐宣王表示愿在后宫充数,遭到了王宫门卫和齐王亲信们的嘲笑和讽刺。C无盐女的才能引起了齐宣王的兴趣,而无盐女引而不发,利用齐王想知道自己才能的心理,向他进谏所面临的四大危险,使齐王醒悟而纳谏除弊。D这篇文章以寓言故事的形式,生动形象地表明了人不可貌相,国君用人治国,应该以才华取人,而不可以貌取士的道理。8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择吉日立太子进慈母显隐女拜无盐君为王后而国大安者丑女之力也B择吉日立太子进慈母显隐女拜无盐君为王后而国大安者丑女之力也C择吉日立太子进慈母显隐女拜无盐君为王后而国大安者丑女之力也D择吉日立太子进慈母

8、显隐女拜无盐君为王后而国大安者丑女之力也9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今夫人不容乡里布衣,而欲干万乘之主,亦有奇能乎?(3分) 译文: 。(2)隐固寡人之所愿也,试一行之。(3分) 译文: 。(3)痛乎无盐君之言,吾今乃一闻寡人之殆,寡人之殆几不全。(4分) 译文: 。三、古代诗歌鉴赏和古诗文默写(13分)10、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蝶恋花范成大春涨一篙添水面。芳草鹅儿,绿满微风岸。画舫夷犹湾百转,横塘塔近依前远。江国多寒农事晚。村北村南,谷雨才耕遍。秀麦连冈桑叶贱,看看尝面收新茧。【注】 夷犹:犹豫迟疑。看看:即将。面:炒面,将已熟未割的

9、麦穗摘取下来,揉下麦粒炒干研碎,取以尝新。(1)简要分析“画舫夷犹湾百转,横塘塔近依前远”一句的妙处。(4分)答:_ _ _(2)这首词与陆游的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主旨是否相同?请概括表述。(4分)答:_ _ _11、古诗文默写。(5分,每空1分)(1) ,罾何为兮木上。 (屈原湘夫人)(2)映阶碧草自春色, 。 (杜甫蜀相)(3) ,石破天惊逗秋雨。 (李贺李凭箜篌引)(4)会桃花之芳园, 。 (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5)秦爱纷奢, 。 (杜牧阿房宫赋)四、现代文(论述类、实用类)阅读(10分。选择题6分,每小题3分;简答题4分)阅

10、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4题。 在中国文化中,历史地看,“诚”与“信”首先并不是一个合一的概念。在中国古代典籍中, “信”是一个比“诚”出现得更早的概念。这在迄今的有关考证中也得到了证实。尽管如此,从逻辑上看,“诚”却是“信”的前提和基础,也就是说,无“诚”即无“信”。这与中国文化特别重视“诚”以及中国文化对诚与信之关系的论证方式有关。在中国文化中,“诚”首先并不是一个主体性的范畴,而是作为一个具有宇宙本体论意蕴的范畴提出来的;并且,作为本体论范畴的“诚”,制约着作为主体性范畴的“诚”。中庸说:“诚者天之道,诚之者人之道。”即是说,“诚”是天本来即有的本性,对天的这种本性的主体实践(“诚之”,

11、即“行”)即为人之诚的本性,人之诚来源于天之诚并由天之诚所决定。孟子所说的“诚者天之道,思诚者人之道”,则从另一个角度,即对天之诚的“思”的角度,来说明天之诚是人之诚的本根。发展到后来,作为本体论的诚转化为主体性的诚,对于诚之主体而言就自然具有了伦理道德的意义,诸如朱熹所言:“诚者何?不自欺不妄之谓也。”正是“诚”从本体论向主体性的道德论的转化,才使“信”这一作为纯粹伦理道德的范畴得以奠定在“诚”的基础上,并与“诚”合二为一。换言之,信之所以可能,从根源上说它是由天之诚经人之诚所前定的。从这个意义上说,诚比信具有更根本、更本原的意义。于是,诚与信的下述关系便是中国文化对诚与信之关系的一个强有力

12、的逻辑推论:(1)“诚”是“信”之本,“信”是“诚”之用;(2)“诚是个自然之实,信是个所为之实”;(3)“诚”则“信”,“信”不一定“诚”。在中国文化中,只有理解了诚与信的上述关系,才能对“诚信”这一合一的概念有较贴切的理解。 在西方文化和文献中,很难看到“诚信”这一合一的概念,在英文中更没有与“诚”相对应的统一的单词,更多看到和使用的却是包含着“信”的各种概念,如信用、信任等等。这也许是语言差异及转译的困难所致。但在西方语义中,相较于“诚”而言,“信”的作用更为突出,对“信”的使用频率更高。这在某种意义上意味着,信并不非以诚为前提和根据。西方对“信”的规定并没有像中国古代那样,非去追索“信”的“诚”之形而上前提和伦理道德基础,而是把“信”的根基奠定在契约观念之上。他们把“信用”、“信任”建基于契约观念之上,它不非必以具有浓厚道德色彩的“诚”为依据,而是充分体现了契约观念的深刻内涵和基本特征,并最终演变为法律原则。 中国当前的诚信缺失,在文化上可以从上述中西文化对诚信的不同理解中得到解释:从中国文化来看,作为道德之根基的“诚”,日渐被市场经济的“信用”所替代乃至淡化,经济信用似乎可以代替一切,“诚”在强大的市场经济面前显得十分脆弱,以致不堪一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