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县夹河中学高中语文第二专题《指南录后序》(三)学案(无答案)苏教版必修3 (1).doc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40389695 上传时间:2020-07-2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县夹河中学高中语文第二专题《指南录后序》(三)学案(无答案)苏教版必修3 (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县夹河中学高中语文第二专题《指南录后序》(三)学案(无答案)苏教版必修3 (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县夹河中学高中语文第二专题《指南录后序》(三)学案(无答案)苏教版必修3 (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县夹河中学高中语文第二专题《指南录后序》(三)学案(无答案)苏教版必修3 (1).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订线指南录后序课题:指南录后序(三)使用人:_日期:_学习目标:1、理解第5段文意;2、整理归纳第5段文言知识点;3、分析第5段内容。学习重难点:1、整理归纳第5段文言知识点;2、分析第5段内容。学习过程学生活动部分学生笔记一、熟读课文第五段二、解释下列加点词呜呼!予之及于死者,不知其几矣!诋大酋当死;骂逆贼当死;与贵酋处二十日,争曲直,屡当死;去京口,挟匕首以备不测,几自刭死;经北舰十余里,为巡船所物色,几从鱼腹死;真州逐之城门外,几彷徨死;如扬州,过瓜洲扬子桥,竟使遇哨,无不死;扬州城下,进退不由,殆例送死;坐桂公塘土围中,骑数千过其门,几落贼手死;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夜趋高邮,迷失道

2、,几陷死;质明,避哨竹林中,逻者数十骑,几无所逃死;至高邮,制府檄下,几以捕系死;行城子河,出入乱尸中,舟与哨相后先,几邂逅死;至海陵,如高沙,常恐无辜死;道海安、如皋,凡三百里,北与寇往来其间,无日而非可死;至通州,几以不纳死;以小舟涉鲸波出,无可奈何,而死固付之度外矣。呜呼!死生,昼夜事也。死而死矣,而境界危恶,层见错出,非人世所堪。痛定思痛,痛何如哉!三、文言知识点梳理1、通假字几为巡徼所陵迫死:层见错出:2、古今异义词为巡船所物色古:今:寻找需要的人才或东西。几彷徨死古:今:犹豫不定,不知往哪里去好。3、偏义复词不复顾利害4、词类活用道海安、如皋:5、文言句式为巡船所物色句式:译文:学

3、生活动部分学生笔记装订线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句式:译文:避哨竹林中句式:译文:死生,昼夜事也。句式:译文:真州逐之城门外/几以捕系死/几以不纳死句式:译文:四、文本内容分析课文第5节连用22个“死”字,历来受到读者关注。从这段文字的结构来分析,第1个“死”的作用是:总述“死”的境地及危险性,具有提领下文第2个“死”至第19个“死”共十八个“死”字的作用。这十八个“死”字句,以并列排比形式出现,每句均以分号隔开。第20个“死”至第22个,三个“死”字归纳以上十八种“死”的可能性,表明作者对“死”的看法和态度,“死而死矣”,铿锵有力,掷地有声,充分显示其以“死”报国的宏伟决心和凛然正气。小结段意:以抒情为主,表明爱国、忧国心志。当堂检测:1、下列各句加点词语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变姓名,诡踪迹,草行露宿A、望西山,始指异之B、北虽貌敬,实则愤怒C、道海安、如皋D、小则获邑,大则得城2、下列各句句式与其他各项不同的一项是()A、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B、不拘于时C、予羁縻不得还D、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课后作业:1、复习第5段文言知识点;2、预习第6-8段。学生小结: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