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江阴市成化高级中学高中语文《管仲列传》教案 苏教版选修7(史记).doc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40389683 上传时间:2020-07-2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9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江阴市成化高级中学高中语文《管仲列传》教案 苏教版选修7(史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江苏省江阴市成化高级中学高中语文《管仲列传》教案 苏教版选修7(史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苏省江阴市成化高级中学高中语文《管仲列传》教案 苏教版选修7(史记).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江阴市成化高级中学高中语文《管仲列传》教案 苏教版选修7(史记).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苏省江阴市成化高级中学高中语文管仲列传教案 苏教版选修7(史记)教学目标1、积累古今异义词、特殊句式及词类活用,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2、了解管仲从政取得成功的主观及客观原因。3、使学生体会管鲍之交的真诚可贵。4、理解司马迁对管仲的看法及创作本传的意图。教学重点:了解管仲从政取得成功的主观及客观原因。教学难点:理解司马迁对管仲的看法及创作本传的意图。教学方法:朗读法 讲解法 讨论法教学时数:两教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方法1 学生填空:“之交” 君子之交 金兰之交莫逆之交患难之交生死之交 刎颈之交忘年之交方法2 宰相是中国古代最高行政长官的通称。“宰”的意思是主宰。在高祖本纪中,我们认识了

2、西汉开国名相萧何,在三国时期,蜀汉名相诸葛亮更是家喻户晓。而诸葛亮躬耕南阳之时,曾自比管乐,乐,指乐毅,战国时期燕国名将,扶持微弱之燕,以弱胜强,大败齐军,报仇雪耻。而管,即管仲,他究竟有何成就呢? 2、揭示课题史记管仲列传。管仲是春秋初期的政治家,他在齐国进行改革,使齐国日渐富强,国力大振,他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今天就让我们来体会一代政治家的风范。3、背景介绍:关于公子小白与公子纠、管仲与鲍叔牙(请学生根据所发讲义概括)春秋初期,齐国渐渐强大,但是由于发生内乱,齐襄公被杀,而公子小白在鲍叔牙的辅佐下逃奔到菖国,公子纠在管仲的辅佐下逃奔到鲁国,以躲避本国的政治争斗。齐国内部安定

3、后,却一时没有国君,于是两位公于都急于回国做齐国君主,管仲和鲍叔牙是很要好的朋友,但是现在都很想辅佐他们各自的主人夺得齐国国君的位子。双方发生矛盾,管仲率鲁国军队阻拦鲍叔牙和公子小白,暗暗拿出了箭射向小白,只射中了衣带钩。小白假装中箭身亡,扑倒在车上。管仲以为小白死了,立即送信给公子纠。正急匆匆奔向齐都的公子纠听后,觉得没有人再和自己争位了,也就不慌不忙地走着,结果公子小白迅速赶到临淄当上国君,就是后来的齐桓公,他立即发兵迎击公子纠,鲁国迫于齐国压力,杀死公于纠,把管仲囚押起来,送回齐国治罪。齐桓公本来恨透了管仲一定要亲手杀死他才解恨。但鲍叔牙劝他说:“管仲才华横溢,国士无双,您要想称霸诸侯,

4、非管仲不可。如果重用他,他一定能为齐国成就一番大事业。倘若只想把齐国治理好,那么我和国氏、高氏来协助您也就够了。”齐桓公听从了他。管仲在鲁国,听到齐国叫鲁国把他押回去,而没有象公子纠那样被杀,心想大概是的叔牙在齐桓公面前推荐了他。果然,刚进齐境,鲍叔牙就来迎接。到了临淄,齐桓公拜他为相国,地位还在鲍叔牙之上。管仲感叹说:“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二、阅读全文,学生整体感知全文。(朗读 默读)三、结合课前预习,要求学生将古今异义词、特殊句式及词类活用积累入活页本,并对疑难字词进行质疑,互相解决,教师点拨。(讲解法)板书词类活用1.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 羞 意动 以为羞 耻 意动 以

5、为耻2.富国强兵 使动 : 使富 使强3.管仲既任政相齐: 名作动 做宰相4.管仲因而信之 :使动 使守信用5.贵轻重 : 以为贵6.然孔子小之 :意动 以为小,轻视特殊句式1判断句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2宾语前置岂管仲之谓乎?分财利多自与。3介词短语后置管仲既用,任政于齐。4被动句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管仲囚焉。管仲既用,任政于齐。5省略句不以(之)为言。齐桓公以(之)霸古今异义词穷困不肖四、难句翻译指点(学生质疑,互译)参考译文:桓公想背弃和鲁国曹沫订立的盟约,管仲趁此引导说服桓公坚守信约,诸侯因此归附齐国。4、 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故上下能相亲也。翻译指点:顺,要

6、理解成顺导;匡,匡正;还要注意整个句子的通顺。参考译文:顺导君上的美德,匡正君上的错误,所以君臣上下能亲密相处啊。五、课堂练习1、解释加点的词语:尝与鲍叔贾鲍叔不以我为怯故其称曰下令如流水之原知与之为取管仲因而伐楚孔子小之匡救其恶2、与例句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例: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A所识穷乏者德我欤B而心目耳力俱穷C谗人间之,可谓穷矣D穷凶极恶3、与“三仕三见逐于君”句式不同的一句是()A管仲囚焉B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C子孙世禄于齐D吾幽囚受辱4、与“知我不羞小节”中的“羞”字用法不相同的一句是()A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B吾从而师之C鲍叔终善遇之D吾妻之美我者5、对“召忽死之”翻译

7、正确一项是:()A召忽死在这件事上B召忽为公子纠而死C召忽因公子纠失败而自杀D召忽因公子纠失败而被杀身死6、联系全文来看,对管仲的认识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司马迁以史家的眼光看待管仲,不论其著书,而言其轶事,写鲍叔对他的谅解其实是借鲍叔牙来突出管仲的贤才。B司马迁记叙管仲轶事,赞扬了他的才干和功绩,突出了他的民本思想和政治策略。C孔子瞧不起管仲,是因为管仲不勉励桓公行王道,竟助他称霸。D管仲作为齐国的名相,顺民意,精于谋略,善于因势利导为政,政绩显赫;但作者认为管仲是一个不识时务之人,他应该帮助齐桓公实行王道,而不是霸道。7、“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子孙世禄于齐,有封邑者十余世,常为名

8、大夫。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1)解释下列词语:世禄:多:(2)翻译这段文字:六、作业布置 七、教学反思答案1、经商,做买卖认为主张平原给予攻打轻视,看不起纠正)2、C3、C4、C5、B6、D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管仲从政取得成功的主观及客观原因。2、理解司马迁对管仲的看法及创作本传的意图。教学重点:了解管仲从政取得成功的主观及客观原因。教学难点:理解司马迁对管仲的看法及创作本传的意图。一、导入管仲是春秋初期的政治家,他在齐国进行改革,使齐国日渐富强,国力大振,他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孔子称赞他说:“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读管仲列传,我们

9、可以深切地感受到他务本求实、以民为本的为政才能,以及他因势利导、转败为胜的政治家风范。二、文本研习(一)、(联系导入语)文中哪句话高度概括了管仲的成就?(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候,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可参考孔子就称赞管仲说:“管仲辅助齐桓公做诸侯霸主,一匡天下。要是没有管仲,我们都会披散头发,左开衣襟,成为蛮人统治下的老百姓了。” (二)、纵观全文,我们可以明确一点:管仲的成就与他的好友鲍叔牙是分不开的,那么管鲍之间的情感究竟是怎么样的呢?主要体现在文中的哪一段?品味佳段1、朗读2、四人小组讨论从四各方面来分析:感情(表达什么感情)、内容(写了那些内容)、语言(语言表达有何

10、特点)、传记写作几个角度赏析课文第二段(“管仲曰知我者鲍子也”)从内容上看,是管仲对自己与鲍叔牙多年深交的回顾,从经商、谋事、出仕、作战、事君五个方面写鲍叔牙对自己的深知和理解,突出强调了鲍叔牙的大度和“知已”。从感情上看,“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管仲十分动情,饱含着对鲍叔牙的感激,洋溢着对真挚友情的礼赞。知己之人、知遇之情的难能可贵。从语言上看,连用五个句式相近的句子,组成一组排比,列叙自己在不同领域与鲍叔牙交往的事实,真切而又有层次感地展现了二人的友谊和感情,热情地赞美了自己的知心朋友,五个“知”字的重复出现,更加凸显鲍叔真为管仲之知音。从传记写作上看,司马迁用较多文字引述管仲的表

11、白,一是对上段“鲍叔知其贤”“鲍叔终善遇之”内容的具体印证,二是借以交代,管仲早期的坎坷生涯为其后来任政相齐时的“顺民心”、善于从实际情况出发处理问题打下了坚实的人生阅历基础。或设置问题:1、哪句话集中表达了管仲对鲍叔牙的情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1. 这句话如何动情而成为千古佳句?(鲍子父母)2. 这句肺腑之言因何而发?(具体体现到经商、谋事、出仕、作战、事君五个方面的内容叙述上)板书贪贫愚时不利不肖知我不遭时怯孝无耻显功名于天下3. 这一段叙事在语言上有何特点?1.连用五个句式相近的句子,组成一组排比,列叙自己在不同领域与鲍叔牙交往的事实,真切而又有层次感地展现了二人的友谊和感情,热

12、情地赞美了自己的知心朋友,五个“知”字的重复出现,更加凸显鲍叔真为管仲之知音。2.叙事简洁,笔墨经济,而意味浓厚。总结:知遇之恩,溢于言表,“至今仍让人激动不已”。(韩兆琦史记通论)管鲍之交表示知心朋友,形容自己与好朋友之间亲密无间、彼此信任的关系。(三)、小组讨论:除了好朋友的帮助,管仲自身杰出的政治才能是不容忽视的,春秋战国这个大黄金时代,涌现了很多名士。如百里奚任秦穆公相国,政事无不参预。孙叔敖辅佐春秋霸主楚庄王大败晋军,奠定了雄楚称霸的伟业。商鞅变法为改革家们津津乐道。本文中体现了管仲怎样的杰出政治才能(施政理念和施政才能)? 他又是如何具体实施的?谈谈你对他的思想及做法的看法?1、有

13、“与俗同好恶”“顺民心”的施政指导思想;(如何与富民联系?)民贫则乱,乱而难治,治则更乱。反之,民富则易治。所以,乱的根源在于民贫:因为民贫则无家财可持,无乡人可亲,无亲无恃,必然轻生而犯禁作乱无所畏惧,人性恶劣,社会道德沦丧,其乱不可避免;治的本质在于民富:因为人人家里仓廪充实,必然看重礼节;个个丰衣食足,必然重视荣辱,社会由此可成为道德秩序的社会。 “民贫而生乱,民富而得治”的根本原因是人乃欲望无穷的生命个体:治与乱,最终由欲望所驱使民贫穷,因欲望得不到满足而必然产生犯禁陵上的行为;如果民的欲望得到满足,必然会有所顾忌而知礼讲节。所以,治国的核心问题是富民,治国的根本任务亦是富民,富民的根本前提是“夫民必得其所欲,然后听上。听上然后政可善为也。” (国语五辅)由此可以看到,民本主义理想是其刑赏主义法治观和功利主义政治治理观的思想基础:在管仲的法学思想里,民是国家的主体,君主是刑赏的依据,刑罚的基本任务是确保民的权利和明确民的义务;在管仲的国家治理念中,富民是首要任务,一切治理措施都围绕此而展开 2、有“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因势利导)的施政才能。本段以管仲因势利导匡正桓公的三次失误为例,略加评述。你对“知与之为取,政之宝也。”的理解?五、教学反思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