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论文(通用)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0389458 上传时间:2020-07-29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言论文(通用)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语言论文(通用)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语言论文(通用)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语言论文(通用)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语言论文(通用)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言论文(通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言论文(通用)(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语言论文篇一:语言文字论文 课内外语言文字规范化之我见 在当代,学校素质教育的发展与进步离不开语言文字工作,所以对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教学中,合理有效地规范语言文字,能促进学生全面均衡发展。 一、介入课堂,规范语言文字 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是学校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我们要充分利用课堂,尤其是语文课的主渠道作用,加强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因地制宜地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规范化教育。 1 细化落实,规范读音 (1)规范学习多音字 中国汉字文化源远流长,尤其是多音字,一字多音。平时我们在教学过程

2、中不但要抓准每篇课文中的多音字,还要将整册语文书中的多音字梳理归整。采取的方法可以是在课上将这个字的多种读音写在黑板上,然后让学生进行组词,老师和同学再共同进行纠错。在后面的教学中,再遇到这个字,可以再进行一次补充,以进一步巩固学生对这个字的掌握。 (2)正确对待家乡方言 我们长兴地区的孩子说话吴侬软语,方言非常柔和。但是仔细听来,你会发现方言中竟然没有翘舌音。孩子们在校外基本都使用方言,而方言中平舌音的使用使学生在学习翘舌音时有些困难,发音不是非常到位。这时候就需要老师在课堂上反复耐心地教会学生如何正确发音,使每个音节都到位为止。尤其是初学的时候,更要规范每个字的读音,绝不草率敷衍。必要的时

3、候甚至要面对面的一一过关。尤其是下课,需要提醒学生在学校一律说普通话,而家乡方言作为地方语言特色,可以私下与父母伙伴交流时使用。 (3)课堂检验生字新词 讲授新课时,读通顺课文是最基本的要求。除此之外还要学生掌握课文中出现的生字新词。学生在预习的时候大都会看清声母韵母和声调进行自主认读生字。尤其形近字、音近字、同音字都要一一引导学生进行分辨区别,决不能闹出就半个部首认读字的笑话。遇到不认识的字,或者是没有把握的字要问老师问字典。学生接触语言文字有很多渠道,而课堂是检验他们掌握情况的最关键的一站。所以,我们每个老师都应重视课堂,利用课堂这个主阵地,有效规范语言文字。2严谨务实,规范语言 规范的语

4、言文字不仅是每个字的正确发音,更应该是每个词语的合理搭配,每个句子的正确表达。 (1)纠正方言式普通话 我们可能会发现,很多学生在课后甚至课上的交流中常常出现方言式普通话。就是普通话中夹杂明显的地方方言。比如,我们的孩子经常会说的就是“他给我打了一记”。再有就是所谓的长普话,自创语言。比如“吐痰”,他们会说“吐Cn”;把一样东西捡起来,会说“粘”起来。或者是语序的颠倒,词汇的混用?这样的句子和词语出现的频率非常高。作为老师,在课堂上要及时制止这样的表达现象,引导学生正确使用,合理表达,科学规范地进行沟通交流。 (2)把握词语搭配训练点 小学中年级开始常常有修改病句的练习,这是非常好的一个训练机

5、会。可以通过小练习让学生具有一定的语感。比如知道,“改变”、“改善”、“改正”等的不同用法,知道“强烈要求”、“热烈鼓掌”、“激烈战斗”?这一系列的近义词的区别所在要通过反复训练让学生感悟。我们可以进行病句修改,可以口答比赛,也可以几个句子让学生选词填空,还可以用连线的方式让学生区别和掌握。总之,采用不同的形式,多渠道多方位的进行训练,学生会自然而然地学会如何正确规范使用每个词语。 (3)规范使用新式词汇 现在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一些时尚的新式词汇特别多,很多网络词汇也应运而生。各类词语的使用已经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在接受这些新词语的时候,我们更要引导学生正确规范地使用。尤其是现代诗歌中的词语

6、,像“思念着你的思念”,我们在引导学生领略其中的韵律美,意境美的同时,也要告诉他们这样的用词不能说完全错误,但是在一定程度上是不规范的,它只属于诗歌的范畴。平时的写作中,最好不要出现这样的搭配。又比如说:何弃疗?这样网络新兴吐槽语言也要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小学生刚开始学习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这个时候的引导不可小看。文采可以平平,但是,起码要让学生表达出完整和规范的内容。 除此之外,我们还要在书写规范、标点运用、行款格式准确等各方面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进行教育和强调,以强化规范语言文字。 二、开辟课外天地,规范语言文字1营造氛围,增强意识 校园是感受语言文字的美好天地。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浓郁的语

7、言文字规范化环境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进行着无声的教育,使普通话成为回荡校园最美的旋律。 为使规范使用语言文字、正确使用普通话深入人心,与校大队部联合,要求各中队出一期以推广普通话为专题的黑板报,并进行检查评比。同时也动员各中队成员在教室里“大家来找茬”,找找教室布置中语言文字不规范的地方,并及时纠正。这项工作也得了大家的认可,学生们都积极参加。学校里一时之间掀起了一阵找茬风暴。很多学生们表示,原来只知道要说普通话,通过查找资料,和同学进行资源共享才知道原来正确使用语言文字也是推广普通话的重要途径。除此之外,许多家长纷纷表示,自己的孩子现在意识到正确书写的重要,遇到不

8、会的字都会主动查字典了。更可喜的是,很多家长都表示,自己离开校园太久,普通话日渐退化,工作中需要的文字材料等也无从下手,电脑的普及使自己的错别字居然也多了起来。通过学校组织孩子开展的这些活动,他们也都意识到了使用普通话,规范语言文字的重要性,都表示将和孩子一起重新学习。 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一个家庭带动一个单位,继而带动更多的家庭?如此循环,那么整个社会的意识都会增强,语言文字的规范就一定能开展的更有实效。 2开展活动,规范文字 学生语言文字规范化的能力、水平需要在平时不断加以训练和积累。每学期,学校开展的各年级、各学科竞赛中,我们都比较注重把学生的文字规范化列入其中。在学生中开展“普通话演

9、讲比赛”和“讲故事大赛”中 ,要求朗读时普通话标准,语言规范;开展“铅笔字、钢笔字比赛”,呼吁大家写规范字,字迹端正,纸面整洁。 学校还经常组织学生走向社会,对各商店广告牌指示牌等所有有文字的地方进行“地毯式”检查并将错误处一一拍摄下来,及时提醒有关人员做好纠错工作。这样既让这些单位改正了错别字,提升了文化。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与人交往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了学生用字的规范化水平。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们知道了竖排汉字应该按照从上到下,从右到左的顺序排列,知道要规范使用繁体字,不能自创的简体汉字,拼音也应有一定的规范,英语书写也有一定的顺序?学生们在活动中不断成长,发现了语言文字不规范带来的种种弊端

10、,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不方便,深刻地意识到了规范语言文字的重要性。 总之,语言文字工作,既是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提高学生基本素质的重要载体。我们要开展行之有效的各项活动,增强师生规范地使用语言文字的意识,提高学生应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和表达水平,推进学生全面均衡有效的发展。篇二:语言学论文 浅析会话含义理论的实际运用及不足 姜丽 (外国语学院2011级英语本科(1)班33号) 摘要:无论是社会生活中学习中,谈话都不是毫无章法无逻辑可循的简单交谈模式。谈话总有一个目的,一个能传达信息得到对方反应的方式,受一定的条件制约的。在谈话的各个阶段,也可以有各个阶段的谈话目的而人们的交谈之所以不至于成为一连

11、串互不连贯的话语,是因为交际双方都必须遵守一些基本原则,从而使交际活动能顺利进行,也就是Grice提出的合作原则。事实上这个原则在实际运用中也存在自身的不足. 关键词:会话含义理论;合作原则 一、引言:语言的意义寓于社会互动交际中,其表达及使用遵循一定原则及规则。会话研究主要从剖析话语结构和解释话语连贾I生两个方面进行H J。多数会话在形式上都有一定结构特征(如问候、致谢、课堂提问一回答等),并在语义上表现出明显的连贯性。但是,人们在日常会话中为了礼貌或修辞等需要并不总是使用直接言语而是使用间接言语来表达自己的意图,这使话语呈现字面意义不连贯、但言外之意连贯的特点。 二、会话含义理论 美国哲学

12、家格赖斯( G f ice )于1 9 6 7年, 在哈佛大学的William James讲座上提出了语用学面的一种新理论,即会话含义理论。这一理论指出,谈话是受一定的条件制约的。人们的交谈之所以不至于 成为一连串互不连贯的话语,是因为交际双方都必须遵守一些基本原则,而使交际活动能顺利进行。他把这种共同遵守的原则称为“合作原则”( Cooperative principle ) 。如果在交际中,说话人的话语在表面上违反了合作原则,那么,他可能是故意这样做的,这时听话人就要根据当时的语境推断出说话人违反合作原则的目的,即了解他违反合作原则的隐含意义。格赖斯把这种在言语交际中使用的隐含意义称作“会

13、话含义”( 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 三、合作原则 格莱斯在“Logic and Conversation” (1975)一文中认为人们在谈话中遵守的合作原则包括四个范畴,每个范畴又包括一条准则和一些次准则,格 赖斯的合作原则包含四大准则( maxims ) 即: (一)量的准则( quantity maxim ):1、所说的话应包含当前交谈的目的所需要的信息。2、所说的话不应包含超出需要的信息。 (二)质的准则( quality maxim ): 1、 不要说自知是虚假的话。2、 不要说缺乏证据的话。 (三)关系准则 ( relation maxim ) :说

14、话要上下文关联。 方式准则 ( manner maxim ) :1、 避免晦涩难懂的表达方式。2 、避免歧义。 3 、简练。4 、井井有条。 四、合作原则的实际运用 语用学是专门研究语言的理解和使用的学问。要做到真正理解和恰当使用一门语言,仅仅懂得构成这门语言的发音、词汇和语法是刁:够的,我们还必须懂得这种语言与理解和使用这种语言的人之间存在的各种各样的关系,如词语的字面意义和隐含意义、话语的前提、说话人的意图、听话人的推断等等。因此,语用学要求区分出以下两种意义:说话人使用的词语本身的意义和说话人要通过这些词语意图表达的意义。例如,A说: (1)A:Y0u are a如l! B听到这句话之后

15、可能会问A:B:矾at does口知Z mean?但C听到之后却问A: C:珊lat do you m锄by n加f?显然,B仅仅问A关于1这个单词的意义,即说话人使用的词语本身的意义;而C问的却是A说这句话的意图,亦即问他意图通过说人家是l来表达一个什么样的真正意义。又如,说英语的人在给同伴拍照时喜欢说的一句话是: (2)Say C既E s E!显然,说话人并非要求大家只按他所说的字面意义去理解这句话,即用英语说出C me ESE这个英语单词来;他这样说的意图是要大家在照相时咧开嘴巴发t位的音,好露出微笑来。再如,为配合做学术报告,报告人可能要利用电影或幻灯进行 语用学是研究使用语言和理解语

16、言的学问,像上面这些有趣的例子,正是语用学的研究对象。我们用英语来同操英语的本族人交往时,知道一点语用学是很有好处的。跨文化交际中有一个语言的文化差异的问题。对我们说来,英语是外语,我们说英语时往往或多或少地带有汉文化的痕迹。这时,我们就要懂得一点语用学,在交往时要处处方便对方理解,避免造成交际上的障碍。例如,不知什么时候开始,我国很多地区流行这样的一个标语:“高高兴兴上班去,平平安安回家来”。这句话最初是对我们天天出车的汽车司机说的,里面隐含着对他们良好的祝愿。 在 L t 常生活中,经常会有父母在跟孩子说话时问:“你喜欢爸爸还是妈妈?”孩子在很小的时候,有的回答“喜欢爸爸”,有的则“喜欢妈妈”。但当 孩子越来越大,他们的回答渐趋一致“爸爸和妈妈我都喜欢”。那么,父母的这种提问是否正确?孩子不同年龄的不同回答是否是说谎呢? 首先,在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