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第56号教室的奇迹读后感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0388650 上传时间:2020-07-29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读后感-第56号教室的奇迹读后感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读后感-第56号教室的奇迹读后感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读后感-第56号教室的奇迹读后感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读后感-第56号教室的奇迹读后感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读后感-第56号教室的奇迹读后感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读后感-第56号教室的奇迹读后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读后感-第56号教室的奇迹读后感(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第56号教室的奇迹读后感篇一:第56号教室的奇迹读后感1 向雷夫同志学习 读第56号教室奇迹有感 泗门镇中心小学 金梨清 他曾经创造了“第56号教室奇迹”,曾经被纽约时报盛赞为“天才与圣徒”,曾经以对教育近乎疯狂的热情和情怀感动了整个美国,曾经获得美国总统艺术奖和英国女王勋章,曾经把无数被称为“小魔鬼”的学生塑造成痴迷学习、彬彬有礼的小绅士?用平凡成就了伟大,他就是获“全美最佳教师”称号的雷夫?艾斯奎斯。认识雷夫是在小学语文教师这本杂志上,里面的那篇学习雷夫好榜样一下子吸引了我的眼球,也为此拜读了第56号教室奇迹

2、。 翻读起这本书,我发现它的价值所在,书中内容真实、质朴。没有华丽的词句,没有轰轰烈烈的案例,没有让人费解的说教,没有平淡无味的空谈。它贴近你的生活,走进你的身边,他讲的就是你的故事,他描述的正是你的学生,他拿起的就是你的教材,他讨论的就是你的课堂。掩卷沉思,我忽然对隔空隔世的雷夫艾斯奎斯肃然起敬:那是一位真正的教育家,研究者和践行人。他像是一位尽职的向导,引领你拨开重重迷雾,去找寻一片光明;他更像是一位年长的老友,微笑着与你促膝而谈,谈教育,谈教学,谈感悟,谈迷惑,时而轻声絮语,时而眉头紧锁。 感受一: “用安静调节情绪”。 有记者问老师是人,不是神,有时候总免不了发火,在56号教室雷夫先生

3、会对学生发怒吗?遇到让他生气的情况会怎么处理?雷夫是这么回答的:我的学生天天让我生气,做的事让我难以置信。我们每年做一次艺术作业,就是在木板上画画,做了30年了。今年开学第一天,有个学生把画画的油漆喝了,我很生气。但是我学到一个经验,若希望学生控制情绪,首先我自己要控制情绪,因为我生气也不会让他们变成我希望的人。如果我希望他们做善良的人,可我自己却大吼大叫,那就是言行不一。我从来不提高自己的声音,因为这对学生毫无用处。年轻时我确实对他们吼叫,可是他们只学到一点,那就是怕我。假如我安静,学生也会安静。假如你能很好地调适你的情绪,你就会发现奇迹就会发生。 确实为人师的我们,总是对孩子们发火,往往也

4、气得很有理由。然而,遇到学生不懂的时候,绝对不该感到沮丧。我们应该用积极的态度与耐心来面对问题。雷夫老师会在学生遇到不明白问题的时候会很耐心的讲解500遍,一直到听懂为止。他打造出立即、持久、而且凌驾于恐惧之上的信任。这里有爱有信任而没有“害怕”。“教师爱学生,一个很重要的表现就是相信每个孩子。”雷夫就这么做,他相信每个孩子都具有巨大的潜能,只有独具慧眼,才能发现每个孩子身上的潜能,鼓励孩子去不断自主探索,才能使他们的才华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在本书中我看到了雷夫老师许多点点滴滴都建立在爱和信任的基础上,他把每个学生都看做是美丽的天使。雷夫心里装的是学生,以身作则,公平、讲道理,有耐心和恒心,用

5、信任取代恐惧,做孩子可靠的肩膀,讲求纪律,处罚合乎逻辑,成为孩子的榜样。因此他们的班级氛围快乐轻松,学生很沉静、文明有礼。 感受二:“大人应该不惜一切代价,避免孩子们对他的信任破灭”。 “不管是教导学生还是子女,一定要时时从孩子的角度看事情,以信任取代恐惧,做孩子们可靠的肩膀,你就是榜样。” 记得书中有这样一个事例:“一位广受敬重的老师,她曾在开学第一天告诉全班学生,会在一年结束时带他们出去旅行。但她几乎每天都以取消参加旅行的资格来威胁行为失当的学生,许多学生甚至为了确保参加资格而做了额外的付出。一年结束前的最后一个礼拜,这位老师竟然宣布,由于她将搬离此地,旅行必须取消。我真希望她能在学校多留

6、一阵,听听学生们对她的不满。这种背叛不只把她在一整年里为孩子们做过的所有好事都毁了,更让孩子们对校方和成人大失所望。我们不能怪孩子们这么想。大人应该不惜一切代价,避免孩子们对他的信任破灭。” 作为我们教师更要勇于负责,随时为孩子们挺起可靠的肩膀,这是建立信任的最佳方式。我们不需要对孩子们长篇大论地谈我们多么负责任,而是要让他们自己把信任放在我们的肩上,身教确实重于言教。回过来看看我自己,我是一个比较随性的教师,有时为了激励孩子会随口做出一个承诺,但工作的忙碌或是记性的转退,往往对于自己说过的话会忘记,知道这样的我,为了时刻提醒自己,在办公室我贴着一些便利贴,随时提醒自己说过的话,该奖励的时候奖

7、励,该做出处罚的时候也不让学生溜之大吉。现在我们班的孩子都了解了我的作风,说一不二,说到做到,这为自己的教学工做也带来许多便利。 感受三:“你就是榜样”。 孩子们一直看着你,他们以你为榜样。你要他们做到的事情,自己先要做到。这条路比较难走,但为孩子们打造一个坚固而友善的避风港,就等于给他们机会,让他们成长为充满自信又快乐的人。雷夫深深知道这并不容易,不是每个孩子都能赢得信任,有些孩子会背叛你对他们的信任。然而,我们要求孩子有好的表现,就必须用行动让他们知道我们相信优异表现的可能。尽一切努力扫除教室里的恐惧,做个公平的人,做个讲道理的人。身为榜样的我们,应该向学生传达好的构想,而不是当个专制的暴

8、君。我们要成为他们信赖的师长和朋友。而在你所打造的环境里,孩子们也将茁壮成长,展现出你和他们自己都惊奇的好表现。 人类的历程永无止境,教育事业就会永无止境,因为教育是个反复的过程。对于一个人的成长,他的人生历程是曲折的,他每天不断生活在反复犯错,修正,再犯错,再修正的过程中。正因为这样,我们的教育工作需要不断劝导,扶正,又劝道,又扶正。雷夫老师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一个教育奇迹,更是教育道路上的一盏明灯,指引我们探索、坚持,让我们在理想与现实之间找到方向。 一间教室带来的感动 读第56号教室的奇迹有感 泗门镇小 覃晓丽 “一间教室能给孩子们带来什么,取决于教室桌椅之外的空白处流动着什么。相同面积的

9、教室,有的显得很小,让人感到局促和狭隘;有的显得很大,让人觉得有无限伸展的可能。是什么东西在决定教室的尺度教师,尤其是小学教师。他的面貌,决定了教室的内容;他的气度,决定了教室的容量。”这是尹建莉在为第56号教室的奇迹的推荐序中写的一段话。正是这本书里呈现的那间普通的教室,带给我不一样的感动。 感动于这间教室里的爱。爱心是教育好学生的前提。不敢想象一个没有爱心的教师会对学生造成多大的伤害,很难希望一个没有爱心的教师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对社会做多大的贡献。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说:“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雷夫老师对孩子的爱,在书中随处

10、可找。如利用提前上课,推迟下课、周日等时间无偿为孩子补习功课;想尽一切办法为孩子筹集外出游玩的经费,如利用课余时间去打短工筹集经费;组织孩子的生日会;甚至帮助孩子家长看商店等;这些事例,我们看到,他真正地把个人的生命与教育事业完全融合在一起,完全把个人的一切都献给了他的学生。这种精神无限崇高和伟大,这也是他最终能取得事业成功的核心所在,也是他不断创新、无私奉献的动力所在。 感动于这间教室里的勇敢与真诚。他敢于把自己真实的想法完完全全地暴露在读者的面前。在自序中他就写着:“像所有真正的老师一样,我经常失败。我睡眠不足。我在凌晨时分躺在床上睡不着,为着一个我无力教育的孩子而感到极度痛苦。当一个老师

11、,真的会很痛苦。”把自己心底里的话讲出来,真实地表达自我,不怕露短,不怕出丑。他还敢于讲美国教育的真话。在书中,他多次例举了自己所在学校以及其他学校老师的一些做法,并直言不讳地发表了自己的见解,提出了批评意见。同时,他也直截了当地对他所在的州进行的“标准化测验”提出了自己不同的看法,颇有些鲁迅先生笔下“枣树直刺天空”的感觉。他很真实,很坦荡,很勇敢,敢于面对自己的不安、痛苦,敢于面对教育的困惑、不良现象,而后有所思考,并能用自己的方式去做一些努力,用自己的双手去为他的学生撑起一方天地,让第56号教室的学生有最大程度的发展。 感动于这间教室里的智慧。雷夫老师在教育生涯中,不断审视、反思、尝试,逐

12、步认清了人生使命,建立了自己的教育信念,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的教育思想:在认识到当今“速食”社会是造成孩子避免挑战困难的原因的时候,他果断地提出了“成功无捷径”的理念,培养孩子们孜孜不倦、不屈不挠地克服困难的态度;在教育实践中,他逐步感悟并形成了“让孩子们站在同一条起跑线”,“我们的期望决定孩子们的表现”、“做一名智慧而成功的教师”、“为孩子将来过上一流的生活做准备”、“不要把信仰强加于孩子”、“孩子也是教师和家长的老师”、“教孩子终身受用的技能”、“永远不要失去对孩子的关注”等许多先进的观念和认识。最可贵的是,他在遇到问题时,绝对不是先从客观方面去找原因,找借口,而是进行积极思考,及时去纠正自己

13、的观点和做法,用自己的大脑去解决问题,用自己的思考去摆脱困扰。在他心情的调色盘里,即便是偶然会有灰色,但他也能很快将它涂抹成暖色。 感动于这间教室里的阅读氛围。雷夫老师在教学中,非常重视指导孩子 们阅读经典,他认为,无论什么都比不上阅读更重要,阅读是学校最最重要的一门课。虽然美国教育也重视孩子们的阅读指导,也有规定的阅读教材,但他认为这样读物并不理想,会抹杀孩子们阅读的兴趣,他以兴趣为引导,开创性地制定自己的阅读书目,指导孩子们阅读莎士比亚、马克吐温等人的名著,并用排练戏剧等形式,极力点燃孩子们的阅读热情,他培养终身阅读的孩子。同时,我也发现,雷夫老师的一些创新之举,如开办读书会,帮助孩子挑选

14、图书,撰写每月读书心得等无一不是好方法,都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因此,读着这些文字,我有的是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篇二:第56号教室的奇迹读后感 第56号教室的奇迹读后感 第56号教室之所以特别,不是因为它拥有了什么,而是因为它缺乏了某样东西这里没有害怕。 记得曾经看过一个培训视频,一个专家在讲如何维持教室里的纪律,告诉教师怎样通过眼神和表情让学生立刻安静下来,当时看了觉得老师那样很威风,学生很尊重老师,可是仔细想想,那种守纪是建立在什么基础上的呢?是一种威慑,是一种恐惧,一旦离开了这种手段,学生照旧。不得不承认,我们很多教师为了让班级里的孩子遵守纪律,使用的是恐惧手段。包括我自己,也经常如此。

15、雷夫老师则用信任取代恐惧,做孩子可以信赖的依靠,讲求纪律和公平,成为孩子的榜样。 读第56号教室的奇迹是一个充满惊讶和感动的过程。雷夫.艾斯奎斯老师从教二十五年来,一直在一所叫霍伯特的小学担任五年级老师。这所学校位于美国洛杉矶,高达九成的学生家庭贫困,并且大部分来自非英语系的移民家庭。可是,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雷夫老师班里小学生的成绩高居全美标准化测试前5%,而且孩子们谦虚有礼诚实善良。长大后,他们纷纷进入哈弗、普林斯顿等名校就读,取得不凡的成就。 不仅如此,雷夫老师还教会了孩子善待他人。“三剑客”的确深深地刺痛了雷夫先生,并使雷夫先生陷入艰难的境遇,但雷夫先生并没有气馁,并没有因此离开他所钟

16、爱的教育事业,而是领悟到教育孩子的前提是了解自我。所以雷夫先生想让孩子们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他首先让自己成为那样的人,他为孩子们树立了一个很好的榜样。再反思自己,开学以来,我大部分心思全用到转化一个调皮的学生身上,哪怕是他有一点点进步,我都夸大其进步,我一直希望他能向着好的方向发展,可是他在我不在教师的时候仍然在教室里捣乱、打架?于是我有点犹豫了,想放弃了。现在想想雷夫先生,我要比他幸运得多,所以我要重拾信心,从侧面多了解、多观察,教会孩子从善待他人开始。 雷夫老师的教育方法是有系统理论作为支撑的,我们很多老师几十年如一日摸爬滚打,一点点积累自己的实践经验,却最终也不一定能总结出一套有效的方案来,这一方面是闭门造车,孤陋寡闻造成的,一方面则是不善于反思和总结造成的,或者说就是没有把教育工作当成一个科学研究的项目,缺乏研究的意识,也就不可能取得比较高的成就了。我觉得我们年轻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作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