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社会学新经济社会学的崛起和发展教学教材

上传人:yuzo****123 文档编号:140386788 上传时间:2020-07-29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3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社会学新经济社会学的崛起和发展教学教材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经济社会学新经济社会学的崛起和发展教学教材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经济社会学新经济社会学的崛起和发展教学教材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经济社会学新经济社会学的崛起和发展教学教材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经济社会学新经济社会学的崛起和发展教学教材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经济社会学新经济社会学的崛起和发展教学教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社会学新经济社会学的崛起和发展教学教材(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经济社会学,清华大学社会学系 沈 原,导论:“新经济社会学”的崛起和发展The Rise and Development of “New Economic Sociology”,从经济学和社会学的关系入手理解经济社会学 19世纪以来经济学和社会学的三次冲撞 “黑暗年代”:经济学和社会学的隔膜状态 经济学和社会学:“越境行动” “新经济社会学”的崛起和发展,从经济学和社会学的关系入手理解经济社会学,1. 经济学和社会学之间的紧张关系 社会学对经济学: 惧怕、侵犯和无知 经济学对社会学:轻视以及对孔德学说的愤怒 2. 紧张关系的原因探询 “邻里关系”: 社会学并非搞不好邻里关系的学科, 它和心理学

2、、人类学等“相邻学科”均有良好关系 “新老关系”:社会学并非歧视“老学科”,它和哲 学、政治学、法学等“老学科”都保持了良好关系 3. 结论: 紧张关系具有深层历史渊源,19世纪末以来经济学和社会学的三次冲撞亚当. 斯密时代:良好的开端(1),1. 亚当.斯密活动的历史背景 “现代社会科学的破晓时分”: 各门科学的不成熟时代 两部著作:国富论道德情操论 自由行走于经济学、政治学和伦理学之间 2早期社会学家的好评 孔德:“伟大的导师”(Immoral Master) 马克思:受到斯密重大影响:“劳动”、“分工” 斯迈尔:“斯密是伟大的社会学家” (Adam Smith and Modern So

3、ciology, 1907),19世纪末以来经济学和社会学三次冲撞第一次冲撞:“方法论之争”(1)Which Method Should Be Used,孔德及其实证哲学教程(18301842) 对政治经济学的批判(1839) 四点批判: 无意义:政治经济学是一种“形而上学” 不科学:其方法强调演绎 无学术:其从业者往往是律师和作家 不统一:每个经济学家都有自己的一套术语 结论:人们要想研究经济现象,就应当转向社会学,19世纪末以来经济学和社会学三次冲撞第一次冲撞:“方法论之争”(2)Which Method Should Be Used,孔德和斯图亚特.穆勒(John Stuart Mill

4、) 穆勒是从18411847年英伦三岛唯一作出积极反应的经济学家:与孔德通信7年,对实证主义表示支持 1865年与孔德决裂,开始批评实证主义 (August Comte and Positivism) 实际上是德国历史学派与早期经济学的“方法论之争”的英国版本 4. 英伦三岛关于“实证主义”的大争论(1870年) 参加者包括John Elliot Cairnes、Alfred Marshall、John Neville Keynes等英国早期著名政治经济学家,19世纪末以来经济学和社会学三次冲撞第一次冲撞:“方法论之争”(3)Which Method Should Be Used,经济学家的结

5、论 “不懂装懂”:孔德对于他所批判的政治经济学知之甚少,因此对经济学没有什么发言权 “空洞归纳”:孔德批判演绎方法,但是空洞的归纳才一无是处 “无用学科”:孔德主张“社会学是一切社会科学的女王”,但这门学科看起来没有什么用处 评论:孔德的批判仍然具有的意义 经济学过于抽象,欠缺具体的经验内容 对经济现象不能脱离社会的其它部分孤立地研究 经济学反对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是不合情理的 7. “方法论”之争开启了第一次冲撞,其影响至深至远,19世纪末以来经济学和社会学三次冲撞第二次冲撞:“制度化之争”(1)Which Science Should Study Economy,“制度化之争”的基础:“智力

6、的劳动分工”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状况:学会和大学系科的建设 各个学科为了在学术界获得一席之地,都必须陈述自己的独特研究对象 2. 美国作为典型案例的缘由 早期芝加哥学派的出色研究 在整个20世纪,社会学在美国最为发达 世纪之初,社会学和经济学的制度化过程之争也最为强烈 3. 美国的制度化过程 1880年:社会科学的分化:专业化的学科组织开始出现 1885年:“美国经济学会”成立 1890年:社会学开始作为独立系科在大学里出现,19世纪末以来经济学和社会学三次冲撞第二次冲撞:“制度化之争”(2)Which Science Should Study Economy, 经济学对社会学的打压 对

7、社会学作为“包罗万象”的“科学之王”心存疑虑 1894年甚至将社会学家招到经济学会议的会场上,“要他们正在做些什么加以说明” 5.社会学家的反应:三种策略 第一种策略:坚持孔德路线,以社会学为“万王之王” 第二种策略:坚持社会学可以独立地分析经济生活现象 第三种策略:退守“剩余科学” (leftovers) 6. “制度化之争”的最终结果 “剩余科学” 策略占据上风:社会学退出经济研究,经济学家协助社会学建立自己的学会(1905) 7.社会学第二次战败的原因:学术发展尚不成熟,现代大师们尚未出现或得到认同,19世纪经济学和社会学的三次冲撞第三次冲撞:价值中立之争(1)What Roles Sh

8、ould Politics Play,“价值中立之争”的起因 孔德批判经济学: “无视工人的痛苦”,并且反对“国家对无政府的工业秩序”加以干预 卡尔尼斯:科学与道德和政治无关 争论转化:社会科学的“价值中立”问题(value-free,neutral) 2社会学与“价值中立” 分不清“理应如此”和“现实如此”(is to be and science alone will never qualify him for the decision. John Stuart Mill: A System of Logic, p356,经济学的“新古典革命”, 时间:1870年代以后 2. 代表人物:

9、“边际革命”: 杰文斯(W.S. Jevons) 门格尔(K. Menger) 瓦尔拉 (M.L.Walras) “新古典革命”:马歇尔(A. Marshall) 帕累托(W. Pareto) 3. 新古典革命的主要内容: “边际”“效用”分析工具 数学分析的引入和使用 奠立了整个现代经济学的根基,A Comparison of the Classical and Neoclassical Paradigms,新古典经济学: 向社会学传统领域的侵入,加里贝克尔(Gary Becker) 1930年出生于加州 1951年以主修经济学副修数学毕业于普林斯顿大学 1953年在芝加哥大学获得经济学硕士

10、学位,1955年在该校取得博士学位 1957年到哥伦比亚大学,工作10年 1969年回到芝加哥大学,在经济系和社会学系任教 1987年担任美国经济学会主席,新古典经济学: 向社会学传统领域的侵入,贝克尔把他的研究用到了人类生活的许多领域 他的第一本主要著作歧视经济学 (The Economics of Discrimination)在他20多岁的时候出版,在该书中他提出了用新古典经济学理论关于国际贸易和消费者行为的灵感所激发出来的概念工具去解释歧视问题 他的第二本主要著作是1960年关于生育行为的分析 从1960年代开始,贝克尔继续进行他天才又备受争议的分析,他的许多著作已经成为经济学领域的经

11、典文本,尤其是人力资本(Human capital)和论家庭(Treatise on the Family)在前一本书里贝克尔发展了教育作为投资的特殊形式的观点,在后一本著作里,他第一次论述了结婚和离婚、一夫多妻制、一夫一妻制等问题 在1977年和斯蒂格勒(George stigler)合著的一篇著名的文章里,他将理性选择的分析进一步延伸到传统、 时尚、 广告 、吸毒等领域。 “诺贝尔讲演”是一篇里程碑的文章,在这篇文章里他指出了经济学方法的核心。,经济学研究方法的普遍意义,确实,我坚持这样的立场经济学研究是一个能够用于所有人类行为的全面的研究方法。经济学研究的应用被认为象前面定义所给的经济学

12、范围一样广泛。这是一个与宽泛和绝对的定义相称的适宜的方法(诺贝尔演讲),理性选择社会学:对经济学模式的欢迎,社会学的理性选择理论:运用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工具来分析社会行为和社会现象 理性选择理论的核心思想:人们都是理性地采取行动来满足他们的偏好,并使效用最大化 主要代表:詹姆斯科尔曼(James Coleman),社会学家的反击:怀特及其经济社会学,哈里森怀特(Harrison C. White) 1930年生于华盛顿特区 学位:MIT 理论物理学博士 Princeton 社会学博士 教职: 1988- :哥伦比亚大学“拉 扎斯费尔德社会科学中心” 主任 两度任社会学系主任 社会学教授 美国科学院院士 美国文理科学院院士,完,第一次随堂测验,经济社会学的定义: 经济社会学就是运用的理论、概念和方法,处理传统上属于的那些现象,如“生产”、“消费”、“市场” 等 亚当斯密的两部主要著作是: 和,分别探讨了经济问题和社会伦理问题 19世纪以来,经济学和社会学发生的三次大的冲撞: 1、“”之争 2、 “”之争 3、 “”之争 这三次冲撞破坏了两个学科之间的良好合作的可能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