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服务规范——因特网及其他数据通信业务

上传人:创****公 文档编号:140383689 上传时间:2020-07-2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77.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信服务规范——因特网及其他数据通信业务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电信服务规范——因特网及其他数据通信业务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电信服务规范——因特网及其他数据通信业务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电信服务规范——因特网及其他数据通信业务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电信服务规范——因特网及其他数据通信业务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信服务规范——因特网及其他数据通信业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信服务规范——因特网及其他数据通信业务(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附录3:电信服务规范因特网及其他数据通信业务 3.1 因特网拨号接入业务的服务标准3.1.1 因特网拨号接入业务的服务质量指标3.1.1.1 注册账号方式的拨号接入网络开通时限平均值12小时,最长为24小时。注册账号方式的拨号接入网络开通时限指注册用户办理入网手续,归属电信业务经营者收到有关费用时起,至拨号接入开通所需要的时间。3.1.1.2 注册账号方式的拨号接入业务变更时限平均值12小时,最长为24小时。注册账号方式的拨号接入业务变更时限指用户办理更名,过户等服务项目,自办理登记手续且结清账务时起,至实际变更所需要的时间。3.1.1.3 记账卡式拨号接入业务在输入卡号和密码后应能按售卡时运

2、营商承诺的条件正常使用,否则应给予更换。3.1.1.4 记账卡式拨号接入业务应提供余额查询等功能。3.1.1.5 拨号接入设备障碍修复时限平均值8小时,最长为12小时。拨号接入设备障碍修复时限指自用户提出障碍申告时起,至障碍排除或采取其他方式恢复用户正常通信所需要的时间。3.1.2 因特网拨号接入业务的通信质量指标3.1.2.1 接入服务器忙时接通率接通率90。接入服务器忙时接通率指接入服务器忙时接通次数与忙时用户拨号总次数之比。3.1.2.2 本地用户接入认证响应时间平均响应时间8秒,最大值为11秒。本地用户接入认证平均响应时间是从用户提交完账号和口令起,至本地认证服务器完成认证并返回响应止

3、的时间平均值。3.1.2.3 接入认证成功率接入认证成功率99。接入认证成功率指在用户输入账号、口令无误情况下的认证成功概率。注:无线接入方式认证成功率与信号覆盖区,空中干扰有关,若低于99%,由电信业务经营者向用户示明附加条件和指标。3.2 因特网数据传送业务的服务标准3.2.1 因特网数据传送业务的服务质量指标3.2.1.1 电信业务经营者应向用户说明本企业因特网数据传送业务的业务接入点,网络覆盖的范围以及与其他网络的互联情况。3.2.1.2 预受理时限平均值3工作日,最长为5工作日。预受理时限指用户登记后电信业务经营者进行网络资源确认,答复用户能否安装所需要的时间。3.2.1.3 入网开

4、通时限平均值2工作日,最长为4工作日。入网开通时限指电信业务经营者自受理之日起,至为用户开通网络,实际使用的时间入网开通时限指标要求中不包括用户自有、自维及接入线路部分。下同。3.2.1.4 通信设备障碍修复时限平均值8小时,最长为12小时。通信设备障碍修复时限指自用户提出障碍申告时起,至障碍排除或采取其他方式恢复用户正常通信所需要的时间。3.2.2 因特网数据传送业务的通信质量指标本小节规定的通信质量指标,范围限定在两个业务接入点之间,即把公众用户产生的IP包,从运营商位于某个城市的业务接入点开始,跨越全国性骨干网,传送到该运营商在另外一个城市的业务接入点止(不含城域网部分)。考核这些业务指

5、标时,两个业务接入点选择在不同省的两个城市,并且空中距离超过1000公里。3.2.2.1IP包传输往返时延往返时延平均值200毫秒。IP包传输往返时延指从一个平均包长的IP包的最后一个比特进入因特网业务接入点(A点),到达对端的业务接入点(B点),再返回进入时的接入点(A点)止的时间。3.2.2.2IP包时延变化时延变化平均值80毫秒。IP包时延变化指在一段测量时间间隔内,IP包最大传输时延与IP包最小传输时延的差值。3.2.2.3IP包丢失率包丢失率平均值2%。IP包丢失率指IP包在两点间传输时丢失的概率。3.2.2.4IP业务可用性IP业务可用性99.9。IP业务可用性指用户能够使用IP业

6、务的时间与IP业务全部工作时间之比。在连续5分钟内,如果一个IP网络所提供业务的丢包率75,则认为该时间段是可用的,否则是不可用的。3.3X.25、DDN、帧中继数据传送业务的服务标准3.3.1X.25、DDN、帧中继数据传送业务的服务质量指标3.3.1.1 预受理时限平均值4工作日,最长为8工作日。预受理时限指用户登记后电信业务经营者进行网络资源确认,答复用户能否安装所需要的时间。3.3.1.2 入网开通时限本地网业务:平均值3工作日,最长为5工作日;长途网业务:平均值4工作日,最长为7工作日。入网开通时限指电信业务经营者自受理之日起,至为用户开通业务,实际使用的时间。3.3.1.3 通信设

7、备障碍修复时限平均值4小时,最长为8小时。通信设备障碍修复时限指自用户提出障碍申告时起,至障碍排除或采取其他方式恢复用户正常通信所需要的时间。3.3.2X.25、DDN、帧中继数据传送业务的通信质量指标3.3.2.1X.25数据传送业务的通信质量指标3.3.2.1.1 呼叫建立时延(指标见表1)虚连接的呼叫建立时延指一个用户自发送“呼叫请求”分组开始,至从网络接收到“呼叫连接”分组结束所经过的时间。表1给出呼叫建立时延的统计指标值,表1中的X值见表2。3.3.2.1.2 数据分组传输时延(指标见表3)数据分组传输时延指从一个分组的最后一个比特进入网络的源节点开始,到该分组的第一比特离开终节点结

8、束经过的时间。表3 给出数据分组传输时延的统计指标值,表3中的Y值见表4。表1 呼叫建立时延的统计指标值统计值国内 (毫秒)国际通信国内部分 (毫秒)国际 (毫秒)A类型 B类型A类型 B类型A类型 B类型平均值2000+2X2600+2X1000+X1600+X 250160095概率值2700+2X3100+2X1500+X2100+X2501800注:1.95概率值意味着有95的呼叫建立时延值低于该值;2.国内A连接类型的特性是陆地连接;3.国内B连接类型的特性是具有一跳卫星电路的连接,或是经过一个或多个国内转接网络段的连接;4.国际A连接类型的特性是经过一个直接陆地网间电路的连接;5.

9、国际B连接类型的特性是经过两跳卫星电路和一个转接网络段,或一跳卫星电路和多个转接网络段的连接;6.X=400/R,R为数据信号传送速率,单位是kbit/s;7.表中数据以下列条件为基础:-基本呼叫,未使用ITU-T X.25修改意见规定的任何任选用户设施,而且没有发送任何呼叫用户数据;-在规定的连接部分外的实体的数据链路层窗口是开放的,流量不受控制;-传送每个呼叫建立分组通过电路段要涉及传输25个八位组。表2 呼叫建立时延的统计指标值的X值R (kbit/s)X (毫秒)2.41674.8849.64248.0964.06表3 数据分组传输时延的统计指标值统计值国内 (毫秒)国际通信国内部分

10、(毫秒)国际 (毫秒)A类型 B类型A类型 B类型A类型 B类型平均值700+2Y1000+2Y350+Y650+Y 21595095概率值950+2Y1250+2Y525+Y825+Y2151125注:1.平均值是预期的数据分组传送时延分布值,不包括超过规定的最大数据传送时延的数值;2.95概率值意味着有95的数据分组传送时延值低于该值;3.A和B虚连接类型与表4.2相同;4.表中数据以下列条件为基础:-用户数据字段的长度为128个八位组,传送一个数据字段,接入电路段要传输136个八位组;-在规定的连接部分的接收DTE侧的数据链路和分组层的窗口是开放的。表4 数据分组传输时延的统计指标值的Y

11、值R (kbit/s)Y (毫秒)2.44534.82279.611348.02364.0203.3.2.1.3 虚连接的吞吐量(指标见表5)虚连接的吞吐量指单位时间内,在一个方向上,通过一个连接段成功传送(不包括丢失、额外增加和比特差错)用户数据的比特数。表5给出虚连接吞吐量的统计指标值。表5 虚连接吞吐量的统计指标值统计值国内 (bit/s)国际 (bit/s)A类型 B类型A类型 B类型平均值350024002000200095概率值2400200018001800注:1.平均值是预期的吞吐量分布值;2.95概率值意味着95的吞吐量测量值高于该值;3.A和B连接类型与表4.2相同;4.表

12、中数据以下列条件为基础:-接入电路段中无其他业务量,接入电路段使用9600bit/s传输速率;-用户数据字段长度为128个八位组,请求的吞吐量等级相当;-接入电路段的分组窗口大小为2,数据链路层的窗口大小为7;-不使用D比特,D=0;-这些数值可用于任何传送方向;-在测量期间不存在不可用性,设备复原或过早断开;-吞吐量的取样值为200个分组或2分钟。3.3.2.1.4 呼叫接通率呼叫接通率95。呼叫接通率指呼叫接通次数与呼叫总次数之比(不考虑被叫终端未开机)。3.3.2.1.5 网络可用性网络可用性99.99。网络可用性指端到端全网能提供无故障服务的时间与全部运行时间之比。3.3.2.2DDN

13、数据传送业务的通信质量指标3.3.2.2.1 端到端数据传输比特差错性能(1)国际电路连接国际电路连接指用户网络接口(UNI)和DDN国际节点的国际电路接口之间的用户数据传输通路。差错性能应符合M.2100建议国际PDH通道、段和传输系统的投入业务和维护性能限值和M.2101建议国际SDH通道、复用段投入业务和维护性能限值的指标要求。(2)国内电路连接国内电路连接指在用户网络接口(UNI)之间的用户数据传输通路。差错性能应符合YD/T748-95PDH数字通道差错性能的维护限值和YDN 026-1997SDH传输网技术要求-SDH数字通道和复用段的投入业务和维护性能限值的指标要求。3.3.2.2.2 国内端到端数据传输时间(1)64kbit/s专用电路,端到端数据传输时间40毫秒;(2)2Mbit/s专用电路,端到端数据传输时间(0.5N+0.005G)毫秒,其中N是电路含交换机和交叉连接设备的数量,G是电路长度(km)。(3)若在上述(1)和(2)中每加入一跳卫星电路,需在上列值中另增加传输时间300毫秒。端到端DDN数据传输时间是国内端到端单方向的数据传输时间。3.3.2.2.3 网络可用性网络可用性99.99。网络的可用性指端到端全网能提供无故障服务的时间与全部运行时间之比。3.3.2.3 帧中继数据传送业务的通信质量指标3.3.2.3.1 帧传输时延(FT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规章制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