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复习备考之专题复习高二历史课件基本03人教必修3

上传人:迷**** 文档编号:140380834 上传时间:2020-07-29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3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期末复习备考之专题复习高二历史课件基本03人教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期末复习备考之专题复习高二历史课件基本03人教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期末复习备考之专题复习高二历史课件基本03人教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期末复习备考之专题复习高二历史课件基本03人教必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期末复习备考之专题复习高二历史课件基本03人教必修3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期末复习备考之专题复习高二历史课件基本03人教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期末复习备考之专题复习高二历史课件基本03人教必修3(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七章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1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成就 2“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3教育的发展,【思维导图】,【复习指导】 本单元在近几年的高考中所占比重不是很大,以选择题为主,但是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深入发展,本单元的地位会越来越重要。本部分内容经常与必修一和必修二的相关内容结合起来命题,主要考查科技成就、教育方针的目的,以及“双百” 方针的影响。未来在2018年的高考中,这一部分内容也将是重点注意的内容之一,应重点关注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发展的成就和我国教育发展的史实的具体内容。另外,这一部分内容与现实的热点密切相关,如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与神舟十号飞船成功实现自动交会对接

2、等热点问题。,知识点1:,1易混易错 (1)“两弹一星”是指原子弹、氢弹和人造地球卫星。 错误。“两弹一星”是我国在国防科技领域取得的重大成就,具体是指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 (2)“文化大革命”造成全国性混乱,导致我国重大科技成就出现空白。 错误。“文化大革命”时期广大科技工作者排除错误路线干扰,坚持科学探索,在困难的条件下取得了重大成就,如氢弹、人造地球卫星、杂交水稻等。,【特别提醒】,2中国高新科技成果最突出表现在军事领域原原因? (1)国防现代化程度集中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科技发展水平和综合国力,影响到它的国地位; (2)反对核威胁,打破核垄断 (3)二战后美苏两极对峙格局威胁 3.

3、新中国科技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和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为我国科技发展创造了必要的前提。 (2)政府重视科技,并采取科学有效的管理协调方式。 (3)广大科技工作者努力和奉献,严谨的科学态度以及艰苦创业、报效祖国的奉献精神。 (4)新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及科教兴国战略,提供了丰富的人才储备。 (5)汲取国际相关科研成果。,【特别提醒】,【典例分析】,1956年中国科学院图书经费由80万元增为546万元,增订的书刊中有资本主义国家期刊2000种。成立了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搜集、研究并传播国内外科学发展的情况与最新成就。科学院的每位导师带研究生从5个增加到10个。这反映了当时()

4、 A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解除了对中国的封锁 B中国科技已经全面领先世界 C科技发展不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 D中国科学院已成科研的领导机构,C,1孙丽在“两弹一星”人文精神哲学反思一书中说,中国研发“两弹一星”旨在维护本国安全、地区及世界的和平与安宁,构建和谐的世界,这实际上已经超越了“两弹一星”科学技术本身的价值。这说明科学技术() A保障了我国的国家安全 B撑起了中国经济崛起的保护伞 C承载了济世的价值诉求 D维护了地区及世界的和平安宁,C,【迁移训练】,2“10月16日下午3点,在一道炫目的光芒闪过之后,随着一声巨响,新疆罗布泊升起了中国自己的蘑菇云。无独有偶,这一天,不相信中国人的赫鲁晓夫

5、被苏共中央宣布下台。”材料中的现代中国科技成果() A打破了美苏等国家的核垄断 B表明中国拥有了完整的核工业体系 C使中国开始跨入原子能时代 D标志着中国进入国际卫星发射市场,A,【迁移训练】,知识点2:国运兴衰,系于教育 1.扫盲教育: (1)地位:建国之初,扫盲工作成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2)核心:识字教育 (3)结果:2001年1月中国政府宣布:中国如期实现了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战略目标。 2.义务教育: (1)地位: 是国家普及青少年教育、扫除文盲、提高人口素质、培养合格公民的重要手段,是国家的一项战略决策。 (2)措施: 1986年,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90年代

6、以来,提出了“科教兴国”战略,加紧普及义务教育成为“科教兴国”的重要环节。 开展“希望工程”。 (3)结果:2001年1月,中国政府宣布:实现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战略目标。,3.高等教育: (1)建国初期:参照苏联进行改造、调整 举措:中国基本参照苏联的高等教育模式,对高等院校进行改造、调整。 目的:适应社会主义建设需要,为国家建设培养各种专业技术人才 (2)1958年,大跃时时期:教育大革命 举措 :开始实施“教育大革命”,以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为核心 评价: 以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为核心;初步建立起教学、生产劳动、科学研究三结合的教育体制;也导致高校质量参差不齐,打乱了正常的教学秩序,

7、造成造成了教育界的很大混乱。,(3)调整时期:稳定发展轨道 背景:从1961年开始,根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教育部对高等教育进行全面调整; 评价:1963年,高等教育事业进入稳定发展的轨道。 (4)文革时期:严重破坏 认识:根源在于左倾错误和持续十年的“文化大革命” 导致社会社会道德观念和青少年科学文化素质大幅滑坡。,(5)新时期:迅速发展 背景:文革结束,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国家对教育进行拨乱反正 邓小平等国家领导人重视,如恢复高考制度、提出三个面向、提出科教兴国战略等 作用:激发社会成员求知热情,形成重学风社会风气,提高全民素养 提供平等竞争环境 推动教育事业

8、发展,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 认识:高考制度关系到教育事业、民族复兴、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方针政策。 (6)20世纪80年代以来,理解“国运兴衰,系于教育”的深刻含义 (1)中国的历史经验证明了这一点。 (2)当代的国际国内形势也决定这一点。 国际上:综合国力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的竞争。无论就其中哪一方面实力的增强来说,教育具有基础性的地位。 国内: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还没有根本转变,沉重的人口负担还没有转化为人力资源的优势。而劳动力的素质,提高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不高,已经成为制约我们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能力增强的一个主要因素。而这一切都必须坚定不移的依靠教育来

9、完成,只有这样,中华民族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特别提醒】,1957年,毛泽东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这一“方针”提出的背景是() A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已经形成 B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 C“科教兴国”发展战略已实施 D九年义务教育在我国基本普及,B,【典例分析】,B,【迁移训练】,21952年,中央有关部门统一集中建立了第一批八所单一的专科性高等学院,分别是北京航空学院、北京地质学院、北京矿业学院、北京林学院、北京钢铁学院、北京石油学院、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北京医学院,这就是“八大学院”的由来。中央

10、这一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A培养经济建设专门人才 B提高国民的科技素质 C全面借鉴苏联教育经验 D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A,【迁移训练】,知识点3:文化事业:“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 1.提出: (1)背景: 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建立。 目的:调动知识分子的积极性,促进文艺和科研事业,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2)时间:1956年,毛泽东 (3)含义: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科研、科研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 (4)评价: 符合文艺和学术发展的客观规律,对促进文艺繁荣、学术民主、科技兴旺有重要作用。 学术文化部门都显示出生机勃勃的景象。文学理论界思想活跃,文艺创作的题材、风格得到拓

11、展,涌现出一大批人民喜闻乐见的作品。学术界围绕中国历史分期,以及人口学、遗传学方面的一些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2.曲折:(1957年反右派斗争扩大化时期、文革时期)(调整时期有所纠正) (1)原因: 根本原因:是“左”倾错误影响 1957年反右派斗争扩大化 “文革”的破坏 (2)危害: 使文艺、科研学术遭到破坏,使双百方针到到破坏,政治批判扩展到学术领域。 一些知识分子、文艺人士、科学家、学术家被错划为右派,受到长期迫害。 “文革”盛行阶级斗争文艺,“文革”期间中有八个“样板戏”。文艺界呈现出“百花凋零”局面,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几乎停止。,3.恢复: (1)原因: 粉粹“四人帮”,文

12、革结束,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重新把“双百”方针当作科学文化事业的指导方针。 邓小平强调坚持贯彻“双百”方针。 (2)成果: 使文艺艺术再次呈现、春天繁荣景象。数量大增、题材广泛、流派众多. P124 使学术、科技不断创新和发展。摆脱“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僵化思想,提出新见解,恢复撤销的学科、发展新学科、开展三下乡活动。,4.双百方针在贯彻中经验教训 (1)正确贯彻“双百”方针能直接推动发展; (2)脱离“双百”方针就会阻碍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 (3)要处理好科学、文艺工作和政治、人民生活以及继承传统和不断革新的关系,文艺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1.易混易错 (1)“双百”方针中的“百家争

13、鸣”与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实质相同。 错误。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反映的是政治斗争的激烈,流派多且阶级阵线鲜明。“双百”方针中的“百家争鸣”主要体现在学术上,没有阶级的差别与对立,二者实质不同。 (2)“百花齐放”与“百家争鸣”的含义相同 错误。“百花齐放”是指文学艺术的不同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百家争鸣”指科学研究领域的不同派别,可以自由争论。,【特别提醒】,2.正确认识“双百”方针: (1)从“双百”方针的内涵看,“百花齐放”是指文学艺术的不同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百家争鸣”是指科学研究上不同学派可以自由争论;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学艺术和科学研究工作的重要方针。 (2)“双百”方

14、针是在承认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各种矛盾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在国家迫切需要迅速发展经济和文化的时代背景下提出来的。 (3)“双百”方针的基本精神是要在艺术和科学领域实行政治民主和艺术、学术民主,其实质目的是为人民服务。 (4)“双百”方针在贯彻过程中遇到了挫折,不是“双百”方针本身的问题,而是受到了“左”倾错误干扰造成的。 (5)从历史经验教训上看,学术问题、文艺问题的政治化会无法实现“百家争鸣”;政治生活不民主,学术界、文艺界就无法实现“百花齐放”。“双百”方针能顺利贯彻执行,社会文化就能兴旺发达。,【特别提醒】,20世纪50年代初期,中国传统绘画尤其文人画因其贵族性、封建性而受到几乎绝对意义

15、上的排斥;然而,在1956年后中国传统绘画包括文人画也因其“民族性”这一特色获得了更大意义上的生存空间。这一变化表明() A思想解放推动了文化的繁荣 B政策转变影响传统文化的发展 C文化领域“左”倾错误得以纠正 D社会主义制度在全国基本确立,B,【典例分析】,11956年5月26日,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陆定一在讲话中指出:“在某一医学上、生物学或其他自然科学学说上,贴上什么封建资本主义社会主义无产阶级资产阶级之类的阶级标签就是错误的。”该讲话() A倡导了科学文化工作政治化的倾向 B体现了“双百”方针的精神 C打破了“阶级斗争为纲”的束缚 D促使“科教兴国”战略提出,B,【迁移训练】,2新时期文

16、艺经历了从80年代初歌咏健康自然人性的文化小说,到寻根思潮对民族文化血脉的发现和重构;从90年代中期的“人文精神大讨论”,到近年来对底层生活农民命运和反腐倡廉的关注,这表明新时期文艺() A注重人文关怀 B强调历史理性 C重在现实批判 D借鉴先进理念,A,【迁移训练】,知识点3:文化事业:“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 (一)双百方针的提出 1、1956 百花齐放(文学艺术)、百家争鸣(科学研究) 2、成果:小说、散文、诗歌、话剧、电影、史学生机勃勃 3、原因:符合我国文艺和学术发展的客观规律 (二)遭遇曲折 1、1957年反右派斗争的扩大化,双百方针受到严重干扰和损害;死气沉沉(学术文化和政治挂钩) 2、60年代中共中央开始纠正错误 3、文革十年,双百方针受到严重破坏(百花凋零) (三)文艺的春天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重新落实双百方针(百花齐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