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总结]XX县十五规划总结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403800 上传时间:2017-06-1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年终总结]XX县十五规划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年终总结]XX县十五规划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年终总结]XX县十五规划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年终总结]XX县十五规划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年终总结]XX县十五规划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年终总结]XX县十五规划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年终总结]XX县十五规划总结(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县十五规划总结来“十五”期间,我县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落脚点,以富民强县为目标,以西部大开发为契机,坚持优势资源转换、科教兴县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积极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全面提高经济质量和效益,实现了县域经济的稳步、健康发展。 一、 “十五”规划完成情况 (一) “十五”规划目标。 保持国民经济保持较快发展,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明显成效,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显著提高,社会保障制度比较完备,就业渠道拓宽,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加,生态建设和环境保障得到加强,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具体指标为:到 2005 年,实现地方生产总值 3.27 亿元(2000 年

2、不变价) ,年均增长 7.4%,地方财政收入累计 5426 万元,年均递增 4.7%,人均生产总值达到 5300 元以上。职工平均工资年均增长 7%左右,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加 150 元左右,全县总人口控制在 7 万人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 13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 4%以内。2(二)预计完成情况。 “十五”期间是我县经济发展较快的时期,2000 年全县生产总值为 2.3 亿元,预计 2005 年可实现生产总值 3.66 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完成计划的 107%,人均生产总值达到 5800 元,完成计划的 109.4%。地方财政(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请登陆网络.m 查看)收

3、入持续增长,2000 年完成地方一般预算收入 1003 万元;2005 年预计完成 1169 万元,2001 至2005 年累计完成 6019 万元,完成“十五”计划的 110.9%。农民收入稳步增长,2000 年,全县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为 2154 元,2005 年达到 3020 元,年均增加 173 元。 “十五”期间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人口自然增长控制在计划之内,居民生活环境得到很大改善,全县呈现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族团结的良好局面。 二、 “十五”期间经济发展状况 (一)一产保持平稳发展势头。 农业生产综合水平不断提高。2000 年全县种植业产值为 11854.4万元,2005 年

4、达到 17636 万元,按可比价计算年均增长 4.86%。农业生产保持稳步增长,主要经验措施:一是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不断调整优化种植结构。2000 年,全县作物总播种面积 30.47 万亩,其中小麦种植面积 11.1 万亩、玉米面积 2.07 万亩、油料面积 10.2 万亩、甜菜面积 1.93 万亩。几年来,经过市场导向、企业带动、政策引导,2005 年全县作物总播种面积达到32.42 万亩,其中小麦 10.49 万亩、玉米 4.4 万亩、油料 9.4 万亩、甜菜 1.72 万亩,龙头企业带动亚麻种植 0.07 万亩、酱用西红柿种植 0.19 万亩。订单农业迅速扩大,2002 年

5、订单农业开始起步,签3定订单 4.9 万亩,2005 年农业订单面积达到 18.18 万亩。二是不断提升农业科技含量。 “十五”期间,进一步加大了农业技术的推广力度,小麦、玉米、油料、甜菜等主要农作物良种使用率已达到 100%,并不断探索适应本地种植的新品种。传统农业机械不断更新,新型农业机械不断引进,农机作业质量逐年提高。积极扩大节水农业面积,采取喷灌、地膜沟播平铺、小畦灌溉等技术,最大限度节约农业用水量,达到节水增效的目的。此外,测土配方施肥、气吸精量播种技术已广泛使用,有效节约了农业生产成本。三是依靠畜牧业发展,调整种植结构。我县畜牧业产值占大农业产值约 38%的比重,畜牧业饲草料由种植

6、业保障,种植业为畜牧业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同样,畜牧业的发展对种植结构调整起到了推进作用。 畜牧业发展稳步推进。2000 年我县牧业产值为 1.01 万元,2005 年达到1.16 万元,按可比价计算,年均增(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请登陆网络.m 查看)长为 7.53%。2005 年末,全县预计牲畜存栏41.75 万头(只) ,肉产量达到 7000 吨,奶产量 8000 吨,羊毛产量 740 吨,禽蛋产量 700 吨。 “十五”期间,畜牧业发展较快,主要原因:一是政策措施到位。我县从 1998 年开始大力发展农区养殖业,但见成效在“十五”期间。2000 年农区牲畜总数为 12.1 万头(只

7、) ,通过干部下乡入村进行密集型养殖示范带动,2005 年农区牲畜年末预计存栏 16 万头(只) ,占全县牲畜总量的 38%。农区养殖业已成为畜牧经济增长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是依靠科技提升畜牧业。积极发展大畜,提高大畜比重,改良大畜品种。以黄牛冷配4技术为基础,以引进良种畜为辅助,推进了畜群改良进度,提高了牲畜成活率。自 2001 年以来,全县已建立黄牛冷配点 46 个,完成黄牛冷配 33000 头。三是走规模效益之路。为加快现代畜牧业发展,制定了关于加快现代畜牧业发展实施意见 ,突出养殖小区建设,发挥小区的规模和集中优势,推广普及养殖技术,形成规模效益。积极开展牧民定居半定居工作,实现定居点“

8、三通、四有、五配套” 。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支持,全县共建立养殖小区 20 个,1121 户纯放牧户全部实现了定居半定居,推进了我县传统畜牧业向现代化畜牧业转变的进程。 (二)二产呈波浪式发展态势。 “十五”期间,我县将发展二产作为强县的基础予以高度重视。积极鼓励非公有经济发展,制定优惠措施,吸引外地投资,完成了国有企业改制工作。坚持扶优扶强,努力提高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在扩大工业总产量的同时,着力提高企业效益。但客观上,由于受环境、资源等条件的制约,工业发展距预期目标还有一定差距。2000 年,全县工业产值为 5060 万元,其中乡及乡以上产值为3162.4 万元,2005 年全县预计工业

9、产值为 11008 万元,按可比口径计算,年递增 5.8%,乡及乡以上产值为 4490 万元,呈缓慢增长趋势。我县工业的支柱是以小麦、油葵等为原料的粮油加工企业。2003 年,在我县工业中占重要地位的麻黄素制品有限公司停产。矿业开发 2005 年才见起色,但效益还未体现。 在国家西部大开发、生态环境建设、城乡电网改造、乡村道路建设等政策推动下,“十五”期间投资规模比“九五”有了很大增长。2001 年到 20055年计划总投资 3.27 亿元,实际完成投资 3.07 亿元,比“九五”增加 1.83 亿元,增长 147.7%,计划投资规模呈逐年扩大趋势。在完成的固定资产投资中,用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10、的资金为 4644 万元,占 15.1%;生态建设投资 7158 万元,占 23.3%;农副产品加工投资 1874 万元,占 6.1%;矿业生产投资 560 万元,占 1.8%;养殖场建设投资 300 万元,占 1.0%;旅游开发建设 3190 万元,占10.4%;教育基础建设投资 1618 万元,占 5.3%;卫生基础设施建设 519 万元,占 1.7%;用于居民生活、居住投资 4618 万元,占15%;市政建设投资 3806 万元,占 12.4%;其他各项投资 2453万元,占 7.9%。按行业分布为: 1、农田水利建设投资 4478万元,退耕还林还草投资 4079 万元,天然草场恢复与保

11、护投资1071 万元,生态项目投资 653 万元,退牧还草投资 1245 万元,县城排水工程 150 万元。农田林网化日趋完善,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农牧业生产条件得到加强。 2、一、二产生产型项目有所突破。通过招商引资,引进农副产品加工企业两家,项目投资达到1521 万元。其中:引入黑龙江余鼎( 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请登陆网络.m 查看)有限责任公司亚麻加工项目投资 871 万元;博大粮油有限公司兴建养殖场投资 300 万元;鑫泉矿业科贸有限公司矿石加工投资 250 万元。 3、旅游业投资呈较快发展的态势。2001-2005 年,旅游开发投资 2000 余万元,招商引资 2110 万元,

12、其中:兴建亚联宾馆投资 760 万元,兴建洗浴中心投资 1350 万元。温泉旅游渡假村建设已初具规模,接待能力与接待水平明显提高。6依托我县独特的自然资源、人文条件,旅游开发力度的加大,有力推进了我县旅游产业的发展和知名度的提高。 4、五年来,在国家政策支持下,全县教育事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 1618 万元,其中:教学楼及校室投资 2686 万元,学生公寓投资 240 万元,学校硬环境得到很大改善。通过加大教育投入,新建校舍面积 2.09 万平方米,有效改善了教学条件,为提高教学质量,进一步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奠定了基础。 5、卫生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新建了哈日布呼镇住院部、县急救中心、县疾病控制中

13、心、妇幼保健综合门诊楼等卫生设施,投资总额为 514 万元。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的增强,为广大群众看病就医提供了更舒适的环境、更便捷的渠道。 6、居民生活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 “十五” 以来农村改水防病投资达到 1168 万元,解决了 3.58 万人的吃水、8.77 万头牲畜饮水问题,有效改善了农村居民生产、生活用水质量,控制地方病的蔓延。县城供水工程投资 380 万元,住宅建设投资达到 6210 万元。城市建设有新发展,城镇功能更加改善,市政建设投资达到 7112 万元,其中市场建设投资达到 218 万元。城乡电网改造投资超过了 1600万元,完成了 1 万余户线路改造,减轻了农民用电负担。

14、公路建设五年来累计投资超过 5700 万元,改造三级公路 55 公里,修建四级公路 164.1 公里,为农牧民群众生产生活提供了方便。抗震安居工程建设,新建和改造住宅面积 3.12 万平方米,改善了群众居住条件。(三)三产保持快速增长,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十五”期间,我县三产发展较快。2000 年三产增加值为 7406 万7元,2005 年三产实现增加值 14200 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三产年增长速度达到 9.7%。三产中发展较快的行业有交通运输业,2004 年客、货运车辆达到 1015 辆,实现增加值 1350 万元,年增速 6.1%。邮电通讯快速发展,2004 年固定电话用户达

15、到 1.27 万户,移动电话用户 1.1 万户,邮电通讯业增加值达到 900 万元,增速达22.5%。旅游业紧紧抓住被列入自治区“五区三线 ”旅游总体规划的契机,按照“整合资源、突出特色、融资开发、打造品牌”的发展思路,大力开发旅游资源,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打造旅游精品,规范市场秩序,提高服务水平,促进了旅游业的快速发展。2004 年全县共接待游客 12 万人次,旅游业直接收入 500 万元,比2000 年增长 3 倍。 “十五”期间,我县人口、资源、环境保持了协调发展的态势。严格执行计划生育政策,控制人口增长,人口自然增长率始终保持在 8的水平。认真落实九年制义务教育,适龄儿童入学率在 9

16、9%以上,教学质量逐步提高,民汉合校(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请登陆网络.m 查看)取得较好效果,大专以上学历人数比重增加,医疗卫生条件得到较大改善,人口素质得到全面加强。十五以来是我县生态建设时期,2002 年投入生态建设项目资金 650 万元;五年完成退耕还林还草 4 万亩,宜林荒山荒地造林 6 万亩, “三北”防护林建设 2 万亩,共投入资金 4860 万元;完成天然草场恢复与保护 8 万亩,人工草场 3 万亩,投入资金 1161万亩;完成天然草场围栏 88 万亩,投入资金 845 万元;对城镇上下水工程进行改扩建,修建了污水处理氧化塘、垃圾处理厂,县域8环境得到极大改善。 “十五”时期是居民生活提高较快的时期,2000 年全县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 5345 元,2005 年平均工资达到8026 元,年递增 10.7%;2000 年农牧民人均收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