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张家界市慈利县2017_2018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1).doc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40379502 上传时间:2020-07-29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2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张家界市慈利县2017_2018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湖南省张家界市慈利县2017_2018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湖南省张家界市慈利县2017_2018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张家界市慈利县2017_2018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1).doc(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二一八年春季期中教学质量检测高一 语文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文字是文明发展的载体,记录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发展进程与经验教训。古人说,欲灭其国者,必先灭其史。同样,如果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字消亡了,其文明发展的根基也就动摇了。汉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代代相传并不断繁荣发展的根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应将汉字教育作为凝神聚力、铸魂固本的战略工程。清末民初以来,在日本“脱亚入欧”的影响下,中国一些知识分子对中华文化的根基汉字产生了怀疑。“汉字落后”论者认为“汉字不灭,中国必亡”,声称汉字的出路在于“拉丁化”;“汉字难学”论者主张汉字“拼音化”与“简化”;“儿童识字有害

2、”论者主张放弃汉字教育。这些论调在近几十年仍有一定市场,比如20世纪80年代,有人就认为“计算机是汉字的掘墓人”。当前,汉字教育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面临外语教育的挑战。现在,英语是学生的必修课,学习英语在一些人看来可以改变命运。受这种价值观影响,在汉语与英语之间,一些人更重视学习英语,这直接冲击与削弱了汉字教育。二是面临信息化的挑战。随着信息化的迅猛发展,人们通过敲击键盘输入汉字的场合越来越多、越来越便捷;在古人眼中曼妙婀娜、形神兼备的汉字,现在变成了电脑键盘、手机屏幕上字母组合的产物。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书写汉字的机会在变少,提笔忘字的时候在增多。从这些角度来说,汉字面临危

3、机绝不是危言耸听。汉字是一种象形文字,具有“形、音、义”三要素。汉字不单单表达概念、内涵、外延等,还给人带来图形、联想、感觉等。与拼音文字相比较,汉字具有鲜明特色和独特魅力。学习与理解汉字,应遵循汉字自身的规律和特点。拼音文字是由字母组成的文字,其教学是用拼音的方法。我国汉字教学引进了这种方法,并将其作为汉字教学的主要方法。这种用拼音文字的教学方法来进行汉字教育的理念与实践有哪些优点和缺点,值得我们深思。近年来,随着国人文化自信的提升,适应汉字在海外传播的需要,不少学者开始重新审视汉字教学的方法 ,合理借鉴我国传统汉字教学的经验。有的教学实验根据“形、音、义”三要素和儿童擅长“形象记忆”的特点

4、,探索“从字形讲字义,从生活讲汉字”和“因形分类、因类施教”等汉字教学的新理念与新途径。通过这些方法,一些汉字教育工作者尝试把每个汉字的文化基因形象生动地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对汉字有兴趣、生爱恋、晓逻辑、会思考,甚至实现以字养德。这类教学实验,对完善汉字教育有积极意义。加强汉字教育,除了不断创新汉字教学的方式方法,更重要的是提升全社会对汉字教育的重视程度。我们要把汉字教育提升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民族精神的高度来认识。只有这样,才能让古老的汉字在信息时代焕发新的生机,才能把中华文化的优秀基因植根于一代代中国人心中。(摘编自王殿卿汉字教育攸关文化传承发展)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

5、析,正确的一项是A. 清末民初一些知识分子对汉字产生了怀疑,原因之一是当时国人的文化自信不足。B. 现在一些人鄙视汉语而重视英语,直接冲击和削弱了汉字教育,不利于文化传承。C. 汉字教学的方式方法的创新,有助于实现以字养德,从而激发学生对汉字的兴趣。D. 汉字记录着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发展进程与经验教训,是中华民族繁衍发展的基础。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引用20世纪80年代某些人的观点,是为了证明汉字不能适应信息化的挑战。B. 文章从历史与现实两个角度分析了汉字面临的危机,指出了加强汉字教育的必要性。C. 文章在论证汉字教学时,强调应遵循汉字自身的规律和特点,借鉴传

6、统汉字教学经验。D. 文章首尾呼应,论述了汉字教育的重要意义,并对如何加强汉字教育提出了建议。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如果我们不进行汉字教育而使用拉丁化文字,则我们文明发展的根基必然被动摇。B. 汉字的形音义三要素,决定了汉字教育必须摒除拼音教学法,使用形象化教学法。C. 创新汉字教学法,提升全社会对汉字的重视程度,有助于让古老汉字焕发新生机。D. 日本“脱亚入欧”对中国一些知识分子影响很大,有的人甚至提出废除汉字的主张。【答案】1. A 2. A 3. B【解析】1.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概括

7、。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B项,“现在一些人鄙视汉语”曲解文意,原文是“在汉语英语之间,一些人更重视学习英语”,没有鄙视之意。C项,“汉字教学的方式方法的创新,有助于实现以字养德,从而激发学生对汉字的兴趣”逻辑错误,原文中是递进关系,先产生兴趣,后实现以字养德。D项,“是中华民族繁衍发展的基础”偷换概念,原文说“汉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代代相传并不断繁荣发展的根基”,并不是中华民族繁衍发展的基础。故选A。2.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这是考查学生对论点、论据、论证以及论证结构等的把握,同时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

8、。A项,“是为了证明汉字不能适应信息化的挑战”分析错误,文章提到20世纪80年代某些人的观点,是证明质疑汉字的论调在近几十年仍有一定市场。故选A。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中信息能力。题干要求选出“说法不正确的一项”,B项,错在“必须摒除拼音教学法”。从原文看,作者虽然强调应遵循汉字自身的规律和特点,但只是讲在对拼音教学法进行反思,并没有说这种教学法就不适于汉字教育。故选B。点睛:这是一道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类的题目,题目一般以“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或者“正确的一项是”,试题错误设置的方式主要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混淆范围”“无中生有”“曲解文意”“偷换概念”等

9、类型,答题时注意对全文的综合理解,然后对照选项寻找细微的差别,确定答案。阅读下面语段,完成小题。 甲但有一年的秋季,大约是得到祥林嫂好运的消息之后的又过了两个新年,她竟又站在四叔家的堂前了。桌上放着一个荸荠式的圆篮,檐下一个小铺盖。她仍然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脸色青黄,只是两颊上已经消失了血色,顺着眼,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而且仍然是卫老婆子领着,显出慈悲模样,絮絮的对四婶说:“这实在是叫作天有不测风云,她的男人是坚实人,谁知道年纪青青,就会断送在伤寒上?本来已经好了的,吃了一碗冷饭,复发了。幸亏有儿子;她又能做,打柴摘茶养蚕都来得,本来还可以守着,谁知道

10、那孩子又会给狼衔去的呢?春天快完了,村上倒反来了狼,谁料到?现在她只剩了一个光身了。大伯来收屋,又赶她。她真是走投无路了,只好来求老主人。好在她现在已经再没有什么牵挂,太太家里又凑巧要换人,所以我就领她来。我想,熟门熟路,比生手实在好得多。”“我真傻,真的,”祥林嫂抬起她没有神采的眼睛来,接着说。“我单知道下雪的时候野兽在山墺里没有食吃,会到村里来;我不知道春天也会有。我一清早起来就开了门,拿小篮盛了一篮豆,叫我们的阿毛坐在门槛上剥豆去。他是很听话的,我的话句句听;他出去了。我就在屋后劈柴,淘米,米下了锅,要蒸豆。我叫阿毛,没有应,出去一看,只见豆撒得一地,没有我们的阿毛了。他是不到别家去玩的

11、;各处去一问,果然没有。我急了,央人出去寻。直到下半天,寻来寻去寻到山墺里,看见刺柴上挂着一只他的小鞋。大家都说,糟了,怕是遭了狼了。再进去;他果然躺在草窠里,肚里的五脏已经都给吃空了,手上还紧紧的捏着那只小篮呢。”她接着但是呜咽,说不出成句的话来。四婶起初还踌躇,待到听完她自己的话,眼圈就有些红了。她想了一想,便教拿圆篮和铺盖到下房去。卫老婆子仿佛卸了一肩重担似的嘘一口气;祥林嫂比初来时候神气舒畅些,不待指引,自己驯熟的安放了铺盖。她从此又在鲁镇做女工了。乙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

12、?”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带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衡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裉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黛玉连忙起身接见。贾母笑道:“你不认得他。他是我们这里有名的一个泼皮破落户儿,南省俗谓作辣子,你只叫他凤辣子就是了。”黛玉正不知以何称呼,只见众姊都忙告诉他道:“这是琏嫂子。”黛玉虽不识,也曾听见母亲说过,大舅贾赦之子贾琏,娶的就

13、是二舅母王氏之内侄女,自幼假充男儿教养的,学名王熙凤。黛玉忙陪笑见礼,以“嫂”呼之。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打谅了一回,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只可怜我这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说着,便用帕拭泪。贾母笑道:“我才好了,你倒来招我。你远路才来,身子又弱,也才劝住了,快再休提前话。”这熙凤听了,忙转悲为喜道:“正是呢!我一见了,一心都在他身上了,又是喜欢,又是伤心,竟忘记了老祖宗。该打,该打!”又忙携黛玉之手,问:“几岁了?可也上过学?现吃什么药?

14、在这里不要想家,想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丫头老婆们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一面又问婆子们:“林姑娘的行李东西可搬进来了?带了几个人来?你们赶早打扫两间下房,让他们去歇歇。”4. 请根据甲、乙两段文字中划线的句子,分析两个人物流泪的原因,及所表现出来的人物性格。5. 祥林嫂和王熙凤的语言各有特色,请加以分析。6. 林黛玉进贾府是“步步留心,时时在意”,请找出体现她这种心态的描写的语句,并加以分析。【答案】4. 流泪原因:四婶被祥林嫂悲惨的遭遇所感染,流露出一种本能的同情。人物性格:既有一点本能的同情心,更有自私的心理。流泪原因:王熙凤为了讨好贾母,是在演戏。人物性格:矫揉造作,故作姿

15、态。 5. 祥林嫂:农村妇女的朴实、善良,看似平静的叙述背后是失去爱子的巨大悲痛。王熙凤:老道,八面玲珑,机变逢迎,善于察言观色。 6. 行动上的“小心”:听到“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林黛玉心里觉得那人“放诞无礼”,只是不说,见了面还是连忙起身迎接。称呼上也非常“小心”:外祖母说,“你只叫他凤辣子就是了”,她知道外祖母可以开玩笑,自己可随便不得,待她明白过来,“忙陪笑见礼,以嫂呼之”,不敢有丝毫马虎。【解析】4. 试题分析:本题解答时需要分别结合所给文段找出“流泪”的人物,然后结合上下文分析。甲文中流泪的人是四婶,她在听了祥林嫂的遭遇后“眼圈就有些红了”,表明四婶流泪的原因是被祥林嫂的不幸

16、遭遇所感染,流泪的细节表明四婶有一定的同情心,但结合上文“四婶还踌躇”可知,她更多的是自私的心理。乙文中流泪的是王熙凤,她是在见到林黛玉之后“用帕拭泪”,贾母说了“你倒来招我”之后,她就“转悲为喜”了,可见王熙凤的流泪的原因是讨好贾母,反映出她为人的矫揉造作。点睛:本题考查学生把握重要句子理解人物形象的能力。解答时首先要清楚流泪的分别是什么人,因什么而流泪,然后再分析流泪这一细节能反映出人物的什么性格。 “流泪”是果,因果循因,可以从前文中筛选找到原因。如甲文中上文祥林嫂叙述自己遭遇的情节,乙文中上文对王熙凤出场的描写等。再从“流泪”的原因以及“流泪”前后人物的言行举止等就可以分析出人物的性格了。5.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鉴赏作品的语言的能力。小说中人物的语言一般都是个性化的,是作者为他们贴上的标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