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金华一中2017_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段考试卷 (1).doc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40367959 上传时间:2020-07-29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金华一中2017_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段考试卷 (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浙江省金华一中2017_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段考试卷 (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浙江省金华一中2017_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段考试卷 (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金华一中2017_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段考试卷 (1).doc(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浙江省金华一中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段考试卷一、语言文字应用(选择题每题3分,共33分)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把椅背放倒,躺下,似睡非睡挨(i)到日没,坐起来,心神晃惚,呆呆地直坐到古祭坛上落满黑暗然后渐渐浮起月光。B.它像高空中的一阵风暴,一阵浓雾,或一阵倾盆大雨。它缠在我们周身,像蝙(bin)蝠绕进我们的头发,逼得我们发疯。C.它的大殿原先在我们心中是多么雄伟,现在又如何卑鄙(b);先前我们以为神圣的,现在又如何可怜了啊!D.我的上帝,多么令人宽慰、令人惬意的炮声,深沉而又粗犷(gung),如同柔和而近于优雅的管风琴声,它无论

2、如何也是高雅的。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到了十一月,一个冷酷无情,肉眼看不见,医生管他叫“肺炎”的不速之客,在艺术区里潜蹑着,用他的冰冷的手指这儿碰碰那儿摸摸。B.他就是那缱绻的秋日,怀着无限依恋、惜别的心情,告别了这一切,途径巴黎,浪迹天涯。C.儿子想使母亲骄傲,这心情毕竟是太真实了,以致“想出名”这一遐迩闻名的念头也多少改变了一点形象。D.人们无论走到哪里,都没法不时常感怀身后远远的一片热土,因为那里有他的亲友,至少也有他的过去,时光总是把过去的日子冲得熠熠闪光,引人回望。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根据全国假日办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十一”长

3、假期间,各旅游景点游客爆满,甚至发生了游客滞留事件。 B.若遇到风和日暖的午后,你一个人肯上东郊去走走,则青天碧落之下,你不但不感到岁时的肃杀,而且还可以饱觉着一种莫名其妙的含蓄在那里的生气。C.这篇论文对中国经济发展前景和中国经济发展相关的世界经济走势作了深入探讨,令人耳目一新。 D.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古代贤哲提出过许多极为丰富的生态文明思想,同时生态环境也非常脆弱,一旦遭到破坏,短期内难以一时恢复。4.下列句子的标点,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她病得很重,很虚弱,”苏艾说,“高烧烧得她疑神疑鬼,满脑袋都是稀奇古怪的念头。”B.我记不清是怎么受伤的;我只知道我的胳膊不听使

4、唤了,只有左腿还能动弹一下。C.它从哪儿来呀?那歌声。在那么长的严酷之后,鸟儿们怎么会这么快就复生。D.他有一把折扇黑色的扇面已经不见了,一块惊堂木又叫做醒木。5.下列文学常识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A.肖洛霍夫,苏联作家,作品有长篇小说静静的顿河、安娜卡列尼娜等。B.海因里希伯尔,法国作家,作品有丧失了名誉的卡塔琳娜勃罗姆等。C.杜牧诗歌创作成就突出,其以清丽自然的诗风在晚唐诗坛独树一帜。人们将他和杜甫相比,因而称之为“小杜”;他又和李商隐同时代且齐名被人们合称为“小李杜”。D.世界三大著名短篇小说家是法国的莫泊桑,俄国的契诃夫,德国的欧亨利。最后的常春藤叶是欧亨利的作品。6.下列四个选项中,

5、加点字词类活用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 不霁何虹 B. 辇来于秦 C. 顺流而东 D. 义不赂秦7.下列四个选项中,句式与例句不同的一项是( )例:不拘于时,学于余A.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 B. 耳得之而为声C.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D. 洎牧以谗诛8.下列句子的翻译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通晓道理有早有晚,学问技艺各有各的专长。B. 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醉了就枕着枕头躺下,躺下就做梦。C.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等到太子丹用了荆轲的计策,就迅速带来灾祸。D. 剽掠其人,倚叠如山(秦国)攻击掠夺六国的人民,(夺来的珍宝)堆积如山。9.以下对永遇乐京

6、口北固亭怀古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站在北固亭上,首先想到打败了来自北方的入侵者的孙权,可如今,像孙权这样的英雄已无处寻觅。首句抒发了江山依旧,英雄已逝、后继无人的感慨。B.接下来,作者想到了挥师北伐的英雄刘裕,在表达对其建立的功业无限敬仰的同时也指出了像刘裕这样的英雄也早已湮没在历史之中。C.“元嘉草草”一句中借用刘义隆仓皇败北的往事,表明当下正缺少能替国家击败强敌的英雄,也批评了当时统治者的不思进取。D.在词的最后,作者是以廉颇自比,表明如今的自己年纪虽大但仍有上阵杀敌的决心与能力,同时也流露出自己像晚年的廉颇一样因无人赏识而忧虑。10.语言表达(6分)鲁迅在阿长与一文中刻画了既

7、封建愚昧,又真率善良的长妈妈形象。其中,长妈妈为“我”买山海经的情节让人印象深刻。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请你发挥想象,展开联想,用自己的语言写一段文字,描写“我”拿到山海经时的反应,表现“我”当时的心情。要求:不能照搬原文,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100字左右。 二、现代文阅读(26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

8、12题。(6分)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这三句话简括地说出孔子的文化理想、社会政策和教育程序。中国古代的社会文化与教育是拿诗书礼乐做根基,教育的主要工具、门径和方法是艺术文学。艺术的作用是能以感情动人,潜移默化培养社会民众的性格品德于不知不觉之中,深刻而普遍。尤以诗和乐能直接打动人心,陶冶人的性灵人格。而“礼”却在群体生活的和谐与节律中,养成文质彬彬的动作、整齐的步调、集中的意志。中国人由天地的动静、四时的节律、昼夜的来复、生长老死的绵延,感到宇宙是生生而具条理的。这“生生而条理”就是天地运行的大道。这种最高度的把握生命和最深度的体验生命的精神境界,具体地贯注到社会实际生活里,使生

9、活端庄流丽,成就了诗书礼乐的文化。礼和乐是中国社会的两大柱石。“礼”构成社会生活里的秩序条理。“乐”涵润着群体内心的和谐与团结力。然而礼乐的最后根据,在于形而上的天地境界。礼记上说:“礼者,天地之序也;乐者,天地之和也。”人生里面的礼乐负荷着形而上的光辉,使现实的人生启示着深一层的意义和美。礼乐使生活上最实用的、最物质的衣食住行及日用品,升华进端庄流丽的艺术领域。三代的各种玉器,是从石器时代的石斧石磬等,升华到圭璧等等的礼器乐器。三代的铜器,也是从铜器时代的烹调器及饮器等,升华到国家的至宝。而它们艺术上的形体之美、式样之美、花纹之美、色泽之美、铭文之美,集合了画家书家雕塑家的设计与模型,由冶铸

10、家的技巧,而终于在圆满的器形上,表出民族的宇宙意识(天地境界)、生命情调,以至政治的权威、社会的亲和力。在中国文化里,从最低层的物质器皿,穿过礼乐生活,直达天地境界,是一片混然无间、灵肉不二的大和谐、大节奏。因为中国人由农业进于文化,对于大自然是“不隔”的,是父子亲和的关系,没有奴役自然的态度。中国人对他的用具,不只是用来控制自然,以图生存,他更希望能在每件用品里面,表出对自然的敬爱,把大自然里启示着的和谐、秩序,它内部的音乐、诗,表现在具体而微的器皿中。一个鼎要能表象天地人。中国人的个人人格、社会组织以及日用器皿,都希望能在美的形式中,作为形而上的宇宙秩序与宇宙生命的表征。这是中国人的文化意

11、识,也是中国艺术境界的最后根据。孔子是替中国社会奠定了“礼”的生活的。然而,孔子更进一步求“礼之本”。礼之本在仁,在于音乐的精神。理想的人格,应该是一个“音乐的灵魂”。社会生活的真精神在于亲爱精诚的团结,最能发扬和激励团结精神的是音乐!音乐使我们步调整齐,意志集中,团结的行动有力而美。中国人感到宇宙全体是大生命的流行,其本就是节奏与和谐。人类社会生活里的礼和乐,是反射着天地的节奏与和谐。但西洋文艺自希腊以来所富有的“悲剧精神”,在中国艺术里,却得不到充分的发挥,且往往被拒绝和闪躲。人性由剧烈的内心矛盾才能掘发出的深度,往往被浓挚的和谐愿望所淹没。固然,中国人心灵里并不缺乏雍穆平和的大海似的幽深

12、。然而,由心灵的冒险,不怕悲剧,以窥探宇宙人生的危岩雪岭,发而为莎士比亚的悲剧、贝多芬的乐曲,这却是西洋人生波澜壮阔的造诣! (摘自宗白华艺术与中国社会)注 三代:指夏、商、周三个朝代的合称。11.下列句子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礼乐在社会生活中担负着重要功能,能调节社会关系,只有在个人的生活中才能负荷着形而上的光辉,使现实的人生具有深刻的意义和美。 B石斧石磐升华到圭璧等礼器乐器,烹调器及饮器升华为国家至宝,礼乐使生活中的日用器具超越了实用层面,进入艺术领域。C.中国人对自然的态度是亲和、“不隔”的,对用具器皿的制作不单是为了满足生存所需,还希望以此表现对自然的敬爱。 D.一

13、个鼎要能表象天地人,这反映了中国人的一种文化意识:在制作器皿时希望以富有美感的形式表现宇宙秩序与宇宙生命。1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天地的节奏与和谐在中国社会的礼乐中得到反映与体现,物质器皿、礼乐生活与天地境界并非彼此孤立,而是融通和谐。 B.礼乐文化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礼之本在仁,在于音乐的精神。因此,乐是人类一切艺术的最高境界和最终追求。C.人类社会的礼和乐反射着天地的节奏与和谐,凝聚了社会亲爱精诚的团结精神,使中国人追求和谐的文化理念得以体现。 D.与直面人生中的冲突与悲剧、展现波澜壮阔的人生气象的西洋艺术相比,中国艺术则呈现端庄流丽、雍穆平和的

14、特点。(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2-15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6题(20分)被挡住的大山俞敏洪一位朋友曾经对我说:“现在的生活变得很危险,因为我们忙得连思考的时间都没有了。”我当时觉得他很危言耸听。生活就是活在现实中,整天思考,可能会越想越糊涂的。所以我还是坚持每天把事情排得满满的,让自己得不到一点空闲,好像一闲下来心就会空了。在这样的忙碌中,2006年又快过去了。十月底的一天,在几个朋友的“逼迫”下,挤出了三天时间,由他们将我带离每天的繁忙,去丽江看看我从来没有见过的玉龙雪山。丽江是个好地方,大研古镇里有高低错落的老房子,有被岁月踩踏得高低不平的石板街道,有横穿古城弯弯曲曲

15、清流不断的小河,还有晚上酒吧的热闹和游客信步的悠闲。但很多游客来到丽江,不仅仅因为这是一座古城,能够给人们提供一点远离尘嚣的味道,还因为这座古城边上有着一座美丽的在北半球离赤道最近的雪山,那就是五千多米高的玉龙雪山。我们到达时已是夜晚,见不到山的影子。第二天早晨,我起床推开窗户,远处一座雪山披着霞光绕着云雾迎面扑来,她的美丽使我呆立原地,久久不能动弹,身上似有一股电流通过。玉龙雪山在清晨把她的美丽大方地展现在我的面前。此后的三天行程,我们几乎都是绕着玉龙雪山在转,丽江在雪山的这一边,虎跳峡在雪山的那一边。前两天,我们都是远远地看着雪山,体会她的庄严和神圣。最后一天,大家说要走近雪山去看一看,于是就驱车向着雪山的方向走去。汽车行驶在山路上,玉龙雪山突然消失不见,眼前出现了很多山峰,都显得高峻伟岸,但顶上没有积雪。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