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温州市2019_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统一检测试题(B) (1).doc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40366609 上传时间:2020-07-29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温州市2019_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统一检测试题(B) (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浙江省温州市2019_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统一检测试题(B) (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浙江省温州市2019_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统一检测试题(B) (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温州市2019_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统一检测试题(B) (1).doc(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浙江省温州市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统一检测试题(B)考生注意:1.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 8 页,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2. 考生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卷上。一、语言文字运用(共 26 分)1. 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譬(p)如秋风忽至,再有一场早霜,落叶或飘摇歌舞或坦然安卧,满园中播散(sn)着熨 贴而微苦的味道。味道是最说不清楚的。B. 我感到左大腿上挨(i)了一针,全身猛地震颤了一下,我向自己的身子望去,现在我看到了,因为他们已经把我

2、的包扎(zh)解开了,我失去了双臂,右腿也没有了!C. 六只小狼从柳树丛中跑了出来,它们喜气洋洋地摇着尾巴,嘻戏着搅(jio)在一起。它们 确确实实是一群就在我们的峭壁之下的空地上蠕(r)动和互相碰撞着的狼。D. 脸上瘦削(xu)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 珠间(jin)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个活物。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2-3 题。(5 分)【甲】这一幅冬日农村的图上,再洒上一层细得同粉也似的白雨,加上一层淡得几不成墨的背景, 你说够不够悠闲?若再要点些景致进去,则门前可以泊一只乌篷小船,茅屋里可以添几个喧哗的酒客,天垂暮了,还可以加一味红黄,在茅屋窗

3、中画上一圈暗示着灯光的月晕。人到了这一个境界, 自然会胸襟洒脱起来,终至于得失俱亡,死生不问了;我们总该还记得唐朝那位诗人做的“暮雨潇潇江上村”的一首绝句罢?诗人到此,连对绿林豪客都客气起来了,这不是江南冬景的迷人又是什么?一提到雨,也就必然的要想到雪。“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固然是江南日暮的雪景;【乙】 “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则雪月梅的冬宵三友,会合在一道,在调戏酒姑娘了;“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是江南雪夜更深人静后的景况;“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又到了第二天的早晨,和狗一样喜欢弄雪的村童来报告村景了。【丙】诗人的诗句,也许不尽是在江南所写,而做这几句诗的诗人,也许不尽是江

4、南人,但借了这几句诗来描写江南的雪景,岂不直截了当,比我这一枝愚劣的笔所写的散文更美丽得多?2. 文段中的加点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一味B暗示C固然D直截了当3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处,标点有误的一项是(2 分)A甲B乙C丙13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 分)A. 以非典型的文学作品呈现我们所面临的时代,恰恰是奥尔加与彼得这两位几无交集的作家的 共同之处,也是这次诺贝尔文学奖“双黄蛋”的价值所在。B. 在今年第 33 届浙江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来自全省各地市的优秀选手们常常围在一起相互鼓励并认真总结得失,赢得的远远不只是比赛的胜负。C. 通过经济频道的特邀专家对当下

5、猪肉市场供需情况的深度剖析,让广大观众意识到了这个问 题2020 年春节的猪肉价格将呈现缓增趋势。D. 影片哪吒之魔童降世在暑期极其火爆,对此,影迷普遍认为,影片受欢迎的原因是新奇 的剧情、搞笑的对话及其能强烈地反映现实等因素造成的。5.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与其它三句不同的一项是(3 分)A日与其徒上高山B月明星稀,乌鹊南飞C朝歌夜弦,为秦宫人D能守其土,义不赂秦6下列各句的句式,与其它三句不同的一句是(3 分)A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B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C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D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7. 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3 分)A.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

6、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令韩、魏、楚三个国家都各自爱惜他们的国土,齐国不要向秦国依附,(燕国)派刺客却没有成功,(赵国)良将还活着。B.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等到燕太子丹把派荆轲刺秦王作为对付秦国的策略,才加速祸患。C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戍边士兵(陈涉、吴广)一声呼喊(号召起义),函谷关被攻下,楚人项羽放了一把火,可惜(阿房宫)化为了一片焦土。D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职位低的人就深感羞耻,官位高的就被人阿谀奉承。8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恰当的一项是(3 分)然而,对思想家或作家的每一部杰作的深入理解,都会使你感到满足和幸福不是因为获得了僵死的知识,而是有了鲜

7、活的意识和理解。对于我们来说, , , , , 。 这,归根到底是一切生活的意义,如果活着不仅仅为了满足那些赤裸裸的需要的话。而在于自由地选择我们个人闲暇时能完全沉溺其中的杰作使自己的心脏随着人类心脏的跳动而跳动领略人类所思、所求的广阔和丰盈问题不在于尽可能地多读和多知道从而在自己与整个人类之间建立起息息相通的生动联系ABCD下列对祝福选段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我给那些因为在近旁而极响的爆竹声惊醒,看见豆一般大的黄色的灯火光,接着又听得毕毕剥剥的鞭炮,是四叔家正在“祝福”了;知道已是五更将近时候。我在蒙胧中,又隐约听到远处的爆竹 声联绵不断,似乎合成一天音响的浓云,夹着团团飞舞

8、的雪花,拥抱了全市镇。我在这繁响的拥抱中,也懒散而且舒适,从白天以至初夜的疑虑,全给祝福的空气一扫而空了,只觉得天地圣众歆享了牲醴和香烟,都醉醺醺的在空中蹒跚,豫备给鲁镇的人们以无限的幸福。A. “幸福”,运用反语手法,说明了在当时黑暗的社会中,所谓的“幸福”只是有钱人的,像祥林嫂那样的穷人无“福”可言。B. “也懒散而且舒适”表明“我”开始变得懒散舒适,不再苦恼,内心已经摆脱了沉重的、难 以解脱的负疚感。C. 选段主要运用虚写和对比手法,将鲁镇祝福的热闹气氛与祥林嫂的惨死进行对比,揭示了礼教杀人的本质,同时也起着呼应开头的作用。D. 选段乃至祝福全篇,是以“我”为叙事视角,虽然“我”所占的篇

9、幅相当大,但“我” 这个人物在小说中只是次要角色。二、现代文阅读(共 30 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0-12 题。(10 分)这次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何以成“癌症患者福音” 张田勘北京时间 10 月 7 日下午 5 点 30 分,2019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公布,威廉凯林、彼得拉特克利夫和格雷格塞门扎共同获奖,理由是发现了生物氧气感知通路,即细胞感知氧气和适应氧气供应的途 径和机制。就像汽车发动机必须要有氧气供给让燃油燃烧,产生动力,驱动汽车高速飞奔一样,人体需要通过氧气帮助细胞产生能量,以供给全身肌体使用。然而,细胞感受氧气并不等同于汽车发动机的氧气供应,如氧气 供应不足,就

10、不会充分燃烧或不能燃烧油料,难以驱动车辆,而细胞在低氧条件下也会感知氧气,并促使肌 体以别的机制来维持各种功能。三位科学家的发现可以概括为,他们发现了低氧诱导因子,这个因子不仅能使细胞耐受低氧,也能使细 胞耐受营养过剩。其机理是,让细胞从需氧的氧化磷酸化产生能量转变为糖酵解代谢模式来产生能量,以维 持各种功能。这个发现有多方面的意义。值得注意的是,生物氧气感知通路的发现是基础研究,既然是基础研究,首 先可以跳脱具体的治疗疾病或其他实用价值的窠臼,从更为广泛的科学发现来探究这一发现的意义。可以看 到,基础研究的目的是发现真相或真理。幸运的是,这一次,研究人员没有让细胞感受氧气的真相从鼻尖下 溜过

11、,而是穷追到底,尽管一波三折,但最终发现了其中的奥秘。在此之前,人们普遍认为只有少数细胞和组织能感受到缺氧。但是,凯林、拉特克利夫和塞门扎通过各 自的研究证明,人和生物体的多数细胞都能感受氧气的变化,尤其是低氧,因而可以产生不同的反应,从生 理到病理现象。而这一发现的意义就是从过去的独特性上升为概括性,从个性延伸到共性。有了这个认识, 才能从具体的疾病发生机理上认识疾病,从而治疗和预防疾病。生物氧气感知通路的发现,为癌症治疗带来希望。作为共性的基础是低氧诱导因子会发挥中心作用, 有了低氧诱导因子,就可能让人和生物适应低氧环境;反之,如果缺少低氧诱导因子,则会产生严重后果。对转基因小鼠敲除低氧诱

12、导因子基因,小鼠会出现血管发育和氧依赖基因表达的严重缺陷,在子宫内发育期就发生早死。这说明低氧诱导因子基因缺失,会让生物无法正确感知和利用氧气,从而损害器官,甚至死亡。但是,低氧诱导因子也并非总是产生好的作用,它还可以诱导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基因表达, 后者是负责血管生成的分子。人体内产生过量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又会促进血管和红细胞的生成。这也为肿瘤的生长提供了条件,因为血管生长和红细胞能为癌细胞提供更多的营养,使得它们更有产生和疯长的条件, 从而让肿瘤恶化。有了这些认识,就可以帮助人们抗御癌症和治疗癌症。现在已有很多药物公司在针对血管内皮细胞生长 因子这个靶点研发新药,并且也上市了

13、一些临床使用的抗癌药物。生物氧气感知通路的发现和阐明,也为治 疗其他疾病(如贫血等)奠定了基础。节选自新京报(2019 年 10 月 9 日),有删改10.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缺少低氧诱导因子的结果”的一项是(3 分) A.影响生物血管发育B.使生物无法正确感知和利用氧气C.让肿瘤恶化D.损害生物器官11. 对文章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 分)A. 威廉凯林、彼得拉特克利夫和格雷格塞门扎共同获奖,理由是发现了生物氧气感知通路,即氧气感知细胞和适应细胞供应的途径和机制。B. 细胞感受氧气并不等同于汽车发动机的氧气供应,细胞在低氧条件下也会感知氧气,并促使机体以此机制来维持各种功能。C. 低氧诱导

14、因子能使细胞耐受低氧和营养过剩,这种能力使得细胞从需氧的氧化磷酸化产生能量转变为糖酵解代谢模式来产生能量。D. 人和生物的多数细胞都能感受氧气的变化,尤其是低氧,因而可以产生不同的反应,这是三位科学家通过各自的研究证明了的。12. 联系全文,概括诺贝尔获奖者发现生物氧气感知通路的意义。(4 分)(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16 题。(20 分)百合花(节选) 茹志鹃我问清了卫生员,原来因为部队上的被子还没发下来,但伤员流了血,非常怕冷,所以就得向老百姓去借。哪怕有一二十条棉絮也好。我这时正愁工作插不上手,便自告奋勇讨了这件差事,怕来不及就顺便也请了我那位同乡,请他帮我动员几家再走。他踌躇

15、了一下,便和我一起去了。我们先到附近一个村子,进村后他向东,我往西,分头去动员。不一会儿,我已写了三张借条出去,借到两条棉絮,一条被子,手里抱得满满的,心里十分高兴,正准备送回去再来借时,看见通讯员从对面走来,两手还是空空的。“怎么,没借到?”我觉得这里老百姓觉悟高,又很开通,怎么会没有借到呢?我有点惊奇地问。“女同志,你去借吧!老百姓死封建”“哪一家?你带我去。”我估计一定是他说话不对,说崩了。借不到被子事小,得罪了老百姓影响可不好。我叫他带我去看看。但他执拗地低着头,像钉在地上似的,不肯挪步,我走近他,低声地把群众影响的话对他说了。他听了,果然就松松爽爽地带我走了。我们走进老乡的院子里,只见堂屋里静静的,里面一间房门上,垂着一块蓝布红额的门帘,门框两边还贴着鲜红的对联。我们只得站在外面向里“大姐、大嫂”的喊,喊了几声,不见有人应, 但响动是有了。一会儿,门帘一挑,露出一个年轻媳妇来。这媳妇长得很好看,高高的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