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责任会计资料讲解

上传人:yuzo****123 文档编号:140364892 上传时间:2020-07-29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3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十章 责任会计资料讲解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第十章 责任会计资料讲解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第十章 责任会计资料讲解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第十章 责任会计资料讲解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第十章 责任会计资料讲解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十章 责任会计资料讲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章 责任会计资料讲解(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0/7/29,管理会计学第十章 责任会计,1,第十章 责任会计,上下同欲者胜 孙子兵法,2020/7/29,管理会计学第十章 责任会计,2,案例,伊源食品加工有限公司由一家小型的民营果汁加工厂拓展为加工果汁、果脯、罐头和果酱的大型公司,公司高管层感到用原来的管理方式进行管理力不从心,因而实施了责任会计,设立种植园、果汁加工、果脯加工、罐头加工、果酱加工五个事业部,并明确了各部门的责任。 每个事业部都有自己的管理团队,并允许在其职责范围内行使职权。对不同部门设立不同的业绩评价办法,对部门和经理人员的业绩进行评价,并据此作为其奖惩的依据。事业部间产品的转移制定合理的转移产品定价,使五个事业部

2、与公司的整体利益趋于一致。 通过分权管理,公司的实现销售1500万元,比上年增长23.2%。,2020/7/29,管理会计学第十章 责任会计,3,第十章 责任会计,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责任会计的产生和发展过程,理解责任会计对企业业绩考核评价的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理解和掌握成本中心、利润中心、投资中心业绩考核评价的方法和指标,理解内部转移价格的概念和类型。,2020/7/29,管理会计学第十章 责任会计,5,第一节 责任会计概述,一、分权管理与责任会计 二、责任会计的概念 责任会计,就是根据分权管理原则所确定的权责范围和界限划分责任中心,并按责任中心归集和积累有关收入、成本、利润

3、或投资效果等会计资料,以反映、控制其业务过程和考核评价其工作绩效的会计方法和程序。,2020/7/29,管理会计学第十章 责任会计,6,三、责任会计的内容 划分责任中心,确定责任范围 编制责任预算,制定考核标准 建立核算系统,编制责任报告 科学制定内部转移价格 分析评价业绩,实施行为控制,2020/7/29,管理会计学第十章 责任会计,7,四、责任会计的原则 责任主体原则 可控性原则 一致性原则 激励性原则 五反馈性原则,2020/7/29,管理会计学第十章 责任会计,8,第二节 责任中心及其考核指标,一、责任中心的概念及分类 1. 责任中心的概念 所谓责任中心,是指具有一定的管理权限并承担相

4、应的经济责任的企业内部单位。 2. 责任中心的分类 成本中心 利润中心 自然形成的利润中心 人为划分的利润中心 投资中心,2020/7/29,管理会计学第十章 责任会计,9,二、责任中心的业绩考核评价 (一)成本中心考核指标 责任成本 1. 责任成本的概念 成本中心当期发生的全部可控成本之和。 2.可控成本应同时符合三个条件: 责任中心能够通过一定的方式,了解将要发生的成本; 责任中心能够对成本进行计量; 责任中心能够通过自己的行为对成本加以调节和控制。,2020/7/29,管理会计学第十章 责任会计,10,2. 责任成本与产品成本的区别 (1)归集对象不同 产品成本:产品品种 责任成本:责任

5、中心 (2)归集的原则不同 产品成本:谁受益,谁承担 责任成本:谁负责,谁承担,2020/7/29,管理会计学第十章 责任会计,11,(二)利润中心考核指标 可控收益 边际贡献 边际贡献=销售收入-变动成本总额 可控收益 可控收益=销售收入-变动成本总额-可控固定成本 直接收益 直接收益=销售收入-变动成本总额-可控固定成本 -不可控固定成本,2020/7/29,管理会计学第十章 责任会计,12,(三)投资中心考核指标 投资报偿率 剩余收益 剩余收益指投资中心实现的利润额扣减其营业资产按最低报偿率计算的投资报偿后的余额。 其计算公式如下: 剩余收益=营业利润-营业资产最低投资报偿率,2020/

6、7/29,管理会计学第十章 责任会计,13,1. 提高投资报酬率的途径: 扩大销售收入 降低成本费用 减少资金占用 2.投资报酬率指标的特点 投资报酬率有助于不同投资规模项目的比较 有利于投资中心选择更好的投资项目 受固定资产价值确定方式不同的影响 会导致投资中心的目标与企业整体目标不一致的情况发生,2020/7/29,管理会计学第十章 责任会计,14,3.剩余收益的特点 有助于投资中心的局部利益与企业整体的利益一致。但由于剩余收益是绝对数指标,所以不利于各责任中心之间的业绩比较。,2020/7/29,管理会计学第十章 责任会计,15,第三节 内部转移价格,一、内部转移价格的概念 内部转移价格

7、是指企业内部各责任中心之间相互提供产品或劳务而相互结算所运用的价格。 二、制定内部转移价格的原则 为转让双方自愿接受 对转让双方互利互惠 有利于企业整体效益最佳,2020/7/29,管理会计学第十章 责任会计,16,三、内部转移价格的类型 1. 以成本作为内部转移价格 以实际成本为内部转移价格 以标准成本作为内部转移价格 以成本加成为内部转移价格 实际成本加成法 标准成本加成法,2020/7/29,管理会计学第十章 责任会计,17,2. 以市价作为内部转移价格 以市价为基础制定内部转移价格须具备的条件: 企业外部存在相关产品的完全竞争市场 赋予企业内部各责任中心必要的经营自主权 3. 以协议价

8、格作为内部转移价格 协商价格的条件: 应存在中间产品的外部市场 协商价格公平、公正 双方资源共享,促使共赢 管理者适当干预 4. 双重内部转移价格,2020/7/29,管理会计学第十章 责任会计,18,第四节 责任预算,一、责任预算的含义 责任预算是指以责任中心为对象,以其可控的成本、收入和利润为内容编制的预算。责任预算既是各责任中心努力的目标和控制的依据,又是考核责任中心业绩的标准 。 二、责任预算的编制,2020/7/29,管理会计学第十章 责任会计,19,第五节 内部结算、责任转账与责任报告,一、内部结算 通过内部结算,运用金融手段将分散在各责任中心的闲散资金聚积起来,积少成多,从而在一

9、定程度上缓解了企业资金紧张状况,严格了结算纪律,加快了货币回笼,减少资金占用。,2020/7/29,管理会计学第十章 责任会计,20,二、责任转账 进行责任转账可以恰当地分清各责任中心的责任,正确地反映各责任单位的业绩,对责任发生单位与责任承担单位的各种损失(包括直接发生的损失以及由于本身的责任给其他责任中心带来的相应损失),应该及时地进行责任转账,以便及时地分清责任。,2020/7/29,管理会计学第十章 责任会计,21,三、责任报告 责任报告是每一责任中心根据其实际发生的可控收入、成本、利润等资料编制的,反映其责任预算执行情况的会计报告,又称业绩报告。 在责任报告中,应分栏列示各种可控成本

10、、收入和利润等项目的预算、实际金额及实际与预算的差异额和差异率,必要时还可增设上期实际数及本期实际与上期实际相比的增减额,以及本期实际与预算、本期实际与上期实际差异原因的分析等资料,以便各责任中心在下步工作中能扬长避短,更好地完成各自的责任。,2020/7/29,管理会计学第十章 责任会计,22,本章小结,责任会计是现代分权管理模式的产物。按照享有权利和承担责任的大小,责任中心划分为成本中心、利润中心和投资中心。 成本中心业绩考核评价的指标是责任成本。 利润中心业绩考核评价的指标是可控收益。 投资中心业绩评价的指标包括投资报酬率和剩余收益。 内部转移价格是企业内部部门相互提供中间产品或劳务时所采用的结算价格。内部转移价格的类型包括:以成本为基础制定内部转移价格;以市价为基础制定内部转移价格;协商价格;双重内部转移价格。,2020/7/29,管理会计学第十章 责任会计,23,作业题,复习思考题P438 四、七、十一 实务练习题P438 习题一、习题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